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一个省的猪就比美国全国的猪的数量都多,中国每年消费的猪达到 12 亿头。 20xx 年四川发生的猪疫情导致了 15 亿美元的直接损失,到 20xx 年中,试点项目中就有 1 万头生猪被装上了高频耳标。 中国的鸡数量比世界其他国家鸡数量的总和还要多。 中国政府非常关注疾病控制,对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牲畜也是极为关注。 中国同时十RFID 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 10 分热心于发展本土的 RFID 产业,政府通过一些行政方式来扶持本国 RFID 企业的发展。 由于第二代身份证计划的实施, 20xx 年,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 RFID 市场。 随着成人身份证计划告一段落,动物标签可能又能使中国的企业忙活一阵子。 在新西兰通过立法,要求给宠物狗植入 RFID 标签,中国可能也会立法要求给大约 1 亿只宠物狗植入 RFID 标签。 表 1 20xx 年农牧业 RFID 市场份额预测 数据来源:盛小宝 .动物、食品和农产品市场将成最大的 RFID 市场 [EB/OL]. 在农产品安全监控中的应用 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食物中毒、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畜禽疾病及农产品严重残药等)危机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引起了世界各国特别是欧洲各国的高度重视。 为此,各国政府迅速制定政策和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农产品的安全生产的管理,其中对产品的识别与跟踪成为重要措施之一。 正因如此, RFID 技术在畜牧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获取相关数据和 RFID 单元 中载有关于目标物的各类相关信息,可以记录动物的个体信息、免疫疾患信息、养殖信息、交易流转信息等。 通过这些信息可在任何监控点上还原该动物体的生命过程,一 旦发现传染病的发生可以直接追溯到源头,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此外, RFID 技术提高了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 减少了失误和人员的大量重复劳动,降低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信息质量和处理效率,为畜牧业集约化养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主要应用情况如下: ( 1)、 生产环节。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动物的生产环境、药物使用、饲料使用、生产周期一系列指标进行收集,并在安全监控预警平台 上给出与标准数据的比对结果。 使用动物、食品和农 产品市场将成为最大的 RFID 市场 研究与保护 1230 万美元 , 1% 宠物 8570 万美 元 , 10% 农业 1620 万美 元 , 2% 牲畜 亿美 元 , 87% 宠物 8570 万美元 农业 1620 万美元 研究与保护 1230 万美元 牲畜 亿美元 宁波大学 成人教育 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1 RFID 系统,生产者可将相关数据输入与预警平台相连的生产管理系统,并根据相关信息制作具有唯一识别码的小型 RFID 标签来更有效地标示所生产的每头牲畜。 可以使用 4 种不同类型的射频标签放置于动物身上:项圈式、耳牌式、可注射式和药丸式应答器。 如果是应用于其他种类的农产品,如蔬菜、水果、禽蛋等,则可将电子标签附着在单位包装上。 ( 2)、 配送环节。 在牲畜的分发过程中,生产者可以用 RFID 阅读器读取电子标签中的编码,通过解码、信息转换、传递等步骤自动读取安全预警平台数据库中的数据,由此获得 农产品的出厂信息;也可以使用 RFID 的非接触特性实现非人工干预下的自动称重过磅。 牲畜农产品运输经过装有 RFID 阅读器的监测站时,可以通过每头牲畜携带的电子标签获取该批牲畜的基本生产信息,对于不符合过站要求的牲畜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在平台数据库中记录下农产品的过站信息,对其他类别的农产品使用相同的方法便可同样实现农产品在供应链中的跟踪功能,实时定位农产品的运输现状。 ( 3)、 消费环节。 在最终消费环节,可将每头牲畜的电子标签信息复制在相应的识别条码中(可以同样是 RFID 标签或条形码等载体),消费者可以通 过安置在出售地点的信息读取设备得到该产品的产地、厂家、生产日期和生产指标是否符合标准等“生鲜度”信息。 在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对畜牧生产和加工厂家起到监督、鼓励的作用。 其他类别的农产品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为消费者提供产品生产、运输信息。 在动物识别与跟踪中的应用 动物识别与跟踪一般利用特定的标签,以某种技术手段与拟识别的动物相对应,并能随时对动物的相关属性进行跟踪与管理。 目前,在欧洲己经建立了对牛的跟踪系统。 1998 年 9 月,英国宣布了牛跟踪系统计划,英国政府规定, 20xx 年 7月 1 日以后出生的或 者进口的牛必须采取数字识别,到 1999 年底,欧盟各成员国都实施这个系统计划。 从 20xx 年 11 月 1 日开始,英国开始实施新的猪的识别标准; 20xx 年 1 月 1 日起,欧洲将强制性对绵羊进行电子识别;此外,英国政府也规定从20xx 年 8 月 30 日开始,所有的马都要被识别与跟踪。 在动物识别中使用 RFID,代表了当前动物识别技术的最高水平。 在动物身上安装电子标签,并写人代表该动物的 ID 代码。 当动物进人 RFID 固定式阅读器的识别范围,或者工作人员拿着手持式阅读器靠近动物时,阅读器就会自动将动物的数据信息识别出来。 如果将阅读器的 数据传输到动物管理信息系统,便可以实现对动物的跟踪。 RFID 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 12 图 2 在动物身上安装 RFID 标签 在农畜精细生产系统的应用 ( 1) 使用 RFID 技术的田间伺服系统。 田间伺服系统主要由使用 RFID 等无线技术的田间管理监测设备自动记录田间影像与土壤酸碱度、温湿度、日照量乃至风速、雨量等微气象,详细记录农产品的生产成长记录。 其中以日本的田间伺服器 (field server)和美国伯克利大学发展的、 MOTE 和 JPL 研发的 SW(Sensor Web)最为著名 ; 在台湾, 20xx 年农委会推广了稻米、 茶叶及网络营销国产水果产销履历信息化与 RFID 推广应用计划,拟针对农业资源与环境管理电子化,推动发展有机稻米、茶叶与网络营销国产水果为示范体系,其中就涉及到了使用田间伺服系统的精细农产品生产模式;在中国大陆,中国农业大学的 王茂华 教授联合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王宁教授、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张乃谦教授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研究日。 总体上来讲,这种农产品的精细生产模式仍然处于小范围的试验阶段,还没有大规模普及应用。 ( 2) 使用 RFID 技术的畜产品精细养殖数字化系统。 20xx 年在我国 863 数字农业项目中首次列入了数字养殖研究 课题,目前,一套基于远距离系统的 RFID 牛个体识别系统已经进人实用阶段。 该系统采用项圈式的应答器,挂在牛颈上,当牛通过系统的自动称重车时,系统中的阅读器将自动读取牛的唯一编号并通过压力传感器完成称重过程。 将这两个 —— 对应的数据 (编号一体重 )连同采集时间一起通过无线局域网发送到养殖场的上位服务器,为数字化养殖平台提供了重要的实时数据。 数字化精细养殖是提高畜牧业集约化程度、提高效益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 在精细养殖数字化系统中,利用 RFID 和其他传感器技术跟踪圈养牲畜的生理、生产活动,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讯连接,以 计算机数据控制中心构成分布式计算机管理网络。 系统功能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在仓储物流配送、经营管理等业务领域的扩展和融合,是对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有益尝试。 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 RFID 技术具有自动、快速、多目标识别等特点,这样如果在农产品上粘贴 RFID 标签,宁波大学 成人教育 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3 将会大大提高产品信息在“产地一道口一批发市场一零售卖场”这一流通过程中的采集速率,提高农产品供应 链中信息集成和共享程度,从而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效益和顾客满意度。 RFID 技术在农产品应用过程 中 的实施 问题 RFID 作为商品的识别技术 , 相比传 统的条形码 , RFID 的优势是工作人员可以在一定距离之外对商品进行扫描 、跟踪, 大大提高物流管理、零售库存管理的处理效率和准确率。 同时 RFID 标签不仅数据容量较大 , 而且可以用于潮湿、多尘等污染比较严重的环境中 , 克服了条形码一旦撕裂或污损 , 扫描仪将无法扫描和识别商品的现象。 但是企业在 农产品中 使用 RFID 技术时 , 面临下列问题 (如表 2 所示)。 ( 1) 成本问题。 虽然 RFID 标签成本较使用初期有了明显的降低,但在单位低价物品上的使用将导致成本的增加。 射频标签价格根据标签种类和应用价格从 20 美分到 50 美元不等,总的来说,用在高档产品中的智能标签在 50 美分以上,主动标签要贵的多,带有复杂灵敏元件的价格在 100 美元以上。 目前 , 根据 每个 RFID 的条码需要花费 20 美分 ,即使能降到国外用户能接受的 5 美分的水平 , 其价格还是比几分钱一个的传统条形码高出很多 , 如果在牙膏、刀片、口香糖之类小物件上使用 , 很有可能超过物品本身的价值。 此外 , 不仅仅是 RFID 条码本身 , 零售商们还需要为应用而采购大量的配置设备 , 如软件、网络、计算机等 , 这将是很大一笔费用。 因此从成本方面考虑 , 零售商只有等到转换条 码的花费降至他们可以接受的程度时才会积极行动起来。 基于这种情况,中国目前将 RFID 标签应用于农产品的情况还不是十分突出。 ( 2) 数据安全问题。 RFID 在供应链中应用增加了供应链的透明度 , 提高了供应链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供应链中合作伙伴关系增强 , 对共享数据的实时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 通过互联网共享数据满足了企业对数据实时性的要求 , 但是这种数据共享的模式也给RFID 数据的安全带来了新的隐患 : 标签信息的非法读取与改动 , 对标签的非法跟踪 , 有效身份的冒充和欺骗等 ,也就是说 RFID 行业将成为电脑黑客们 的下一个战场。 ( 3) 环境污染问题。 作为一种电子产品, RFID 标签的大量使用必然会有副作用。 其对环境的影响 , 主要是电磁辐射及材料释放物对空气、水、植物动物等的影响。 电磁幅射对人体的影响决定了 RFID 标签可以使用的频谱和信号功率 , 甚至决定了其工作模式、阅读器的工作方式和发射功率等重要参数。 当 RFID 标签被大量使用的时候 , 例如大型购物场所 , 人们可能陷在一个充满电磁幅射的危险环境中 , 给人们健康带来损害 , 对于长期与 RFID接触的人员 , 可能因此患上罕见的疾病。 ( 4) 标签回收再利用问题。 RFID 标签是一 种可回收再利用的标签,且今后 RFID 技术RFID 技术在农产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应用 14 必将是大规模使用的产品,我们必须面对现代社会对“环保”要求,做好废弃 RFID 标签处理与回收利用工作, 这 既是责任,也是道德要求。 ( 5) 技术问题。 RFID 技术是一门新的技术,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甚至更久的检验,然而技术的突破、成本的降低将会逐步实现。 企业根据产品的销售与普及规模、产品的初期成本、产品的消费地域与人群、产品未来的期望、应用 RFID 技术的必要性与要达到的目的、使用RFID 技术带来的企业 ERP 系统软件投资成本的增加等因素来决定选用何种成本、何种功能的最佳 RFID 技术产品 , 并预计该种 RFID 技术升级的代价。 表 2 影响 RFID 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