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子潭大桥施工技术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内外模及走行系统组成。 (见下图) 菱形桁架,又称主构架,是挂篮的主要受力结构。 悬吊系统,其作用是将底模平台自重及上面的荷载传递到主构架和已成型的梁段上。 锚固系统,平衡灌 注混凝土时产生的倾覆力矩,确保挂篮施工安全。 底模平台,支撑箱梁底模并为立模、钢筋绑扎、混凝土灌注、养生、预应力钢筋张拉、孔道压浆等工作提供操作场地。 内外模板:外模采用整体钢模板,可随梁高变化而自由下垂。 内模板由内模框架和内模板组成,内模板由定型组合模板拼装。 走行系统:由轨道、反扣轮和前支座组成。 轨道利用腹板内的竖向预应力钢筋和预埋在箱梁腹板内的精轧螺纹钢锚固于箱梁上,由两台 10T手拉葫芦牵引主构架前移,并带动底模平台、外侧模一同前移就位,挂篮移动过程中的抗倾覆力矩由反扣轮经轨道传至已成型的 箱梁上。 内模可在钢筋绑扎完成后由人工沿 菱形挂篮试验台试压示意图1 压力表千 斤顶;2拉杆 ;3 预 埋钢筋;4观测 点;5 承台;6 桩356423内模走行梁推至下一梁段就位。 挂篮拼装完成后,首先进行加载实验。 加载实验的目的: 1)检测挂篮的安全可靠性; 2)检测挂篮的弹性变形,为悬臂梁浇筑施工时的线形变化提供数据;3)消除挂篮的非弹性变形。 采用地锚及堆重组合加载法(如图) 在前横梁下端设置锚桩 (锚桩的设置方法同于后锚桩 ),利用锚桩将腹板及底板的重量施加给挂篮主桁。 荷载的施加通过穿心式千顶进行,大小由油压表测得。 顶板及翼板处的重量(包括模板)通过堆载方式施加,现场操作灵活、简单,但是锚桩所施加荷载 会随挂篮及地基变形而减小,需随时予以补加。 后锚处设置锚桩,锚桩采用直径 80CM、长度 6M的砼桩。 后锚锚桩两根一组,共设四根(前锚设两根)。 锚桩内预设 Φ32精轧螺纹以便于同挂篮后锚装置连接。 为防止砼桩身受拉被拉断,对设于桩身中的 Φ32精轧螺纹进行构造自锚在桩底部设置了锚具,并在 5米范围内采用无粘结构造。 试验时挂篮支点处作用力较大,压力最大可达 300吨,因此须对支点处地基进行处理以避免试验时地基被压坏而使试验无法进行。 将支点处地面杂草等清理掉,原地面夯实,然后在地面上铺10~20CM厚石子,最后在石子上设纵横 向方木,最后在方木上拼装挂篮。 试验时,采取分级加载及分级卸载。 加载过程按 0→ 50%→ 100%→ 125%的分级进行,卸载时按 125%→ 100%→ 50%→ 0的分级进行。 加载时每级加载后应视整个体系基本稳定同时满足持荷时间不少于 30分钟后,再加下一级荷载。 加载试验应反复进行两次。 在桁架的后锚点、中支点及前吊点处各选定一点,以测定主桁架在试验过程中的竖向变形情况,由实测的变形值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出入较大时分析原因,保证挂篮可靠运行。 A、 4连续墩 0块的施工 连续墩箱梁 0段加 1段长 10米,高 6米,底板厚为 80CM,顶板厚 45CM,腹板厚 80CM。 0段在墩顶处设有二道横隔墙,横隔墙上设一 100CM 150CM人洞。 连续墩 0块和 1块采用托架现浇,墩顶两侧设临时托架,同墩顶临时固结构造一起承受悬浇施工中的不平衡力。 为此,现浇支架不仅要满足 0/块的现浇需要,还应满足作为临时支撑的需要。 因 0块和 1块水平投影面积大于承台面积,又考虑到墩身较高,采用型钢制成的三角托架做支承支架,上铺工字钢形成平台。 平台搭设好之后,采用压砂法进行预压 ,用以检测支架的弹性变形及非弹性变形、刚度、强度、稳 定性,并防止浇注过程中混凝土出现裂缝。 预压时采用分级加载预压,并观测沉降量,计算出支架的弹性、非弹性变形,以此作为调整模板标高的依据。 加载重量为上部结构重量并加上施工荷载。 另外 , 0块施工前,还须安装好永久支座与临时支座(见下图)。 安装永久支座时,精确找平垫石顶面,准确定出下支座地脚螺栓的位置,并检查孔径大小与深度,用环氧树脂砂浆把地脚螺栓锚固,然后吊装盆式支座,上紧螺栓,锁定上下摆,将支座相对滑移面用无水酒精擦冼干净。 安装过程中,应时刻保证各接触面的密贴,另上盆向岸侧预留 13CM的预偏量。 采用砂箱支座 作为临时支座,先在墩顶铺 3cm中粗砂,外面钉上同样厚度的木板,中粗砂必须为最佳湿度压实,然后在其上浇筑临时混凝土垫块。 墩顶临时 固结采用锚杆,锚杆采用Ф 32精扎螺纹钢筋。 顺桥向靠外侧设置锚杆,下端锚固在墩身内,中段穿过 0/块混凝土,上端锚固于 0/块顶部,以增加抗震、抗滑能力,并承受梁段施工不平衡带来的偏心拉力。 临时支座及永久支座布置示意图永久盆式橡胶支座临时支座混凝土垫块锚杆临时支座砂箱永久支座临时支座 临时支座顶面比永久支座稍高约 5mm,确保在施工过程中永久支座不受力,拆除时,将砂掏干净,割断钢筋,对称均匀、缓慢进行,防止梁体受到震动,去掉混凝土垫块,梁部可以安全的落在永久支座上。 0块内预应力管道纵横交错,构造钢筋密集,砼体积大、标号高,且 0块是悬臂浇筑施工的基础,极易出现质量问题,施工中应谨慎对待。 0块分两次浇注,第一次浇筑底板、腹板及横隔板,第二次浇注顶板及翼缘板。 第一次浇筑砼的荷载由托架全部承担,第二次浇筑砼的荷载悬板部分由外模将荷载传给工字钢横梁再传给托架,顶板部分则由第一次浇筑砼承担。 底模和外侧模均采用大块钢模板,底模外侧用厚木枋围成,木枋下加木楔,以便今后拆卸,中间填砂,捣筑密实;内模用组合钢模,易于拆除, 0块中间横隔板箱室的材料从横隔板的预留人洞处送出。 因腹板内管 道及钢筋密布,须从箱室内模管道较少处开 “窗 ”,便于砼入模、振捣和观察,待浇注到此处,再将 “窗 ”关闭,从另一处“窗 ”作业。 顶板底模开 “天窗 ”和底板上部不立模,以便材料和砼从其中送进。 因0高达 6M,箱室内搭设钢管架,方便作业。 0块横梁内设有横向预应力精轧螺纹钢,为方便外模支立,特预留孔道,待外模拆除后再穿束张拉。 为保证预留孔道直顺,用刚度较大的钢管做预留孔。 因 0块分两次浇注,且顶板钢筋和管道密布,钢筋也分两次施工。 第一次包 括底板、腹板、横隔板及 Ф32粗钢筋;第二次包括顶板钢筋、纵横向预应力管道及部分锚具。 钢筋的垂直运输采用塔吊。 第一次钢筋施工:首先进行底板钢筋绑扎,其次进行腹板和横隔板钢筋绑扎(同步进行),最后进行竖向预应力 Ф32粗钢筋的就位, Ф32粗钢筋下端不用环氧树脂固定。 在底板钢筋绑扎时,为了保证人洞的质量,可把人洞模板先就位,然后再绑钢筋。 钢筋绑扎完后,及时把竖向 Ф32预应力粗钢筋的压浆管引到底板上方,而横隔板 Ф32预应力粗钢筋的压浆管可通过内模上的对拉螺丝孔引到箱梁内,这样便于以后压浆施工。 竖向精轧螺纹钢的锚垫板下设 5CM的钢管连接,以解决锚垫板与波纹管无法焊接的缺陷。 箱梁内部构造钢筋复杂,波 纹管较密,钢筋安装施工时钢筋与管道相碰时,只能移动,不能切断钢筋。 第二次钢筋施工:在顶板模板支立完后,首先进行纵向预应力束管道的埋设,然后进行顶板底层钢筋的绑扎,随后进行纵、横向预应力管道的埋设,最后进行顶板顶层钢筋的绑扎。 钢筋成型过程中,多采用绑扎而少采用点焊。 砼采用强制式搅拌机集中拌和,砼搅拌运输车运输,在墩旁放置两台输送泵,为防止出现砼堵管,应多布设一条泵管以备用,输送泵管沿塔吊架固定,到箱梁顶 50CM,用软管引出到箱梁模板内,从内模所开的 “窗口 ”入模。 泵送砼前,应先泵水,再泵砂浆进行润管,然后再 泵送砼,水和砂浆不入模。 砼的现场振捣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要求表面泛浆,不再冒气泡,砼不再下沉。 施工人员一定边振捣,边观察,防止漏振或过振,技术人员跟班作业。 因波纹管较密集,现场要准备三条 30振动棒,配合大振动棒的施工,顶板砼浇完后,表面及时进行整平、压实、二次收浆及养护处理。 施工缝处理:第一次砼浇注完后,砼表面及时进行凿毛处理,凿除浮浆和浮碴自新鲜面。 在第二次砼浇注前,表面洒适量水和砂浆进行湿润,防止砼接合面出现干缩裂缝。 砼浇注要求平衡对称施工,最大允许偏载 25T,现场实际控制中,偏载不允许超过 10M3砼。 在浇注过程中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毕,中间不得中断,砼分层浇注,每层宜 30~40CM厚。 在夏季,因温度较高,砼表面易风干,浇筑完成后,表面及时覆盖草帘,防止水分过量蒸发,同时表面进行洒水养护。 B、 3刚构墩 0块施工 刚构墩箱梁 0段加 1段长 14米,高 8米,底板厚为 100CM,顶板厚 45CM,腹板厚 80CM。 0段在墩顶处设有四道横隔墙,横隔墙上设一 100CM 150CM人洞。 3刚构墩 0块施工与 4连续墩箱梁 0段施工工艺基本一致。 因是刚构,无支座,也无需设置临时支墩,墩顶下 50CM段与 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