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挖掘机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整机质量并完成行走任务。 单斗液压挖掘机的履带式行走机构的基本结构与其他履带式机构大致相同,但它多采用两个液压马达各自驱动一条履带与回转装置的传动相似,可用高速小扭矩马达或低速大扭矩马达。 两个液压马达同方向旋转时挖掘机将直线行驶;若只向一个液压马达供油,并将另一个液压马达制动,挖掘机则绕制动一侧的履带转向。 若使左右两个液压马达反向旋转,挖掘机将进行原地转向。 行走机构的各个零部件都安装在整体式行走架上。 液压 泵输出的液压油经过多路换向阀(主控阀)和中央回转接头进入行走液压马达,该马达将液压能转变为输出扭矩后,通过齿轮减速器传给驱动轮,最终卷绕履带以实现挖掘机的行走。 单斗液压挖掘机大都采用组合式结构履带和平板型履带板没有明显履刺,虽附着性能差,但坚固耐用,对路面破坏性小,适用于坚硬岩石地面作业或经常转场的作业。 也有采用三履刺型履带板,接地面积较大,履刺切入土壤深度较浅,适用于挖掘机采石作业。 实行标准化后规定挖掘机使用质量轻、强度高、结构简单和价格比较低的轨制履带板。 专用于沼泽地的三角形履带板可降低接地比,提高挖 掘机在松软地面上的通行能力。 挖掘机的驱动轮均采用整体铸件,能与履带正确啮合、传动平衡。 挖掘机行走时驱动轮应位于后部,使履带的张紧段较短,减少履带的摩擦、磨损和功率消耗。 每条履带都设有张紧装置,以调整履带的张紧度,减少履带的震动噪声、摩擦、磨损以及功率损失。 目前单斗液压挖掘机都采用液压张紧结构。 其液压缸安装于缓冲弹簧内部,减小了外形尺寸。 图 9 行走机构 5. 工作装置 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种类繁多(可达 100 多种),目前工程建设中应用最多的是反铲和破碎器。 铰接 式反铲是单斗液压挖掘机最常用的结构形式,动臂、斗杆和铲斗等主要部件彼此铰接,在液压缸的作用下各部件绕铰接点摆动,完成挖掘、提升和卸载等动作。 动臂:动臂是反铲工作装置的主要部件,目前采用的最多的是整体式动臂,组合式动臂在作业情况复杂、多变的场合,现一般作为特殊配置。 整体式动臂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质量轻而刚度大。 其缺点是更换的工作装置少,通用性较差。 多用于长期作业条件相似的挖掘机上。 整体式动臂又可分为直动臂和弯动臂两种。 其中直动臂结构简单、质量轻、制造方便,用于悬挂式液压挖掘机,但它不能使挖掘机获得较大的挖掘深 度,不适用于通用挖掘机;弯动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与同长度的直动臂相比,可以使挖掘机有较大的挖掘深度,但降低了卸载高度,这正符合挖掘机反铲作业的要求。 图 10 斗杆 图 11 铲斗 基本要求: 铲斗的纵向刨面形状应适应挖掘过程各种物料在铲斗中运动规律,有利于物料的流动,使装载阻力最小,有利于将铲斗装满。 装设钭齿,以增大铲斗对挖掘物料的线比压,钭齿及铲斗形状参数具有较小的单位切削阻力,便于切入及破碎土壤。 钭 齿应耐磨、易于更换。 为使装进铲斗的物料不易掉出,斗宽与物料直径之比应大于 4: 1。 物料易于卸载干净,缩短卸载时间,并提高铲斗有效容积。 反铲用的铲斗形状、尺寸与其作业对象有很大关系。 为了满足各种挖掘作业的需要,在同一台挖掘机上可配给多种结构形式的铲斗,其形式有橡胶卡销式和螺栓连接式。 铲斗与液压缸连接的结构形式有四连杆机构和六连杆机构。 其中四连杆机构连孥方式是铲斗直接铰接于液压缸,使铲斗转角较小,工作力矩变化较大;六连杆机构连接方式的特点是,在液压缸活塞杆行程相同条件下,铲斗可获得较大转角,并改善机构的传动特 性。 四、 SY215C8M 型挖掘机参数 整机质量: 发动机型号:三菱 6D34 形式: 6 缸、 4 冲程、水冷、直喷、涡轮增压、空空中冷 气门间隙:进 排 进气顺序 :153624 额定功率( kw/rpm): 114/2050 最大扭矩( Nm/rpm): 590/1400 排量( L) : 缸径 /行程( mm) : 104/115 额定油耗( g/) : 217 主泵: K3V112 柱塞式(日本原装川崎)串联电控变量泵最大排量112ml/r,该泵按总功率恒定进行变量、高压切 断、中控负流量控制 伺服流量 L/min:20 系统压力:工作装置 行走系统 MPa 回转系统 MPa 伺服系统 MPa 液压油缸(数量 缸径 行程 杆径): 动臂油缸: 2120128585 斗杆油缸: 1135149095 铲斗油缸: 1115112080 回转速度: 行走速度(低速 /高速): 作业参数: 标准斗容: 立方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