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尾矿库加高扩容施工组织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 回填 土料 设计要求 取样检查或直观鉴别 2 分层 厚度 设计要求 水准仪及抽样检查 3 表面平整度 20 20 30 20 20 用靠尺或水准仪 粘性土料施工含水率与最佳含水率可控制在 4%~ +2%范围内(使用振动碾时,可控制在 6%~ +2%范围内),粉质粘土最佳含水率一般在12%~ 15%之间,最大干密度在 ~ 之间。 坝体回填 粘土斜 墙回填 ( 1) 碾压试验 土方填筑前要进行土料的碾压试验,确定压实机具、压实方法、铺土厚度、压实遍数、土料的最佳含水量,有效压实厚度及压实密度等施工方法及参数,写出土料碾压试验报告提交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 20 师确定后,严格遵照执行。 ( 2)粘土斜 墙回填方法 1)粘土制备 承包人应根据施工图纸或监理人的要求在制备料场控制土料的含水量。 应根据土料开挖方式、装运卸流程以及气象等条件对料场土料含水量进行调整,制备料场土料含水量约大于填筑含水量的 2%3%为宜,具体应通 过现场试验确定。 斜 墙土料含水量调整制备试验: 包括两种方案: ,再堆土牛,自土牛取土上坝; ,直接取土上坝; 方案 A堆土 牛的土料制备方式掺水均匀,是土料制备的推荐方案,方案 B 为替代方案。 2)粘土斜 墙回填 粘土 填筑的施工顺序 施工放线 基面清理 土料运输 推土机推平 碾 压 整形清理 21 粘土填筑的施工程序图 NO YES YES NO NO YES 采用机械化施工,自卸车运输, 20T凸块振动碾碾压,推土机清基。 施工要严格按照《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分层碾压密实,严格掌握标准,控制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如遇有特殊情质检合格铺土、推平、碾压 质检 到设计高程 下道工序施工 填筑参数确定 处理 施 工 准 备 测 量 放 样 清 基 22 况,需同设计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共同研究处理。 ① 测量放线 导线测量采用日本产 TOP311 全站仪配合 J2 经纬仪进行,高程网点测量采用苏州光学仪器厂生产的 DS3水准仪进行,所有导线控制网点和高程控制网点的测量精度均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② 基础面处理 对基础范围内的杂质全部清除,在砼盖板表面刷一层粘土浆,以保证砼和粘土的结合,铺设一层粘土接触带,先铺设岸边部位接触带,粘土接触带的填筑含水量应大 于最优含水量。 ③ 碾压试验 土方填筑前在粘土心墙填筑部位选一范围作为试验段进行碾压试验,以确定碾压机具、行走速度、铺土厚度、压实遍数、土料的最佳含水量,有效压实厚度及压实密度等施工方法及参数,写出土料碾压实验报告提交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用于指导大面积施工。 ④ 粘土斜 墙填筑 根据碾压试验确定的施工机具及各项参数,采用自卸车运土,工作面上的推土机随时对卸料进行推平,严格控制铺土厚度,一段工作面形成后,统一进行碾压。 填筑施工要统一管理,严密组织,做好工序衔接、分段流水作业,作业段均衡上升,减少接缝。 当上堤土料含水量较低时,采取洒水方法解决。 各施工段之间的纵向和横向连接的结合坡度不陡于 1:5,高差不超过 ,同时接缝坡面应自上而下进行削坡,并适当留有保护层配合填筑上升,逐层碾压至合格层。 23 严格控制上堤土料的质量,如土质、含水量、土块大小,有机质含量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土料中的草根、杂草等,安排专人捡拾干净。 机械碾压应沿平行心墙轴线方向进行,作业方式采用进退错距法,分段填筑要设立标志,严防漏压、欠压。 对分段处严防出现界沟,上下层接头位置要错开,做成斜插肩,碾压时越过接缝面。 铺土后,及 时碾压,防止土料爆晒和风干,阴雨天应及时压实表层松土。 土石坝回填 土石坝的 填筑和粘土 斜 墙填筑平起,填筑方法和粘土 斜 墙相同。 与 斜 墙连接时采用锯齿状填筑,保证 斜 墙的设计厚度 坝壳砂砾料回填 坝壳料的填筑方法和粘土斜 墙相同。 ( 1) 坝壳砂砾料填筑 坝壳砂砾料的位置、尺寸应符合施工图纸和技术条款的规定。 坝壳砂砾料装卸铺筑时应采取措施控制分离,并应进行大面积铺筑,以减少接缝。 应根据室内试验得出砂砾坝壳料级配~干容重~相对密度关系,由此确定不同粗料含量的砂砾坝壳料在规定的相对密度下的设计干容重。 当砂砾坝壳料大于 5mm的粗料含量小于 50%时,应保证细料的相对密度满足要求 , 装卸铺筑时采取控制分离措施。 坝壳砂砾料的填筑,可根据碾压试验确定加水量。 填筑碾压机具行驶方向应平行 于 坝轴线,靠岸边处可顺岸行驶。 振动平碾难于碾及的地方,应用小型振动碾或其它机具进行压实,但其 24 压实遍数应按监理人指示作出调整。 岸边地形突变及坡度过陡而振动碾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适当修整地形使振动碾到位,局部可应用振动板或振动夯压实。 ( 2) 坝壳利用料填筑 坝壳利用料的质量及颗粒级配应按施工图纸所示的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标准,不得混淆。 利用料中不允许夹杂黏土、草、木等有害物质。 坝壳利用料的填筑应充分利用枢纽建筑物的开挖石渣料。 利用料在装卸时应特别注意避免分离,不允许从高坡向下卸料。 靠近岸边地带应以较细石料铺筑,严防架空现象。 坝壳利用料应采取大面积铺筑,以减少接缝。 当分块填筑时,应对块间接坡处的虚坡带采取专门的处理措施。 如采取台阶式的接坡方式,或采取将接坡处未压实的虚坡石料挖除的措施。 发包人将不再为虚坡带处理支付额外费用。 坝壳利用料的填筑压实标准为孔隙率 n≤。 为增强压实效果,碾压前必须加水,加水量根据碾压试验确定,一般为 15%~ 20%(体积比)。 坝壳利用料的填筑,应采用 20t 以上的振动碾碾压。 利用料的碾压机具行驶方向应平行于坝轴线,靠岸边处可顺岸行驶。 振动平碾难于碾及的地方,应用小型振动碾或其它机具进行压实,但其压实遍数应按监理人指示作出调整。 岸边地形突变及坡度过陡而振动碾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适当修整地形使振动碾到位,局部可应用振动板或振动夯压实。 坝体回填措施 25 ① 填方由最低处开始,由下向上分层填筑。 如为松土时(松土层厚度在碾压参数范围内),应先夯实,然后再全断面填筑。 在地形起伏之处,应修筑 1:2 阶梯形边坡(每台阶高可取 50cm、宽 100cm)。 ② 为保证填土压实的均匀性及密实度,先用推土机低速行驰 4— 5遍,使表面平实,振动碾碾压速度不超过 2km/h。 ③ 需人力打夯处要按一定方向进行,打夯时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每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夯实基槽及地坪时,行夯路线应由四边开始然后再夯中间。 ④ 对于岸坡连接部位,振动碾压不到地方,采用电夯夯实,每层填土 25cm,打夯之前对填土应初步平整,打 夯机依次夯打,均匀分布,不留间隙。 ⑤ 填土区如有地下水或滞水时,应在四周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将水位降低。 已填好的土如遭水浸,应把稀泥铲除处理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填土区应保持一定横坡以利排水,当天填土,当天压实。 ⑥ 填方时,在填方段断面上下游均需要预留不少于 50cm 宽的超填量,以保证粘土设计边坡断面达到设计断面。 碾压搭接宽度不少于50cm。 以确保无漏碾现象。 ⑦ 取样测定干容重:主要采用核子密度仪 和灌砂法 相结合测定干容重,每层面 20m— 50m 取一组试样,干容重必须达到设计要求以上,才可进行下一层回填, 否则,必须重新碾压和处理,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堆石坝填筑施工 ①原材料的控制 根据设计参数的级配和含泥量,每层填筑之前,需对上坝材料进 26 行检测。 满足设计要求的料方可进行上坝,如原材料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经现场进行配料,项目部会同监理、业主、设计四方检测,满足设计要求时方可进行上坝填筑。 ②施工放线 根据施工图纸逐层放出各区的分界线,并洒白灰线作出明显的标记,为保证边缘压实度、预留斜坡碾压沉陷量。 为满足填筑强度要求,测量放线标示在单元填筑工作面范围以外。 ③铺料平仓 自卸汽车运料至现场在填筑工作面的前 沿(离端点 ~ 处)卸料,采用进占法铺料, T220 推土机推料摊铺平仓,仓面保证基本平整,平整度不超过。 填 料铺筑分层厚度 ,上下游每层水平宽度保证超填,以便保证填筑完成后碾压、削坡要求。 每一个工作面配备三位现场管理人员,负责进料指挥、保证进料质量、控制层厚、保护并及时移动标尺;各工作面配备足够数量的推土机及时推平工作面,以避免进料、铺料困难及窝工现象,填料之间的接头连接平整,非接头处注意收坡。 块间的虚坡采取台阶式接坡方式或将接坡处未压实的虚坡石料挖除。 ④洒水 填筑碾压 时根据需要充分洒水,加水应在碾压开始前进行一次,然后边加水边压实,加水必须均匀、连续、不间断。 ⑤水平碾压 坝壳卵砾石料大面采用 YZ20J( 20T)振动碾碾压,左右端与岸坡接头处、岸坡地形突变或坡度过陡的地方采用修整边坡使用振动碾碾 27 压到位,其它局部狭小的边角部位采用 HZR500型夯板碾压夯实。 严禁无振碾压、欠碾、漏碾和过碾,工作面之间交接处进行搭接碾压,搭接宽度为。 振动碾平行大坝轴线方向行走,采用进退错距法碾压,且在进退方向上依次延伸至每个单元,保证连续施工,每次错距。 每个工作 面配备 1 台振动碾,振动碾的工作质量、频率、振幅应及时标定,满足高强度的填筑碾压施工需要。 ⑥削坡处理及斜坡碾压 坝体填筑每上升 ,采用全站仪精确的测放点线,标示出每层坝体的削坡边线,然后再考虑 ~ 施工的填筑轮廓线, 做好标记、打出界桩。 在填筑施工中严格遵照标示的填筑控制边线进行施工。 每层坝体填筑完成,再采用全站仪测放点线,定出该层坝体底面和顶面的设计边线并做出明显的标记,然后采用神刚 210 型液压反铲在专人指挥下进行削坡整平,局部在由人工辅以铁锹等进行削坡处理。 经削坡处理后的坡面采用斜坡振动碾沿坡面方向顺坡进行碾压,碾压完毕后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工程师抽检。 大坝填筑施工中对坡面及高程进行控制时,还应充分考虑大坝在施工过程中及完工后的坝体沉降影响,因此在填筑施工时应在施工详图规定的高程上加上沉降影响的超高体积。 上下游土石大坝水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