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虹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原则:系统设计时注意完整性,须为招标方提供完善的存编制播一体化解决方案。 10)实用性原则:系统 设计、设备选型应符合中国国情,充分考虑媒资存储发展的需要和市场情况,设计性能价格比最佳的系统。 天虹媒资系统提供的方案和设备已满足如下主要标准: 1) GB/T 166491996 智能卡接口规范 2) GB/T 1795320xx 《 4: 2: 2 数字分量图像信号的接口》 3) GB/T 《信息技术 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号的通用编码 第 1部分 系统》 4) GB/T 《信息技术 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号的通用编码 第 2部分 视频》 5) GY/T 15820xx 《演播室数字音频信号接口》 6) GY/T 16020xx 《数字分量演播室接口中的附属数据信号格式》 7) GY/T 16120xx 《数字电视附属数据空间内数字音频和辅助数据的传输规范》 8) GY/T 16220xx 《可升级至高清晰度电视串行接口中作为附属数据信号的 24 比特数字音频格式》 9) GY/T 16320xx 《数字电视附属数据空间内时间码和控制码的传输格式》 10)GY/T 16420xx 《演播室串行数字光纤传 输系统》 11)GY/T 16520xx 《电视中心播控系统数字播出通路技术指标和测量方法》 12)GY/T 16720xx 《数字分量演播室的同步基准信号》 13)GY/T 17020xx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与调制规范》 14)GY/Z 17420xx 《数字电视广播业务信息规范》 15)GY/Z 17520xx 《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规范》 16)GY/T 18020xx 《 HFC 网络上行传输物理通道技术规范》 17) GY/T 《国家音像资料编目标准》 九 . 技术规范 节目的存储管理系统是天虹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核心。 系统要有一定规模的磁盘阵列和近线磁盘柜的存储能力,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扩展性,实现以存储系统为核心,为编辑系统、播出系统提供服务,具有快速查询、浏览、准确迁移、回迁的功能。 此外,媒资管理系统兼顾台内目前使用传统磁带库的管理功能,并能通过 WEB 方式向台内用户提供检索、查询服务。 该系统由以下几个子系统组成:上载节目的预处理 、上、下载系统、审核整理系统、编目系统、检索系统、磁带库管理系统、转码中心、数据的交换和用户管理、存 储管理系统、迁移系统、数据库、网络构架等组成。 媒资管理系统的生产流程为: 一、 上载节目的预处理 总编室磁带库所存的各种格式的模拟、数字磁带节目和 DVD 光盘节目经过筛选后,送到 预处理系统。 首先对使用年限比较长的模拟磁带通过磁带清洗机进行清洁处理,清洗机检测指标合格的磁带再经过核对条码、长度等参 数和认真浏览磁带内视音频资料内容后,扫描或手动输入磁带条形码,系统自动通过磁带条码从库房系统中获取各项编目信息,并自动填写基本编目信息(例如节目名称、作者等),生成上载采集任务,并分发给上载工作站。 要注意一盘磁带(一个条形码)多个节目的处理。 该系统应配备的硬件设备: 二 、 上、下载系统 视频 :上、下载系统是将目前总编室磁带库所存的各种格式的模拟、数字磁带节目和 DVD 光盘节目,通过上、下载工作站进行数字化处理储存到媒资系统;通过上、下载工作站将存到媒资系统的节目通过磁带、光盘等输出方式来满足其它节目制作、交换的 需要。 该系统应具备如下功能: 上、下载工作站在上载过程中将同时生成高码文件和低码文件。 模拟磁带:高码文件存为用于以后播出的 8(12)Mbps MPEG2 IBP 格式;数字磁带:高码文件格式存为 30Mbps I 帧 或原格式保存; DVD 光盘节目存为 8( 12) Mbps MPEG2 IBP。 低码文件都存为 360Kbps 的 WMV8 格式,用于检索、审看使用。 对其它编辑制作系统迁入媒资系统的成品和素材节目,按原格式保存。 重要素材 存为 50Mbps 全 I 帧。 上载过程中如果有噪波大和偏色现象,应通过硬件设备予以补 偿。 应配备一套降噪设备和一套色彩校正设备 (二期项目再购买 )。 直播节目或演播室节目可通过 上、下 载工作站定时采集上载、存储。 支持手动和自动采集方式。 可由上载管理服务器协同管理上载采集工作,并对所有 上、下 载站进行采集任务分发、实时质量控制, 在采集过程中,应具有黑场、断 帧等自动报警功能。 具有各种输入、输出接口,满足上 、下 载的需求。 数字化存储的节目可通过上、下 载工作站以移动硬盘、磁带或 DVD 光盘方式下载,满足其它节目制作、交换的需要,支持片段素材下载。 支持高清、硬盘、 P2 卡和 SONY 蓝光 盘上载。 支持关键帧的自动提取。 系统按需配置 7 台标清上、下载工作站、 1 台高清上、下载工作站,满足 3年内完成 5 万小时传统磁带的数字化转换任务。 另外,还需配置 4 台检索浏览工作站,通过检索浏览工作站检索节目,将需要的节目通过上、下载工作站输出。 由于采用集中上载,还需配备上载监看系统,包括一台多画面分割器,一台 50寸等离子监视器,耳机和音箱若干。 录像机和普通监视器由台内提供。 附件: 在 NAS 在线盘阵区划分出一个专用区使用,存储格式为原格式,并作简单的编目方便查找。 三、审核整理系统 审核整理属于数据生产的业务 子系统,主要用于高质量采集之后、归档之前的质量审核、简单编辑操作, 具有简单的快速串编、剪辑的能力, 具备音像资料的技术质量检验、主观评价和试听试看功能。 首先,对采集生成的数字化文件进行重新回放,确认采集过程中没有错误发生,文件可用,画面清晰,若无问题则签章通过,存储管理后台服务自动启动将高码流素材归档迁移至近线存储体。 若发现文件无法读取或者画面有损伤,则要求重新上载或作相应处理,具有 I/O 接口,支持录像机输出下载。 要求有其他辅助技术手段提高审核效率,比如支持自动识别黑场,静帧,彩条,超短帧等技术。 根据上载 节目量的情况,应配置 6 台审核工作站满足需求,每个站点配置专业监听 耳机和音箱各一个。 四、编目系统 对需要归档的资料进行的编制描述信息。 编目系统将处理以下四类数据:元数据、视音频数据、流媒体数据、关键帧。 主要对资料内容分阶段进行片段层、场景层和镜头层分别编目,编目原则严格 按照《国家音像资料编目标准》执行。 编目工作建议采取多次编目方式进行。 首先,对采集到的数据在编目工作站中进行编目,将包括片名、主要内容、导演、演员及背景资料等必要的文字信息进行注录, 使这些新上载的节目基本信息尽快能被查询利用。 然后,对已初编 的节目如需进行深层次编目,可调出原编目信息根据关键帧进行片段、场景或镜头级的反复编目著录。 另外,编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