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医药行业分析报告doc114页(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浙江凤凰为华源制药,然后由华源制药重组辽宁本溪三药,收购安徽广生制药,确立了华源制药在中药领域的发展方向。 20xx 年中国医药史上最大的并购案就是以华源为主角的。 20xx年 8 月初,华源集团出资 11 亿元人民币,占有上药集团总股本的 40%,成为上药集团第一大股东。 这样,华源集团和上药集团在医药领域的销售额加起来接近 200 亿元,强强联手打造了医药领域的“巨无霸”。 复星系。 复星系大厦始建于 1992 年,当时郭广昌与其他 4 位复旦同学筹集几万元开办了名为“广信”的民营科技咨询公司 ,同年 11月,广信组建了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开始进入生物医药领域。 20xx年 6 月 18 日,天药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天津药业集团为第一大股东。 而早在 20xx 年 8 月,复星即注资 亿元人民币拥有天津药业集团 22%的股份,成为天津药业集团第二大股东。 复星对羚锐制药有类似的间接参股。 近几年来复星的收购兼并动作神速,先后参股河南信阳、天津药业、武汉中联、上海雷允上北区药业,并收购了商业性资产豫园商城、友谊股份,今年又参股了广西花红药业,控股了重庆药友、北京金象。 一系列的收购令复星实业成为一个庞大的医药产业综 合体,而在医药商业渠道上的扩张目前已经成为公司的投资重点。 今年 1 月 16日,复星集团宣布和中国医药集团组建注册资本达 亿元的国药 集团医药控股有限公司。 根据协议,中国医药集团以旗下固定资产投资,拥有合资公司 51%的股份,而复星集团以资金进入,拥有 49%的股份。 复星集团为此一举抛出 5 个亿的资金。 此举奠定了复星在国内医药连锁方面的优势地位。 华立系。 华立集团近期从红塔集团收购了昆明制药,为公司植物药的成药制造、研发和销售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是华立打造生物制药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由重庆川仪更名而来的华立控股 ,目前配成为华立集团发展生物制药产业的旗舰,发展方向是青蒿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未来 5~ 10 年,青蒿素类产品将在全球市场上形成 15~ 20 亿美元的销售额,而我国目前所占份额很小。 华立控股的目标是 35 年内,投入3~ 5 亿元,在国际上占有 30%到 50%的份额。 而昆明制药公司的主营产品主要有高甲醚系列、三七系列、天麻素系列药品等。 收购昆明制药无疑拿下了中国青蒿素产业链最关键的一环。 华立已经将该行业内从上游到中游、下游的实力最强的企业收购控股,着力打造从种植、培育、提炼、制药、研发一直到国际市场营销的青蒿素产业 链。 远大系。 远大系的核心中国远大集团属于国务院扶贫办下面的大型国家计划单列企业,注册资本 1 亿元,以资本为纽带形成了 40 亿元的实业体系。 以前农业是其发展主线。 但是 20 世纪 80 年代后,远大在国际贸易、房地产、科技、制药等领域发展势头迅猛。 当华东医药改制上市时,远大集团作为实际控股入首次亮相。 20xx 年 11 月远大集团先后与远大 (连云港 )海洋集团有限公司、连云港兴农农业有限公司、珠海生兴贸易发展有限公司签定了股权转让协议,以抵债方式受让各方所持如意集团法人股共计 5, 万 股,以 %股份控股如意 集团。 20xx 年 6 月 13 日,如意集团将其持有的远大 (连云港 )花生食品有限公司 90%的股权和连云港艾利如意食品有限公司 70%的股权,包含部分应收账款等资产,与令国远大集团持有的四川远大蜀阳药业有限公司 60%的股权进行置换。 主要由于医药资产蜀阳药业的功劳,如意集团的每股收益由 20xx 年的 元上升至 20xx 年的 元,再到 20xx 年的 元,并推出了 10 配 3的再融资方案。 浙江医药于 20xx 年 2 月 26 日发布公告,公司第二大股东国投药业投资有限公司与中国远大集团公司签定了股权转让协议,拟以每股 元出让其持有的公司国有法人股 9, 万股,完成此次股权转让后,中国远大集团公司将持有该公司总股本的 %,成为第二大股东。 太太系。 太太药业 (已更名为健康药业 )是一家典型的保健品企业,虽然保健品利润丰厚,太太药业的太太口服液、静心口服液销售也不错,但太太药业一直都想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市场寻求突破,将发展空间延伸到生化医药领域。 而太太药业花 亿元巨资收购健康药业及丽珠集团是实施其“大医药”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步。 收购健康药业,拓宽了公司在保健品市场的经营领域。 而丽珠在消化道用药、心脑血 管用药和抗感染用药上有一定优势,并具有较为完善的处方药销售渠道,这与太太药业较为成熟的 0TC 渠道形成有效互补。 通过合并报表,太太药业可望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较大增长,并遏制住原有业务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 东盛系。 20xx 年,东盛集团技工贸总收入 30 亿元人民币,集团现拥有 1 个药物研究所, 6 个药品生产基地, 1 个医药公司和 1 个保 健品公司。 1996 年 12 月,东盛集团兼并陕西卫东制药厂,正式切入医药行业。 从 1996 年起,东盛集团每年都有超过亿元的资本并购活动。 1999 年 11 月,东盛集团受让青海同仁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股股权,以 %的股权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 20xx 年 3 月,同仁铝业更名为东盛科技。 20xx 年 11 月,东盛科技受让江苏启东盖天力80%的国有股股权,拥有了启东盖天力的白加黑、盖天力等老牌名药。 20xx 年底,白加黑受惠于 PPA 事件,销量达 亿元,为国内感冒药销量第一。 20xx 年 8 月,东盛科技以 7, 000 万元控股青海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的股权,由此控制了国家唯一定点麻醉制剂生产商。 20xx 年 6 月 21 日潜江制药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向东盛集团、西安风华医药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分别转让其所持有公司国 有法人股 2,150 万股、 万股。 转让后东盛集团将成为第一大股东。 综合来看,东盛集团击败丽珠集团成功收购潜江制药物有所值,意义重大,犬其是在 20xx 年和太太药业在“丽珠争夺战”中失利之后。 七大医药系成员 医药系 控股/参股的主要公司 太极系 太极集团、桐君阁、西南药业 华源系 上药集团、华源制药、华源股份 复星系 复星实业、豫园商城、友谊股份、天药股份、 羚锐股份、重庆药友、花红药业、北京金象 华立系 华立控股、昆明制药、华立科技 太太系 丽珠集团、健康药业 (H 股 ) 远大系 华东医药、 如意集团、浙江医药 东盛系 东盛科技、潜江制药、盖天力制药、青海制药 下篇:行业分析说明 I医药行业分析 一、 20xx 年医药行业运行分析 (一 )20xx 年医药行业运行情况 20xx 年上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 SARS 风暴,给生产非典药品的相关医药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发展良机,他们成为非典药品卖方市场的宠儿、非典时期最大的赢家。 据了解,在这场非典战役中,医药领域 的不同环节、不同企业由于在医药流通所处的位置、生产销售药品的种类不同,其受益程度也各有差异。 毒类厂家最赚钱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 20xx 年的非典事件中,最大的赢家应该是生产销售清热解毒、抗病毒药品的医药企业,这些可能预防非典的药品巨大的需求市场给这些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广州白云山制药厂的板蓝根销量占到了全国市场的 60%,在非典肆虐的 3 月曾经一天销售各类板蓝根药物 600 余万元,创下了该厂最高日销售记录。 白云山前董事总经理陈翔志透露,一季度,白云山抗病毒的中成药销售额也有大幅的增长,其中板蓝根同比增 41%,清开灵同比增 56%,而抗生素类西药增幅则达到了 70%左右。 另外一些生产销售清热 解毒类及抗病毒药品的医药企业在其中也获利不菲。 如生产双黄莲口服液的哈药六厂、生产利巴韦林的丽珠集团。 丽珠集团刚刚公布的一季度报表显示: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20xx 年同期增加 亿元,主营业务利润比 20xx 年同期增长8526 万元。 丽珠集团旗下的丽珠得乐系列产品、罗红霉素、抗病毒颗粒等销量的增加在其中功不可没。 还有一类企业并不生产销售与非典有关的药品,但却因为非典概念而使股价一路走高。 如一些生化企业,因为非典疫苗的爆炒也成为非典受益者之一,天坛生物的股价就曾在前段时间处于涨停板上。 批发商一夜狂赚百万 从 20xx 年 2 月中旬,广州的中药材价格就开始飙升。 3 月初在广州清平中药材交易中心,某医药业务员报出的价格如下:防风每公斤 80元 (平常价格 40元以下 ),黄芪 30元 (平常价格 8元 ),沙参 40元 (平常价格 8 元左右 ),银花 320 元 (平常价格为 20 元 ),贯众、白术、霍香、苍术都从 10 元左右的价格飙升到 30 元以上。 这位业务员说,银花即使涨到 320 元一公斤,依然是有价无市,他们不多的银花都是到陕西、河南等地以 10 块钱一小包抓来的。 据业内人士透露,在该药材市场,有大药材经销大户一天就赚上百万元之多。 政府有关部门曾就此下发文件,对药材、药品价格实行控制,但由于供求过于悬殊,药材批发价依然居高不下。 20xx 年四月份后,由于人们的恐慌心理有所缓和,购买药品趋于理性,中药材价格才平稳下来。 但一些药材批发商早已狠发了一笔。 20xx 年 4 月,广州某医药公司宣传处一位姓陈的先生说, 4 月份该医药集团的利润额下降了近 10 个点。 原因有两个,一是大批量销售非典药液,一瓶亏损 1 元多,估计这一块的损失就要达到上百万元;二是该公司主要以销售处方药为主,而 4月份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减少,致使处方 药的销售也大受影响。 20xx 年一季度公司的产销率为 87%,而在去年同期这一数字是 96%。 另一位民营医药流通企业负责人透漏,三四月份他们每天的药品销售额有一千多万元,销得最好的是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再就是抗生素,生意红火, 20 年不遇。 但其中也有一定风险, 4 月下旬,公司高价进了一批免疫球蛋白,当天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里就播出专家访谈,指出免疫球蛋白对非典的预防作用没有依据,结果可想而知。 但他表示,总的来看,非典是一次巨大的商机。 (二 ) 20xx 年医药行业发展特点 在我国宏观经济大好 形势的带动下,医药经济在 20xx 年以坚定的步伐高速迈进。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医药工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创近年来的新高,超额完成既定目标已成定局。 (1)重点产品产量创出新高。 20xx 年 1~ 11 月,我国医药生产企业共完成化学原料药 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 %;完成中成药产量 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 %。 预计全年化学原料药产量有可能突破 80 万吨大关,创历史最高水平;预计中成药产量将超过 60 万吨,也创近年高水平。 (2)主要生产经济指标增速加快。 按可比价格计算, 20xx 年 1~ 11 月,医药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3504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 个百分点;医药工业完成增加值 1020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 个百分点;累计完成销售产值 2648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 个百分点;完成出口交货值 314 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 %,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 个百分点。 按此趋势判断, 20xx 年全年医药经济以快速增长的势头创出历史性新高,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将实现新的突破,工业总产 值 (不变价 )、增加值、销售产值、出口交货值将分别达到 4000 亿元、 1100 亿元、3000 亿元、 370 亿元。 回顾 20xx 年全年医药工业生产经营形势,二季度在非典和国内市场急剧增长的影响下,增幅出现陡然增长态势,其后于三季度有所减缓,回复常态发展,继续保持稳定发展轨迹。 (3)效益增长创出新高。 截至 20xx 年 11 月末,医药工业共完成产品销售收入 2626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 个百分点;实现利润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 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 %,比上年同期提高 个百分点,效益增长较为突出。 从实现效益的总量看,已经创出历史性新高。 预计全年医药工业销售收入将突破 3000 亿元,实现利润将突破280 亿元。 (4)医药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出现下降。 截至 20xx 年 11 月末,医药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成本占销售收入比重为 %,较上年同期下降了 个百分点。 这一指标自 20xx年下半年以来持续保持下降态势,这对于处在严峻而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中的医药工业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 显示出医药工业加强管理、提高营销水 平、降低成本费用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成效。 (5)亏损企业亏损面、亏损额双双减亏。 截至 20xx 年 11 月末,医药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面为 %,比上年同期下降 %;亏损企业亏损额为 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 亿元。 主要子行业增长各具特色。 20xx 年医药行业各主要子行业效益增 长出现明显增降不同的差异性变化,但从年终盘点情况看,各主要子行业的效益水平均有较好增长。 化学制药行业利润增长明显。 截至 20xx 年 11 月末,化学制药行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 1459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 实现利润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比行业平均增幅高 个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