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号煤二采区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经济指标表) 第四章 采区运输防排水与供电 第一节 采区运输 矿井主运系统均采用胶带运输,即工作面原煤通过顺槽皮带转载至采区煤仓下放至 15 号煤西皮带,拉运至北石门 15 号煤专用煤仓 卸载,下放至北石门皮带在转载至主斜井皮带拉至地面选煤厂。 矿井辅助运输系统, 从副立井井底至芦北 15煤二采区,电车路全长 7650 米,轨道铺设使用 30kg/m,大巷使用 XK126/192KBT蓄电机车进行人员、材料、设备等的拉运工作。 沿途设有副立井井底、南石门、丈八、芦北等 4个信号站,轨道运输电机车信号使用 KJ15A“信集闭” 16 系统由井上调度操控台直接控制,司机通过使用 KXD971 型漏泄通讯进行相互之间的联系。 机车电瓶充电换瓶工作目前由在用的北石门充电库和芦北 8000米保安区充电库来完成。 一、主运系统 以 80205工作面为例: 工作面生产溜和后溜选用 SGZ764/630型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各一台;进风顺槽转载机选用 SGZ880/250 型自移式刮板输送机一台;进风顺槽根据其走向长度选用两部 SSJ1200/2 250型可伸缩胶带输送机;采区皮带巷选用一部 SSJ1200/2 250 型可伸缩胶带输送机;专用皮带巷选用两部 SSJ1200/2 250型可伸缩胶带输送机。 见附图中生产运输系统示意图所示: 工作面原煤通过生产溜和后溜运至转载机转载至顺槽皮带再拉运至采区煤仓下放至 15 号煤西皮带,拉运至北石门 15 号煤专用煤仓卸载,再下放至北石门皮带 ,转载至主斜井皮带拉至地面选煤厂。 二、辅助运输系统 采区各工作面材料、设备采用 1 部 JD40 型绞车提到 15煤二采区联巷上部车场后,采区轨道巷使用 2部 JD25 型绞车将材料、设备等拉运到各顺槽口(联巷最大坡度为 13 度,坡长 ,轨道巷最大坡度约为 5 度,全长 750 米),后附 JD25型绞车和 JD40型绞车牵引力计算。 采区轨道巷 8020 80206 和 80207 工作面顺槽口三个车场的长 17 度均不得小于 20m,车场段巷道见平不小于 35 米。 在顺槽口必须设置平巷车场,顺槽口车场长度不得小于 15m,车场段巷道见平不小于 30 米。 芦北 15煤二采区上下部车场长度不小于 80 米,车场段巷道见平不小于 100米。 以 80205工作面为例辅运系统说明: ( 1) 下料系统 80205 工作面:生产施工材料及采区工作面生产设备由付立井下放至井底车场 —— 通过南石门轨道巷 —— 北石门轨道巷 —— 中条带轨道西大巷 — + 525 轨道 西大巷 — 采区轨道上山 — 采区煤层轨道巷 — 西三正巷、西四付巷 — 80205工作面。 ( 2) 人员运输: 80205 工作面:人员由副立井乘坐罐笼入井,然后通过乘坐蓄电机车牵引的人车经南石门轨道巷 —— 北石门轨道巷 —— 中条带轨道西大巷 —— + 525 轨道西大巷 —— 芦北采区车场 —— 采区轨道上山 — 采区煤层轨道巷 — 西三正巷、西四付巷到达 80205工作面。 ( 3) 矸石、空车运输: 芦北 15煤二采区的矸石通过采区各施工巷 —— 采区煤层轨道巷 —— 采区轨道上山 —— 下放到 525西轨道巷 —— 蓄电池电机车拉运到芦北排矸井上井进行排矸。 芦北 15煤二采区所需空车通过蓄电机车从芦北排矸井底拉运至 525西轨道巷采区联络巷口 —— 采区轨道上山 —— 采区 18 煤层轨道巷 —— 通过调度绞车牵引提升,到达各工作地点车场。 ( 4) 大型长材料运输:大型长材料在井上通过汽车拉运至芦北排矸井下井,然后通过蓄电机车拉运至 525西轨道巷 —— 通过采区轨道上山 —— 采区煤层轨道巷 —— 通过调度绞车牵引提升,到达各工作地点车场。 设备选型依据见第七章内容, 运输系统图见附图示意, 本节不再叙述。 第二节 采区防排水与洒水 根据 15 号煤二采区水文地质情况和 15 号煤二采区 相邻采区 已有的实际 涌水量资料确定 15煤二采区的涌水通过采区各巷最低点水窝,使用潜水泵或风泵排至排水管道,通排水管道或水沟泄至大巷,通过大巷水沟流至芦北进风井井底水仓,利用井底安设的三台 D15567 6 多级离心泵排至地面。 根据采区日正常涌水量 92m3/d~ 184 m3/d 确定主水泵日最大排水时间为 6~ 8小时。 采区供水系统通过净压,由副立井地面和芦南、芦北地面水池供水,由专用输水管线输送至全矿井各个采区及工作面,洒水管道与供水管道联网后,将净压水输送至各原煤转载点和粉尘源头,工作时利用局部喷雾和机组喷雾以及除尘风机进行有效 降尘,并配合综采架间喷雾和巷道全断面喷雾及定时清洗巷道 等 措施达到防水防尘目的。 按规定洒水巷道每隔 50 米设一道洒水阀门。 (见后附采区防排水、洒水系统示意图) 第三节 采区供电 19 一、本矿现有供电系统 在 新景 矿 井田范围内有四座 35kV 变电站:黄沙嘴站、 芦北站 、芦南站和保安站。 双电源均引自 黄沙咀站不同的 35kV母线段。 二、设计 供电方案 15煤二采区供电电源由芦北站 6Kv 四路 MYJV423 150750m 电缆,经芦北进风井供至井下芦北中央配电室,并由芦北中配馈出两路6Kv,其中一路为风机专供,另一路为生产动 力线路,供至 15煤二采区配电室。 引自芦北地面站的四路 6kV 供电电源,当其中任何一回路发生故障时,另一回路能担负所带井下全部负荷用电。 井下 15煤二采区配电室两回 6kV电源,引自芦北中配,一回带采区局扇专供;一回给采区综采、掘进动力供电,电缆选择要保证满足井下采区负荷用电。 15煤二采区配电室设 10 台 BGP 9L6A 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以 6kV 分别直供采区工作面三台移变,即: KBSGZY1250/6,6/,1250kVA;采区顺槽一台移变 KBSGZY1250/6,6/, 630kVA;另一台采区顺槽综掘移变 KBSGZY500/6,6/ , 500kVA。 设 二 台KBSGZY315/6,6/, 315kVA 移变专供掘进局扇用电,局扇供电采用三专两闭锁。 另设一台 KBSG500/6,6/, 500kVA 担负采区变电所附近的大巷运输及大巷普掘等低压设备、照明设备用电。 (见后附 15煤二采区供电系统图) 20 第五章 采区通风与安全 第一节 采区通风与安全 15煤二采区由芦北主扇担负通风,其新鲜风流由芦北进风井提供,经井底车场、 +525轨道西大巷和二北石门轨道巷,分别进入 15煤二采区;工作面产生的污风经回风顺槽和瓦斯尾巷进入采区回风巷,后经+525 回风西大巷,通过芦北回风立井排至地面。 (见后附 15煤二采区通风系统图) 第二节 采区风量配备 一、回采工作面风量计算 本采区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 ,最大瓦斯涌出量为 m3/min,平均相对瓦斯涌出量(不含抽放) ,该工作面计划日产量 8000t/d(日产量按 调整) ,根据相对瓦斯涌出量计算得出瓦斯涌出量为 m3/min,计算得出不均衡系数为。 不均衡系数小于 ,按 : Q= Q 回采 +Q 采尾 = 100 q 采 KCH4+(qCH4 尾 /%) KCH4 式中: Q—— 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 Q 回采 —— 工作面回风风量; Q 采尾 —— 工作面尾巷风量; q 采 —— 回风风排瓦斯涌出量(按计算瓦斯涌出量的 40%) ; 21 qCH4尾 —— 尾巷风排瓦斯涌出量(按计算瓦斯涌出量的 60%) ; KCH4—— 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通风系数,实际小于 的取 ,实际大于 ; %—— 尾巷瓦斯浓度不得超过 %; 100—— 单位瓦斯涌出配风量,以回风流瓦斯浓度不得超过1%换算值; 所以, Q= 100 +( 247。 %) = ( m3/min) 上面计算各参数均依据 15煤一采区综采工作面有关瓦斯参数取值,如本区瓦斯涌出量、抽放率有较大变化,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二、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按 2个掘进头) 计划采用 30kW 2 的局扇 2 台,单机吸风量 350 m3/min,风筒最长900 m,风机百 米有效风量率 98%,最大瓦斯涌出量为 m3/min,为煤巷掘进。 按沼气涌出量验算风机 Q 出 = q 掘 143 Q 出 —— 煤头需要风机最小出风量 q 掘 —— 掘进工作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 143—— 单位瓦斯涌出配风量,以回风流瓦斯浓度不超过 %换算值 22 Q 出 = 143 = m3/min 根据η=( Q 吸需 Q 出 ) /Q 吸需 ( L/100) 得出 Q 吸需 = 100 Q 出 /( 100η L) Q 出 —— 工作面需要风机最小出风量 Q 吸需 —— 工作面需要风机最小吸风量 L—— 工作面生产期间最长 风筒长度 η —— 风筒百米漏风率 Q 吸需 = 100 ( 500) = ≤ 30KW 2风机额定吸风量 350m3/min。 所以 30 KW 2 的风机可以满足需要。 按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计算风量 Q 掘 = ∑ Q 吸 + 60vS Q 掘 —— 掘进工作面需风量 Q 吸 —— 所用风机额定吸风量 ∑ Q 吸 —— 所有不同型号风机群总吸风量 V—— 巷道允许最低风速, m/s S—— 巷道断面积 Q 掘 = 350 2+ 60 = 898m3/min 计算结果满足掘进工作面风 量需求。 三、 开拓工作面风量计算 23 计划采用 2 的风机 1 台,单机吸风量 240m3/min,风筒最长 1000 米,风机百米有效风量率 98%。 ,最大瓦斯涌量为 m3/min,为岩巷掘进。 按沼气涌出量验算风机 Q 出 = q 掘 143 Q 出 —— 煤头需要风机最小出风量 q 掘 —— 掘进工作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 143—— 单位瓦斯涌出配风量,以回风流瓦斯浓度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