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晶硅投资与发展分析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与仅指太阳辐射能的“狭义太阳能”相区别.二、太阳辐射与太阳能生物圈中的热能系来自太阳的辐射能。 其主要波长范围是150~4000nm(lnm=10m;nano为十亿分之一,符号n,纳),可见光约在380~760nm,波长大於760nm的是红外线,而小於380nm的是紫外线。 红外线约占50~60%,紫外线约占1%,其余为可见光。 紫外线对生物细胞有杀伤性和引起突变作用,但紫外线穿过大气层时大多被臭氧吸收了。 长波辐射有增热效应,所以红外线可以使地球上的温度升高,地球上的温度变化非常可观,176。 C,最高纪录是58176。 C,同时温度也影响生物的分布。 可见光在生物圈中是非常重要的,植物只能利用可见光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供生物利用,所以说光合作用是生界与无生界的桥梁。 太阳光影响陆上,海洋生物的分布及生长,海平面200公尺以下,因缺少阳光所以绿色植物无法生存。 光也影响动物的行为,如动物的活动,迁徙。 太阳能即地球接收自太阳之辐射能,其直接或间接地提供地球上绝大部份之能源。 1018W之辐射量,数量实在大得难以想像。 假设每人平均需要103W,则一百亿人才不过是需要1013W,因此只要将抵达地表太阳能的百分之一转换成可用的能量,则满足全球能源需求已是绰绰有余。 但是太阳能在先天上也有它的缺点,首先,它是「稀薄的」(diluted)能源,需要广阔面积才能收集到足够人类使用的能量。 其次,太阳能是「间歇性的」能源,无法连续不断地供应,例如阳光仅出现在白天,而且时常受到云层掩蔽,因此太阳能必须加以储存,以供夜晚或多云日子使用,故有时需要他种辅助之能源设备配合使用。 太阳内部所产生能量之本质,目前仍是个未解问题。 由光谱测定法,已确定太阳是由气体物质所构成,约有80%的氢和19%的氦,其余则为少量之重元素。 106公里之球体,108公里,其热度越靠近球心越热,其表面温度高达5762K,而球心温度可能达到201023仟瓦,109公斤/秒质量转变成之能量,1018W抵达地球大气外围。 太阳辐射能穿越大气层,因受到吸收,散射及反射等作用,故能直接抵达地表之太阳辐射能仅存三分之一,又其中70%是照射在海洋上,1017仟瓦小时,此仍是一个大数目,可惜由於受到科技,经济和社会等因素限制,只有其中一小部份被人类所利用。 三、太阳能资源的优缺点与常规能源相比较,太阳能资源的优点很多,并且都是一般的常规能源所无法比拟的,概括起来为以下四个方面::1010t标准煤,为目前全世界所消费的各种能量总和的1104倍。 :根据天文学的研究结果,可知太阳系已存在大约5109年左右,根据目前太阳辐射的总功率以及太阳上氢的总含量进行估算,尚可继续维持大约1011年之久。 对于人类存在的年代而言,确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太阳辐射能“送货上门”,无论大陆或海洋、高山或岛屿都“一视同仁”,既无“专利”可言,也不可能垄断,开发利用都极为方便。 :太阳能素有“干净能源”和“安全能源”之称。 它不仅毫无污染,远比常规能源清洁;也毫无危险,远比原子能安全。 太阳能资源虽然有着上述几方面常规能源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但也存在着相当严重的缺点和问题::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的总量尽管很大,但是能流密度却很低。 平均说来北回归线附近夏季晴天中午的太阳辐照度最大,~;冬季大约只有一半,而阴天则往往只有l/5左右。 :由于受到昼夜、季节、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晴阴云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太阳辐射能既是间断的又是不稳定的。 :就太阳能利用的目前发展水平来说,有些方面虽然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技术上也是成熟的,但是因为效率普遍较低,成本普遍较高,所以经济性较差,还不能(至少不容易)与常规能源相竞争。 四、太阳能利用方法的分类太阳能的利用方式主要有:光伏(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太阳能聚热系统,利用太阳的热能产生电能;被动式太阳房;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取暖和制冷。 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打效应原理,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不论是独立使用还是并网发电,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它们主要由电子元器件构成,不涉及机械部件,所以,光伏发电设备极为精炼,可靠稳定寿命长、安装维护简便。 理论上讲,光伏发电技术可以用于任何需要电源的场合,上至航天器,下至家用电源,大到兆瓦级电站,小到玩具,光伏电源可以无处不在。 目前,光伏发电产品主要用于三大方面:一是为无电场合提供电源,主要为广大无电地区居民生活生产提供电力,还有微波中继电源等,另外,还包括一些移动电源和备用电源;二是太阳能日用电子产品,如各类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路灯和太阳能草地厂各种灯具等;三是并网发电,这在发达国家己经大面积推广实施。 德国太阳能系统增长趋势(兆瓦)资料来源: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渤海证券研究所 日本太阳能系统增长趋势(兆瓦)资料来源: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渤海证券研究所五、太阳能光伏技术应用前景传统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减少,与此同时全球还有约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 这个时候,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其中太阳能以其独有的优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丰富的太阳辐射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廉价的能源。 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球的能量高达80万千瓦,%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为5%,1012千瓦时,相当于目前全世界能耗的40倍。 将光能转变为电能的光伏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它能够实现人类向可持续的全球能源系统转变。 相对而言,目前这项技术的发展还处在初期阶段,到2030年之后将会有很稳定和很高的增长率,会成为可行的电力供应者。 随着科技发展,预计2030年以后发电成本会继续降低。 所有技术如晶体硅、薄膜以及一些新概念将会在市场上大量涌现。 如果新概念得以成功实施,模块的转换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最终,光伏模块的能源转换率将达到30%—50%,从而使太阳辐射能可以高效地使用。 安装在阳光充足地区的一平方米最高效的光伏模块每年将发电1000千瓦时。 到2030年,光伏系统组件将发展成建筑物通用的部件,可以实现大规模的标准化的具体应用,几乎所有新建筑都将安装光伏阵列,把光能转化为电能。 未来几十年,传统能源仍将是主要的能源,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在不断增加,将发挥重要作用。 光伏发电、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水电和地热能将以补充的形式配合供应需求。 由于光伏发电具有节约成本的优势,它被认为是太阳光照充分时期供应电力的首选。 欧盟希望能够在2010年安装3GW(百万千瓦)的光伏发电装置,在2030年安装的光伏发电装置可能增加到200GW左右,全世界可能会达到1000GW,占世界发电总量的4%。 到2030年,光伏发电将会在发展中国家的乡村大规模普及,为1亿多个家庭供电,这将对今天尚不能用上电的17亿人口中的5亿人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自从实用性的硅太阳电池问世以来,世界上很快就开始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 发展初期,因太阳电池价格昂贵,光伏发电主要限于在空间为卫星供电。 随着太阳电池技术提高,价格下降,光伏发电逐渐在地面得到应用,规模也日益扩大。 据报道,1998年,是1992年58。 2MW的近3倍。 近几年国际上光伏发电加速发展,美国计划到2010年安装1000~3000MW太阳能电池,而日本计划到2010年安装7600MW太阳电池。 光伏发电不消耗燃料,不受地域限制,规模大小随意,可以独立发电或并网发电,无噪声、无污染,建设周期短,不用架设输电线路,安全可靠,维护简便,可以无人值守,具有其它发电方式无可比拟的优点。 它是大规模利用太阳能的重要技术基础。 从1958年美国发射的卫星上首次使用太阳电池开始,至今全世界发射的4000余颗卫星,90%以上采用光伏发电系统供电。 所用太阳电池,大部分为硅单晶电池,近来开始采用砷化锭和磷化钢电池。 太阳电池方阵组装方式有体装式和帆板式两种,功卒小至数瓦,大至上千瓦、几十千瓦。 空间光伏发电用的太阳电池要求,转换效率高,重量轻,耐辐照性能好,温度系数小等,今后发展重点是薄膜太阳电池。 在卫星上成功地实现光伏发电后,人们自然会提出建造空间电站的设想,利用空间太阳辐射强、不受昼夜、气候、季节影响的有利条件,在空间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再用微波或激光传输到地面。 70年代,美国提出建造一座500万kW空间电站的计划,但经过深入的分析论证,到1981年得出结论,认为近期内研制空间电站为时过早,经济上得不偿失,以致后来改变了计划。 光伏发电用于地面之后,因价格贵而首先在一些特殊领域获得应用,如海上导航,牧区电围栏,微波通讯,管道阴极保护等。 随着价格的下降,光伏发电逐渐扩大应用领域,目前主要用于以下四个方面:消费性产品,如非晶硅太阳电池供电的计算器,太阳能钟表,太阳能照明灯具,太阳能收音机、电视机等,这类产品约占世界光伏产品销售量的14%;远离电网居民供电系统,包括家庭分散供电和独立光伏电站集中供电,其占世界光伏产品销售量的35%;离网工业供电系统,其占世界光伏产品销售量的33%;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其占世界光伏产品销售量的18%。 随着光伏发电规模的扩大,井网发电系统将快速发展。 80年代,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建设的并网光伏电站规模从100kw到1MW不等,现在正计划建设10MW并网光伏电站。 此外,美国、德国、日本等国计划建设的“太阳屋顶”,都采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光伏发电在发展中国家也得到了一些应用,但应用重点是小型系统,主要解决无电或严重缺电地区家庭用电的需要。 六、世界增加光伏制造业的投入世界总能耗中的1/3为建筑物能耗,它也是未来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最大市场。 光伏系统和建筑结合将根本改变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能源中结构中的从属地位。 国际能源组织(IEA)于1991和1997年相继两次起动建筑光伏集成计划。 许多国家也制定了本国的屋顶计划:1997年6月,美国宣布了“克林顿总统百万屋顶光伏计划”,旨在加速和促进美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把发电成本降到6美分/KWh以下,保持和加强美国光伏产业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支配地位;欧洲于大致相同的时间宣布了百万屋顶计划,预计2010年完成;日本政府的计划目标是,到2010年安装5000MW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德国联合政府则在欧洲百万屋顶的框架下于1998年10月提出———安装10万套PV屋顶系统,总容量在300—500MW。 世界光伏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格局。 七、太阳能产量预测我们预测整个行业销售收入在2006年至少达到150亿美元,在2010年达到360亿美元,税前利润2006年增加到38亿美元,2010年至少达到64亿美元。 这种扩张是由以下因素推动的:需求增长超过了产能扩张的步伐、有限的价格竞争以及成本的大幅下降。 预期到2010年,全球太阳能产量将增长4倍、销售收入增长3倍、利润增长3倍,这种巨大的成长预期并没有导致不切实际的估值。 目前典型的太阳能股票价格只有2006年盈利的20倍,这些适度估值的结果是这个行业具有很大上涨的动力而非下跌动力,我们预测这个行业内的优势公司的股票价格在未来2到3年内将至少有2倍的涨幅,某些情况下涨幅会更巨大。 20032009年世界太阳能产量及预测 20032009年世界太阳能产量及预测 20032009年世界太阳能利润以及利润率预测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飞速发展不但造就了中国新首富施正荣,还令到占太阳能电池8成成本的多晶硅价格飞涨,由几年前的13美元/公斤涨到现在的80至100美元/公斤,%,施正荣心急如焚。 近日G天威旗下的天威英利又拟赴纽交所上市,计划募集约30亿元,将使太阳能电池组的产能从100兆瓦提高到600兆瓦,而每兆瓦需要17吨多晶硅,对多晶硅的需求也相应提高5倍,但日本却突然减少对我国多晶硅的出口,简直岂有此理。 毛主席教导说要自力更生,开展生产自救,我国已批准宁夏石嘴山、河南洛阳、四川乐山、辽宁凌海4个千吨级多晶硅项目,其中宁夏石嘴山计划总投资70亿元,规模在5千吨级以上,是世界级的,1月23日的《证券时报》已证实施正荣将参与石嘴山硅基地项目,预计天威英利也将参与,保定离石嘴山的距离不到乐山的一半,况且其控股的乐山项目只有千吨级,杯水车薪,估计施正荣和天威英利将占70亿元总投资的大头,而石嘴山市的3家上市公司G东方钽(000962)、G英力特(000635)和G宁恒力(600165)全部完成股改,为会战世界级多晶硅基地项目铺平道路。 石嘴山多晶硅项目采用俄罗斯提供的“改良西门子技术”,宁夏自治区主席马启智亲自出席中俄技术合作签约仪式,项目动工在即。 多晶硅项目是高耗电高污染的化工项目,涉及电力、煤炭、硅砂、氯气、氢气、活性炭等主要环节,石嘴山市的3家上市公司分工合作,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近几个月来G东方钽已涨了99%,G英力特涨了50%,可G宁恒力居然躺在底部,G宁恒力未来将肩负起多晶硅基地项目电力、煤炭、活性炭3个主要环节的重任,公司的不良资产已剥离。 多晶硅片在太阳能电池中占成本的80%,我国把纯度为98%的金属硅以1美元/公斤的价格出口,%后,再以80至100美元/公斤的价格卖给无锡尚德、G天威等企业,增值80到100倍,你叫施正荣怎能吞下这口恶气。 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多晶硅是当今最成熟的技术,硅砂先在电弧炉中与碳置换成98%的金属硅,跟着与氯气、氢气反应后生成三氯氢硅(SiHCl3),再在氢气中还原沉积成多晶硅。 多晶硅项目投资庞大,一个千吨级项目规模等于一座中型石化厂,投资约12亿元,且氯气有毒,技术不过关的话,多晶硅会随氯气跑出,严重污染环境,所以即使多晶硅严重短缺,国家仍然审批极严,目前全国只批了4家千吨级多晶硅项目。 石嘴山市的3家上市公司中,有开采能力、并从事硅微粉生产的G东方钽提供硅砂;从事氯碱化工生产的G英力特提供氯气、氢气和部分电力;G宁恒力则提供电力、煤炭、活性炭和施工,其3个子公司中,宁夏恒力煤业有限公司与内蒙古煤城乌达相邻,主要经营冶金焦用洗精煤,宁夏华辉活性炭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活性炭生产企业,年产24000吨,80%的产品外销,活性炭可用来吸附氯气,宁夏冶金建设有限公司是当地大型施工企业,而大股东宁夏电力开发投资公司是自治区国有独资公司,正准备把电力资产注入到G宁恒力。 多晶硅项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