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科技专项十一五实施方案宁波市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新材料、半导体照明、装备制造、模具制造等五大产业科技专项实施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单位产量的能耗等方面还存在差距,不能做到全工艺流程自动化。 另外,磁性材料企业间发展水平不平衡,产品技术档次总体较低,仅有个别企业的部分产品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生产中低档产品的企业仍占较大的比例;材料设计和制造的技术装备比较落后,高精度的分析和测量设备较少;在材料的高端应用方面,较普遍地缺乏自 主开发新产品的技术能力,明显制约了产品附加值提升,同时,虽然国际上高科技企业普遍愿意与材料供应商进行技术合作,但我们的磁性材料企业较普遍地缺乏这方面的技术能力,因而明显制约了国际竞争力;相关的科技研发科研投入偏少、研究和生产方面的高级人才严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低;磁性材料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企业信息化程度偏低。 以上种种不足,制约了我市磁性材料企业在与国外优势企业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从而进一步发展壮大。 建有‚中国塑料城‛的宁波,随着镇海炼化 100 万吨乙烯、 LG甬兴 60 万吨 ABS树脂项目、台塑投资 100亿美元的 台化项目、杜邦总投资 10 亿美元的 PTA 项目、华联投资 10 亿元的 PET、 PBT聚酯项目以及三菱丽阳投资 1亿多美元的腈纶项目等的落户宁波,市内的高分子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壮大,已成为国内最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加工基地。 与此同时也涌现出一批自主创新的企业,如宁波大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填补了国内空白,其性能和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宁波天安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生物降解树脂 — 聚羟基烷酸脂的生产基地;宁波洁达公司在尼龙 6/粘土复合材料、 PBT/PET复合磨尖丝方面,填补了多项国内 空白;宁波能之光在高分子合金相容剂领域已位于国内前3名;宁波信高塑化的汽车专用改性尼龙、电动工具专用增强尼龙、增强增韧PP 及环保型阻燃 ABS、 PP 等,性能已能与国外同类产品媲美。 但从整体上看,本区域高分子材料领域企业众多,但规模普遍小,缺乏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从事成型加工与制品制造的企业多,从事高分子新材料开发的企业则相对不足,企业主要还是以模仿为主,自主创新能力欠缺,缺乏特色与支柱产品,相当多的领域还是空白,因而在利润更高工程塑料、高性能专用料、先进复合材料领域缺乏竞争力。 宁波为我国重要的制造 业基地,装备制造、电子电器、汽车配件业比较发达,这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出口产品面临越来越多地‚绿色‛壁垒,对高分子材料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在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战略的今天,不仅对高分子材料本身,同时也对其应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因此通过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不仅能降低高分子材料对化石资源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负荷,同时也能通过开发功能高分子材料服务于‚节能减排‛行动。 高性能金属材料是宁波新材料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宁波的不锈钢、铜合金、耐磨铸钢、粉末冶金件、电子银粉等产品己形 成优势和特色,在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宁波金属材料产业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是技术上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差距,多为中低档产品,高档产品大多被国外企业所把持;二是随着全球资源节约、绿色环保发展加剧,对产品的性能、寿命及环保等要求不断提高,面临产品升级压力;三是产品技术储备不足,一些新兴应用市场所需的新产品仍有待于抓紧开发。 宁波金属材料产业面临的上述问题,关键在于产业技术基础有待提高。 因此,通过实施宁波新材料产业科技专项,大力开展金属材料技术创新,突破一批产业重大关键技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从而形成 一批高档金属材料新产品,这对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强化产业技术基础和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目标 以市场为导向,以政策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以产业化为目标,立足宁波材料产业的优势方向, 结合我市新材料产业的现有基础、特色和发展需求,确定磁性材料、高分子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三个重点研究领域,设立 20个重点研究项目。 通过整合我市新材料行业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以及利用全国的研究力量,对上述重点专项项目进行技术攻关, 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处于 国内领先水平的专有技术,研制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和示范意义的、以先进制造技术为代表的材料制造和性能检测装备,建成若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创新平台,一方面对传统材料性能的提升、提高其竞争力,另一方面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材料附加值。 进一步推进我市新材料制造业及相关产业发展。 通过专项的实施,预计突破 20 项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授权和受理的国家专利 40 项左右,创 10 个以上国家级新产品, 新材料产业产值翻一番,其中新技术贡献率超过30%;促进我市新材料产业从以现在的中小规模制造为主向以技术 创新为主转变,培育出一批特色鲜明、在某一项材料生产技术上具有国际水平的企业,同时创造一批全国著名的新材料产品和品牌,并大力促进新材料及相关产品的出口,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整体提高我市新材料企业的技术水平,实现新材料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我市新材料产业的下一轮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专项攻关,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综合运用各种新技术能力强的科技创新队伍,建立有效的产学研结合和科技资源优化配制的自主创新机制使行业创新能力的到较大的提高。 到 20xx 年,把宁波市建成产品技术含量高、产品特色显著、 配套产业完善、辐射力强、生产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并以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为主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使我市新材料行业在十一五期间达到一个新水平。 三、拟解决的 关键共性技术 1. 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 我国虽然是磁性材料输出大国,但高性能、低成本烧结钕铁硼的水平与国际上存在较大差距;动力电机用稀土永磁材料的性能达不到要求;产品的附加值明显低于国外;粉末冶金烧结法制备的钕铁硼磁体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材料损耗大,磁性材料产品在单位产量的能耗方面还存在差距。 为改变我国稀土永磁材料的技术现状, 降低高性能烧结钕铁硼对中重稀土元素( Tb、 Dy)的依赖性,开展(类)双合金工艺研究及材料的物理性能研究,可节约我国宝贵的稀土资源,对提高效益具有现实意义,通过 突破和掌握耐高温稀土永磁材料生产的核心技术,将 在 动力电机这一重要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2.高性能粘结钕铁硼磁体产业化关键技术 粘结磁体耐腐蚀性强,抗氧化性能高,产品收缩率小,不需要机械加工,材料损耗小,适用于形状复杂和薄壁器件的生产。 特别适应了电子信息整机‚轻薄短小化‛的要求。 国内研究开发的钕铁硼磁粉的性能都偏低,特别在最高使用温度、高磁能积等方面,与国 外同类型产品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从而直接导致采用国产粉制造的粘结磁体性能普遍较低,且不同批次产品性能一致性较差。 通过磁粉的成分设计、快淬工艺的研究及粘结磁体制造工艺等的研究、突破钕铁硼磁粉的关键技术和相关设备的改造,实现连续化生产,打破国外对我国在该项技术上的垄断。 3.稀土永磁材料的的表面防护技术 钕铁硼磁体耐蚀性差,须对其表面进行防护处理。 国内钕铁硼表面防护技术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工业规模生产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差;新镀层、新镀种的研发速度无法跟上稀土磁体应用技术的发展;原材料上涨;镀层环保要求;污染治 理等。 因此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优化,同时根据应用的需求开展新镀种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4.面向特种电机的稀土永磁材料应用技术 我国虽然是磁性材料资源大国,宁波的磁性材料产业也在世界上占有首要位置,但我们只卖材料,却没有与材料有关的装备。 通过研究开发先进的磁性材料器件、乃至机电系统,不断提升材料附加值。 尤其应针对磁悬浮和特种电机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空白较多的现状,抓住机遇,力争在我市的这些领域形成技术优势,提升磁性材料的附加值,引领产业发展。 6.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先进复合材料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为三大特种纤维之一,具有高模量、高强度、耐磨、耐冲击、耐腐蚀的特点。 通过本专项开展国产原料与工艺稳定化技术,纤维蠕变性提高技术以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用技术研究,能够稳定和提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品质,扩大其应用领域。 7. 高活性高分子型反应性加工助剂生产技术 利用物理共混、化学共聚的方法是获得功能化、高性能化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方法,同时也是有效降低成本,改善加工性的主要途径。 针对高分子合金多相体系一般为不相容体系的特征,本专项将开展高效高活性反应性加工助剂生产技术,提高高分子合金的相容性,达到多组分性能 适当裁剪的目的,将有助于提高区域内工程塑料、电子电器用塑料、汽车用专用料的性能,使产品的总体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 8. 塑料回收料高性能高附加值制备技术 为了应对石油资源的持续上涨,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在实现废旧塑料的资源化的基础上,开展回收塑料的高性能与高附加值化是促进该行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技术基础。 重点开展回收塑料用高性能多功能改性剂的制备及加工技术,以及针对回收尼龙制备高性能专用料的研发。 9. 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低成本与高性能化制备技术 为了减轻塑料行业对石油资源的依赖,以可再生的 生物质原料获得高分子材料是本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本专项通过生物基塑料的低成本、高性能化技术的研发,有助于突破制约生物基塑料推广和应用的价格与性能瓶颈,推动区域内环境友好型塑料行业的发展,提升已有产业的技术水平,培育新的增长点。 10. 新型高性能工程塑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本市在传统工程塑料领域已形成一定的研发与生产能力,但对于特种及新型工程塑料的研发却相对落后。 因此开展新型高性能工程塑料的制备与应用技术不但可以为我市工程塑料行业的发展增添新的增长点,同时可以满足区域内电子电器、汽车配件行业持续发展 对新型高性能工程塑料的需求。 11. 高分子膜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高分子膜材料在循环经济、水处理、新型能源的利用中发挥巨大作用,开发水处理的高性能的分离膜、低成本高性能新型复合质子交换膜生产技术,不但可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而且也符合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战略,也能推动新兴能源用材料的发展。 12.绿色纤维材料改性与纺织面料复合功能化技术 不依赖于石油资源的绿色纤维材料的广泛应用是克服纺织品技术壁垒,缩短与国外新纤维材料开发应用水平的距离的重要发展方向。 开发绿色纤维材料的物理与化学 改性方法,克服其性能缺陷,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是实现产业化生产技术基础。 纺织面料的复合功能化已成为当前面料开发的重中之重,是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面料功能的复合化有助于提高产品的 科技含量与附加值,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进入 21 世纪以来,中国成为了世界公认的铜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但产品技术水平却相对落后美国等西方国家。 高性能、多种功能的新型铜合金材料目前仍有 50%以上依靠进口。 宁波地区具有铜电缆、铜管、铜棒材和多功能铜材料生产加工产业集群的优势,在高性能铜合 金材料的应用研究方面也有一定的基础。 通过本专项的实施,将在高性能、多功能铜合金材料设计、熔炼铸造和热处理加工等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不仅带动整个地区的行业发展、替代进口,同时也使我国在本领域的科研与生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耐磨铸钢广泛应用于挖掘机、装载机的斗齿、耐磨板等矿山及工程机械耐磨件。 目前该类材料及高端产品的制造技术掌握在世界上少数几家公司手中,形成技术垄断。 通过超高硬韧性耐磨合金铸钢材料成分设计、产品铸造工艺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将完全改变依赖进口的局面,填 补国内空白并大幅度减低成本。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变速箱齿轮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 汽车的传动齿轮要求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疲劳性能,而目前国内无论从材料制造到成型工艺都满足不了高性能传动齿轮的要求。 本项目通过表面致密化工艺和表面致密化齿轮的热处理工艺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在国内最先开发高端的汽车零件。 项目的完成,可以促进宁波汽车零部件和齿轮工业的发展,提升这些行业的技术水平。 铝及铝合金在铁路车辆的高速化、客货列 车与汽车的轻量化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铝合金的应用大部分是以焊接结构的形式。 目前,我国在上述产品的焊接均采用美国、法国、日本等国进口的中高强度铝合金焊丝。 本项目通过对高品质铝合金焊丝材料的熔体冶炼及净化工艺技术和线坯成形及热处理工艺关键技术的研究,研制和生产出高品质的铝合金焊丝系列产品,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品质铝合金焊丝,并取代进口铝合金焊丝。 PDP用特种银粉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关键技术 银粉是电气和电子工业的重要材料和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贵金属粉末。 随着航空航天、自动控制、计算机、仪表、 储能装置和高档家电等工程技术的发展,要求特种银粉材料具有导电性能高、振实密度高、粒径分布窄的特点。 目前国内外商品银粉密实程度不够,即其振实密度普遍只有 ,满足不了使用要求。 通过高密度超细银粉制备和粒径分布均匀化关键技术的突破,不仅能够填补国内空白,而且具有高的经济效益。 我国已经具有年产上亿吨铸件的生产能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却不能生产形状复杂、结构复杂、高精密、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铸件。 铸造行业技术落后也给我们带来了高污染、高劳动强度、高浪费 、高成本的问题。 铸造行业能源利用和技术改造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项目通过对新型节能环保加热炉及燃烧关键技术、烟气除尘和余热利用关键技术、短流程铸型成型工艺关键技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