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油田院工艺安装设计统一规定(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管不至于 因受力矩过大而被推倒。 对于安全阀排放压差较大的管道,应设置合理的支架,必要时需设置减振支架。 . 排入封闭系统的安全阀出口管道 安全阀出口管排入封闭系统的总管时,应坡向总管及分液罐,并避免有袋形的配管。 对于干气系统,出口管道不一定要有坡度。 对于非干气系统,安全阀应安装在高于排入总管的位置。 调节阀组的配管 一般要求 调节阀宜直立安装在水平管道上。 应布置在地面、楼面、操作平台上或通道两旁,并尽量靠近与其操作有关的现 场检测仪表等便于调试、检查、拆卸的地方。 公称通径 DN≥ 80mm 的调节阀,其阀前后管道上应设有永久性支架。 调节阀组旁路的管径应于 PID 一致,避免选用过大直径不利于调节。 配管要求 一般水平安装的调节阀其管底距地面或平台的高度最低为 450m。 执行机构上方要至少有 200 mm 净空。 调节阀膜头与邻近设备或墙壁之间最少净距为 200mm,也不应于本阀组的组成件相碰。 调节阀组的切断阀手轮或阀杆(对明杆式闸阀按全开考虑)与邻近设备或墙壁之间的最小维修用净距为700 mm,相邻两 手轮之间的最小净距为 75 mm。 在有热膨胀的管道上,应按阀组连接的管道合理选择固定点。 通常,整个阀组仅设一个固定架,其余为滑动架或导向架。 对差压大的阀门及两相流的管道,应控制管道的固有频率,防止振动。 在调节阀入口前管道低处应备有排液口及阀门,排液口距地面或楼面不小于 150 mm。 调节阀出、入口处宜选用偏心大小头并且底平安装。 带指挥阀的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安装,阀前应安装过滤器。 取压点与调节阀之间距离不小于 10倍管径。 疏水阀组的配管 一般要求 疏水阀组的组成件应符合管道等级的规定。 一般疏水阀均要求安装在水平管道上,并直立敷设。 液体膨胀式恒温疏水阀可卧式安装。 当疏水阀管口是上下方向时,管道应由水平向变为垂直向与其相接。 疏水阀组的安装地点应便于操作和检修。 阀组的支架,应按有利于管道柔性要求而设置。 每一阀组只设一个固定架,其余为导向架或滑动架。 符合 PID 图要求,并注意除热动力式疏水阀本身已带过滤器外,疏水阀前应设置过滤器,通常选用 Y 型过滤器。 疏水阀入口管宜设置低于设备、管道的排液口。 疏水阀入口管不应有上凸的袋形管。 如出口管有向上的立管时,设置止回阀,但采用热动式疏水阀时不需要设止回阀。 取样点的配管 管道上取样引出口的方位 气体取样:在水平敷设的管道上时,取样口应从管顶引出;在垂直敷设的管道上时,可设在任意侧。 对于垂直敷设的管道,如流向是由下向上,取样引出口可设在管道的任意侧;如流向是由上向下,且不能保证液体充满管道时,管道上不宜设置取样点。 水平敷设的液体管道在压力下输送时,取样引出口可设在管道的任意侧。 如介质是自流时,取样引出口应设在管道的下侧。 阀门设置:按双阀设置,靠近设备或管道根部的阀门,一般选用 DN15 的切断阀,取样阀宜选用 DN10 或 DN15 的针型阀。 管道上仪表的布置 流量测量管道布置要求 孔板应装在不变径的两段直管段之间。 直管段要求 ( 1)孔板上下游侧的最小直管段长度,应按照自控专业提出的条件设计。 在管道规划阶段可暂按孔板前 15~20D,孔板后 5~6D 进行配管。 ( 2)在孔板直管段内不得有任何支管连接件。 ( 3)孔板的安装位置应尽量便于操作和检修。 管带上水平管道的孔板应安装在管架梁附近,避免安装在两管架中间。 ( 4)当孔板安装在水平管道上时,气体管道接管宜由管子上方、斜上方 45 度、引出或侧面引出;蒸汽管道由侧面、斜上方 45 度、或上方引出;液体管道由侧面、斜下方 45 度、或下方引出。 当孔板安装在垂直管道上时,液体流向一般由下往上流(当管道充 满液体时,也可由上往下流),气体流向一般由上往下流。 ( 5)工艺安装图上需表示出孔板的取压方向,如上取压,下取压,北上 450 取压等。 就地指示温度计 刻度盘温度计最理想的位置是在操作人员的视野内,高于地面或平台 至 处。 如果在管道上的高于地面或平台 或 处安装温度计,则温度计盘面应朝向操作位置安装。 必须观察温度计操作手动阀门时,温度计应与阀门协调布置,以便操作。 检测用的温度计管口应布置在容易触及到和容易接近的范围,以便移 动式仪表检测。 玻璃温度计宜设在地面或平台以上 至 的范围。 压力仪表接口的要求 所有压力仪表接口都应配置根部阀。 阀门及接头应露在主管道隔热层的外面。 在有压力脉动的管道,接口应有防振补强措施。 试验用压力表接口的切断阀须用管帽或法兰盖堵住。 接口应位于对操作有利的位置,并便于安装及维修。 试验用压力表接口应布置在从地面或平台上能接触到的位置。 差压仪表接 口,在 PID 上表示测量一台设备的压差,而接口布置在管道上时,接口应尽量靠近这台设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