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作业指导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评价程序、质量控制措施、工作进度、人员分工、经费概算等。 4.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目的、基本原则和范围 控制效果评价的目的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 明确建 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 针对不同建设项目的特征,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 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 为建设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依据。 控制效果评价的原则 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对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遵循科学、公 正、客观、真实的原则,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排除非技术人为因素的影响。 公司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EFGA 第 13 页 共 页 第 0 次修订 批准: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实施细则 实施日期: 年 月 日 控制效果评价工作应在生产满负荷和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 控制效果评价工作应遵循国家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 控制效果评价的范围 以建设项目实施的工程内容为准,主要针对试运行期间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评价。 改、扩建和技术引进、技术改造项目应对利旧内容进行评价。 项目概况 主要包括工程性质、规模、地点、建设情况、“三同时”执行情况等。 对于改建、扩建建设项目 和技术引进、技术改造项目还应明确工程的利旧情况。 项目名称 应与委托单位提供的建设项目立项文件所用名称一致。 项目性质 一般分为新建、改建、扩建、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等。 建设 地点 项目 建设 地点应按行政区划说明地理位置(经纬度)并附项目所在区域位置图。 建设情况 根据 实际情况描述建设项目的总体建设情况。 “三同时”执行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描述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工程试运行情况 公司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EFGA 第 14 页 共 页 第 0 次修订 批准: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实施细则 实施日期: 年 月 日 根据建设项目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开展调查,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等,对建设项目进行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确定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的危害。 公司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EFGA 第 15 页 共 页 第 0 次修订 批准: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实施细则 实施日期: 年 月 日 7. 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评价 职业病危害因素概述 a)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 b) 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c) 劳动定员及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明确化学因素、粉尘、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不良气象条件等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仪器、条件、频次、检测 点设置等内容。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与评价 检测结果经整理分析后,用简洁的文字、图表等进行合理表述,并对结果进行评价。 防护设施设置及运行情况 防护设施防护 设计能力调查与检测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防尘、防毒、噪声与振动控制、防暑降温、防潮防寒、防辐射、事故通风等。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 超标时 ,应对防护设施的 防护效果进行检测 ,分析超标原因。 公司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EFGA 第 16 页 共 页 第 0 次修订 批准: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实施细则 实施日期: 年 月 日 防护设施维护情况 防护设施评价 防护用品配置种类、数量及参数调查 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调查 防护用品评价 建筑卫生学 主要包括建筑结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卫生学的调查、检测(包括检测方法、仪器、条件、频次、检测点设置等内容)与评价。 辅助用室 主要包括工作场所办公室、生产卫生室(浴室、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生活室(休息室、食堂、厕所)、妇女卫生室、医务室等的调查与评价。 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 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 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 职业病危害的告知情况。 职业卫生培训情况。 公司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EFGA 第 17 页 共 页 第 0 次修订 批准: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实施细则 实施日期: 年 月 日 职业健康监护制度。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施及演练情况。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状况。 职业病危害申报情况。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 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情况。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病病人的处置。 评价单元 评价单元就是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建设项目分成有限、确定范围进行评价的单元。 常用的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和方法 以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评价单元 以工艺方案、总体布置及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影响等综合方面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析与评价,宜将整个项目作为一个评价单元。 将具有共同职 业病危害因素的场所和装置划分为一个单元。 在建设项目职业公司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EFGA 第 18 页 共 页 第 0 次修订 批准: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实施细则 实施日期: 年 月 日 病危害评价时,可将有毒物质、生产性粉尘、噪声、高温、非电离及电离辐射危害的作业场所各划归一个评价单元。 以工艺特征划分评价单元 按工艺功能划分 ( 1)按原料储存区域 ( 2)反应区域 ( 3)产品蒸馏区域 ( 4)吸收和洗涤区域 ( 5)中间产品储存区域 ( 6)产品储存区域 ( 7)运输装卸区域 ( 8)气体压缩区域 按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划分 可将建设项目按照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分为机械加工车间、热处理车间、电焊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等不同的布置相对 独立的生产车间各划归一个评价单元。 按工艺条件划分 可以按建设项目操作温度、压力范围不同划分评价单元,也可以按开车、加料、卸料、正常运转、添加辅料、检修等不同作业条件划分评价单元。 职业病危害评价方法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并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和定量分级结果,对试运行期间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价,并可通过检查表分析法评价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 职业卫生调查 公司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EFGA 第 19 页 共 页 第 0 次修订 批准: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实施细则 实施日期: 年 月 日 在分析预评价报告的基础上,开展职业卫生调查。 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概况、试运行情况、总体布局、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布局、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及产品、建筑卫生学、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辅助用室、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时空分布、预评价报告与防护设施设计及审查意见的落实情况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