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和设计等过程中基本安全要求doc(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可能集水的管道都作了防冻保护。 ○放空口足够大,能让蒸汽逸出。 ○放空口足够大,当向外排液时不至于造成真空。 工艺单元的操作中哪些容器的液位是重要的(如维持泵进口压力的液位,设备前后或之间的液位)。 所有容器中的物料都已标明。 (七)换热器 换热器中管束发生故障将导致哪些后果。 (或者是容器中加热 /冷却蛇管故障) ○与流体反应,导致温度和压力升高或产生固体。 ○流体闪蒸且自动冷却系统,可能使其他流体结冰或使换热器变脆。 ○泄漏的流体导致有毒 或易燃物释放到未加保护的区域。 ○泄漏的流体导致腐蚀、使设备变脆或损坏设备(包括法兰和密封)。 换热器两侧的压力释放是否适当。 ○换热器能否承受上、下游产生的最大压力。 ○如果管道破裂会导致什么后果。 (特别是如果高压侧的设计值 比低压侧的设计值大 150%,或套管式换热器两侧的压力差大于1000psi( 1 psi=)或更高) ○如果换热器附近着火会导致什么后果。 ○如果管道中的冷流体膨胀或汽化会导致什么后果。 ○换热器与释放保护装置之间的压力差是多少。 ○换热器中的热流体(如蒸汽)会冷凝 并产生真空吗。 ○如果换热器中的流体冻结会导致什么后果。 可能超过换热器的设计温度吗。 ○上游流体的最高温度是多少。 ○上游移热设备可能短路、已联锁或无冷却介质。 ○该换热器可能无冷却介质。 ○加热介质可能太热(加热蒸汽过热、热油温度控制故障)。 ○易挥发物料从破裂的管道或放空口释放,使换热器冷却并变脆。 ○因为结垢降低了传热速率。 如果换热器短路或无冷却介质将使下游工艺温度过高吗。 ○热物质将导致贮槽不希望的放空。 ○员工因触摸热管道而被烫伤。 如果换热器短路或无加热介质将使下游温度过低吗。 ○因为冻结可能使下游设备堵塞或损坏。 ○液氮、液化石油气等闪蒸使下游设备变脆。 锅炉或再沸器液位低将导致什么后果。 高压蒸汽可能进入下一容器吗。 管道会弯曲或破裂吗。 冷却水供给的可靠性如何。 ○使用电动机驱动泵或透平驱动泵。 ○有备用水源吗。 ○冷却塔的能力有裕量吗。 ○自动启动系统是否经常进行检查。 设备的冲洗是否适当以使维修工作能安全进行(如移出管束)。 (八)燃烧炉与锅炉 燃烧室防爆吗。 ○燃烧控制系统符合所有的使用规范和标准吗。 ○点火之前燃烧室如何进行置换。 如果使用蒸汽,阀门位置远离 燃烧室吗。 有置换时间控制器吗。 ○在每根燃料管线上是否安装了专门的关闭联锁阀门。 这些阀门必须手动重置吗。 旁路阀是否已关闭。 ○哪些信号使燃烧炉联锁:燃料压力低。 燃料压力高。 点火点或主火焰熄灭。 烟囱温度高。 燃烧空气流量低。 水的流量或工艺物料的流量低。 ○对燃烧炉联锁系统的测试时间间隔是多长。 ○燃料的压力传感器位于燃料控制阀的下游。 空气或烟道挡板即使出现故障也处于安全位置吗。 ○风机会使燃烧室超压吗。 ○如果几个燃烧室共用一个烟囱,漏入某个燃烧室的燃料会被其他燃烧室的废气点燃吗。 ○管道故障会引起爆炸吗。 ○ 燃烧室有防爆闸门吗。 ○易燃和可燃气体可能随空气输送系统进入燃烧室吗。 燃烧炉在燃料气系统有防液体保护吗。 ○每根燃料管线离燃烧炉至少 50ft( 1 ft=)处有一手动截止阀吗。 ○分离罐如何排液(最好是封闭系统)。 有防逆流保护吗。 ○当分离罐液位高时燃烧炉将被联锁。 ○从分离罐到燃烧炉的燃料管道有伴热或保温吗。 燃烧炉有液体燃烧系统故障保护吗。 ○有监视雾化空气或蒸汽流量吗。 ○燃料的压力比雾化空气或蒸汽的压力高。 燃烧炉嘴堵塞会引起堵塞吗。 ○供给的燃料被过滤而且有伴热吗。 ○手动截止 阀离燃烧炉至少有 50ft( 1 ft=)。 ○燃烧炉焊缝有泄漏吗。 燃烧炉有列管故障保护吗。 ○有独立的流量控制、显示以及报警吗。 ○燃烧炉会发生无流量或分离罐液位低时联锁失效吗。 ○当列管破裂时,有单向阀或远距离隔离阀阻止每根盘管出口发生倒流吗。 ○在燃烧炉进口管道上有没有远距离操作阀(有防火保护)或者 是手动操作阀,当发生火灾时能够关闭。 ○每根盘管都有适当的防止阀门进口堵塞的安全阀吗。 ○如何通过检测火焰来预测列管可能发生故障。 ○雾化蒸汽送入燃烧室吗。 阀门所处的位置即使在发生火灾时也能 打开。 (九)仪表 是否确认了涉及过程安全的关键仪表,并且列出了它们的安全工作原理和报警点的设置。 在装置的整个设计过程中是否考虑了仪表的安全功能和控制功能的统一。 如何使直接或间接影响过程安全的仪表的反应时间最小。 是不是每个主要的仪表或控制装置都要采用操作方式完全不同的独立的后备仪表或控制装置。 对关键工艺过程,在前两种方法的基础上是否还有第三种方法,即安全关闭。 传感器变送器、显示器、报警或记录若发生故障将产生何种后果。 如何发现故障。 如果所有的仪表同时发生故障,所有的操作仍是安全的吗。 如果只是部分发生故障(即有些仪表发生故障,而其他一些仪表仍在工作)也是安全的吗。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如何配置的。 所有的硬件设备(计算机、显示器、输入输出设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数据传输等)有备用的吗。 备用计算机的反应时间要多快。 需要人来采取措施吗。 计算控制软件是如何编写和调试的。 如果软件有错误,备用计算机也会出现相同的错误吗。 计算机将对工艺装置发出指令吗。 如果是,对计算机的故障进行检测吗。 计算机发出的任一指令或一组指令可能引起危险吗。 在什么地方使用顺序控制器,当控制器进行调节时在关键步骤有自动检查和报警吗。 在进行下一步之前对关键步骤有检查和报警吗。 在计算机顺序控制中操作工进行干预会有什么结果。 控制系统是否确认操作工的输入是否在可接收的范围内吗(例如,如果操作工出现明显的错误,控制系统是否会把 1000kg 的催化剂送入反应器,而正常操作情况下只需要 100kg)。 1如果仪表短时或较长时间掉电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否需要不间断电源( UPS)。 在荷载情况下是否定期进行 检测。 UPS 是否还用于某些执行机构或者只用于提供信号和报警。 1人 机界面是否符合安全人机工学的原理。 ○在控制室是否显示工艺过程正常操作或发生波动的信号。 ○操作工懂得所显示的信号。 ○显示的信号是否可能产生误导,或者本身显示的就是错误的信号。 ○当仪表发生故障或不起作用时,操作工能立即发现吗。 ○分别显示的信号是否一致。 ○操作工必须完成哪些计算,如何进行检查。 ○操作工能否立即听到或看到关键点的报警。 位于哪些点或建筑物的报警在通常情况下不设专人管理。 ○当报警后是否能提供足够的信息让操作工诊断出问题所在。 ○当系统发生波动或紧急情况下操作工是否会被大量的报警搞得不知所 措。 是否需要报警排序系统。 操作工能很容易地说出是由于哪个地方发生波动或故障才引起报警吗。 ○从任意角度都能看见显示吗。 ○显示内容是否提示操作工应采取的措施。 ○控制流程图反映过程或设备的各个功能吗。 ○相关的显示或控制集中在一起吗。 ○所有的控制易于接近和易于区分吗。 ○所有的控制易于使用吗。 ○所有的控制都标有颜色和方向吗。 ○是否存在某些工艺参数用现有仪表难于控制的情况。 ○在正常和紧急情况下的操作有多少是必须操作工手动完成的。 ○当相邻的控制仪表相同时,如果搞错了会导致什么后果。 ○多重信号或通讯线 路是不是分开的(如采用不同的传输线路,一个走地上,一个走地下)。 ○信号线和电源线是否分开的(避免电磁干扰或错误信号)。 ○有没有工艺过程的控制回路不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相连的。 操作工如何在控制室进行监视和控制。 1自动控制可否在手动模式下使用。 操作工如何保证在手动模式下安全操作。 1哪些紧急阀门或控制即使操作工穿上保护服也不能快速和安 全的接近。 1对仪表的功能进行检测及报警点设置的确认是否建立了规程。 多长时间进行一次测试。 1在对报警进行测试和对主要部件进行维修时采取何种手段不让系统停车。 1当仪表、显示、控制发生故障后是否得到及时修理。 在任意阶段或操作过程中是否有仪表、显示或控制失效。 报警点的设置及计算机软件如何对未经授权所作修改进行保护。 1在仪表拆下进行维护过程中如何采取措施保证工艺过程的安全。 如果没有该仪表会发生什么情况。 1对关键的仪表管道如何进行置换和伴热以避免堵塞。 极端空气湿度和温度条件下对仪表有何影响。 工艺过程的放出物呢。 水(水管、喷淋、雨水)会漏入控制室或控制仪表上吗。 2系统中控制仪表所使用的流体将与工艺过程中的物料反应吗。 2是否检查了仪表的安装 、基础以及设计使用环境和电源等级。 仪表的防腐措施是否与管道、贮槽及其他构筑物一致。 2仪表与控制是否与供应商提供的设备匹配,而且与现有系统和操作工的经验一致。 这些仪表和控制如何与整个系统结合。 (十)电力 区域的供电等级。 ○哪些工艺特点影响等级和分类。 ○硬件(如电动机、叉车、换气扇、无线电设施)和保护技术与区域的电力等级一致吗。 ○所有的设备检测和确认由独立的实验室进行。 或者需要其他检测。 ○使用新的保护技术吗。 所有辅助配电系统(如变压器、断路器)处于安全位置吗。 (如远离危险物质、洪水) 电源联锁和切断设备有失效保护吗。 ○每个联锁和切断设备的目的是什么。 ○联锁及切断逻辑能否简化。 ○如何保证保护装置的连续使用。 电力系统如何与工艺过程完全匹配。 ○装置的某一部分出现故障对其他独立的部分将产生什么影响。 ○如何保证仪表及控制用电不姓故障或电压波动。 ○备用系统的供电是采用独立的供电系统吗。 ○对关键载荷有应急电源吗。 供电系统采用图示显示,便于操作。 供电系统仪表的布置能监视设备的运行。 哪些地过载和短路保护装置。 ○它们位于故障隔离的最佳回路上。 ○它们的启动足够快吗。 ○中断容量是多大。 ○它们如何协调。 ○它们在荷载条件下进行测试吗。 多长时间测试一次。 ○它们对电压或频率变化敏感吗。 在紧急情况下操作工能安全地打开或重置断路器吗。 有何接地保护。 ○防静电累积吗。 ○防雷电吗。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提供人身保护。 车辆装载时准确接地了吗。 1在检修过程中可以不使用哪些用电设备而不致中断生产。 该设备能安全地拆下来吗。 如何拆。 1电缆密封能防止易燃蒸气侵入吗。 (十一)其他 在特殊的工作条件下(如有毒、腐蚀、高或低温、高压、真空),需要特殊 的密封或封闭措施吗。 运转设备的主要部件有恰当的停放装置从而避免设备的重大破坏。 监视设备的振动就能在故障的初始阶段发现它。 如何检测到非正常振动。 非正常振动将会使下列大型运转设备跳闸吗。 ○透平 ○冷却塔风扇 ○泵 ○压缩机 ○电动机 ○风机 设备的最高转速和操作转速是不同的吗。 当设备超速时将跳 闸吗。 超速或非平衡会使设备解体吗。 所有透平过速跳闸点设置在驱动设备的最大速度以下吗。 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是否有操作或安全停车保护。 单向阀的动作是否足够快从而避免逆流 以及泵、压缩机及驱动器反转。 有何规程保证液体溢流、冷却、或润滑密封有合适的液位。 润滑油系统有过滤器吗。 设备的机械强度满足要求吗。 考虑下列情况: ○热膨胀。 ○管道质量。 ○容器装填量过大。 ○强风。 ○下雪、结冰、水积累。 ○抵抗洪水。 ○释放阀排放。 1使用玻璃或易碎材料的地方可否用其他材料代替。 如果不能,是否对易碎材料进行了保护使破裂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如果破裂将导致什么后果。 1是否只是在需要的地方才有窥孔。 在压力容器中,窥孔玻璃是否能承受容器中的最高压力。 1如何消除静 电从而避免产生火花。 流体输入大型运转设备吗。 1设备和管道如何防腐。 ○使用腐蚀抑制剂。 ○管。研究和设计等过程中基本安全要求doc(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在服装业普及的必然进程。 科思服装 ERP 的迅速应用,成为服装行业 ERP 首选方案,得益与科思服装 ERP 真正从现代企业、现代管理着手,完整解决服装企业 打办、批色、物控、计划、质量、成本、计件等难题。 三、中 国服装业的世纪战略是什么。 服装企业的发展道路一般是:在创业初期不需要大型专门化设备,可在较少的资本投入下运行,有一定积累后就会首先应用 CAD 先进设计软件、投资各种先进剪裁设备
出资比例: 资金落实情况: 4 建设地点 5 建设规模 建筑面积: 工程造价(工程费用限额): 第 8 页 6 招标范围和内容 招标范围: ( 建筑安装工程、室外工程、装修工程等) ;其中包括 (建筑智能化工程、幕墙工程、钢结构工程、消防设施工程和环境工程等) 专业工程施工图设计; 内容: (工程勘察、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编制竣工图)。 招标人在本栏中已约定只要求中标人
8万个,商贸服务业就业人员达到 75 万余人。 仅市区商业网点营业面积就达到了160 多万平方米,其中:营业面积万平方米以上的购物中心、零售商 场 10 家;营业面积万平方米以上的超市 20家;大型宾馆酒店 70 余家、星级宾馆 42家。 一批档次高、规模大的商业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提升了我市商业基础设施的整体档次,改善了省会城市形象, 增强了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后劲。 据统计
副总、 CIO、总监 109 100至 500人 308 部门经理 331 500至 1,000 人 144 主管 189 1,000 至 3,000 人 158 专业人士 141 3,000 至 5,000 人 45 普通职员 422 5,000 至 10000人 44 其他 77 1,0000 人以上 84 总计 1,342 总计 1,342 二、 二、 Knowledge
内外模及走行系统组成。 (见下图) 菱形桁架,又称主构架,是挂篮的主要受力结构。 悬吊系统,其作用是将底模平台自重及上面的荷载传递到主构架和已成型的梁段上。 锚固系统,平衡灌 注混凝土时产生的倾覆力矩,确保挂篮施工安全。 底模平台,支撑箱梁底模并为立模、钢筋绑扎、混凝土灌注、养生、预应力钢筋张拉、孔道压浆等工作提供操作场地。 内外模板:外模采用整体钢模板,可随梁高变化而自由下垂。
保证了行业整体将来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本期社会服务业行业应收帐款周转天数较社会平均水平减少 天,应收帐款周转率较社会平均水平高了 %,说明社会服务业行业应收帐款回收效率一般,行业总体应收帐款回收效率与社会平均水平基本持平。 (三 ) 行业存货周转率 本期社会服务业行业样本公司存货周转天数较上年同期减少 天,存货周转率较上年同期小幅提高,社会服务业行业总体存货周转效率稳 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