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十 五 章 社会效益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项目概况 吴忠市红寺堡区大河乡 3000 亩 无公害 蔬菜基地项目 宁夏回族自治区 财政 厅 吴忠市红寺堡区大河乡人民政府 麻黄沟村 负责人: 项目类型 新建 大河乡 是红寺堡区搬迁最早的移民乡,位居红寺堡西部 , 西接中宁县,南靠同心县, 辖 12 个 行政 村 , 总面积 平方公里,总人口 万 人, 其中回族 万人,占总人口的 %。 全乡 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 83400 亩,全年国民生产总值 11578 万元,人均收入 3735 元。 近年来,我乡大力发展以“设施农业”“黄牛养殖”为重点的“ 3211”产业,目前共发展设施农业 11000 亩,其中日光温室 5000 亩,大拱棚 4000亩,小拱棚 20xx亩。 形成了以种植葡萄、油桃、果菜为主的乌沙塘日光温室、以甜瓜为主龙泉村钢屋架大拱棚设施农业示范基地。 今年又在麻黄沟村为中心以 700 元每亩的价格流转 1200 亩土地发展露地蔬菜。 蔬菜品种有西红柿、辣椒、 四季豆 等,年产各种蔬菜 ,产值 67003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万元左右。 蔬菜种植业逐步成为 大河乡 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由于种植区域分散,种植品种混杂,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程度低,规模化经营效益差,营销组织不健全,导致蔬菜产业发展缓慢。 与 区 内 外 同类地区比较,我 乡蔬菜产业水平差距甚远。 为解决此问题 我乡采取多点示范,以点带面引导农民发展种植蔬菜;以 抓基地建 设,建立营销组织, 同时采取 政府、企业、专业合作社 、基地、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生产经营体系。 在 我乡 现有蔬菜产业的基础上, 根据红寺堡区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发展壮大“ 3211”产业发展规划,把发 展优质露地蔬菜作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 我乡按照“政府引导、土地流转、规模发展、订单销售”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流转土地 1200 亩大力发展露地蔬菜种植。 运用先进的育苗、良种、生 物、微生态工程等技 术手段为切入点,全面提升蔬菜示范基地生产水平;采用现代市场化营销手段,打通市场渠道; 利用蔬 菜示范基地的带动功能,逐步向规模、品种规模、优势品种规模化发展。 提高我乡 蔬菜产业化水平,促进项目区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项目地点范围 大河乡 麻黄沟 村 150 户。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发展优质露地蔬菜为主, 建设 无公害 夏季优质蔬菜基地3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000亩。 20xx年 以 麻黄沟村 麻黄沟组 为重点种植 1200 亩为核心区,到 20xx年规划在 麻黄沟 全 村为 内 种植 3000 亩 , 建设改造高标准工厂化育苗温室 5栋、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服务和监 测中心 ( 包括种子种苗供应、肥料调配供应、技术咨询、蔬菜生产培训中 、无公害化监测实验室 )等。 建设期限 20xx 年 3 月- 20xx 年 10 月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 ,其中申请国家投资 36 万元,地方配套及农民自筹 万元。 效益分析 第三年达产达标可获利 1800 万元。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优质蔬菜基地是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的需要 红寺堡区灌溉用水 依赖 “ 1236”扬黄 灌溉,然每年的黄河用水指标逐年减少 ,原有的农田灌溉用水短缺,需要灌溉的土地面积逐年在增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另一方面,种植粮食或葵花等经济作物,大田漫灌造成水资源浪费 十分 严重。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以 种植蔬菜,实施保护地栽培和小畦灌溉技术, 走伸出产业“手” 合理利用灌水资源,3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不仅要让农田“喝”上水, 而且 要最 大 化节约灌溉用水资源,大幅度提高 灌溉水利用率和灌水生产效益。 建设优质蔬菜基地是战略性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 红寺堡区环境恶劣,生态体系脆弱,灌区移民生存的 自然景观差,移民的种植观念落后。 建设优质蔬菜基地是 继 实施退耕 还林、封山禁牧后,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生产的需要,是巩固 红寺堡区 生态建设成果措施之一。 加之 红寺堡区 粮食生产没明显的优势,虽然土地面积 不 大,但粮食生产水平效益低下,农民收入微薄。 因为 蔬菜生产具有周期短、茬次多、见效快,比较效益高的特点。 所以以蔬菜产业发展为突破口,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和种植经济效益 ; 同时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化蔬菜基地的建设可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力,为农民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促进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项目区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 、 维 护农村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提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通过设施提前育苗,在露地气温、地温等条件适宜时移栽定植,可提前上市,也可通过育苗移栽技术达到一年两茬种植,提高经济效益。 根据 20xx 年、 20xx 年我 乡 对脱水甜椒、西芹的试验,分别可提前采收上市 27 天、 17 天,育苗3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移栽麦后复种大白菜获得双重效益。 建设优质蔬菜基地是培育品牌产品,增强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近年来, 红寺堡区蔬菜种植面积已达到 , 但本区蔬菜以初级产品上市,大部分销售在本地市场,没有品牌,市场竞争力差,很难 占领区外市场。 另外,我国加入 WTO后,特别是大中城市对农产品实行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以后,给 红寺堡区 蔬菜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强烈的挑战。 因此,建设优质蔬菜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培育我区蔬菜品牌,提高知名度,增强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利于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自然条件优越 大河乡 年平均气温 ℃,无霜期 165183 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蔬菜品质较好,果菜类作物能通过越夏延至深秋,叶菜类作物 7— 8 月上市,加之我区属西部贫困 移民搬迁 地区,经济基础差,工业化程度低, 土地种植年限短,化肥施用量相对较少,无土壤污染和灌水污染,土壤有机质含量 %左右,矿化度 , PH 值 ,地下水矿化度 13g/L,符合优质蔬菜生产的要求,具备发展优质蔬菜的优越环境条件。 技术成熟有保障 3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红寺堡区 农业技术部门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和研究,参照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规范化管理与生产标准》,结合当地的生产条件,总结出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规程,并且根据区内外市场需要,筛选出区域优势明显、市场前景看好的蔬菜新品种,运用育苗、节灌、微生物等 技术,试验成功了 辣椒、 胡萝卜、青皮萝卜、大白菜 等无公害化栽培。 生 产过程能够得到较好控制 由于当地 移民还沿袭过去的种植 习惯,对化肥、农药的投入较低。 随着近几年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家庭养殖得到进一步扩大,肥源充足,农家肥投入较高,只要指导农民正确运用化肥,推广生物肥料、生物制剂和高效低残留农药,严格轮作倒茬制度,就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生产出符合 农业部门规定 标准的无公害蔬菜产品。 红寺堡区从事农技技术推广的人员共 24人,大专以上学历的 14人,其中高级职称 1人,中级职称 5 人,初级职称 18人, 技术力量雄厚, 先后承担过 水套 园区, 杨柳 园区, 乌沙塘园区 、 城东园区等 较大项目的建设,积累了成功的项目建设和管理经验。 另外,聘请自治区蔬菜产业化协会、 宁夏大学等有关 教授作高级技术顾问,从技术服务功能、技术先进性上能确保较大规模农业项目的完成。 市场前景广阔 红寺堡自 20xx 年建 立新 区后 ,给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3000亩无公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