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米。 其它部位围岩节理裂隙发育 ,部分裂隙为方解石填充 ,围岩完整性、稳定性均较差,开挖时会出现掉块、小崩坍,局部可能会存在少量上次滞水或基岩裂隙 水。 ( 5)右线洞身段 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 BQ】 =372,综合确定洞身段围岩等级为Ⅲ级。 洞身段顶板围岩厚度在 45~210m之间 ,岩性以灰岩为主 ,属较坚硬岩 ,中厚层构造 ,节理裂隙稍发育 ,岩体较破碎 ~较完整 ,胶结较好 ,呈裂隙块状结构 ,在局部发现有2断层 ,性质不明显 ,断层宽度约 ,规模很小且胶结较好 ,局部为石英脉填充 ,产状较为稳定 ,开挖宽度在 10~18m时可暂时稳定,局部会出现掉块及渗水现象。 ( 6)右线出口段 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 BQ】 =259,综合确定右线隧道出口段围岩为Ⅳ级。 顶板较薄 ,以中厚 层灰岩为主 ,节理裂隙发育 ,部分裂隙为方解石填充 ,岩体较破碎,呈碎块状镶嵌结构,稳定性较差,局部地段也可能出现存在少量长层滞水或基层裂隙水,开挖时会出现掉块、小崩塌等。 12 风险源普查清单 通过相关人员调查、评估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方式,分析评估单元中可能发生的典型事故类型,并形成风险源普查清单。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源普查清单 序号 风险源 判断依据 1 坍塌 本隧道Ⅴ级围岩段 2 触电 操作不当,造成人员伤害 3 火工品 可能导致爆炸,造成人员伤害 4 高空坠落 防护措施不到位,造成人员伤害 5 机械伤害 操作失误,造成人员伤害 风险分析 采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从人、机、料、环五个方面分析导致事故的致险因子。 人员方面,未接受安全教育、未持证上岗、无相关证件等;机械方面,未经过检查、劳损严重等;原料方面,物料乱堆放、原材料不合格或不符合设计要求等;施工方法方面,未按设计施工、重大施工方案未经审批等;环境方面,主要是围岩情况复杂,给施工带来困难。 隧道风险源风险分析表 单位作业内容 潜在的事故类型 致险因子 受伤害人员类型 伤害程度 不安全状态 不安全行为 备注 洞口工程 坍塌 地质因 素 作 业人员本身 死亡 变形较大 等 违规作业 等 物体打击 作业场所内设施 作业人员本身 轻伤 无防护等 操作错误等 高处坠落 作业场所内设施 作业人员本身 重伤 无防护、无警示标志等 忽视警告标志等 洞身开挖 坍塌 地质因 素 作业人员 本身 死亡 变形较大 等 违规作业 等 物体打击 作业场所内设施 作业人员本身 轻伤 无防护等 操作错误等 高处坠落 作业场所内设施 作业人员本身 重伤 无防护、无警示标志等 忽视警告标志等 机械伤害 作业场所内设 同一作业场所其他 重伤 使用 不安全设备等 设备带 “病”运转 13 备 作业人员 等 洞身衬砌 触电 人员活动作业能力 作业人员本身 重伤 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等 (电气)未接地等 物体打击 作业场所内设施 作业人员本身 轻伤 无防护等 操作错误等 高处坠落 作业场所内设施 作业人员本身 重伤 无防护、无警示标志等 忽视警告标志等 洞内运输 机械伤害 作业场所内设备 同一作业场所其他作业人员 重伤 使用不安全设备等 设备带 “病”运转等 风险评估 ( 1)风险估测方法选择 风险估测是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 程度进行数量估算。 本工程采用 LEC法进行风险估测。 该方法采用与系统风险率相关的 3个方面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中人员伤亡风险大小: 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风险值 D=LEC。 D值越大,说明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 ( 2)量化分值标准 为了简化计算,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施工人员暴露时间、事故发生后果划分不同的等级并赋值,如表所示。 事 故发生可能性 L等级划分及赋值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6 相当可能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3 可能、但不经常 极不可能 人员暴露时间 E等级划分及赋值 分数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分数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14 10 连续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非常罕见暴露 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等级划分及赋值 分数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分数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0 10 人以上死亡 7 严重 40 3— 9 人死亡 3 重大、伤残 15 1— 2 人死亡 1 引人注意 根据公式 D=LEC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并判断评价危险性的大小。 其中的关键还是确定各个分值,以及对乘积值的分析、评价和利用。 将结果按下表分级。 LEC法评估结果分级 D 值 危险程度 D 值 危险程度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20— 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160— 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70— 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⑶风险估测 按照 LEC法将计算结果填入下列表中。 LEC法风险估测计算 序号 风险源 风险估测 作业内容 潜在的事故类型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L 人员暴露 频率 E 后果严重 程度 C 风险大 小 D 1 洞口挖掘作业 坍塌机械伤害 3 6 3 54 2 洞口施工支护钢拱架 坍塌 3 6 3 54 3 洞口支护喷射混凝土 坍塌 3 6 3 54 15 4 钻孔 坍塌机械伤害 6 6 15 540 5 盲炮检查和危石清理 坍塌放炮 6 6 15 540 6 初期支护 坍塌 6 6 40 1440 从计算结果可 以看出,初期支护阶段易发生坍塌事故。 同时,在钻孔和找顶作业中,也应采取必要的监控措施加强防护。 、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 隧道工程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方法,事故的严重程度的估测方法采用咨询专家处理方法。 事故可能性的估测方法采用指标体系法。 重大风险源指风险源相对比较复杂,存在较大的不可预见性,引发的事故严重性较大,必须从结构设计、环境因素、施工方法、安全管理等角度进行控制盒防范的风险源。 结合专项风险评估的结果,经评估小组讨论决定:坍塌、洞口失稳为建单山隧道重大风险源。 风险矩阵的 建立 采用矩阵法对重大风险源动态估测。 按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建立风险矩阵表。 事故发生可能性的等级分成四级,见下表 事故可能性等级标准 概率范围 中心值 概率等级描述 概率等级 1 很可能 4 ~ 可能 3 ~ 偶然 2 不太可能 1 注: ① 当概率值难以取得时,可用频率代替概率。 ② 中心值代表所给区间的对数平均值。 事故发生后果的等级分成四级 人员伤亡是指在参与施工活动过程中人员所 发生的伤亡,依据人员伤亡的类别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等级标准如下表示: 16 人员伤亡等级标准 后果定性描述 特大 重大 较大 一般 后果等级 4 3 2 1 人员伤亡数量(人 ) ≥ 30或 ≤ 100 10≤ F30 或 50≤ SI100 3≤ F10 或 10≤ SI50 F3 或 SI10 注: F=死亡人数 (含失踪) SI=重伤 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 经济损失是指风险事故发生后造成工程项目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包括直接费用和事故处理所需(不含恢复重建)的各种费用,如下表示: 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 后果定性描述 一般 较大 重大 特大 后果等级 1 2 3 4 经济损失 (万元 ) Z10 10≤ Z50 50≤ Z500 Z≥ 500 专项风险等级标准 根据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等级,将风险等级分为四级 :极高(Ⅳ级)、高度(Ⅲ级)、中度(Ⅱ级)和低度(Ⅰ级)。 低度( I级)表示一般风险,需要注意;中度( II级)表示有显著风险,需加强管理不断改进;高度( III级)表示高度风险,需制定风险消减措施;极高( IV级)表示极高风险,不可忍受风险,需纳入目标管理或制定管理方案。 风险等级标准 后 果等级 概率等级 一般 较大 重大 特大 1 2 3 4 很可能 4 高度 高度 极高 极高 可能 3 中度 高度 高度 极高 偶然 2 中度 中度 高度 高度 不太可能 1 低度 中度 中度 高度 结合建单山隧道实际情况,隧道围岩易破碎,易发生坍塌;隧道右侧进洞洞口围岩较破碎,施工方法较复杂,易发生洞口失稳事故;因此将坍塌、洞口失稳列为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估。 人的因素及施工管理引发的事故可能性的评估指标体系。 安全管理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 分类 分值 说明 总包企业资质 A 三级 3 二级 2 17 一级 1 特级 0 专业及劳务分包企业资质 B 无资质 1 针对当前作业的主要分包企业 有资质 0 历史事故情况 C 发生过重大事故 3 指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从事过的工程项目曾发生的事故情况 发生过较大事故 2 发生过一般事故 1 未发生过事故 0 作业人员经验 D 无经验 2 从特种人员、一线施工人员的工程经验考虑 经验不足 1 经验丰富 0 安全管理人员配备E 不足 2 从“三类人”的持证、在岗情况考虑 基本符合规定 1 符合规 定 0 安全投入 F 不足 2 基本符合规定 1 符合规定 0 机械设备配置及管理 G 不符合合同要求 2 基本符合合同要求 1 符合合同要求 0 专项施工方案 H 可操作性较差 2 可操作性一般 1 可操作性强 0 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与折减系数对照表 计算分值 M 折减系数 r 计算分值 M 折减系数 r M12 3≤ M≤ 5 9≤ M≤ 12 0≤ M≤ 2 6≤ M≤ 8 1 18 按照图表所示,本隧道总承包企业资质为特级, A分值为 0分。 专业及劳务分包企业资质 B选项分值为 0分。 本项目未发生过事故, C分值为 0分。 本项目作业人员均为经验丰富,且有多年施工经验的人员, D分值为 0分 本项目三类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E分值为 0分。 本项目安全照要求,安全费用的投入符合有关规定, F分值为 0分。 本项目机械设备配置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