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02万亩茶叶种植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为了提高全县茶 产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从 199320xx 年贵州省铜仁地区印江县 万亩茶叶种植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14 年起,县政府聘请 中国茶 叶研究 所作为全县发展茶叶的技术依托单位。 20xx 年,印江县成立专门从事茶叶生产管理的政府工作部门茶业管理局。 到 20xx 年,全县从事茶 产业 的专业 技术 人才达到 120 人,其中:高级职称 7 人,中级职称 80 多人。 通过县职业技 术学校和县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培训的茶叶生产、加工、 销售、 管理等方面的农民技术骨干 达 8万人 (次 ),已获得绿色证书的有 2500 余人。 目前,全县有近 1 万人正在从事茶叶生产、加工 、 营销 和管理。 印江 县已经编制了《 20 万亩优质绿茶基地发展规划 ( 20xx— 20xx 年 ) 》。 规划把印江茶区分为东南部 生态观光茶叶产业带和 西北部优质茶 叶产业带。 规划的茶 叶种植基地 林木 苍 翠,植被茂盛, 森林覆盖率高,具有天然的隔离 屏障。 规划区 远离城 镇居民区和工业 污染 源 , 空气清新, 水质 洁 净, 环境优美, 符合 建设 优质绿茶基地 的要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有利于增加 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 、 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 , 因此,加 强 农业基础地位 ,建设现代农业, 在 稳定发展粮食 生 产 的同时 ,积极调整农业 产业结构, 发展特色经济,壮大优势主导产业, 促进 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必然选择。 实施 本项目 ,以建设优质20xx 年贵州省铜仁地区印江县 万亩茶叶种植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15 茶叶示范基地为核心,带动周边地区农民发展优质茶树种植,通过 推行 “公 司+ 基地 +协会 +农户 ”的 生产 经营模 式, 促进 印江 县 茶产业 发展, 有利于 促进 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有利于 加快 农业 产业 结构调整 ,促进 农村经济发展 印江 县 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 县,属于 “ 老、少、边、穷 ”地区,是 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 之一。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使得 印江 县 具有典型的传统农业的特点 , 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粮为主的产业结构, 农产品结构单一 , 农业集约化程度低 , 农业生产总体水平不高 , 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目前,如何 结合当地实际, 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 展是全县人民面临的主要难题, 由于 茶 叶 产 业经济效益好, 是增加农民收入 的 有效途径 , 而 印江县的 水源、土壤、空气基本上没有受到污染, 生态环境良好,是发展茶产业的理想区域 ,因此,印 江县大力发展茶叶产业有利于加快 农业 产业 结构调整 ,促进 农村经济发展。 实施本项目,通过引进良种,引入新技术、新观念,带动广大农户发展优质 茶园建设 ,促进 茶 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推进 农 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提高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将有力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 , 促进 农村经济发展。 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 , 人们的饮食观念也更加理性 , 20xx 年贵州省铜仁地区印江县 万亩茶叶种植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16 饮食 要讲究营养、美味、健康、安全 , 无公害 农产 品 、 绿色食品 、有机 农产品正在 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目标。 另外, 从 20xx 年起,少数 发达国家对我国茶叶 出 口 设置 了更为严格的 “ 技术 贸易壁垒”, 使我国茶叶出口受到了较大 冲击,影响了茶叶产业的经济效益。 项目根据当前的市场消费需求 特点和国际产业贸易的要求 , 致力于 生产优质安全的茶叶产品 ,符合当前茶产业发展实际和市场需求, 有利于 打破 少数 发达国家对我国茶叶 出 口 设置 的“ 技术 贸易壁垒”,有效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 力。 是防止水土流失, 加强 生态环境 建设 的 迫切需求 由于受地质、地貌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之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 印江县 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 人民 群众的生存基础 受到了 严重 威胁 , 如果不对 水土流失和 生态环境 进行重点治理, 就会出现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穷境。 本 项目从 加强农业 生态 环境 建设出发,以 建设 优质茶叶生产基地为核心,带动 印江县 农民种植茶树, 绿化 荒山, 能 有效 增加植被 覆盖 , 拦截降雨,储蓄水分,减少 地表 径流,防止水土流失 ,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途径。 因此, 项目建设 是防止水土流失, 加强 生态环境 建设 的 迫切需求。 有利于 增强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增强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 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前提条件,农业产业化经营反过来又能促进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 20xx 年贵州省铜仁地区印江县 万亩茶叶种植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17 目前, 由于公司茶叶种植 规模不够大,已建 成 的 部分茶园管理粗放 , 产量和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实施本项目, 通过引进良种,扩大 优质茶园种植 规模, 加强茶园管理 ,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可以增强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企业得以发展壮大。 通过建立规范化 的优质茶叶种植基地, 转变生产方式,优化生产组织形 式,成立有企业、 茶叶种植农户、技术人员参加的优质 茶叶 协会, 通过协会 对 茶叶种植 农户开展 技术培训和 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提高 茶叶种植 农户的生产技术水平,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形成大型的专业生产群体和稳定的优质 茶叶种植 基地,有利于培植龙头企业,推进 农 业产业化经营。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壮大优势主导产业, 提高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增加农民 和地方财政收入, 推进 农 业产业化经营, 促进印江县 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都 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建设地点选择 选址原则 交通便利,水、电供应有保障; 土壤条件和自然环境适合茶 树 生长 ; 农村劳动力富余。 远离城镇居民区 和工业污染源。 20xx 年贵州省铜仁地区印江县 万亩茶叶种植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18 选址依据 根据上述的项目选址原则, 项目建设地点 选择在 印江自治县南部的缠溪镇 的 湄坨、冷水溪、打杵坳 3 个村。 项目区内 水源、土壤、空气基本上没有受到污染, 生态环境良好 ; 303 省道 、铜遵公路和 建设中的杭瑞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交通十分便利; 全县最大的水库湄坨水库 位于项目区内,水资源丰富;全县已完成农村电网改造,电力供应充足 ; 拟实施本项目的 3 个村农村人口6000 余人,农 业 劳动力 2300 人 ,有富余的农村劳动力。 因此,项目区 是 建设 茶 叶种植基地 的理想区域。 建设条件 自然条件 印江自治县位于贵州东北部 , 东与 松桃、江口 县毗邻, 南与石阡县相连, 西与 德江、思南县 接壤,北 与沿河县相接。 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大斜坡地带 ,是联合国教科文化组织公布的六个“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之一, 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县境内地势东高西低, 最高海拔 米 ,最低海拔 377 米 ,大部分地区海拔 800~ 1200 米。 属中亚热带温 暖湿润季风气候,受梵净山原始森林植被的影响,年 平均 气温 16℃,极端最高气温 40℃ ,极端最低气温零下 5℃。 年 均降雨10001100 毫米 ,空气相对湿度 79%。 年日照时数 1297 小时,太阳辐射年平均 88 千卡 /cm2, 无霜期 299 天, 具有冬无严寒,夏20xx 年贵州省铜仁地区印江县 万亩茶叶种植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19 无酷暑,雨量充沛,日照少, 相对湿度 大, 无霜期 长的气候特点,特别适宜茶树生长。 土壤 类型 主要为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灌丛草甸土、石灰土、紫色土等, 其中黄壤约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 %。 PH 值在 ~ 之间。 全县 森林覆盖率达 49%, 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 气候和土壤,形成了 印江 县独特的名山出好茶的自然特征。 印江 县 水资源 丰富 ,河长 10 公里以上的河流 有 20 条,其中流域面积 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有 8 条,总长 223 公里,年径流量达 亿立方米,县境内山峦叠嶂,河流落差大,水能蕴藏极为丰富,达 万千瓦。 有地下热水泉 4 处,露天泉井水 163处。 项目区内有全县最大的水库湄坨水库 ,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 政策、资源、科技支撑条件 政策环境 为了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小康建设,中共贵州 省委、 贵州省人民 政府 下发了 《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 [20xx]6 号) ,根据省委、省政 府 文件精神, 印江 县立足县情,大力发展茶产业 ,提出了到 20xx 年全县茶 园 面积 达到 20 万亩 ,投产茶园 面积达到 14 万亩 ,实现产值 6亿元、利税 9000 万元 的 战略目标。 针对这一目标, 印江 县 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印党发 [20xx]23号) 和 《关于 20xx 年生态茶产业发展的工作意见》(印党发[20xx]7 号),并 制定 了一系列鼓励发展茶产业和开拓茶叶产品20xx 年贵州省铜仁地区印江县 万亩茶叶种植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20 市场的政策 ,为 茶 产业 发 展提供了良好的 政策 环境。 资源优势 印江县属 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 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日照少, 相对湿度 大, 无霜期 长的气候特点,特别适宜茶树生长。 全县 土壤 类型 主要为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灌丛草甸土、石灰土、紫色土等,其中黄壤约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 %。 pH 值在 ~ 之间。 适宜的 气候和土壤,形成了 印江 县独特的名山出好茶的自然特征。 项目区所在的 缠溪镇宜茶 地面积达 4 万亩以上。 依托印江县的资源优势,项目建设单位 前身湄溪茶场 生产的“梵净山翠峰”于 1995 年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质奖”,1997 年第三届、 1999 年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认定为 “名牌产品”称号 , 在“中茶杯”名茶评比中多次获奖。 自 1995 年以来,“梵净山翠峰” 多次荣获各级各类茶叶博览会、行业协会举办的各种奖项, 曾作为建国 50 周年大庆农业成果展在人民大会堂展出, 产品的标准已作为省级地方标准 发布实施,并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现正在申报国家特色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在铜仁举办的梵净山春茶展期间 , 200 克“梵净第一春”拍出了 万元的高价, 20xx 年被评为贵州省“十大名茶”,极大提高了“梵净山翠峰” 的知名度,品牌优势明显。 印江 县组建的梵净山茶艺表演队多次到上海、广州、贵阳、遵义、铜仁等大中城市表演并获得一致好评。 印江文化之乡,书法之乡,土家风 情,长20xx 年贵州省铜仁地区印江县 万亩茶叶种植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21 征红色文化也给茶文化增添无穷的色彩 , 对项目的实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科技开发能力 公司 在 多 年的 茶叶 生产、经营过程中,掌握 了相关 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措施 ,积累了 丰富的经验, 有 较强的科技开发能力。 公司 是中国茶叶协会科技协作单位, 公司 茶园基地是中国茶叶协会的科技示范茶园基地。 印江 县茶叶栽培历史悠久, 自 上世纪90 年代以来依托中国茶科所、贵州省农业厅、省茶科所等单位、培养了一大批从事茶 产业开发 的专业技术人才。 现全县从事茶叶工作的专业 技术 人才 有 280 人, 其中 高级职称 10 人,中级职称80 人 , 高、中级茶叶技工人员 90 多人。 通过县职业技术学校、新寨农中 、 县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及星火项目培训的茶叶生产、加工、 营销和 管理等方面的农村乡土人才 达 3万多人(次),已获得绿色证书的农民技术人员有 4500 多人。 目前,全县有近万人从事茶叶管理、生产、加工和营销。 现有的技术人员和 茶产业从业人员 具有 较为丰富的 茶 树种植、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的实践 经验,完全能够保障大面积茶园种植的生产需要。 基础设施条件 印江自治县位于贵州东北部 ,铜遵公路和 建设中的杭瑞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 全县 17。xx县02万亩茶叶种植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具有很强集散力、辐射力和竞争力的国内大15 型农产品 和穆斯林商贸物流中心。 设计原则 1)、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重点突出、分步实施。 2)、 高起点、多功能、可扩展、高效益。 3)、 实用性、先进性、经济性兼顾。 二 、 建设内容 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 万元。 资金筹措:企业自筹 万元, 地方政府配套 940 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 该项目建设分为以下两部分: (一) 基础 工程 建设
83。 45 节能技术标准依据 45 能源构成 46 节能措施 46 节水 47 节水的原则和要求 47 节水技术标准依据 48 节水措施 48 第八章 环境保护 49 编制法规依据 49 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49 环境质量标准 49 污染物排放标准 49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分析 50 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分析 50 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 51 施工期环境影响及对策 51 运营期环境影响及对策 52
................................... 41 主要污染物与污染源 ..................................................................................................................................... 41 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与污染源
,但未来计划出售项目较多,共有 8 个项目,总建筑面积为 751793 平方米, 慧峰豪庭、雍华庭、 14 御景湖畔、 恒丰华庭、汇侨新城、雅悦峰景花园在售。 未售在建楼盘有湖景湾花园、 产品以实用为住 , 由于该区域属于老城 区 ,板 块最大卖点是交通便利及众多公交车线路 ,生活配套设施完善 ,中小学集中 ,生活气氛浓厚。 东城板块: 该 板 块处于清远城市发展东西轴线
试压准备工作 ⑪ 试压前,应检查管道、试压设备、阀门、压力表、温度计及与试压作业有关的设备仪器是否完好。 ⑫ 使用压力表、温度计、阀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压 力表的标定刻度为试验压力的 ~ 2 倍,精度等级为 级; 试压表不应少于 2 块,分别安装在试压管段的两端,并必须经过校验合格温度计分度值不大于 1℃。 ⑬ 阀门应按各点压力进行单独试压。 ⑭ 管道试压必须在管道组装、焊接、补口、补伤、下沟
,西侧为二层办公楼距基础边约 30 米,南侧无建筑物。 本地下室结构工程及防水工程施工期又处于雨季施工 和北侧徐泾港水位较高对 围护 桩影响 ,给施工带来非常大的麻烦。 XX 公寓式商务酒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1 第三节、建筑概况 建筑概况:本工程为一栋五星级公寓式商务酒店,框架剪力墙结构。 设地下一层( 功能:平时为 车库 ,战时为人防工程 ),地上 17层,并附 3层裙房。 建筑层高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