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变电站工程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计算: q1+q2 q3 则总用水量按照消防用水量计算 Q= q3=15( L/S) 管径计算: D=4Q/n V 1000=4 15( 1000) = 综合考虑水压等对施工不利因素,配管直径选用: D=50mm 考虑到消防给水管径,在现场设消火栓两处。 根据《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评分标准》 JCJ5999 的要求,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编制本设计,以加强对临时用电的管理,保证生命财产的安全。 18 用电计划 本工程动力、照明系统总电源由建设单 位指定的电源引入施工现场的总配电箱,施工现场按“三相五线制”、“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原则设计。 干线架设:高压线至配电室线路架空引入,现场主干线路采用电缆埋地,塑料套管保护敷设至各分配电箱,电缆埋地时深度不小于 800mm。 支线架设:分配电箱一般以埋地线路考虑,埋地深度与干线相同。 分配电箱:施工现场设照明分配电箱、施工点分配电箱,总配电箱各分配电箱的主干线路均单独敷设。 分配电箱内必须设漏电保护器。 竖向布线利用套管保护设置,从各分配电箱引至各操作点 ,施工照明与施工用电必须安全分开。 用电量计划 用电量计算 Σ P1=(kW) Σ P2= 2%=(kW) Σ P3= 8%=(kW) 总用电量 P=( KΣ P1/cosφ +K2Σ P2+K3Σ P3) =( + + ) =( kW) 各主要设备的用电功率 名 称 型 号 数 量 功 率( kW) 合计功率( kW) 塔式起重机 QTZ40 1 砼搅拌机 JZC350 2 11 电焊机 BX3500 3 砂浆搅拌机 HJ250C 2 3 6 木工圆锯 MJ105 3 砂轮切割机 J3GH1400 3 打夯机 HW60 5 3 15 插入式振捣器 ZX50 10 平板振捣器 ZW1 7 高压水泵 ISSO32160 3 19 磺钨灯 DO3500 10 35 其它 待定 估计 合计 现场照明及临设用电 按机械设备用电量的 5%考虑。 配电线路 本施工现场采用 JGJ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配电,采取三相五线制 TN— S保护系统,同时有专用保护零线( PE线)重复接地保护,电源线采用橡皮绝缘铝芯线。 配电箱 (1)施工现场安装的配电箱、开关箱,均装设在干燥通风平整地,远离易燃、易爆品及其它有害介质,周围开阔,有足够二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配电箱、开关箱装设端正、牢固,箱下底与地面的 垂直距离为。 ( 2)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依次分级设置符合“二级配电两级保护”的要求,即 TN— S 系统开关箱由末级配电箱配电,防止个别设备发生短路故障造成配电系统大范围的停电,分配电箱装设在负荷或用电设备相对集中的地方,与开关箱的距离不超过 30米,开关箱与春控制的固定用电调和的距离不宜超过 3m,便于操作,施工现场所有配电箱的箱门都要配锁并由专人负责,每个配电箱都标明其名称、用途并做出分路标记开关,箱中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且须装电源隔离开关。 漏电器开关装在用电设备负荷右侧,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小于 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漏电保护器在新安装时或运行一定时间后在全闸通电状态下,至少每隔 1530 天要按动试验按钮一次,以检查漏电保护器动作是否可靠。 支线架设 配电箱的电缆应有套管,进出线不混乱,大容量配电箱上进线加滴水弯。 ,无老化、破损和漏电。 支线宜埋地敷设,架空敷设时应采用绝缘子固定。 过道电线可采用硬质护套管理地并做标记。 现场照明 ①一般场所采用 220V电压,危险、潮湿 场所和金属容器内的照明,应采用符合要求的 36V 安全电压。 20 ②照明导线应用绝缘子固定,严禁使用总线或塑料胶质线,导线不得随地拉或绑在脚手架上。 ③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 照明开关箱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④室外照明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 3m,室内距地面不得低于 ,碘钨灯固定架设要保证安全,钠、铊等金属卤化物灯具的安装高度宜在 5m以上,灯线不得靠近灯具表面。 电箱 (箱电箱、开关箱 ) ①电箱应有门、锁、色标和统一编号,带支架,高。 ②电箱内开关电器必须完整无损,接线正确,各类接触装 置灵敏可靠,绝缘良好,无积灰、杂物,箱体不得歪斜。 ③电箱安装高度和绝缘材料均应符合规定。 ④电箱内应设总漏电保护器,选用合理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进行分极配合。 ⑤配电箱应设总漏电保护器,分漏电保护器,零排地排齐全,动力和照明分别设置。 ⑥配电箱的开关电器应与配电线和开关箱一一对应配合,作分路设置,以确保专路专控,总开关电器与分路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相适应,熔丝应和用电设备的实际负荷相匹配。 ⑦金属外壳电箱须作接地接零保护。 ⑧开关箱与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保险。 ⑨同一移动开关箱严禁配有 380V和 220V 两种电压等级。 接地接零 ①接地体可用圆钢或钢管,但不得用螺纹钢,其截面不小于 160mm2,二根接地体之间间距不小于 5m,入土深度不小于 2m,接地电阻应符合规定。 ②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必须有重复接地。 ③橡皮线中绿 /黄双色线作为接地线,与电气设备相连接接地或接零线截面最小不能低于 10mm2 多股钢线,手持式用电设备应采用不小于 的多股铜线。 变配电装置 ①高压露天变压器的面积应不小于 3m 3m,围墙高度不低于 , 21 地面平整无杂草,金属门应向外开幕词并接地,配有安 全警告标牌,室外有散水坡。 ②配电间必须符合“四防一通”的要求。 ③变配电间应配有安全防护用品和消防器材,并有各类警告标牌。 开关应有编号及用途标记,保持室内清洁无杂物。 用电保护 施工现场的所有施工用电,全部采用三相五线制的有关要求设置,凡现场的施工机具均按规定进行接零接地,并对各配电箱进行上门上锁,由专人管理,保证施工用电方面的正常使用,及时填写检查记录。 九 主要分部工程施工方法 严格按照施工图、施工验收规范以及国家有关规定,做施工过程的策划,保证工程质量。 本工程特殊过程控制为钢结构焊接 连接及屋面防水层施工。 作业技术依据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20)。 本工程设计图纸。 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和高程参照点。 4个,作为本工程施工标高测量和沉降观测的高程基准点。 ,按二级精度测量进行作业,将往返测回法和二次仪器高度法结合起来提高测量精度,每一测得前后读数误差不超过 1mm。 标高控制:在基础开挖前,经定位放线确定好的轴线及边线的准确位置进行开挖,挖好后确定条形基础的准确位置,通过设立的 4个高程基准点,先进行粗测并做好标记,再精测后,标出基础底的标高线来控制基础施工的标高。 主体施工时仍依据高程基准点。 使用经检定合格的 30m钢卷尺分别垂直悬量至柱上 23点,然后用水准仪测量弹出各柱标高线,做为主体施工的高程控制依据。 在装饰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水准仪进行水平标高控制。 22 《工程测量规范》二级精度进行作业,测量方法与高程测量方法相同。 ,本工程设置 4个沉降观测点,分别布置在建筑物的各角及中间,并在工程竣工后绘制《沉降观测点布置图》,作为竣工资料移交建设方。 :在沉降点设置后 3小时测量一次;施工过程中如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按规定时间进行测量,将所有的记录随同技术档案移交给建设单位。 DS2型,测量数据的误差必须不大于1mm,测量人员设专人测量和记录。 ,仪器的架设点应在现场明确标 记,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以减小系统误差,提高准确度,观测仪器应固定使用。 观测点在每次观测后应及时保护,防止碰撞,出现偏差,影响沉降值的计算,防护方法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 施工现场的永久水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防护工作是每个施工人员的责任,由技术员全面负责管理。 置的确定。 ,因场地平面布置较单一,引测容易,为便利后续工作以满足随时对控制轴线复核的需要,以办公楼的横向、纵向边轴线及 纵向中间轴线为主控轴线延伸设置控制桩,形成轴线控制网,测量精度要满足要求。 测量仪器设备表 名称 规格、型号 经纬仪 JDJ2E 水准仪 DS1 塔尺 5M 水平尺 铝制 600mm 钢卷尺 30m、 50m、 100m :本工程为现浇混凝土独立基础。 23 基础施工工艺流程: 在放线定位好基础位置且经甲方或监理单位的认可后,进行基础开挖施工。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基础模板等进行检验,得到 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认可后方可浇筑并应及时办理隐蔽验收资料。 基础工程采用的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单。 基础砼浇筑完毕并养护合格后进行原土夯实,翻夯土应经过人工筛除杂物与大石块后按要求配灰回填。 夯填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虚铺厚度不得大于 300mm。 模板必须连接牢固,有稳定的支撑体系。 以免混凝土浇灌时产生变形而跑浆。 模板支好验收后进行混凝土浇灌。 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施工时严格把坍落度控制在 30- 50mm。 边灌边振,操作人员要求有安全防护措施。 混凝土试块应按流水段留置一组标养试块,两组同条件试块。 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拆模后,应对混凝土进行全面养护,应及时浇水,必要时盖草袋子洒水养护。 待达到规定强度,做完防水后方可进行回填土。 回填土应按规定分层铺摊,机械夯实,每层铺土厚度不大于 300mm,对夯实的回填土应及时取样,所测定干容重符合要求后,才能铺夯下层回填土,并做好取样记录工作。 为确保安全施工,应采取以下措施: :即应急急救的知识培训、防护用具、照明、通讯手段、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施工任务安排等进行详细说明 ,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工具防护用品、电缆等应仔细检查,不合格不放线定位、高程测量 检查控制轴线 基础定位放线和测量 基础开挖 抄平及放线 基础模板 基础施工 24 得投入使用。 ,看其安全性能是否完好,若有问题,及时派人整修至安全防护达到要求为止。 根据本工程的设计要求框架柱纵向钢筋的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框架梁纵向钢筋采用电弧焊等强接头,现浇板等钢筋采用绑扎搭接。 所有进场钢筋及焊条要及时进行规格、品种、质量、数量验收,首先应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 告,并经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的规格、直径及半成品几何尺寸应符合图纸设计、规范要求。 按施工进度和流水段分批运至现场,且必须保留标志牌,并按规定、级别、型号等进行标识、码放整齐。 圆盘钢筋: 直条钢筋: 钢筋成型采用机械成型, I级钢筋端部除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外,必须做 180度弯钩,其圆弧直径 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平直部分长度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 3倍;设计要求须做 135度弯钩时,其圆弧直径 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4倍,平直部分长度符合设计要求;箍筋的弯钩弯曲直径就大于受力 钢筋直径,并且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 ,弯钩的平直部分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10倍。 (1)钢筋搭接 根据弹好的线,检查下层墙、柱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长度,检查连接机械设备的完好情况,如不符合有关规定时,应进行处理或更换。 (2)框架柱、构造柱钢筋绑扎 开盘 调查 切断 成型 标识 加工码放 就位 焊接 切断 成型 标识 加工码放 25 框架柱钢筋使用电渣压力焊,机具先夹紧接长柱筋,对位准确,牢固焊接。 构造柱纵筋按要求搭接倍数焊接或钢筋接高绑扎。 在立好的框架柱、构造柱主筋上,用粉笔等划出箍筋间距位置,将计算好的数量箍筋套在施工层的柱主筋上,然后将套好的箍筋上移,由上往下 采用缠扣绑扎。 箍筋绑扎时必须与主筋垂直,转角与主筋交叉均要绑扎,箍筋接头应沿柱子竖向螺旋交错布置。 (3)框架梁钢筋绑扎 首先在框架梁的一边侧模上按图纸要求划好箍筋间距,然后排置主筋。 主筋穿好箍筋,按要求划出的间距逐个分开,固定弯起筋和主筋,将梁的主筋与箍筋扎牢 (用套扣法绑扎 )。 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交错绑扎。 (4)板钢筋绑扎 首先清扫底模上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画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按画好的间距,先摆受力钢筋,后放分布筋 (预埋件、线、管、盒、洞等,需及时配合 ),再布置负弯矩钢筋,板的上部钢筋间隔 1米用φ 8圆钢做马凳,梅花状布置。 底板上部钢筋网片间隔 12圆钢做马凳,梅花状布置。 钢筋绑扎一般用顺扣,两根筋的相交点全部绑扎。 (5)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措施: 本工程钢筋保护层采用塑料垫块,设计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梁、柱为30mm、板为 15mm、灌注桩为 50mm。 为保证保护层厚度,梁、板、柱我们均采用钢筋保护层塑料垫块控制钢筋保护厚度。 (6)控制事项 ①框架梁、框架柱、现浇板、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毕后,严禁攀登,以免造成钢筋位移或变形。 ②负弯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