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高层公寓群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位占用房拆迁现场测量控制网平整场地、施工道路施工水、电设施暂设用房了解出图计划、设计意图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大型机具计划成品、半成品、加工品计划设计大模板试验预贴陶瓷锦砖墙板解决存土、卸土场地解决新车路占用慢行道建设单位施工队施工队施工队专业队施工队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施工队项目经理部公司构件厂建设单位、机械施工公司建设单位第1年度5月第1年度3月第1年度4月第1年度6月第1年度4~12月第1年度4~6月,第1年度4~10月第1年度4~10月第1年度第2年度5月第1年度1月第1年度5月第1年度10月第五章 主要施工方法本工程按以下工艺流程进行:地下车库工艺流程为:挖土—垫层—底板—架空层结构—回填土—地下二层结构—回填土—地下一层结构—回填土。 回填土如不能分层进行时,可在每一库结构完成后再回填。 公寓结构阶段工艺流程为:挖槽——垫层——人防层保护墙、内贴油毡——人防层结构——回填土——地下二层结构——地下一层结构——回填土——立塔——1~7层结构——8—1 7层结构7层以下设备安装、内装修——8层以上设备安装、内装修——外装修。 装修工程工艺流程如图25所示。 一、基础挖方(1)挖方:,采用Wl00正铲挖土机开挖,配合推土机1台、自卸汽车10辆。 挖土由市机械施工公司承包。 (2)放坡:土方分两层开挖,坡度1:,留70cm平台。 第二层4m左右,坡度1:。 (3)排水措施:本工程槽底均在地下水位以上,地表水及雨水采用明沟→集水井→水泵系统排出场外。 (4)护坡处理:1)地下车库护坡钉铅丝网、抹5cm厚豆石混凝土。 2)雨期施工中的公寓地下室同上(非雨期施工的地下室不做护坡)。 3)坡脚易塌方的部位用土袋码垛护坡。 (5)挖土至底层时,土中水分趋于饱和,可能影响挖土机械作业(主要是车库),要求准备一定量的级配砂石,必要时在机械作业范围内铺垫60cm厚级配砂石。 (6)为防止超挖或扰动老土,基底预留约20cm土用人工清理,清理后及时覆盖,以防曝晒或受冻。 (7)地基打钎后请设计及勘测单位共同验槽。 二、水平及垂直运输预制构件用拖车,大宗材料用卡车,商品混凝土用罐车运至现场;场内运输混凝土用小翻斗车,其他零星小件用手推车。 主要采用塔吊,塔吊的选型和布置根据下列因素决定:(1)车库及公寓基础基坑坡口宽38m,最重构件2t,需要工作半径30m,一般可用TQ60/80或QT4—10型塔吊。 (2),,位于建筑物北侧。 一般情况塔吊可立在楼北面(4号、5号、7号、8号、9号)选用QT410塔吊,有的公寓北侧不能立塔如1号、2号、3号楼北面是地下车库,6号楼北面临河道,则应用300tm大塔;塔吊的设置应考虑各期施工能周转使用,尽量减少拆装运输。 根据上述原则,各阶段施工期塔吊布置如下:第一阶段:1号~7号库、3号楼基础(见图26a)1号~3号库北侧l台TQ60/80——2号塔;1号~5号库东侧1台TQ60/80——3号塔;4号~5号库南侧1台QT4-10——1号塔。 第二阶段:8号~11号及3号、4号、5号楼基础(见图2-6b)。 8号~10号库北侧l台QT4-10——5号塔;11号库西侧1台TQ60-80——2号塔;3号楼基础南侧1台QT4-10——4号塔。 4号、5号楼基础则在两栋楼间设1台QT4-10,即3号塔,此塔于4号、5号库完成后移至此。 第三阶段:3号、4号、5号楼结构,11号库继续施工(见图2-6c)。 3号楼因北面为车库不能立塔,基础阶段南面所立QT4—10塔至结构阶段起重量不够。 3号楼南侧1台H336B——6号塔;4号楼北侧1台QT410——3号塔;5号楼北侧1台QT4lO——5号塔;11号库西侧1台TQ60/80——2号塔。 热力变电站在3号楼大塔工作半径以内,不另设塔。 第四阶段:6号、1号、2号楼基础、房管办公楼基础、结构(见图26d)。 6号楼北侧为河道,塔吊宜立在南侧,在3号楼结构完成后将6号塔吊移至此楼,基础及结构均用此塔吊。 1号、2号楼基础合用1台QT4l0——4号塔;6号楼南侧1台H336B——6号塔;房管楼结构1台TQ60/80——2号塔。 第五阶段:6号、l号、2号楼结构,9号、8号、7号楼基础(见图26e)。 6号楼南侧1台H336B——6号塔;1号楼北侧1台QT410——4号塔;2号楼北侧1台QT410——5号塔;9号楼基础1台QT410——3号塔;8号楼基础1台TQ60/80——1号塔;7号楼基础1台TQ60/80——2号塔。 图26略第六阶段:9号、8号、7号楼结构(见图26f)9号楼北侧1台QT410——3号塔;8号楼北侧1台QT410——4号塔;7号楼北侧1台QT410——5号塔。 公寓结构阶段采用QT4l0自升塔时,塔中距建筑物外墙6m,均为固定式基础,上部在第7层和第13层处与墙体锚固(图27)。 每一公寓楼设1台双笼外用电梯,结构施工至第7层时安装,供上人及运输装修材料用,安装位置在楼北侧①—②/B轴间。 每一公寓设1台高车架,供运输装修、水电材料及架设施工上水管道用,结构施工至第6层时搭设,位置在11—12/B轴间。 三、架子工程(1)地下车库全部采用钢管提升架,随支随拆。 (2)公寓结构主要用钢管插口架子。 (3)电梯间随结构施工搭钢管架子。 (4)现浇楼梯间外墙采用型钢制作的悬挑三角架。 (5)外装修用双层吊篮架子,在第15层屋顶预埋锚环、挑16号工字钢挑梁,。 四、模板工程主要采用钢模及钢支撑,不合钢模模数的部分用清水木模补充。 不论是大平模或小钢模拼装,均应作模板设计,必要时应有计算。 立墙用大平模配两个库的量。 顶板模用小钢模及φ48钢管组成的可以平移的台模,台模以3m4m左右为宜,具体尺寸由分项设计决定,配2个库的量。 φ600圆柱采用特制钢模,形式为两个半圆组成,板面用3mm钢板,柱箍用L505,中距400,共配8套,每套周转使用25次。 (1)地下室架空层先砌保护墙,内贴油毡,利用保护墙作外模,内模用小钢模拼装。 (2)架空层以上内外模均用小钢模拼装,但宜事先翻大样并将小钢模预拼成大片,以利提高工效并减少塔吊吊次。 (3)顶板以预制叠合板、预应力薄板作模板,其支撑的要求见预制构件安装部分。 (4)标准层模板按5段流水配置,墙模大部分用大平模,内纵墙每面一块,内横墙每面两块,角模为固定式,门口为钢制假口。 标准层模板共配置2套。 (5)电梯间模板采用自收式筒模,共配两吊。 (6)山墙系现浇加预制复合墙体,利用预制外墙板作外模,在加工外墙板时应留设与内大模相对应的螺栓孔。 (7)楼梯间现浇混凝土外墙内外模均用大平模,外模为外承式,支承在下层墙体的三角架上。 (8)第117层为非标准层,应尽可能利用标准层的大平模,不合适的部分用小钢模拼装。 (1)支模前应弹模板位置线。 (2)竖向结构的模板与楼地面间的缝隙用砂浆勾严,墙内钢筋应加支杆,内外模用螺栓拉接。 (3)用预制山墙板作外模时,应在螺栓孔处加通长木方以增加受力面。 (4)顶板底模为永久性模板——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薄板,其安装及支顶要求见预制构件安装部分。 现制梁板模板大龙骨间距80cm,小龙骨间距50cm,支柱间距80cm。 (5)阳台板连。栋高层公寓群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管理系统 项目提出者:叶旭、卢 文敏、郝惜、胡青青 项目开发者:校友博客管理系统项目开发小组 项目鉴定者:暂无 项目开始时间: 20xx318 3 定义 系统数据流出符号定义 : 数 据 存 储数 据 处 理数 据 流数 据 源 4 目标 本系统属于小型的校友博客管理系统,校友可以通过注册得到相关的服务。 本系统主要实现以下的目标: 系统采用 B/S 模式,界面美观友好。 完善的注册功能
据不同污染程度用稀盐酸刷洗,紧跟用清水冲刷。 ③粘贴时注意事项: 、阳角开始粘贴,由上往下粘贴,要按弹好的横线粘贴。 ,可采取挖掉一条马赛克做法,里边线必须比外边线高 2~3mm。 窗台口必须有流水线,当设计无要 求时,则里边线比外边线高 3~5mm。 ,可离 3~5mm;如没有,一律离口2~3mm。 凡门窗口边马赛克,一律采取大边压小边做法。 ~1h 后,可在马赛克纸上刷水浸透 20
工作进行中 户外广告完成 内部认购 宣传广告跟进 公开发售 (区域包装) 先期铺垫宣传 (围墙包装完成) 及项目推广开始 先期铺垫宣传 咨询期销售 第三章 前期推广策略 一、 推广流程(总体框架) 成立项目专案小组 完成项目定位及营销策划方案 营销策划方案之执行 项目推介方案执行 区域包装执行 售楼处包装及现场素质营造 现场 包装执行 意向登记 开盘前物料准备 销售员培训 推广计划执行
对外服务层设计 ............................................................................................................... 94 ☆ 内部网段设计 ...................................................................
及S8,柔性外防水材料采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根据地质报告,本工程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因而地下室防水性能格外重要,特别是结构砼自防 水性能应是防水的关键。 如何确保砼防水性能满足要求,施工中必须引起特别重视。 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 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厚度为 400mm,地基梁高为 800mm,施工时地基梁与地下室底板同时浇筑。 地基梁侧面采用 240mm 厚实心砖模。 流水施工分区
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2)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本”,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避免人的失误,以人的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促进工程质量。 3)“预防为主”, 要从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将质量隐患消灭在苗头阶段。 4)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 5)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 制度 1)施工前技术交底制度:包括设计图纸、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