xx县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总建筑面积 : 5000 平方米 容积率 : 绿化率 :35% 建筑密度 : % 167。 建筑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1995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xx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20xx 《公共建筑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xx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xx 《建筑灭火 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xx 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国家标准 ) 1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 50 XX县特殊教育学校 建设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1《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GBJ9986 167。 规划设计原则与指导思想 贯彻安全、适用 、 经济 、 美观的原则,综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根据需要,正确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结合的关系。 总平面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合理布局 .各功能区之间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保证良好的建筑朝向。 确保 校 内建筑与 校 外相临之间的间距符合城市规划,卫生防护,日照,防火等有关规定。 充分体现 布局 整体性,建 筑形式和建筑风格要求体现建筑的内涵和时代特色,绿化,美化结合建筑景观统筹规划设计,以形成优美的环境和人文景观 . 按残疾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生理及行为特征的特殊要求,遵循适用、安全、舒适和卫生的设计原则进行规划与设计, 满足 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特殊要求。 167。 总平面设计 根据用地现状及满足城市规划要求,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本着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在总体布局细节处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 主入口位于 项目西侧 职校 路。 内院布置有停车场和环形通道。 设计合理安排了人流和车流,两者互不干扰。 平面布置 将主体建筑布置在东面居中。 竖向交通中间设置,并有各自独立的出入口门厅,人流合理分开,避免干扰。 XX县特殊教育学校 建设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167。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特殊教育学校校舍, 采用人性化的布局设计, 根据学校的类型、规模、教学活动及其特殊要求和条件分别设置各类教学、生活训练、劳动技术、康复训练、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等用房。 校舍的组合紧凑集中、布局合理、分区明确、使用方便、易于识别;校内交通利于安全疏散;校舍的功能分区、 各 部组合、水平及垂直联系空间简洁明晰,流线通畅;校内交通 设计 利于安全疏散。 各层建筑功能: 一层: 浴室、食堂、体育办公及器材、配电 室等 ; 二层: 书法教室、美术教室、劳技教室、语音测试、心理咨询、图书阅览室、值班室等 ; 三层: 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绘图室、律动室、多功能活动室、主控室、家政室、教师休息室等 ; 四层: 统感训练室、语言训练室、按摩室、 电脑室、编织室、裁剪室、缝纫室等 ; 每层均设男女厕所。 立面设计 根据 “ 特殊教育学校 建设 ” 项目的具体情况,建筑物楼层高度不得超过中小学校舍规定的层高,实现低密度、低容积率、高绿化率的指导思想;设计要体现生态优先、立面现代、色彩丰富、造型活泼,注重对景营造充满个性的开敞空间,运用虚实相 间的手法协调整体空XX县特殊教育学校 建设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间和环境秩序。 建筑总体以暗红色为主,结合玻璃、石材等现代材料,展现现代化文明的新形象 , 同时与周边环境取得和谐。 交通设计 根据 “ 特殊教育学校 建设 ” 项目的具体情况,建筑物楼层高度不得超过中小学校舍规定的层高,实现低密度、低容积率、高绿化率的指导思想;设计要体现生态优先、立面现代、色彩丰富、造型活泼,注重对景营造充满个性的开敞空间,运用虚实相间的手法协调整体空间和环境秩序。 建筑主要入口朝西布置,根据建筑内部功能,各种人流入口分别独立设置,避免各股人流相互交叉干扰。 无障碍设计 ( 1) .各入口处设坡道和台阶,既满足普通学生使用,又能方便轮椅使用者使用,坡道长度为 6 米,坡道坡度不大于 1/12,且坡道宽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 2) .楼梯的踢面高为 150mm,楼梯梯段宽度不小于 1200mm。 基本满足规范要求。 ( 3) .楼梯踏步起始处和邻近休息平台处均设有地面提示块。 楼梯设有上下双层扶手,在楼梯的起始和终止处扶手向前伸出 300mm。 2个相邻的梯段扶手相连,扶手端伸向墙面。 167。 结构设计 一、设计依据 现行的设计规范及规程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xx) XX县特殊教育学校 建设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2)混凝土结构设计 规范 (GB5001020xx)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xx)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9420xx) (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xx)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S001120xx) 荷载取值: ① 风载 :按 ② 雪荷载 :按 ③ 楼面、屋面荷载按现行规范取值、对有特殊功能的用房按实际情况取值,其中: 教室、实验室、阅览室 : 会议室 : 卫生间 : 楼梯 : 走廊 : 资料室: 屋面 (上人 ): 屋面 (不上人 ): KN/ m2 本工程建筑设计 使用 年限为 50 年,合理使用年限为 50 年,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 ,屋面防水等级三级。 结构选型 为满足建筑功能要求、本项目采用全框架结构,楼和屋面采用现XX县特殊教育学校 建设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浇钢筋砼梁板体系 地基基础: 根据建筑层数 、 上部结构及土质性能,建筑拟采用钢筋混凝土人工挖孔桩,桩间用地梁相连,桩身嵌入持力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深度、用桩 直径应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确定。 基础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基坑 (基槽 )排水护壁工作以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 材料: 1)、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0C30; 2)、钢筋采用 Ⅰ级钢、Ⅱ级钢 ; 3)、 墙体:外墙采用混凝土空心 砖 ; 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 167。 给水 一、 设计依据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GBJ998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 GB5001520xx 《自动喷水 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xx(20xx年版 ) 《建筑灭火 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 20xx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xx 《《建 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设计规程》 OJJ29— 98 《建筑给水聚 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DBJ/ CT50199 其它相关国家现 行规范。 其它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XX县特殊教育学校 建设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二、 生活给水系统 1)水源:接 自 市政给水管,考虑到用水的安全性和消 防用水的需求,采用由 职校路 DN150引入两路进水,在院 内用 DN100 管道呈环状布置。 2)市政水压。 3)水质 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规程》的要求。 4)用水量计算 : 用水量按照 教学、生活用房 等 l2 L/ 、。 绿化浇洒 3 L/。 未 预见用水量按给水量 的 10%考虑。 日最高用水量为 / a。 用水量计算表 项目 单位 数量 标准 用水量 (T/ d) 教学、生活 用 房 m2 5000 l2 L/ 60 绿化 m2 4620 3 L/ 其他 合汁 三、 给水方式 项目 给水方式 为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 校 区内绿化、公建用水依靠市政网管压力供给。 校 区内给水干管成环状布置,确保供水可靠性,并 优化水力条件。 工作区内干管管径 DN100。 给水管尽量在人 行道下 方 敷设,埋深按。 四、 消防给水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与低压给水管道合建,布置成环状。 五、 热水系统 XX县特殊教育学校 建设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生活热水由电热水器或空气源热水器等分别供应。 六、 生活给水管采用给水钢塑复合管,生活消防合用 的给水管采用镀锌钢管给水管。 167。 排水方案 一、 校 区内实行雨、污、废水分流的排水体制。 室 内污、废水分流。 雨水经工作区雨水管收集后汇入市政雨水管道。 厕所污水经生化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二、 校 区污水主干管采用砼压力管,管径 ND400— 500,布置在车行道下,埋深控制在 —。 三、 楼房按每 30 平方米设置一个雨水口。 雨 水立管采用外排式。 工作区内雨水就近分区集排,雨水主干管采用砼压力 管,管径 DN500,雨水管布置在车行道下,埋深控 制在 —。 四、 生活污水量:最高日为 / d。 167。 强电 一、 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xx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xx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 9 4(20xx)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GB/ T50311 20xx 《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9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 范》 JTJl6— 20xx 《火灾自动报警设计 规 范》 GB50116— 98 XX县特殊教育学校 建设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有线电视系统 工 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 T50314— 20xx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 95 《供 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 9 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 95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 20xx) 《工程建设标 准强制性规范》 20xx年版等国家现行规范。 二、 变配电系统: 本工程属三类多层,其中消防泵、安保 中 心,应急照明、通信机房火灾自动报警供电按二 级负荷供电,其余为三级负荷。 供电电源 : 由上级电业引来一路 lOKV 常用电源。 设置 户外供给箱式变电站。 拟考虑设一台柴油发电机,在市电断电后向重要负 荷 (例如消防负荷、应急照明、重要信息中心场所的供电 等 )并在末端双电源、自切。 三、 负荷估算:本设计的负荷计算采用负荷密度法和 需要系数法。 每平方按 100W计算,用电负荷计算详见 下 表。 用电负荷估算 序号 面积 用电量 (KW) 1 5000m2 5000*100W=500 2 其他 2 小计 502 XX县特殊教育学校 建设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四、自 备电源 按满足二级用电条件和大容量电机起 动要求选用自备 发电机。 机组采用风冷机组, 自然进排风,尾气高空排放。 机房内设储油间,储油 8 小时,该 间 与机房均设自动报警 系统和灭火装置。 五、 配电系统: 采用单 回路电缆辐射式供电。 消防泵、喷淋泵、消控室等保证用电采用双回路, 供电末端自动切换,切换装置采用机电联锁的切换装置 (ATS)以保证操作可靠性。 六、 线路敷设: 在 校内 主要道路侧设置断面 l尺寸为 m m 的电 缆沟,位置在人行道上。 电缆的敷设主要沿电缆沟内敷设及埋地敷设,在穿越道路处及进出建筑物时,进行穿网管保护。 七、 电气照明 电 气照明: 照度标准按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 20xx)进行设计。 学校用房的平均照度 房 间 名 称 平均照度( Lx) 规定照度的平面 普通教室、书法教室、语言教室 150 课桌面 音乐教室、史地教室、合班教室 实验室、自然教室 150 实验桌面 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 200 机台面 琴房 150 谱架面 舞蹈教室 150 地面 XX县特殊教育学校 建设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6 美术教室、阅览室 200 课桌面 风雨操场 100 地面 办公室、保健室 150 课桌 饮水处、厕所、走道、楼梯间 20 地面 应急照明 该工程设计的照明种类有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值 班照明,室外照明。 各 场所等格栅荧光灯具,选用高纯铝镜面反射材 料,双抛物面。 要求光输出比≥ 60,配三巷式荧光灯 (Ra≥ 80,色温 4000k)。 卫生间、空调采用单独回路,除壁挂空调机外插座 回路采用漏电断路器保护。 室外照明采用庭院灯,光电自动开关控制,漏电开 关保护。 应急照明采用 自备 柴油发电机供电。 167。 防雷 本工程 按三类防雷建筑设计要求设防。 本工程接地形式采用 TN— S制,采用三相四线制供 电 ,电缆入户后中性线必须做 重复接地,所有用电设备不 带电的金属外壳均可靠接零。 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金属线槽及电气设备的接地端子均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构成总等电位联结。 所有卫生间等处做局部等电位联结。xx县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ere very happy. (“We coul d be li ke that, “ thought Li Fang.) When the Goddess of H eaven knew that her granddaughter was m ari ed to a hum an, she became very angry and m ade the weaving girl
件对公路影响不大,沿线地质构造以断裂带为主,路线所经过的地区山岭地段,局部路段土质松散。 沿线有典型的岩溶地貌,沿线岩层以石灰岩、碎屑岩、碳酸盐为主。 存在不良地质现象: 县三塘至永宁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沿线多以石灰岩居多,其中 K10+340~ K17+000 段表层覆盖着红粘土,厚度 1~ 3m 左右。 气候及水文 道路沿线的雨季多集中在 5~ 10 月,以 7~ 8 月最多, 10 月至第二年
速追赶。 《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我国光伏产业面临广阔发展空间: 世界常规能源供应短缺危机日益严重,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利用已成为造成自然环境污染和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 寻找新兴能源已成为世界热点问题。 在各种新 能源中,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无污染、可持续、总量大、分布广、应用形式多样等优点,受到世 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我国光伏产业在制造水平、产业体系
h. H er nam e was Zhi nu, the weavi ng fi rl . Whi l e she was on earth she m et the herd boy Ni ulang and they fel i n l ove. ( “ Just l i ke m e and H u Ji n,” thought Li Fang. ) They got m ari ed
昭通博源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14 项目目的 电压等级(千伏 ) 项目 20xx 年 20xx 年 20xx 年 20xx 年 “十二五 ” 合计 柱上开关(台) 电缆沟(米) 开关站(座) 低压配电网规划项目 (按乡镇统计,各乡镇逐一列出) ( 1)解决过载配变 ( 2)解决重载配变 ( 3)新建台区满足负荷需求 ( 4)改造安全隐患的低压线路 ( 5)其它:未改造地区改造等 表 XX 县
................................... 41 主要污染物与污染源 ..................................................................................................................................... 41 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与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