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厦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00mm,梢径不小于 100mm 5. 喷射混凝土面层 (1)网片制作 按设计要求制作钢筋网片。 网片采用绑扎制作,网格允许偏差为177。 10mm. 制作网片时,相邻两网筋接头应错开。 (2)网片铺设 网片应牢固地固定在边壁上,不应出现晃动。 网片铺设时每边绑扎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 20cm. (3)混凝土原料应符合质量要求 水泥:混凝土面层应使用设计要求的水泥。 一般使用。 砂料:使用中粗砂。 外加剂:为使喷射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小于 10min、终 凝时间小于 30min可掺加 3%的速凝剂(重量比) . 水:使用饮用的自来水,不得使用污水或 pH值小于 4的酸性水。 (4)应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 严格按 1:(水泥:砂:碎石重量比)配比制作混凝土。 (5)机具设置 为确保面层混凝土的喷射质量,按如下要求选择专用机具设备: 1)混凝土喷射机:喷射机的能力为 3m3/h,输送最大料径为 25mm,输料水平与垂直距离应满足施工需要,水平小于 100m. 2)空压机:风量 12m3/min. 3). 输料管:承受 1MPa 的压力,并有良好的耐磨性能。 4)供水设备:保证喷头处 的水压力达到 . 在喷射混凝土前,应对上述机具设备及风、水、电路进行检查并进行试运转。 (6)喷射混凝土操作技术要求 喷射混凝土采用干喷法并应分片按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喷头与受喷面的距离宜控制在 ~围内,射流应垂直指向喷射面。 在土钉部位应从边壁开始喷射,防止出现空隙,可一次性喷射完成。 在继续进行下步喷射混凝土时,应清除施工缝接合面上的浮浆层和松散碎屑,并喷水使接合面潮湿。 (7)喷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8)喷射混凝土的其他要求参照《喷射混凝土技术规程》 (YBJ 22691) 6. 注浆 (1)可采用低压 ~)方法注浆填孔。 压力注浆时,为防止孔口漏浆,应在孔口部设置止浆塞,注满后立即封堵孔口。 (2)水泥浆的水灰比宜为 ,并应加入 %的水玻璃(水泥比),以促进早凝和控制泌水。 注浆的水泥用量每米锚管不小于 20kg,或以锚管周边土体溢浆为止。 ( 3)注浆的浆体经搅拌均匀后立即使用。 开始注浆前、中途停顿或作业完毕后,必须用水冲洗管路。 7. 中心岛开挖 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深,场地狭小,为确保围护结构安全,必须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的有关规定,及时开挖,按时完成。 ( 1)中心岛土方机械开挖与人工清理 由于本基坑开挖深度深,现有开挖机具不能一次开挖到底,所以采用液压反铲挖掘机分两层开挖,下层土方采用挖掘机倒到上层后,上层挖掘机将土方装汽车外运。 若场地施工困难时应在开挖的机械行走路线上铺设钢板或回填石渣。 机械开挖至底板垫层标高以上 ,人工配合机械施工,随时清理机械施工预留土方,一次达到设计标高。 人工清理的土方应随时运到挖掘机可以挖到的地方,使用挖掘机装自卸汽车将土运于弃土场。 开挖路线:从基坑西南端开始,退挖。 ( 2)承台基坑与连梁基槽开挖 1)谨慎定位放线 由于 承台和连梁在基坑内密布,并且对其位置和标高要求较高,应按图纸谨慎定位、放线,并应由他人复核。 2)大基坑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清底后,应即随时开挖承台基坑和连梁基槽,边挖边清,按设计要求一次到位。 较大的承台基坑也可以在机械开挖大基坑时,采用机械施工方法一次开挖。 机械开挖应防止超挖。 ( 3)要求土建公司配合施工 1)大基坑清底时,土建施工单位应派人复核坑底标高。 2)承台基坑和连梁基槽土方开挖时,土建施工单位应派人对放线和标高进行复核。 3)土建施工单位的搭吊配合吊出无用的桩头和最后清理基坑的少量土方。 4)基坑 内工程桩密布,一旦妨碍土钉施工时,土建施工单位应根据土钉施工的计划安排随时凿除桩头。 中心岛开挖时,亦应随时凿除坑头桩头。 5)基坑暴露后,应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垫层、承台砖模和底板混凝土施工。 对于确保围护工程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要求土建施工单位应密切配合,一旦我公司提供了作垫层的施工条件,土建施工单位应随时不间断的昼夜施工垫层,并应在基坑开挖工程完工 2~3 天内完成全部垫层工程施工。 六、土钉施工的配合要求 为加快施工进度,尽最大可能缩短围护工程工期,确保围护结构稳定,围护工程施工应满足如下配合要求: 1. 工程桩施工期间工程场地有较多泥浆,如不及时清除对于土钉施工和基坑开挖妨碍较大。 因此,在围护工程施工前有关单位应将泥浆清除。 2. 工作面开挖 ( 1) 土方开挖应与设置土钉相协调,应按设计的土钉标高逐层开挖,每层超挖应小于。 土质较差时应采用分段跳挖,分段长度以 6~10m 为宜。 ( 2) 土钉工作面宽度:根据锚管锚入作业面要求,工作面宽度以 6~ 8m为宜。 ( 3) 围护体一侧开挖面坡度应严格按剖面图设计的角度施工。 ( 4) )为确保工程质量,上层作业面的土钉与混凝土面层未完成不得进行下一层深度的土方开挖。 3. 基坑内工程桩密布,一旦妨碍土钉施工时,土建施工单位应根据土钉施工的计划安排随时凿除桩头。 4. 最后一排土钉完工并初凝直至质量检收后方可开挖中心岛。 基坑开挖后,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垫层、承台砖模和底板混凝土施工,对于确保围护工程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要求土建施工单位应密切配合,一旦我公司提供了作垫层的施 工条件,土建施工单位应随时不间断的昼夜施工垫层,做到与中心岛开挖同步施工,在基坑开挖工程完工 2~3天内完成全部垫层工程施工。 否则,应放慢中心岛的开挖速度或停止开挖中心岛。 5. 土建施工单位认为必须在坑底做排水 沟时, 排水沟与基坑边壁的距离不得小于 ,排水沟不宜过深,不得将满铺的垫层断开,妨碍垫层对围护体的支挡作用。 七、土钉抗拉拔试 土钉支护施工必须进行土钉的现场抗拉拔试验,应在专门设置的非工作钉上进行抗拔试验直至达到土钉抗拔力设计值,用来确定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土钉施工数量取施工土钉总数的 1%,最少不得少于 3 根。 土钉的现场抗拔试验宜用穿孔液压千斤顶加载,土钉,千斤顶,测力杆三者应在同一轴线上,千斤顶的反力支架可置于喷射混凝土面层上,加载时用油压表大体控制加载值并由测力杆准确予以计量。 土钉的(拔出)位移量用百分 表(精度不小于 ,量程不小于 50mm)测量,百分表的支架应远离混凝土面层着力点。 八、施工监测及应急措施 为确保施工安全和基坑开挖的顺利进行,从围护工程开始施工至地下室底板完工,应进行全过程的施工监测,以便及时掌握施工全过程围护结构、周围土体的受力与变形情况,及时掌握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尤其对建筑物、道路的影响程度,以便在监测信息指导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施工方案,避免基坑开挖的重大事故发生,减少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一)监测内容 土钉围护的施工监测应包括如下内容: ( 1)围护体的 位移及沉降; ( 2)地表开裂状态及周围环境变形; ( 3)基坑渗漏和危及支护安全的水害来源。 ( 4)基坑底部土体有无隆起,围护外侧土体有无下沉。 (二)监测点的设置 ( 1)监测点、后视点、水准基点应设置在基坑施工影响范围外。 ( 2)沉降和位移监测点应设在基坑边壁和基坑底部,间距不宜大于 30m。 ( 3)地表开裂,宜采用标记法进行观察和比较,有裂缝时,先测量其宽度并做好记录,然后用水泥浆灌实抹平,必要时可拍照留存。 监测点的设置详见附图。 (三)监测次数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