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吨年产硫酸钡暨15万吨年副产硫化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风化工集团现有技术,该集团从事钡盐生产和产品开发有着 20 多年的 硫酸钡研究和生产历史,形成了具有知识产权的关键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和技术标准日臻成熟,各类专业人才资源非常丰富。 成本优势:本项目在重晶石资源丰富的陕西安康天利矿业产地建立生产装置,原料运输成本大幅度下降,煤炭、水电资源丰富且价格相对低廉,加之 3万吨 的规模优势显现,使得生产成本远低于现有生产装置。 目前全世界硫酸钡的年产量约为 29万吨,其中我国约 18 万吨,主要为通用成品;发达国家如德国、意大利、日本等的硫酸钡成品为附加值较高的专用化学品。 我们的竞争对手主要集中在国内,如山西南风化工集团股份钌限公司、陕西富化化 工有限公司、青岛东风化工有限公司等,现介绍如下: 山西南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 1994 年由山西省运城盐化局、西安口化公司以经营性资产出资,由耀华公司、宏发公司等企业以现金出资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集团现有职工 11000 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 500 余名,有九个核心企业,六个控股企业,一 个参股企业,集团设有技术开发中心及与清华大学合办的南风新技术研 究所,从事础研究及产品开发研究。 南风化工集团主要产品三大系列:一是无机盐系列,包括元明粉、硫化碱、硫酸钡、硫峻镁、大苏打、硫氢化钠、氯化钡等产品 ,其中元明粉产销量目前是中国第一,世界最大。 二是洗涤剂系列,包括洗衣粉、皂类、液洗、牙膏等产品,其中洗衣粉、皂类、液洗的产销量目前均在全国名列前茅。 三是化肥系列,包括硫酸钾、复混肥等,其中硫酸钾产销量中国第一。 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无机盐、洗涤剂、钾肥生产基地。 除此之外,还有制药、旅游、包装、高科技等产业。 南风化工集团拥有面积为 132 平方公里、中国最大的硫酸钠型内陆盐湖 —— 运城盐湖,并拥有江苏、四川、湖南矿芒硝资源基地。 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 —— “奇强”系列洗涤剂产品:知名品牌 —— “运”牌无 机盐系列产品:“中国死海”旅游产品,其原料均取自于公司自有的资源基地,产品具有得天独厚的质量优势、成本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 南风化工集团,拥有庞大的市场营销和完备的市场服务网络体系。 在全国建有产品经销处、办事处近 300 个,仅日化产品就拥有 200 多家大客户, 1000 多个终端分销点。 同时具有自营进出口公司,拥有固定的国际客户,产品出口 27 个国家和地区,年创外汇 3000 万美元。 17 南风化工集团技术开发卖力雄厚,建有国家级技术中心,有一支 1500 多人的科技研发队伍,与清华大学、华北工学院、江南大学、广州绿色化学研究所 等高校、科研机构建有产学研联合体,先后开发出企业专有技术和多种新产品,获取多种科技成果,并同国外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技术合作关系。 技术进步,使企业的装备、工艺、技术达到国内外一流水平。 南风化工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作,坚持管理创新,创造了内部市场化的管理模式和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企业创造利润、为员工创造利益的企业文化体系。 被誉为国企改革的典范,发展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 企业先后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陕西富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其前身为陕西省富平化 工厂)创建于 1942 年,是西北地区创立最早的无机盐专业生产企业之一。 主导产品有沉淀硫酸钡,片状低铁硫化钠(黄碱)、热固体性粉末涂料等,注册商标为“富化”牌。 公司是沉淀硫酸钡国标制定单位之一,综合生产能力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产品执行高于国标的质量技术标准,其质量雄居全国同行业之首,曾获省优质产品荣誉称号。 产品畅销京、广、沪、苏、浙、闽、鲁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倍受用户信赖,同时出口远销日、英、澳、东南亚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公司地处陕西省富平县车站大街西端,南邻咸铜铁路,西接西禹公路,东靠西禹高速公路,交通 运输十分便利,公司占地面积 5万平方米,注册资金 5000多万元,现有职工 600 余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120 名。 公司技术力量雄厚,生产设备先进,检测手段完善,为省级“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市级明星企业。 青岛东风化工有限公司有五十多年的生产历史,是国内最早的硫酸钡生产厂家,年产 KS 改性超细硫酸钡 10000 吨,氯磺酸 10000 吨;双重造影医用硫酸钡 600 吨及配套产氧剂。 以上产品由青岛红星化工集团青岛东风化工有限公司直接生产。 公司挺进西部,于 1998 年新建湖北谷城新和有限公司作为本公司的生产基地,年生产沉淀硫酸 钡 14000吨,硫化钠 7000 吨。 本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检测手段,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工艺成熟,设备先进。 “火圈”牌产品被化工部、山东省化工厅评为优质产品。 上述产品除供应国内需要外,还畅销日本、南韩、台湾、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根据硫酸钡行业特点选定自然资源占有、工艺技术装备、规模效益、新产品研发能力、产品质量性能、价格、品牌等七个关键因素赋予相应的权重,对市场占有率在 10%以上三家企业与本项目进行分项比较,得到单项加权值,综合后得出企业总加权分。 具 18 体内容见表 — 1。 表 — l:竞争 力分项综合对比 序号 比较内容 权重 本项目 优势 山西南风 陕西富化 青岛东风 本项目与竞争对手对比后的优势 得 分 加权值 得 分 加权值 得分 加权值 得分 加权值 1 自然资源占有 5 3 4 2 1 2 工艺技术装备 4 5 3 2 2 3 规模效益 5 4 3 2 1 4 新产品研发能力 1 5 2 4 3 5 产品质量性能 4 5 2 3 2 6 价格 3 2 5 4 3 7 品牌 1 5 2 3 2 综合得分 从表 ,在工艺技术装备、产品质量性能、规模效益方面处于国内中等水平。 因此,本项目在国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 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一种产品从发明到推广、应用、普及和衰败的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败期。 根据改性硫酸钡行业情况,对照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改性硫酸钡应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之间。 因此企业应采取成熟期战略,注意保护现有市场,发挥规模优势,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强化销售网络,加强应用研究和新品种开发,向精细化和专用化方向发展。 主要原材料市场分析 ( 1)供需情况分析 本项目主要原材料为重晶石,年需要量为 万吨。 重晶石属于硫酸盐类矿物,化学式为 BaS04。 重晶石属于斜方晶 系,硬度介于 3~ 之间,重晶石的比重为。 矿物晶体透明至半透明,以板状或棱柱体产出,亚呈现出玻璃、松脂光泽;某些重晶石在底轴面上会呈现珍珠光泽。 重晶石的晶型成板状放射晶簇、粗叶理状、粒状、土状等.矿物的颜色从无色、白色、至淡蓝、浅黄、和浅红不一,条痕为白色。 世界范围内重晶石资源比较丰富,储量为 20 亿吨,中国居世界首位,美国和印度 19 居世界第 2和第 3 位,其次是苏联、秘鲁等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重晶石生产国,年产量达 300余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 45%。 中国重晶石资源分布于全国 26 个省 (区 )。 探明储量的 矿区有 200 余处,总保有储量 6亿吨。 就省 (区 )而论,以贵州省重晶石矿最多,保有储量占全国的 60%:湖南、广西、湖北、陕西、福建等省 (区 )欠之。 陕西省重晶石矿主要集中在安康地区,东接湖北省,南邻四川省,瞩巴山、临汉水,而且古老的秦岭地槽造就了以重晶石、硫铁矿为主的丰富的非金属矿产资源。 境内赋存有大重晶石矿床。 矿带位于古秦岭地槽褶皱带内,元古界震旦系( Za YL)变火山碎屑凝灰岩构成了该矿区基底构造,寒武 —— 奥陶系 [( E— 0) dh]炭质硅质岩建造构成了上构造层,期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重晶石矿体受层位和古地理环 境控制,主要沉积于弱碱性氧化介质条件的浅海边缘的寒武 —— 奥陶下部岩性段中,为单一的重晶石矿体。 本项目所在地安康境内蕴藏着丰富的重晶石资源,经初步探明 D+E 级储量有 2795万吨,最高品位达到 %,远景储量达 亿吨,属大型重晶石矿。 硫酸钡含量%,其它杂质含量符合规范要求,属优质矿石,具有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的优点,是重晶石出口和加工重晶石粉的可靠基地。 近几年重晶石产量可达 10— 20 万吨 /年,为发展钡盐生产提供了主要资源保证。 本项目另主要原材料为元明粉 (无水芒硝,无水硫酸钠 ),年 需要量为 万吨。 元明粉作为基础化工原料,用途广、用量大,加之我国芒硝资源十分丰富,容易组织生产,近年来元明粉生产发展异常迅速,导致生产能力过剩。 2020 年我国元明粉产量达到 万吨,其中:山西 50 万吨、四川 万吨、江苏 117 万吨、内蒙古 万吨、湖南 20 万吨、新疆 10 万吨、甘肃 8 万吨。 此外还有副产元明粉 万吨。 2020 年我国元明粉产量达到 566 万吨,加上副产元明粉,全国总产量超过 600万吨。 山西运城和四川成都芒硝资源丰富。 本项目使用的芒硝可由山西运成或四川成都供应。 运距 400 公里左右,芒硝规格: Na2S04%≥ 85。 CaSO4,和 MgSO1(以 Mg计 )%≤。 ( 2)供应可靠性分析 中国是世界重晶石最大出口国。 90 年代重晶石及其产品年出口量一般设为 150 万吨。 2020 年以后重晶石及钡盐出口量为 200 万吨,其中重晶石 70 万吨,钡化工产品 30万吨,仅河北辛集化工集团就达 15 万吨。 主要出口到美国、荷兰、日本和韩国等。 中国不进口重晶石,只进口少量精钡化工产品。 20 中国重晶石需求呈增长态势。 中国重晶石年供应总量 350~ 400 万吨,全部来源于国内自产。 国内重晶石年消费量约 150~ 200万吨 ,其中用于油气勘查的 70~ 80 万吨,占总消费量的 40%左右;用于钡化工产品 80— 110 万吨,约占 50%;其他用项 10余万吨,约占 10%。 根据国内化工、石油与其他需求,我国今后几年重晶石需求量将以每年递增 10%的速度增长。 我国重晶石矿产资源丰富,质量优异,现保有储量和生产能力完全可以保证今后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和对外出口的需要,供应可靠性强,下游产品开发前景非常广阔。 副产品 在生产过程中的核心化学反应为硫酸钠和硫化钡的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硫化钠,理论上是等摩尔反应,硫化钠做为副产品进行回收。 本项目副 产 15000 吨硫化钠(又称硫化碱)。 ( 1)产品用途 工业硫化钠的主要用途为:在染料工业中用于生产硫化染料,是硫化青和硫化蓝的原料;在印染工业中用作溶解硫化染料的助染剂:在制革工业中用于水解使生皮脱毛,还用以配制多硫化钠以加速干皮浸水助软;在造纸工业中用作纸张的蒸煮剂;在纺织工业中用于人造纤维脱硝和硝化物的还原,以及棉织物染色的媒染剂;在制药工业中用于生产非那西丁等解热药。 此外还可用于制硫代硫酸钠、多硫化钠、硫氢化钠等。 ( 2)国内硫化钠生产概述 中国硫化钠起源于上世纪 30 年代,最早由辽宁大连一家化工厂开始 小规模固体硫化钠的生产。 当时的质量标准为 (Na2S 42% )。 进入 40年代初,天津化工厂也开始了固体硫化钠的生产,质量标准提高到了( Na2S 52%)。 新中国成立后,山西运城、河北辛集、山东济南、四川彭山等地区率先进入固体硫化钠的规模性生产。 至 50 年代中期,山西运城固体硫化钠产量已经达到 1 万多吨。 质量标准参照前苏联的( Na2S 63%)执行。 到 70 年代末,山西运城硫化钠产量有了进一步的增长,其生产能力已达到 7— 8万吨。 质量标准开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 GBl050089(Na2S 60% )。 形成中国最大的 固体硫化钠生产基地。 进入 80 年代至 90 年代中期,随着国际化工工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硫化钠产业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硫化钠生产厂家和规模剧增,发展迅猛。 由山西运城为中心的硫化钠生 21 产区域快速扩展到了云南、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陕西等 10 几个省市和地区。 全国硫化钠生产能力由 80 年代末的 42 万吨猛增到 90 年代中期的 64 万吨。 其产量发展速度最快的是中国西北的内蒙古、甘肃、新疆地区。 而内蒙古硫化钠的生产能力已达 20 万吨,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硫化钠产品生产基地。 从 60 年代末至 90 年代中期,中国硫化钠产业不论从生产设 备上、工艺上还是产品规格上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和创新。 在设备方面,由原来的平炉 (反射炉 )大锅生产改变为转炉蒸发器生产,在产品规格方面,由单一的固体硫化钠产品发展为片状、颗粒状、低铁片状等多品种系列化的生产。 进入 90 年代末,硫化钠生产已开时向更高科技层次发展。 无水硫化钠、结晶体硫化钠先后研制成功,并进入批量生产。 中国加入 WT0 国际世贸组织后,全国硫化钠企业经营理念产生了新的转变。 引进高科技、改进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系列产品及下游产品、立足于国际市场开发,已成为各大中型企业的发展方向与宗旨。 中国最大的低铁硫化钠生产企业甘肃金盛集团总公司、新疆哈密市巴里坤红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率先引进高科技人才及高级企业管理人才,从 2020 年 3月开时对中国硫化钠传统工艺展开挑战性主攻,在采用新工艺,降能节耗、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获得了重大突破。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红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戴承志工程师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