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和20xx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但对我国而言 , 企业成本高企的原因更为 复杂 , 融资成本 、 行政费用成本 、 物流成本 、 “临 时性停产 ”成 本 、 知 识 产 权 “防 盗 ”成本以及各种各样制度性灰色成本 、 隐性成本不一 而足。 因此 , 我国供给侧改革面临的任务更为艰巨 , 空间更为广 阔。 四是深化要素价格改革。 受到历史和制度的约束 , 我国供给 侧改革的劳 动 、 土地 、 资 金 、 创新等要素长期处 于 “压 制 ”状态 , 价 格机制尚未完全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 近年 来 , 我国已经在放开 二胎 、 农村土地同权同价 、 利率市场化 、 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做 出了诸多努力 , 海宁等地针对排污权 、 用能指标 、 建设土地等各 类 要素 的 差别化 价 格机 制 ,也是 这 方面 的 有益探 索。 但 总 体 而 言 , 距离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充分发挥仍有不少差距 , 需要下一步 积极 突 破。 五是 保 护和 尊重 企业 家 精神。 熊 彼特 认 为, 企业 家的工 作 10 是 “创造性的破 坏 ”, 创新的主 动 力来自于企业家精 神。 从某种程 度讲,在改革开放的前一阶段,我国的企业家主要做的 是 “套 利 ”, 而 非创 新, 利 用 “舶 来 ”的 装备 技术 实 现了 追 赶。 但目前 这 种 套利 的 空间变 得 越来 越 小了, 亟 需培 养 出一批 创 新型 的 企 业 家。 创新型企业家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第一是自由 , 心灵的自由 和行动的自由 ; 第二是稳定的预期 , 在中国创业不仅面临商业风 险 , 还面临诸多制度性风险。 而这些都与产权保护有关 , 与对待 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的态度有关。 这不是简单的放宽民间准入所 能解决 的 , 需要从上到下真真正正建立一个私有财产制度 , 并一 以贯之得以执行。 11 图表 5 供给侧改 革 的主要 手 段 三、用供给的视角判断 20xx 年宏观经济走势 目前 主 要机 构对 我国 明 年经 济走 势判 断 的总 基调 是继续 探 底下行 , 认为经济增长可能跌至 %上下。 笔者归纳了一下 , 这 些机构主要的依据有四个。 一是世界经济复苏动能不足。 经济危机从金融到实体 、 从中 心到外围的传递并没有结束 , 新兴经济体的资产负债表调整刚刚 开始。 再加上美国加息落地 、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下滑 、 各类 地缘政治冲击等等,决定世界经济底部尚未显现。 二是 去 产能 化全 面实 质 性展 开。 从工 业 企业 各类 绩效指 标 12 看 , 我国已进入大规模存量调整窗口期。 如果考虑五中全会以来 对供给侧改革的表述 , 预计明年行政力量加速僵尸企业 、 过剩产 能企业的淘汰将会加快。 三是房地产调整周期变长。 一般而言 , 在房地产销售数据和 价格 数 据转 正之 后 的 2—3 个季 度 房地 产 投资 数据 将会 出 现 逆 转。 但受到过高的库存 、 过度的区域分化 、 人口红利消失等因素 影响,这种关系的传递被大大推迟。 四是高债务的拖累。 20xx 年中期大股灾加速了企业和居民 债务率的上扬 , 同时也拖累了中国去杠杆和资产臵换的速 度。 这 种高债务率与通缩的叠加不仅会干扰宏观调整政策的制定 , 更会 延长中国经济在底部运行的长度。 图表 6 部分机构 对 明年我 国 经济 形势 的判断 机构名称 预测时间 基本判断 GDP 预测 世界银行 20xx 10 月 年 中国经 济 进入增 速 放 缓 但更加 平 衡和 可 持续的轨道。 % 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 20xx 10 月 年 中国大 宗 商品密 集 型 投 资和制 造 活动 下 滑,增 长 减缓程 度 符 合 预测, 但 其溢 出 效应正越来越明显。 % 高盛 20xx 12 月 年 中国的 经 济状况 仍 将 充 满挑战 , 而且 增 长将继续 “曲折减速 ”。 % 瑞银证券 20xx 10 月 年 受到房 地 产去库 存 、 清 理过剩 产 能和 僵 尸企业以及出口疲软的影响 , 20xx 年经 济增长的下行压力有所加大 % 国泰君安 20xx 11 月 年 中国经 济 增速换 挡 从 快 速下滑 期 步入 缓 慢探底期,未来经济 L 型。 % 中国人民 大学 20xx 11 月 年 各类宏 观 经济指 标 将 在 趋势性 力 量和 周 期性因素的叠加作用下继续下滑探底。 % 中国 科学院 20xx 11 月 年 经济增速继续小幅回落 , 下行压力较大。 % 13 不可 否 认, 上述 观点 和 论述 的确 反映 了 中国 经济 的真实 情 况。 但若从供给端观察 , 并把观察周期放得稍远一些 , 这些判断 可 能低 估 了经济 的 潜力 , 并忽视 了 底层 正 在崛起 的 创业 创 新 力 量,而这正是中国经济的希望所在。 衡量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应作适当调整。 供给经济学告 诉我们 , 仅仅用三驾马车的月度数据来判断和预警 , 肯定是不全 面的。 正如前文所述 “新三驾马 车 ”, 劳动力 、 资本 、 技术创新的 走势更为关键。 但由于这三个数据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口径和获得 渠道 , 一个想法是 , 新增就业 、 居民收入和单位能耗三个指标 , 作 为替代指标 , 可能更为妥当。 新增就业反映了经济活动的繁荣或 者收缩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