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行业分析报告feedtradereasearchreport(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999年我国鱼粉产量快速增长,年平均增长 41. 2%。 无论是生产设备、工艺和产品质量都上了一个台阶,特别是 1998年受高额利润的驱动 (鱼粉价格在5000元/吨以上 ),工年之内新增鱼粉生产线 150多条,生产能力几乎翻一番 20xx年,鱼粉产量 46万吨。 肉骨粉 51万吨,磷酸氢钙 (盐 )133万吨。 受人口增长和粮食增产潜力的双重制约,中国饲料原料短缺,尤以蛋白质原料短缺最为突出。 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饲料原料。 原料工业在中国这样一个饲料源匮乏的国家有 待子继续开发。 2. 2. 3. 2饲料加工业 中国第一个饲料加工厂创建于六十年代中期,主要用麸皮、饼粕等农副产品加工混合饲料。 七十年代末期,伴随着畜牧业品种改良和集约化生产水平的提高,饲料加工业作为配套措施开始兴起,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相当规模。 200工年,我国有配合饲料加工企业 676l家,其中时产 5吨 (含 5吨 )以上的企业工 955家;浓缩饲料加工企业 2539家;添加剂预合饲料加工企业 2579家。 饲料产品产量达到 7806万吨,其中,配合饲料产量 6087万吨,浓缩饲料 1419万吨,添加剂预混合料 30l万吨。 本“饲料行业分析报告”源自互联网,版权未知。 由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更多饲料行业资源,请访问: 18 近年来饲料加工业的发展表现出下列特征:企业规模向大型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产品结构也随着养殖业的结构调整发生了深刻变化。 2. 2. 3. 3饲料添加剂 饲料添加剂是配合饲料的核心,虽然用量少,但作用极其重要。 中国的饲料添加剂工业是随着饲料加工业的发展而起步的,发展速度滞后干饲料加工工业。 用量较大的添加剂品种,如赖氨酸、蛋氨酸、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和防霉剂、抗氧化剂等,虽然大部分能自己生产,但数量上距饲料加工业的需求还相差甚远。 饲用维生素,除生物素以外,其他维生素均能生产,其中维生素 C、 Bl、 B6还有一定出口。 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饲料级的产品少,大部分以医药级的维生素作饲用,因而成本高,产品性能也有一定缺陷。 饲用矿物质微量元素目前基本实现自给,其中饲料级磷酸氢钙近年来发展较。 防病、促生长作用的药物性添加剂,如抗生素、抗菌剂等,在原兽药和医药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发展。 值得重视的是近年来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开发与使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用中草药部分取代化学合成药物添加剂有着广阔前景。 2. 2. 3. 4饲料加工机械行业 七十年代末饲料机械工业随着饲料加工工业的兴起而建立,经过二十年的建设,不论是产品品种、生产能力,还是配套 技术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饲料机械工业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水平,饲料机械制造企业已发展到 270多家,其中骨干企业 60多家,时产 20吨以下的饲料加工成套设备可以自行设计、制造和安装,年产各种加工成套设备 1万多套。 骨干企业已经达到国际 20世纪 90年代的先进水平。 本“饲料行业分析报告”源自互联网,版权未知。 由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更多饲料行业资源,请访问: 19 目前,饲料机械工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产品结构日益完善,由生产单一机械发展到生产多品种、多系列及不同工艺环节的生产设备。 不仅能生产饲料粉碎设备、配料计量设备、混合设备、制粒设备、膨化设备和微电脑控制设备,而且由单机发展到成套设备,由生产配合饲料加 工设备发展到生产浓缩料、预混料设备、资源开发设备。 2)、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产品性能明显提高。 突出表现在制粒机制造水平迅速提高,基本上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粉碎设备基本可以满足大型饲料加工厂的工艺要求,但生产率、环境噪音、通用性等技术指标尚停留在国外粉碎机八十年代中期的水平。 配料计量设备的精度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全可以替代进口设备。 混合设备可以满足时产 20吨以上配合饲料厂的需要。 3)、成套设备中以中小型为主,大型设备的研制有待提高。 目前,时产 20吨以下的成套设备基本过 关,时产 20吨以上的大型设备的配套能力不足,只能提供部分单机。 2. 2. 3我国饲料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1)饲料安全问题。 尽管目前我国饲料安全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近年来我国少饲料和养殖企业违法使用多种违禁药品,如盐酸克伦特罗、镇静类药物如安眠药等,以及超量、超范围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严重影响着我国养殖业产品相对优势的发挥和饲料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0xx年各国政府关注食品安全,加强了对饲料中激素和抗生素进口的监测和控制,加强对市场的管理.饲料安全不仅关系到饲料业本身,还关系到我国畜牧产品的出口 ,关系到人们的健康,是当前我国饲料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饲料行业分析报告”源自互联网,版权未知。 由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更多饲料行业资源,请访问: 20 (2)、饲料质量问题 时间 抽查对象 合格数 合格率 下半年比上半 年增长比率 20xx 年上半年 6146 个企业 5053 个 % 9535 批次产品 8198 批次 85,98% 20xx 年下半年 11290 个企业 9924 个 % % 18342 批次产品 16577 批次 % % 数据来源:《关于 20xx年上半年全国饲料和饲料加剂质量监督抽查检测结果的通报 》《关于 20xx年下半年全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质量监督抽查检测结果的通报》农牧发【 [20xx]28号】 两次抽检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当前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上,产品卫生指标超标问题和违禁添加药物现象依然存在。 下半年抽检中共有 258批次样品检出了违禁药物和违规添加的药物。 经营企业的产品质量合格率普遍低于生产企业的同类产品合格率,如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产品合格率为 66. 67%,比生产企业合格率低 30. 97%。 (3)、饲料标准问题。 1)、我国的饲料工业标准化体系不健全。 一是标准老化,特别是饲料产品标准严重老化。 二 是现有标准不配套。 一些标准中的某些内容标明引用某某标准,然而被引用的标准中实际上没有此项内容。 2)、企业标准水平较低。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标准中指标不全,不能完全体现产品所应具有的功能特性.二是产品指标定得过低,降低了产品中营养物质的含量。 三是企业制标人员水平较低,标准的结构、文字、术语等较为混乱。 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所制定的企业标准水平较低,使用这样低水平企业标准的企业,必然生产出档次低、质量差的产品。 因此,加强饲料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的建设、规范企业标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3.产业的产业组 织状况分析 本“饲料行业分析报告”源自互联网,版权未知。 由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更多饲料行业资源,请访问: 21 3. 1生产状况分析 3. 1. 1生产能力及区域分布 (1)、饲料原料工业 1)、生产能力 玉米: 20xx年产量大幅增加,已接近正常年景。 据农业部信息中心分析, 20xx年我国粮食总消费量为 51642万吨,比上年增长 1. 5%,其中,饲料粮消费 14972万吨,比上年增长 3. 5%,占粮食总消费的 29%,新增的饲料粮消费量占新增的粮食消费量的 68. 1%,即新增的粮食消费量有近 70%用于饲料粮消费。 豆粕: 20xx年为 1500万吨左右。 受国内经济发展引发的对肉类和蛋类需求的增长,预计今后几年我国豆粕的产量会继 续增加。 鱼粉: 1999年,新增鱼粉生产线 150多条,生产能力几乎翻一番。 20xx年,鱼粉产量 46万吨。 肉骨粉: 51万吨。 磷酸氢钙 (盐 ): 133万吨。 2)、生产能力的区域分布 玉米的主要产区是东北、华北和西北,销区主要集中在华南、华东、西南和京津沪三市,形成“北粮南运”的局面,大部分玉米运输长达 3000公里左右。 我国大豆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松辽平原,华北黄淮平原及山西、陕西等地。 东北地区大豆质优粒大,含油率高,年总产量占全国的 40%,商品率居全国第一,是我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基地,黄淮平原是中国大豆第二大 产区,产量占全国 30%。 豆粕生产的主要地区是华东地区、山东、江苏等省。 本“饲料行业分析报告”源自互联网,版权未知。 由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更多饲料行业资源,请访问: 22 鱼粉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山东、浙江、广西等省,我国饲料用 鱼粉主要还是依赖进口。 从近期对国内几家主要生产厂家的调查 情况来看,山东地区几家大的鱼粉生产厂基本处于停产状态。 中国华北和东北地区以及四川等是肉骨粉主要使用区也是产区, 5省 20xx年使用量达到23. 5万吨,占全国总量的 50%左右。 (2)、饲料加工业 20xx年全国饲料工业年生产能力达到 1. 18亿吨,比 1995年增长 30%,为《纲要》规定最低目标的 118%。 1)、生产能力 表 3一 l 1997— 20xx年饲料产量 单位:万吨 1997 年 1998 年 1999 年 20xx 年 20xx 年 20xx 年 饲料总产量 6299 6550 687l 7429 8050 8206 配合饲料 5318 5526 5552 5912 6300 6268 浓缩饲料 700 886 1096 1249 1450 1588 添加剂预混 合饲料 124 138 223 252 300 350 数据来源:根据《饲料工业“ 十五”计划和 20xx年远景目标规划》《去年的回顾今年的预测一一关于我国饲料工业发展情况的报告》等整理 图 31 199120xx年饲料产量 本“饲料行业分析报告”源自互联网,版权未知。 由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更多饲料行业资源,请访问: 23 资料来源:《中国饲料工业年鉴》 (1991— 20xx),《全国饲料工业统计年鉴》 20xx,转引自 《 20xx年我国饲料形势分析与 20xx年展望》农科院文献中心 聂凤英 曲春红 “九五”期间,饲料产品产量年均增加 400多万吨,年递增 率为 7. 1%。 其中,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快速增长,年递增率分别为 29%和 32%。 但,“九五”后期,饲料工业发展的速度明显放慢,一 些制约我国饲料工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如饲料原料问题、饲料企业科技、管理水平问题、饲料安全问题、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与支持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20xx年,饲料产品产量、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及添加剂预混合料分别比上年增长 5%、3%、 14%和 19%。 明显低干“九五”的平均水平。 这说明我国饲料工业量的扩张阶段已经结束,进入了质的调整阶段。 2)、生产能力的区域分布 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和消费市场的牵引,导致饲料企业过多集中在少数发达的省份,这些地区的饲料加工能力出现过剩。 东南沿海地区的改革开放先行了一步,因而饲料工 业便主要分布在这一带。 而在内地饲料粮主产区和欠发达地区缺少以生产高质量、多品种的预混料和浓缩料为主的骨干企业,配合饲料加工能力不足。 从统计情况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饲料产量占全国比例如下: 本“饲料行业分析报告”源自互联网,版权未知。 由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更多饲料行业资源,请访问: 24 按单个省的情况而言,饲料工业生产大省前 5位: 配合饲料前 5名的省份是:广东、山东、河北、四川、江苏,共生产饲料占全国总产量的 %,前 10名的省份共生产产品占到全国 %。 浓缩饲料前 5名的省份是:河南、湖南、山东、吉林、河北,共生产产品占全国的比重为 %。 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前 5名的省份是:山东、河北、四川、河南、黑龙江,共生产产品占全国的 %,前 10名 (江西、广东、吉林、北京、湖北 )共生产产品占全国的 80%。 从中国饲料工业第一大省广东省情况来看:近 6年来,广东省的饲料产量平均每年都以40万吨的幅度增长,约我国饲料产品产量年均增加量的 10%。 据统计, 20xx年全省饲料加工年单班生产能力达 ,工业饲料总产量 ,饲料加工业产值 ,分别比上年度增长 %、 %和 %,工业饲料总产量占全国的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