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5s活动管理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具的操作和保管,须特别小心: ( 1) 将量具放置在机器台上,为防止滑落或撞击,必须铺上橡胶垫。 ( 2) 圆筒状如螺旋测量器等,放置在一起时前后方向应一致,互相间隔开。 ( 3) 细长的试验板 、规尺等,为防止翘曲,应以垂直吊挂为宜。 ( 4) 测试用水平台不用时,须加盖子。 ( 5) 量具必须注意防尘、防污、防锈,不用时涂上防锈油或浸油的绒布覆盖。 在制品的整顿 在生产现场,除了设备和材料,在制品是占据生产用地最多的物品,因此,也是生产现场的主要对象。 “整顿”在制品,应考虑以下问题: ( 1) 严格规定在制品的存放数量和存放位置。 确定工序交接点、生产线和生产线之间的中继点所能允许的在制品标准存放量和极限存放量,指定这些标准存放量的放置边界、限高,占据的台车数、面积等,并有清晰的标示以便周知。 ( 2) 在 制品堆放整齐,先进先出。 在现场堆放的在制品,包括各类载具、搬运车、栈板等,要求始终保持叠放整齐,边线相互平行或垂直于主通道,既能使现场整齐美观,又便于随时清点,确保在制品“先进先出”。 ( 3) 合理的搬运 ● 放置垫板或或容器时,应考虑到搬运的方便。 ● 利用传送带或有轮子的容器来搬动。 ( 4) 在制品存放和移动中,要慎防碰坏刮痕,应有缓冲材料将在制品隔以防碰,堆放时间稍长的要加盖防尘,不可将在制品直接放在地板上。 ( 5) 不良品放置场地应用红色标示。 如果将不良品随意堆放,容易发生误用,所以要求员工养成习惯,一旦判定为不良品,应立即将其 放置于指定场所。 仓库的整顿 以定位、定量、定容来整顿仓库。 ( 1) 定位 ● 材料及成品以分区、分架、分层来区分。 ● 设置仓库总看板,使相关人员对现况的把握能一目了然。 ● 搬运工具的定位,以便减少寻找时间。 ● 严守仓库的门禁和发放时间。 仓库标示总看板 ( 2)定量 ● 相同的物品,在包装方式和数量上应尽量一致。 ● 设定标准的量具来取量。 ● 设定最高限量基准。 ( 3) 定容 各种材料、成品的规格不一,要有不同的容器来装载,大小不一的容器不仅显得不整齐,同时也浪费空间,容器的 规格选择亦须考虑搬动的方便。 办公室的整顿 ( 1) 工作区域 ● 有隔间的,在门口处标示部门。 ● 有隔屏的,则在隔屏的正面标示部门。 ● 无隔屏的,则在办公桌上以标示牌标示。 ● 办公设备实施定位。 ● 桌垫底下放置的内容最好统一规定,保持整洁。 ● 长时间离位以及下班时,桌面物品应归好位,锁好抽屉,逐一确认后才离开。 ( 2)资料档案 ● 整理所有的文件资料,并依大、中、小进行分类。 ● 不同类别活用颜色管理方法。 ● 文件内页引出纸或色纸,以便索引检出。 ( 3)看板、公告栏 ● 看板、公告栏的板面格局区分标示, 如“公告”、“教育训练信息”、“资料张贴”等。 ● 及时更新资料 ( 4)会议室、教室 ● 所用物品如椅子、烟灰缸、投影仪、笔、笔擦等应定位。 ● 设定责任者,定期以查核表逐一点检。 ( 1) 放置场所 ● 扫把、拖把,一般感觉较脏,勿放置于明显处。 ● 清扫用具绝对不可置放于配电房或主要出入口处。 ( 2)放置方法 ● 长柄的如扫把、拖把等,用悬挂方式放置。 ● 畚斗、垃圾桶等,在地上定位。 某配件工厂,在模具管理方面非常薄弱,仅用铁丝网围出一块模具放置区域,置放方法也不明确,加上员工未养成良好的习惯,常常没有及时将用完的模具很好地归位,往往造成模具需要使用时才匆忙维修,甚至找不到模具等诸多浪费。 顾问师建议将各种模具系统分类,然后做梯形模具放置架,底层置放大的模具,上层置放小的模具,并制作看板 —— 模具情况一览表,将库存模具、在生产中的模具、在维修中的模具以及外协调出等模具所处状态一一作显示(如图示)。 这样教育员工养成良好的置放习惯, 严格实施自助取用方式,并将模具挂牌挂在相应的状态栏目内。 实施数个月后,该车间的模具管理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清扫推行要领 1. 建立清扫责任区(室内外)。 2. 执行例行扫除,清理脏污。 3. 调查污染源,予以杜绝。 4. 建立清扫基准,作为规范。 清扫( SEISO) 定义 清除职场内的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发生。 目的 清除“脏污”,保持职场内干干净净、明明亮亮。 推行要领 1. 建立清扫责任区 (室内外 )。 2. 执行例行扫除,清理脏污。 3. 调查污染源,予以杜绝。 4. 建立 清扫基准,作为规范。 重点:清扫就是使职场达到没有垃圾、没有脏污的状态。 经过前面的整理、整顿,虽然要的东西马上就能取得,但是被取出的东西是否能正常使用呢。 清扫的第一目的就是要使工具等能正常使用。 尤其目前强调高品质、高附加价值产品的制造,更不容许有垃圾或灰尘的污染,造 成产品的不良。 我们应该认识到清扫并不仅仅是打扫,而是加工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清扫是要用心来做的。 ( 1)建立清扫责任区(室内外) ● 利用公司的平面图,标识各责任区及负责人。 ● 各责任区应细化成各自的定置图。 ● 必要时公共区域可采用轮值的方式。 ( 2)执行例行扫除,清理脏污 ● 规定例行扫除的内容,每日、每周的清扫时间和内容。 ● 清扫过程中发现不良之处,应加以改善。 如: ① 墙壁、天花板脱落; ② 死角、擦试不到的地方; ③ 地板破损的地方。 ● 清扫应细心,具备不容许污秽存在的观念。 ① 配线、配管上部的擦试; ② 机器设备周围的清扫; ③ 转角处的清扫; ④ 日光灯内壁和灯罩的清扫; ⑤ 洗手间、茶水间地板的清扫; ⑥ 工作台、桌子底部的清扫; ⑦ 橱柜上下部的清扫。 ● 清扫用品本身保持清洁与归位。 ( 3) 调查污染源,予以杜绝。 ● 脏污是一切异常与不良的根源。 ① 电路板上的脏污,是短、 断路的主因。 ② 机器上残留的切屑,会影响到精度。 ③ 加工削油的流淌,会造成马达过热、烧坏。 ● 调查脏污的源头: ① 调查一般污染的源头。 ② 对污染的形态、对象予以明确化。 ③ 调查发生部位、发生量,影响程度。 ④ 研究采取对策。 ● 检讨脏污的对策:杜绝式、收集式。 ① 杜绝式 针对源流部分进行管理,从技术层面入手,如改善生产设备,修理损坏部分,省略产生脏污的工序等。 如设计免用油路设备,可去掉油污;密封圈的更新可杜绝渗漏。 ② 收集式 在无法杜绝污染发生时应于污染产生后进行有效的收集。 ( 4) 建立清扫基准, 作为规范 ● 清扫点检要项。 ● 建立清扫基准: ① 清扫对象 ② 清扫方法、重点 ③ 要求标准 ④ 周期 ⑤ 时机 ⑥ 使用的清扫工具 ⑦ 使用时间 ⑧ 负责人 资料文件的清扫 ● 定期整理个人及公共档案文件。 ① 保留经常使用和绝对必要的资料; ② 保留机密文件和公司标准书档案文件; ③ 保留必须移交的资料; ④ 废弃过时和没有必要的文件; ● 丢弃不用的档案文件。 ① 建立文件清扫基准; ② 机密文件销毁必须进行管制; ③ 一般的废弃文件、表单背面再利用; ④ 无法利用的集中起来,卖给业者。 ● 文件档案清扫基准: ① 过时表单、报告书、检验书; ② 无用的 DM、名片; ③ 修正完 毕的原稿; ④ 回答结案的文件; ⑤ 招待卡、贺年卡、过期的报纸、杂志; ⑥ 改善过的各式表单; ⑦ 过期的变更通知书、联络单; ⑧ 无保留价值的传真; ⑨ 会议通知、资料等; 机器设备的清扫 ● 建立员工和机器设备的切身感。 ① 以产能、稼动率、综合效率和奖金挂钩来体现 ; ② 设定具体的责任者来维护和检查。 ● 以良好的心态来清扫设备和周围的环境。 ① 设备内外不要品的清扫,如废料、垃圾、不良品; ② 配套设备的清扫,如风管、排风扇等; ③ 依“清扫安全基准”对电气部分进行清扫; ④ 设备周围死角部分的清扫。 ● 机器设备擦试干净后,应细心检 查。 ① 检查注油口、油槽、水槽、配管及接口、各给油部位; ② 由电气部门人员参与检查电器控制系统开关,紧固螺丝,检查指示灯、转轴等部位是否完好。 公共区域的清扫 ● 公共区域的干净维护,可体现群体的美德。 ① 休息室、会客室、洗手间等,大家共同使用的场所,容易脏乱; ② 视情况,负责人采取轮流或固定方式; ③ 明订清扫基准和查核表; ④ 上级领导重视和关心; ⑤ 对全员进行教育和宣导。 ● 会议室清扫查核表: 具体案例 清扫是要用心来做的 笔者访问某家电脑零件加工厂,在厂入口处的一间房屋里,访客可将身 上的灰尘吸净,然后换上白色长上衣,戴上白色帽子,再换上干净的拖鞋才进去。 该厂对灰尘、垃圾的管制可以说相当的严格,让笔者感到佩服。 但是,当笔者目不转睛地注视时,却发现了出乎意料 的事实。 笔者顿时了解,一定是他们误解了清扫的意思。 一般的观念是,把垃圾扫起来,把脏的地方弄干净就是清扫,但是,现在企业所需求的不是这种表面上的工作。 笔者认为“清扫是要用心来做的”,即使已经打扫过,但只要地面上还有粉屑,走起路来还有沙沙的声音,同时还有漏油的痕迹,而仪表上也覆盖了一层灰,看不清楚指针的位置,作业指导书黑乎乎的,写些什 么也不清楚,那么,清扫工作还得继续。 清扫不仅仅是打扫,也包括擦试,以心为主,尽心诚意地清扫,这才是清扫真正的精神。 寺庙里的木板走廊之所以光光亮亮的,是因为寺庙里的师父辛苦擦试。 在“擦光、擦亮”的动作中,可以发现漏油、漏气、零件异常、运转不良等。 这就是清扫检查的理由。 因此,需要依据打扫→擦试→检查→修理→刷擦→遵守的程序进行。 清洁推行要领 1. 落实前 3S工作; 2. 制订目视管理、颜色管理的基准; 3. 制订稽核方法; 4. 制订奖惩制度,加强执行; 5. 维持 5S 意识; 6. 高阶主管经常带头巡查,带动重视。 清洁( SEIKETSU) 定义 将前 3S 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及维持成果。 目的 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并显现“异常”之所在。 推行要领 1.落实前 3S工作; 2.制订目视管理、颜色管理的基准; 3.制订稽核方法; 4.制订奖惩制度,加强执行; 5.维持 5S意识; 6.高阶主管经常带头巡查,带动重视。 5S一旦开始,不可在中途变得含糊不清,如果没能贯彻到底,又会形成另外一个污点,而这个污点也会造成公司内固定而僵化的气氛。 部分员工会认为“我们公 司做什么事都是半途而废”,“反正不会成功”,“应付应付算了”。 要打破这种僵化的现象,唯有坚持贯彻到底。 经过长时间烙上的污点,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来改正。 ( 1) 落实前 3S工作 ● 彻底落实前 3S的各种动作。 ● 充分利用文宣活动,维持新鲜的活动气氛。 ● “整理”、“整顿”、“清扫”是动作,“清洁”是结果,即在工作现场进行整理、整顿、清扫过后呈现的状态是清洁。 ( 2) 制订目视管理、颜色管理的基准 ● 清洁的状态,在狭义方面是指“清净整洁”,在广义上则是指“美化正常”,也就是除了维持前 3S 的效果以外,更要透过各种目视化的措施,来进行点检工作 ,使「异常」现象无所遁形而立刻加以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