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站台库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场生产设施和电气线路及设备均应符合环保、安全和防火要求; e) 所有办公场所、施工现场危险部位都应明示安全通道,并保证畅通; f) 每天对消防器材、场所、危险物品检查1次。 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并填写相应记录。 人员防范技能准备 人员培训或教育应有记录,具体要求 : a) 应对相关人员进行所从事工作将产生的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及相应预防措施的教育或培训; b) 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发生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时信息传递渠道,应急措施实施的教育或培训; c) 项目部 对从 工人、工长进行技术交底。 物资准备 具体要求如下 : a) 按相关措施要求 ,物资供应部门应提前准备好所需灭火器材、紧急救护设备等物资或器材或设备; b) 应急器材必须放置在明显、便于索取的地方,并作醒目的标识; c) 应急准备物资或器材或设备主管人员应按规定贮存,防止丢失、变质、损坏,同时还应不模板支撑体系施工 方案 30 定期检查,保证其有效,并做好检查记录; 五 、计算书 依据 钢管架计算书 并 结合大模板工程专家评审意见书,对施工过程需具体采取的一些对应措施 总结如下: 首先在搭设高大模板钢管架前,我司要求各施工队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弹线,首先弹线确定地下室 底板 上钢管的位置,然后在 地下室底板 上按照上一层钢 管的部位弹线以确定梁板下各根立杆支柱的具体位置 并 与上层钢管对应。 高支模为重要、危险的分项工程,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支撑的各项间距及参数现场不得随意调整,若发现安全隐患或特殊情况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待排除隐患后方能继续施工。 计算书中,分别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部位进行计算,主要包括 梁模板计算、柱模板计算、楼板模板技术,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计算参数 : 木枋 间距 (mm):250~300;穿墙螺栓水平间距 (mm):456*610; 槽钢 间距 (mm):610;对拉螺栓直径 (mm):M12; 槽钢 截面类型 :轻型 80 40 ; 槽钢 截面惯性矩 I(cm4):; 槽钢 截面抵抗矩 W(cm3):; 槽钢 弹性模量 E(N/mm2):; 槽钢 抗弯强度设计值 fc(N/mm2):; 木枋截面尺寸: 50 90mm, 90 90mm;木枋 抗弯强度设计值 fc(N/mm2):; 木枋 弹性模量 E(N/mm2):; 木枋 抗剪强度设计值 ft(N/mm2):; 18mm胶合层板 弹性模量 (N/mm2):; 层板 抗弯强度设计值 fc(N/mm2):; 层板 抗剪强度设计值 (N/mm2):; 钢楞弹性模量 E(N/mm2):; 钢楞抗弯强度设计值 fc(N/mm2):; 施工及设备荷载取 :). 一 )、楼板模板支撑设计 胶合板的计算 模板支撑体系施工 方案 30 模板采用胶合板规格 1830 91518mm 取单块板验算; 榈栅 : 50 * 85 mm, 间距 : 300 mm,取单块板三跨连续梁计算 板厚 : 150 mm, 立杆间距 : 900 * 900 mm, (1) 荷载计算 1) 模板自重 300N/m2 300= N/m 2) 新浇筑砼自重 25000N/m3 2500 5= N/m 3) 钢筋自重 1100N/m3 1100 = N/m 4) 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 4000N/m2 4000 = 5124 N/m 合计: 恒载 G= N/m 活载 Q= 5124 N/m 由《建筑施工手册》查表可得: 最大静载弯矩系数 K1= 最大活载弯矩系数 K2= 则 Mmax =k1Gl2+K2Ql= = N m 另考虑施工设备引起的集中活载 P= 4000 N 由表得 K1′ =, K2`= M`max=K1`Gl2+K2`Pl = N m 取两式中较大值即 M= N m 进行强度验算 a、进行强度验算 I=bh3/12=915/183/12= 444690 mm4 W= bh2/6=915/182/6= 49410 mm3 σ =M/W= N/mm2 木材强度设计值 fm=13N/mm2 f=13= N/mm2σ = N/mm2 b、挠度验算 查表得 : K= 常用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 E=9000 N/mm2 Wmax=KGL4/(100EI) = mm [W]= L/250=300/250= Wmax = 符合要求 说明 : 搁栅受力计算: 搁栅采用 50*85 的木枋,立杆间距 1000,由于木枋的跨度较大因此取砼的平均堆积高度为 500mm: 立杆间距 : 900 * 900 mm 楼板厚度 : 150 mm 1)、荷载计算 a、 木枋自重 4000N/m3 *4000**= N/m b、 胶合板传来荷载: 恒载 =*( 300+25000**+1100**) = N/m 模板支撑体系施工 方案 30 活载 =*4000*= 1680 N/m G= N/m Q= 1680 N/m 2)、强度验算 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第⑴种情况,同板计算 Mmax=k1Gl2+K2Ql= = N m M‘ max=k1Gl2+K2Ql= = N m 取 M= N m I=bh3/12=50*853/12= mm4 W= bh2/6= 60208 mm3 σ =M/W= N/mm2 木材的设计强度值 fm=13 N/mm2 σ fm 3)、挠度验算 ωmax=KGL4/100EL= < [ω ] [ω ]= L/250=900/250= mm 满足挠度要求 水平横杆计算 φ 48 钢管的截面参数: A=489mm4,W= 103,f=215N/ mm2 立杆间距 : 900 * 900 mm 楼板厚度 : 150 mm 计算简图如下 : F1=模板重量 +钢筋 砼重量 +木枋重量 +活载 = ( 300**+25000** +4000**) + 4000 = N F2=模板重量 +钢筋砼重量 +木枋重量 +活载 = *( 300**+25000** +4000**) + 4000 = 钢管自重 **= N 支反力 = N Mc= N m 模板支撑体系施工 方案 30 σ =M/W= N/mm2 < f=215 N/ mm2 符合要求 扣件受力计算 中间跨:传给扣件的力 =水平横杆传来的力 +扣件自重 =4982+13=5001N< Fm = N〈 Fm 扣件允许的摩擦力为: Fm= KN=8500N 满足要求。 立管验算: 截面参数: I= W= A= cm2 i=(I/A)1/2= 钢管每米重量 : N 扣件每个重量 : 13 N 荷载组合: 高度: m 大横杆重量 (8 步间距 1500): N 扣件 20个 ,重量: 312 N 立杆重量: N 扣件传来的力: N 合计: N= N 强度验算 σ =N/A= N/mm2 稳定性验算 计算长度 L= m 长细比 λ =L/i =1800/ =114 查表的稳定系数 ψ = N/(ψ A)= N/mm2 fm=215 N/mm2 满足稳定性要求。 二 )、柱模板设计计算 计算参数 : 柱分次施工第一次 米厚度 1500 mm 木枋: 50 85@ 250 横楞 :双支 8槽钢 间距 @ 600 对拉螺杆: Φ 12 高强螺杆 @ 800 * 600 混凝土: 自重γ c =24kN/m179。 强度 C40 坍落度: 12— 14cm 砼浇筑速度: 4m/h 混凝土入模温度: 32℃ 砼初凝时间: 4 小时 荷载设计值计算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