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行业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一:四、五类卷烟市场供应不足的原因分析 四、五类卷烟特别是五类卷烟生产比例之所以大幅度下降,除了上文提到的卷烟消费水平提高的因素之外,还受烟草企业内部利益和有关经济政策的驱动和影响。 下文将对此作进一步的分析。 (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卷烟的需求结构相应提高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购买力显著增强。 卷烟作为一种重要的日常生活消费品,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其消费结构也随之不断提高。 表(图) 2 反映了 1996 年至 20xx 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卷烟消费 水平变化的一些指标值 从表(图) 2 的数据可以看出,单箱卷烟销售均价随城乡居民的收入呈现正相关的变化趋势。 但单箱卷烟销售均价的增长速度远大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 1999 年前,其值高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 1999 年后,略低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 同时,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烟草类支出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呈现一定的波动性。 (二)新的卷烟消费税制对四、五类卷烟税率的确定,是导致四、五类卷烟供给不足的重要因素 20xx 年,国家对卷烟消费 税采取了新的征收办法,即消费税采取 从量与从价相结合的征收方式。 从量计征,是每箱( 50000 支)卷烟计征 150 元的定额消费税;从价计征,是按行政或资产等形式隶属于卷烟企业的调拨站现行的卷烟实际调拨价计征消费税,不含增值税50 元 /条以上(含 50 元 /条)卷烟的税率是 45%, 50 元 /条以下的税率是 30%。 消费税的改革对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促进行业公平竞争;解决 “工商利益调整 ”,推动烟草行业加快结构调整;阻止部分卷烟生产企业规避税收,减少国家税收流失行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新税制将低档卷 烟的税率由 25%提高到 30%,并对每箱加征 150元的从量税,大幅度提高了低档卷烟的税赋。 据测算:每条卷烟税赋的增加额度为 — 元,造成了以生产低档卷烟为主的卷烟生产企业的亏损。 为了消化税改后增加的亏损,不少以生产四、五类卷烟为主的企业采取了 “上一(类)、增二(类)、扩三(类)、压四、五(类)的 ”产品结构调整措施,大幅度压缩了四、五类卷烟的生产,人为地调高了产品结构。 (三)卷烟生产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对四、五类卷烟发展产生制约。 为促进整体竞争实力的提高,保持企业 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烟草行业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 “九五 ”期间,烟草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40 亿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 252 亿元,基本建设投资 88 亿元,分别比 “八五 ”期间增长 40%、 32%和 69%。 通过大规模的技术改造 ,全行业涌现出一批技术先进、装备精良、产品升级、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卷烟工业企业,部分重点企业的主要技术装备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但是 ,随着企业生产设备的不断更新 ,也产生了企业固定成本不断增加的问题。 而且,由于卷烟的主要原辅材料如烟叶、盘纸、滤嘴等价格上升、企业人力成本增加等因 素,导致了企业流动成本也大幅度增加。 表(图) 3 是 1994—20xx 年度,卷烟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的具体数值。 从表(图) 3 可明显看出,由于成本费用不断增加,卷烟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不断降低,由 1994 年的 %降低到 20xx 年的%。 而由于四、五类卷烟的生产成本和市场零售价格之间存在的差距不大,消化成本的能力不足,给生产者带来的利润空间太小。 因此,不少企业不得不依靠提高卷烟档次,以提高价格来消化大幅提升的成本。 (四)某些烟草商业企业单纯追求毛利率的行为,对四、五类烟的发展起到 制约作用 目前我国卷烟流通领域实行严格的属地专卖管理,各地烟草商业企业作为卷烟工业企业在当地惟一的分销机构,只能在当地经营卷烟。 因此,经营效益一定程度上受到当地市场容量的限制。 为提高商业利润,某些烟草商业企业在经营品牌时把单箱收入和单箱毛利率大的牌号作为经营重点,限制货源,人为调高卷烟消费市场结构,逐步减少了单箱收入和单箱毛利率都较低的四、五类卷烟的经营,使城市低收入群体和农村消费者对四、五类卷烟的需求不能充分得到满足。 二:发展四、五类卷烟的必要性 (一)卷烟消费市场的实际需 要 在城乡二元消费结构的影响下,我国的消费市场属于低水平的买方市场。 由于社会保障功能不足,消费者有效购买力不足,消费者消费预期差,消费结构失衡,消费收入倾向降低,消费者缺乏必要的支 付能力,对高档卷烟的需求动力不足。 而且,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居民消费趋于理性,健康消费和绿色消费将成为社会消费的主流,高档卷烟作为礼品的功能将逐渐减弱。 从以上多种因素分析,高档卷烟的市场拓展空间将逐步缩小,而作为消费者自己吸食为主的四、五类卷烟,还存在着一定的发展空间。 (二)由具有专卖特征的国有烟草企业的普遍服务功能所决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作为国有企业的烟草企业具有双重功能。 首先,其具有一般企业的商业功能和盈利功能;作为国有企业,它还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特殊非商业功能,对克服市场失灵和市场功能缺陷所产生的弊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烟草行业应当为满足市场供应、保障市场的正常经济秩序等政府的某些政策目标服务。 而且烟草行业属于国家专卖专营的行业,企业具有普遍服务的义务。 因此,保障城市低收入群体和农民的卷烟消费需求,是烟草行业的应尽职责。 (三)防止 “假 冒烟 ”泛滥的要求 “假冒烟 ”的存在,严重扰乱了卷烟市场的流通秩序,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导致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 虽然,在烟草系统加强自身内部治理和加大打击力度的情形下, “假冒烟 ”的泛滥受到了一定的遏制。 但由于正当渠道四、五类卷烟的供应存在着缺口,导致了近年“假冒烟 ”中四、五类卷烟比例出现了上升的势头。 为此,烟草行业应保证四、五类卷烟的正常供应,以减少 “假冒烟 ”的滋生空间。 (四)有效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20xx 年 11 月 10日,中国正式成为 WTO 成员,我国经济将在更广的领域和更 高的层次上融入全球经济之中。 从我国改革开放实际情况和世界其它国家烟草市场开放的先例看,国家逐渐放松对烟草产业 的控制,更大程度地对外开放烟草市场,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常 ,国际上的卷烟知名品牌中也存在一些专门针对少数客户的高档名牌。 但绝大部分的国际名牌是平民化的,主要针对广大普通消费阶层, “555”、 “万宝路 ”等名牌卷烟就是如此。 但在我国,名牌卷烟中市场定位针对普通消费者的不多,大部分名牌卷烟的产品定位是高档品,其目标市场范围狭窄,主要面对高收入的少数人群。 根据中国居民收入现状及吸烟消费者的消费心 理,在有限的高档卷烟市场中,形成多个如 “中华 ”这样的品牌是不大可能的。 但目前几乎所有卷烟生产企业都将提高高档卷烟的产量比重作为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战略,可是这种企业发展战略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是不太现实的。 完全依靠高档卷烟来抵御国际卷烟品牌的竞争也是不可行的。 因此,四、五类卷烟应该成为我国卷烟生产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能轻易放弃。 四、五类卷烟中的不少品牌具有历史悠久、市场覆盖面广、消费者认可、价格适中、产销量大等特点,如果加以正确的扶持和引导,完全可以利用现有优势,成为中国烟草参与 国际竞争的利器。 (五)提高烟叶利用率的要求 近年来,通过引进优良品种、优化种植结构、推广先进技术、改善基础设施等措施,我国烟叶品质不断提高,等级结构不断优化,等级质量和纯度进一步提高。 但烟叶生产还受控于自然条件等非人为因素,烟叶的等级结构还不能完全适应于卷烟生产企业的需要,造成资金积压和原料的浪费。 而四、五类卷烟的生产对烟叶的等级要求不高,通过配方工艺的改进,可以消化陈次烟叶及制丝线上捡剩的原料,扩大卷烟配方中使用低等级烟叶的数量和范围,增加烟叶可用性。 三: 发展四、五类卷烟的对策、措施 (一)确定正确的行业经营发展方向 中国烟草的国有企业功能和其最终发展目标,决定了行业品牌的发展方向不单纯是把高价位卷烟品牌做大做强。 如果行业的品牌发展重点仅仅放在高档卷烟的发展上,既不能体现烟草企业的普遍服务功能,又将丧失掉多年培育起来的低档卷烟市场,影响烟草行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行业的产品结构调整政策必须立足长远、立足全局,从市场需要出发,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广大农民和城市低水平消费群体所需要的低档卷烟生产和市 场供应问题。 因为这不仅关系着市场有 效供应,还关系着卷烟销量和市场价格的稳定,关系着烟草行业的未来发展定位和方向。 (二)以工商分离的行业体制改革为契机,合理整合行业内部资源。 为了整合行业资源,增加烟草行业的市场竞争力,烟草系统内部不断推进结构调整措施, “扶大关小 ”政策取得了积极进展。 在关闭 10万箱以下小烟厂的基础上,对 10 万箱以上的中型企业,也要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优化。 并在此基础上,推进工商分离的行业改革政策。 工商分离,即指在中国现行的烟草专卖专营体制下,各省级烟草公司不再身兼二职,既负责本省 烟草销售,又负责管理本省卷烟生产企业(烟厂),而是只管销售,不再对烟厂负责;烟厂则根据市场需求自行决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组成卷烟工业公司的各个企业的资源配置各不相同,并不是每个企业都适合生产高档卷烟。 因此,应立足各企业资源优势,在工业公司内部统一协调、合理配置。 根据内部卷烟生产企业的设备、技术和产品销售的实际情况,按一至五类分别下达产量指标,分类控制,使 一些机器设备相对落后、人力成本比较低的企业利用其成本优势,专门生产四、五类卷烟。 充分发挥其规模优势,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单位变动成本,提高利润水 平,优化卷烟工业公司的资源结构,提高烟草行业的整体素质,最终增强中国烟草行业对烟草市场的控制力和竞争力。 (三)降低卷烟生产企业经营成本,拓展四、五类卷烟的利润空间 产品的单位利润等于其单位价格减去其单位成本。 四、五类卷烟的单位价格虽然低,但如果降低其单位成本的话,仍然具有一定的利润空间。 而且降低成本能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增加企业的效益,实现企业的经营目的。 目前,我国卷烟生产企业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程度较低,和国际知名烟草公司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据测算 :在每百元的销售收入中,我国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