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箱式变电站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采用防火保温材料,箱体内安装空调及除湿装置,设备运行不受自然气候环境及外界污染影响,可保证在-40℃~+40℃的恶劣环境下正常运行。 箱体内一次设备采用单元真空开关柜、干式变压器、干式互感器、真空断路器(弹簧操作机构)等国内技术领先设备,产品无裸露带电部分,为全绝缘结构,完全能达到零触电事故,全站可实现无油化运行,安全性高,二次采用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可实现无人值守。 ②自动化程度高全站智能化设计,保护系统采用变电所微机综合自动化装置,分散安装,可实现四遥,即遥测、遥信、遥控、遥调,每个单元均具有独立运行功能,继电保护功能齐全,可对运行参数进行远方设置,对箱体内湿度、温度进行控制,满足无人值班的要求。 ③工厂预制化设计时,只要设计人员根据变电站的实际要求,作出一次主接线图和箱外设备的设计,就可以选择由厂家提供的箱变规格和型号,所有设备在工厂一次安装、调试合格,真正实现变电所建设工厂化,缩短了设计制造周期;现场安装仅需箱体定位、箱体间电缆联络、出线电缆连接、保护定值校验、传动试验及其它需调试的工作,整个变电站从安装到投运大约只需5~8天的时间,大大缩短了建设工期。 ④组合方式灵活箱式变电站由于结构比较紧凑,每个箱体均构成一个独立系统,这就使得组合方式灵活多变,我们可以全部采用箱式,即35kV及10kV设备全部箱内安装,组成全箱式变电所;也可以采用35kV设备室外安装,10kV设备及控保系统箱内安装,这种组合方式,特别适用于农网改造中的旧所改造,即原有35kV设备不动,仅安装一个10kV开关箱即可达到无人值守的要求。 ⑤投资省、见效快箱式变电站(35kV设备户外布置,10kV设备箱内安装)较同规模综自变电站(35kV设备户外布置,10kV设备布置于户内高压开关室及中控室)减少投资40%~50%。 ⑥占地面积小。 箱式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对比分析箱式变电站(在IEC及欧洲称为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集成化程度高,工厂预安装、节能、节地的发展中设备与常规变电站相比,占地为1/20,工期为1/7,投资为1/2。 在国外应用极度为广泛,在西欧占变电站总数的70%以上,美国为90%。 在我国应用为10%,是一种方兴未艾的装备。 三种类型的箱式变电站的特点如下:(1)欧洲式:特点是防护性好,多了一个外壳,变压器散热不易,要降低容量运行;(2)美国式:特点是变压器保持户外设备本质,散热好,结构紧凑,但是在我国10kV电网系中性不接地系统,因此一相熔丝熔断时不能跳开三相负荷开关,造成非全相运行,危及变压器及用电设备,并且不易实现配电自动化;(3)中国式:从欧洲式派生而来,结合中国用户需要改进而成,但是符合中国电力部门各种法规标准要求,可铅封电能计量箱,无功补偿,一应俱全。 预装式变电站是输变电设备发展方向,由前所述,我国应用仅10%左右,而国外已达到的7090%,所以预装式变电站其社会效益显著,市场前景广阔。 箱式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性能对比表序号对比项目常规变站组合式(箱变)变电站 1设计工作需要土建、电气二方面设计、工作量较大土建工作仅一个安装基础,箱变本身有典型设计,只须根据用户要求,作一些调整,设计工作也大为减少。 2基建时间6个月以上预先基础做好以后,只需46小时就可以安装完毕送电。 3占地面积(10kV800K为 例)≥100一般箱变12m2ZBW174m2 4安装地点和负荷中心距离不能十分接近负荷中心,供电线路半径较长,电压降落及电能损失较高。 能贴近负荷中心,甚至直接置于建筑物处,供电线路半径可以很短电压降落及电能损失较少,提高了供电质量。 5生产方式土建施工后,现场装配。 大规模、工作化生产,质量容量得到保证。 6生产周期7:1 7投资费用2:1 8和环境协调性和环境不协调和环境协调一致/,不挡视线,美化环境。 箱式变电站的技术要求与设计规范根据国家标准《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GB/T124671998) ,箱式变电站的技术要求与设计规范如下。 设计和结构预装式变电站应设计成能够安全进行正常使用、检查和维护。 (1)接地:除按GB/T11022,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应提供一条连接预装式变电站的每个元件的接地导体。 接地导体的电流密度,如用铜导体,当额定短路持续时间为1s时不应超过200A/mm2,当额定短路持续时间为3s时不应超过125A/mm2;但其截面积不应小于30mm2。 它的端部应有合适的接线端子,以便和装置的接地系统连接。 (2)辅助设备:对于预装式变电站内的低压装置(例如照明、辅助电源等),适用时,按GB/T :防止人员触及危险部件、并防止外来物体进入和水分浸入设备的保护是必需的。 (3)主接线设计与一次设备选型预装式变电站外壳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GB4208—1993中的IP23D更高的防护等级可以按GB4208予以规定。 (4)操作通道:预装式变电站内部的操作通道的宽度应适应于进行任何操作和维护。 该通道的宽度应为800mm或更大些。 预装式变电站内部的快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门应朝出口方向关闭,或者是转动的,这样不致减少通道的宽度。 门在任一开启位置或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突出的机械传动装置不应将通道的宽度减少到500mm。 (5)预装式变电站的选用导则对于给定的运行方式,选用预装式变电站时,要按正常负荷条件和故障情况的要求来选择各元件的额定值。 外壳级别的选择取决于周围温度和变压器的负荷系数。 对某一额定外壳等级,变压器的负荷系数取决于变电站安装处的周围温度。 对变动的负荷,可按GB/T 17211,采用一个修正系数。 可以用本标准的附录D来确定外壳级别和变压器的负荷系数。 (6)主变压器与箱体之间应满足最小防火净距《35~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中规定,耐火等级为二级的建筑物与变压器(油浸)之间最小防火净距为10m。 其面对变压器、可燃介质电容器等电器设备的外墙(符合防火墙要求),在设备总高加3m及两侧各3m的范围内不设门窗不开孔洞时,则该墙与设备之间的防火净距可不受限制;如在上述范围内虽不开一般门窗,但设有防火门时,则该墙与设备之间的防火净距应等于或大于5m。 配电装置的最低耐火等级为二级,箱式配电站箱体内部一次系统采用单元真空开关柜结构,每个单元均采用特制铝型材装饰的大门结构,每个间隔后部均设有双层防护板,即可打开的外门,我们在设计工作中,主变与箱体之间最小防火净距建议采用10m,以确保变电所安全运行。 (7)10kV电缆出线应穿钢管敷设为求美观,变电所内10kV箱式配电站箱体四围一般均设计为水泥路面,10kV线路终端杆一般在变电所围墙外10m处。 如果将电缆直埋,引至线路终端杆,将给检修带来很大不便。 因此10kV电缆出线应穿钢管敷设,以方便用户维护检修。 如10kV线路终端杆距离变电所较远,则箱体至变电所围墙段的10kV电缆出线必须穿钢管敷设。 在电缆出线末端的线路终端杆上装设新型过电压保护器,以防止过电压。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