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2冷却塔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6)凤台电厂工程项目部职能部门将对# 2 冷却塔施工全过程及其主要环节进行跟踪和监督,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质量、技术和管理问题。 ( 7)工程部每周将对实际进度和计划进行比较和考核,当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发生差异时,应及时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提出进度调整方案和补救措施并按程序呈报招标方批准。 ( 8)对于不可抗力造成的进度延迟,或招标方未按合同或未按计划满足施工先决条件造成的进度延迟。 凤台电厂工程项目部职能部门将按相关文件规定的程序及时通报招标方,并提交相应的证据和 进度 调整要求。 ( 9)凤台电厂工程项目部向招标方提交的月进度报告和年进度报告将执行合同约定的工程报告要求和报告程序的相关规定。 ( 10)对工程进度实施动态控制(见下图) : Y N 各级施工进度计划 工 程 进 展 实 际 工 程 进 展 实际进度与 计划进度比较 影响工程进度的 人为和自然因素 计 划 调 整 及 采 取 的 补 救 措 施 其他措施 经济措施 组织措施 技术措施 文 件 人 员 机 械 材 料 工器具 偏差。 ★注: 组织措施 : 如增加作业队数,增加工作人数,增加工作班次等。 技术措施 : 如缩短工艺时间,减少技术间歇期,实行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等。 经济措施 : 如实行包干奖金,提高计件单价,提高奖金水平等。 其他措施 : 如改善外部配合条件,改善劳动条件,实施强有力的调度等。 七、 施工总平面布置及说明 1. 平面布置依据: 1. 1 厂区总平面布置图: 1. 2 本标工程特点、施工方案及机械配备情况。 2. 平面布置原则: 2. 1 统筹兼顾、经济合理、施工方便,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临建。 2. 2 在规定的施工用地区域内,力求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尽力做到符合施工流程,减少二次倒运,又能使各专业和各工种之间互不干扰,便于管理。 2. 3 管线的布置要求整齐美观,排水畅通,整个现场要求文明整洁,满足安全、防火、防汛、防潮的要求。 3. 布置方案及说明: 3. 1 本平 面布置图仅对# 2冷却塔施工区域及办公区域。 3. 2 根据现场施工需要,临建设施尽量采取集中布置,以便现场统一管理。 由于施工安全的特殊要求,对危险区,施工前采取上方搭设安全隔离棚进行防护,以满足施工安全要求。 3. 3 冷却塔生产临建主要布置在 2 冷却塔的南面,砼预制场: 1000m砂石堆场: 500m2,地面采用 150mm 厚 C20 砼浇筑抹平收光,并在预制场内配备一台 10t/10m 龙门吊配合预制,木工房: 30m钢筋原材料堆场及加工棚: 150m木材堆场: 80m2。 3. 4 在生产临建南面布 置砼搅拌站一座,用于砼集中供料,搅拌机采用 JS1000型自动控制砼搅拌系统,并配备 一台砼电动拖泵,两台砼搅拌运输车。 搅拌机及停车场地面为 150mm 厚 C20 砼浇筑抹平收光。 3. 5 混凝土搅拌站采用散装水泥,另有水泥库备存一部分袋装水泥用于零散施工。 4. 生产临建布置: 施工生产临建的布置:考虑到沿道路的管线布置,均让开道路边线 ~3m并分区布置,生产临建中的现场办公室采用铝合金( 彩板 )材料,材料库、机修间、工具间等采用砖墙彩瓦结构;钢筋场、木工场、预制加工场等工棚均采用钢脚手管支撑彩板瓦防雨 ,生产临建布置见施工总平面图,临建用房见下表: 冷 却 塔 临 时 设 施 一 览 表 临 建 名 称 结 构 形 式 面积( m2) 备注 办公室 彩板房 120 5 间 工具间 砖墙彩瓦房 24 1 间 电工间 砖墙彩瓦房 24 1 间 材料库 砖墙彩瓦房 48 2 间 机修间 砖墙彩瓦房 24 1 间 零配件堆放间 钢管彩瓦房 50 1 间 木工房 钢管彩瓦房 30 1 间 水泥库 砖墙彩瓦房 60 1 间 砼养护池 露天 5 搅拌站操作室 彩板瓦房 15 1 间 搅拌站储水池 三七砖墙 20 1 间 砼搅拌站区域 露天 200 周转性材料堆场 露天 250 钢筋原材料堆场及加工棚 露天 150 砂石堆场 露天 500 爬模设备堆场 露天 250 木材堆场 露天 80 预制构件场 露天 1000 5. 施工道路及排水: 5. 1 施工道路主要利用厂区永久道路,为了满足施工要求在临建场内和搅拌 区域铺设几条临时道路,临时道路宽 4m,路基为碎石和石粉混合料铺设,C20 砼路面 150mm 厚。 5. 2 施工排水主要考虑为明沟排水,明沟布置在各道路边缘,并通 往施工区域东侧明沟内。 6. 施工总平面的管理: 6. 1 施工总平面布置是施工组织设计中各个主要环节经综合规划后反映在平面联系上的成果。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一经审定后,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遵照执行。 6. 2 为了使施工总平面布置指导现场管理,随时间的变化和工程的不断进展,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局部区域会有变动和修正,必须严格履行质保手册中总平面图的编、审、批制度。 6. 3 施工总平面图的管理由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工程技术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工程技术部门必须派专人负责,对有变动和修正的经项目部总工 程师批准,并及时在总平面布置图中标明,对发生重大变动的,重新绘制,报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7. 施工力能供应: 7. 1 施工用水 7. 1. 1 施工用水接至招标单位提供的接口( 10阀门井) ,装表计量 . 7. 1. 2 根据计算平均用水量< ,所以现场用水量以消防用水量考虑,则选用φ 100 无缝钢管接到施工现场及砼搅拌站。 7. 2 施工用电 7. 2. 1 根据计算施工现场用电高峰期用电量约为 500KWh,砼搅拌站用电量 约为 100KWh,由业主提供的变压器( 22变压器)变压 后按招标单位的技术要求接至施工现场电气控制柜,并设电度表有偿使用,能够满足现场的需要。 7. 2. 2 根据现场施工设备布置情况,分别接至各用电设备处。 7. 2. 3 电缆敷设,埋入车辆不易通过的地面下,并在施工中保护电缆不被损坏。 7. 3 施工通讯 当地电信部门申请二部固定电话号码,接至现场办公室,并根据需要配备手提电话若干用于工作联系,冷却塔筒壁上下联系采用 2只对讲 机。 7. 4 施工网络 由业主提供一个端口自行接入现场局域网。 8. 测量控制网 8. 1 进场时,由业主单位提供 建筑方格网及高程控制网,由测量人员办理书面交接手续。 8. 2 测量控制网作为施工区域定位及高程控制的依据,在施工区域内的控制点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护。 9. 氧气、乙炔供应:氧气、乙炔等均外购瓶装气,现场分开放置。 八、 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和措施 8. 1 施工顺序 : 8. 2 定位放线:根据业主单位提供的建筑方格网及高程控制网,由专业测量人员定出冷却塔中心及测量控制网,作为冷却塔施工的依据,在冷却塔对称位置基坑外约 3 米处作四个砼控制桩,用水泥砂浆固定牢靠,确保控制桩在施工过程 中不会被扰动。 8. 3 基坑开挖:冷却塔中心定位后,先用石灰标出土方开挖线,再进行土方开挖。 土方采用机械大开挖,配二部液压挖掘机,由一点开始,呈“之”字形逐步推进;基底到自然地坪按 1: 放坡,基底到水池底板(标高为 )为 1: 放坡。 在开挖过程中及时修理边坡,做到工艺美观,作业面留出 1m,沿基底外边缘设置一道通长排水沟 500 500,沿 基坑一周设 6个集水井(内口径 800 800 1000 砖砌),排水采用机械明沟排水到厂区设置的明沟内。 在基坑外围 1m 处设截水坎,防止雨水流入基坑。 机械挖土至设 计标高以上 2030cm,剩余土层留为人工挖土,有测量人员随时控制基底的标高。 达到设计标高后,及时请设计人员、监理单位分段进行基坑验槽,经确认合格后,及时进行垫层浇筑施工,防止土方开裂。 基坑开挖后,派专人经常观测土坡稳定情况,必要时可采用覆盖塑料布和拉网护壁措施,在土坡外 10m 内严禁堆载重物及土方,对于不良地基请设计院、地质勘探等部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地基处理。 8. 4 环形基础: 8. 施工顺序为: 8. 施工方法: ( 1) 在基础垫层上首先弹出环基内外模板线,其次根据图纸利用经纬仪放 出各人字柱支墩中心线,并放出进水管、排水沟之中心。 ( 2) 钢筋工程:钢筋根据图纸要求下料,钢筋安装首先搭设脚手架作为施工措施,搭设要求在符合规范规定的基础上满足施工的需要。 将加工好的环向钢筋分批放置在脚手架上箍筋逐根套在环向钢筋上,先绑扎上层钢筋,再依次绑扎下层钢筋和两侧钢筋,最后绑扎骨架内的环向钢筋和箍筋。 钢筋直径≥Ф 25螺纹钢采用单面电弧焊,焊接长度≥ 10d,钢筋直径<Ф 25 螺纹钢采用绑扎连接,绑扎长度满足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接头间距应大于 35d。 ( 3) 安装外模板:为了便于外模安装,外模板采用竖放法施工,用优质多 层板模板,竖向每 间距用上下 3 根对拉螺栓(Φ 12mm),上下对拉螺栓的水平距离为 800mm。 与对拉螺栓对应部分加 2 根 2m 长的钢脚手管作为加固优质多层板模板的背档,用对拉螺栓将钢管与木方和优质多层板模板连成整体,并用钢筋绑扎 安装内、外模板 浇灌砼 弹线 浇环基垫层砼 砼养护 拆模 施工缝处理 钢管支撑在土方斜坡上(在斜坡上打桩),竖向 2m 范围内至少 3点支撑。 模板施工完后应检查整体稳定是否牢固,半径尺寸偏差是否在验评标准内,检查调整到满足要求为止。 模板及其支撑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加固措施,且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 4) 冷却塔环形基础内需埋设冷却塔支墩预留插筋及避雷圆钢,避 雷圆钢下侧同冷却塔避雷环相连。 池壁竖向插筋吊在搭设好的脚手架上,下侧采用两道Φ 12螺纹钢筋固定。 ( 5) 施工缝处理:因段与段之间的施工缝环形主筋不断开,并有加固钢筋,所以施工时采用双层钢板网中间一层密布网堵头,一层横放,一层竖放,并用φ 20 钢筋加固,施工时先安装支撑钢脚手管,横 2 道,竖 5 道,然后绑扎加固钢筋,最后将钢板网绑扎在加固钢筋上。 ( 6) 砼浇灌:砼配合比由试验部门按图纸要求提供。 搅拌站供料,搅拌车运输,泵车布料,环基砼施工分段跳仓浇灌,基础的施工缝设置于两人字柱支墩间 1/3 跨度处,施工缝要避开进水沟、进水管、 斜坡道等位置。 在浇筑混凝土时要求做到:布料均匀,分层振捣,依次前进,振捣密实,砼上表面要作收光处理。 ( 7) 冷却塔基础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机械振捣,二次浇筑成形的施工方案。 为了避免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的出现及在浇筑时因浇筑速度太慢而产生的施工缝。 采取如下措施: A. 要求砼搅拌机每小时供料不小于 20m3,并要求试验部门对砼提前试配,选用最优配合比,砼初凝时间≦ 6小时。 B. 对砼的组成材料严格进行控制,构件的混凝土等级要求为: a. 人字柱支墩: C30, F200, P8 b. 环形基础及水池池壁: C30, F200, P8 排泥车道中心线环基砼浇筑方向及分层示意图注:环基分12 段施工,隔段浇筑砼1: 6双层钢板网(一层横一层竖)浇筑方向施工缝 c. 垫层: C15 C. 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为 等级,用量为 360380kg/m3,不宜超过 380 kg/m3,选用级配良好的粗细骨料,石子、砂子的含泥量和含泥块量均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同时严格控制砼的水灰比在。 因冷却塔环形基础跳仓施工,跳仓段中掺加高效混凝土膨胀剂。 D. 冷却塔基础砼浇筑使用一台砼搅拌机给料,环形基础砼浇筑时采用斜坡薄层,分层后退浇筑,一次浇灌到顶,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 30cm 左右。 要求上下层覆盖间隔时间≧ 3小时。 根据砼流淌坡度,布置 3 台插入振动器对砼进行分层振捣,保证砼 浇筑密实。 ( 8) 对已浇至设计标高的砼面拍打,振实后,用长尺抹平,赶走泌水的同时使砼面光洁、平整,并要多次抹面,至少三次,以避免出现混凝土表面干缩裂缝。 ( 9) 零米以下混凝土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项次 项 目 名 称 允 许 偏 差 值 1 环基中心点偏差 ≤ 10mm 2 进水管口在环基中心线上偏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