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房管大厦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用技术 加气混凝土砌块、粉煤灰小型砌块 地上结构 ~ 外墙外保温隔热技术 6 新型防水材料 聚氨酯涂膜 地下结构、屋面、卫生间 ~ PVC 防水卷材 地下结构、屋面 7 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 ~ 坐标点的引入 项目经理部进场时,项目部技术人员和建设、技术、勘察单位有关人员将建筑的轴线桩引入施工现场,并且将城市水准点引入现场,标注在周围围墙上,代号为 M M2,以次水准点控制工程的标高。 在土方开挖前项目部技术人员将 轴线桩引到现场现场四周固定的房屋墙 面上,作为施工轴线的投测点。 生产准备 现场临电负荷(附表 V18) 现场临电负荷 附表 V18 序号 用电设备名称 技术数据 数量(台) 换算后的容量( kw) 总容量( kw) 1 塔吊 QTZ125 1 140 140 2 电焊机 24KVA COSΦ= 8 3 平板振动器 ZB11050 2 4 拖式混凝土泵车 HBT60 75KW 2 75 150 5 插入式振动器 H250 8 44 6 木工机具 砂轮机 2 3 木工园锯 MJ225 1 木工平板刨 ME503 1 7 空气压缩机 12KW 1 12 12 8 高压消防泵 80DLX4 22KW 2 22 44 9 砂浆搅拌机 15KW 2 15 30 10 镝灯 6 21 11 办公、生活照明 30KW 1 30 12 采暖用电 30 1 30 13 潜水泵 QWD1522 26 14 钢筋加工 钢筋弯曲机 GWJ40 2 15 钢筋切断机 GJ40 11 2 11 22 根据上表:现场临电总容量 ,业主提供的总供电量应在 650KVA以上。 临时用水设计 本工程施工用水水源取自场区东侧道路边 Ф 200 给水管道,各用水引入点详见总平面图。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搅拌用水量不加考虑。 施工过程中考虑以下用水项目: 现场施工用 水按 5000L/班 Q=K1 ( K2xQ2/8 )/3600=()/8/3600= 生活用水 :按 300 人 ,10 升 /人 .班 Q=(K6xN1xQ1)/8/3600=()/8/3600=L/S 消防用水 :Q 消 =5L/S 总用水量 : Q 总 =(Q 安 +Q 生 +Q消 )=(++5)=D 总 = ( 4xQ 总) /Л rx1000x1000 = ()/()x1000 = 现场东侧供水管道 Ф 200,给水主管为 DN100,供生产和消防、生活用水能够满足需求,其管径如下: 给水主管: D=100mm;消防立管: D=100mm;生活区给水管: D=50mm;给水管埋深:在地面下 800mm;给水水箱:五层以下用水可从主管网上直接给水,六层以上考虑给水泵供水,给水箱容量为 15 立方米左右。 排水:生产排污采用 D=250mm 陶瓷管,埋深根据市政管网确定,坡度按 5%,每隔 30M 处砌一个沉淀清理井。 生活排水: 生活排污首先进入化粪池,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现场平 面布置 ( 1) 现场施工条件 本工程“五通一平”施工条件已具备,材料堆放、加工场区及主要道路已硬化完毕,临时办公楼及职工宿舍楼已施工完毕,施工图纸已到位,现场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已 全部进场,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另外,从施工现场来看,施工场地狭小,料具堆放及半成品加工场地受限,需合理布置。 施工场地南侧、西侧紧靠居民区,夜间施工噪音大,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采取积极措施,做好各种组织工作和民扰工作,以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 2) 现场施工平面布置: (详见总施工平面布置图) 施工扰民问题 现场南侧是居民区,业主方在先期拆房、平整场地的时候, 该处居民表现出良好的素质,体现出理解和充分配合,相信扰民问题会在业主的帮助下圆满解决。 (具体措施附后) 五、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土方工程及基坑支护 详见“土方工程及基坑支护、人工降水”施工方案。 工程测量放线控制 房产大厦工程平面形状复杂,特别是 1— 4 层部分,为保证建筑平面位置正确和轴线位置正确,平面控制以经纬仪布设成多个十字控制网,采用平面直角法进行定位放线。 垂直度控制采用内控法。 工程施工到 177。 ,结构层予埋 100x100x8 铁件,埋件上刻有十字交汇点作为经纬仪对中点,即永久投测点。 该投测点必须准确且加以保护,以后每层楼层施工时,在这些投测点上方予留 300x300 的方洞,用于向上垂直投递,垂直度每层偏差小于 5mm,全高1/1000 且不大于 30mm。 高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将建设单位提供的基准标高控制点投测到施工现场周围固定建筑物上,如:办公楼及宿舍楼、变电室墙体上、建筑围墙上。 在 177。 以上结构施工过程中,主楼部分 将 177。 基准点引测到电梯井剪力墙上,裙房部分将 177。 基准点引测到四周外围框架柱上,然后利用钢尺进行测量。 此钢尺须经检验并定尺使用。 当高程引至楼层后,用水准仪校核各点水平程度,楼层误差控制在 177。 5mm 以内,全高控制在 177。 30mm以内。 沉降观测: 工程开工后,进行对地基土变形、人工降水等对 临近建筑物的观测、监护,由专业公司进行观测,保证临近建筑物安全。 沉降观测:工程施工时,应随时埋设沉降观测点,具体位置设计现场定。 由专业测绘单位进行施工,施工期间,基础完成后立即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以后主体工程每上一层,观测一次,直至上部结构全部完成。 装修时,每月观测一次。 竣工后,第一年观测四次,第二年观测二次,以后每年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工程竣工后,依据观测数据编制成表归入资料档案。 沉降观测总布置详见“专业公司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地基与基础工程 基础部分:主楼为地下二层,片筏基础,裙房部分为地下一层,独立基础。 待土方工程完工后,组织设计、地质验槽,随即进行混凝土垫层施工。 混凝土垫层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表 面要平整,并严格控制垫层标高。 同时,因主楼土方在冬季施工,基底土层受冻,冻土层需全部挖土外运,可能造成基底标高超挖。 待验槽时,由设计部门出处理方案。 待垫层达到一定强度,同时满足防水工程施工时,进行防水工程施工,其施工流程如下: 基坑机械挖土、锚喷支护 →人工清槽 [机械配合 ]→钎探→验槽→混凝土垫层 100mm→ 1: 3 防水砂浆找平层 20 厚→ 厚 PVC 防水卷材一道→ C20 混凝土 4cm 厚→聚氨脂防水涂料 — [阴阳角处加贴无纺布 ]后浇带处 3M 宽,加厚为 4mm[两道中间加一道无纺布 ]→ 1: 3 水泥砂浆 找平层 20厚→ C20混凝土 4cm厚(含Φ 4@ 200)保护层→做底板砖模。 垫层施工:垫层施工前,将各集水坑的位置测量放线。 垫层施工时,首先修整集水坑边坡,其中超挖部分用同垫层混凝土同标号混凝土找补压实。 集水坑垫层同整个基础垫层同时施工,同时确保各部位垫层尺寸准确、无误。 考虑主楼部分为片筏基础,待垫层强度达到要求后,应首先弹出底板砖模控制线,以备进行砖模施工。 基础外侧砖模施工:由于本工程基础埋深达 10M左右,防水要求为 I 级,片筏底板厚度达 ,故采用 370厚 砖模,砖模内皮线应沿底板外边线外移 8cm。 ( 30 找平层+2 厚聚氨脂 +20 厚找平层 + 厚 PVC+20 厚找平层 +6 厚施工作法 =) 砖模砌完后,在内侧抹 1: 3 水泥砂浆 15mm,阴阳角处抹成圆弧 R=50。 待防水层做完后,砖模上部干铺油毡并砌一层砖墙做为防水层保护层。 考虑地下水和地板混凝土侧压力大,砖模外侧与基坑边坡缝隙用木模板做支撑牢固。 防水层施工: PVC 防水层施工采用虚铺法,聚氨脂采用涂刷防水胶,同时必须严密、牢固,满足搭接要求。 转角处及后浇带处增加附加层满足厚度 要求及防水层质量 要求。 在找平层施工过程中,确保防水层不被破坏,并做好工序穿插施工。 主楼部分基础工程:主楼部分分 9— 13 轴和 13—19 轴两段流水施工, 柱插筋→外墙上翻 20cm 支模→底板混凝土→墙柱筋绑扎→墙柱支模→墙柱混凝土→二层顶板支模→板筋及梁筋绑扎→浇筑地下二层顶板混凝土→地下一层柱、墙筋绑扎→墙柱支模→浇筑墙柱混凝土→地下一层顶板支模→顶板、暗梁筋绑扎→浇筑地下一层顶板混凝土。 钢筋工程:钢筋采用现场机械加工成型,人工绑扎。 ( 1)底板钢筋:底板钢筋采用 双层双排钢筋配置。 底层筋为长向筋放在短向筋上部。 上层筋为长向筋放在短向筋下部。 两层钢筋之间用 L45x45x5 角钢南北向通长支架,间距3M沿底板四周设置 [详图见会审记录 ],用以有效地架设上层钢筋网片,确保整个骨架安全可靠。 另外,为保证钢筋位置准确,在角钢支架之间 3M范围内,增设 Φ 22 马橙,梅花状1 个 /㎡ 均匀布设,并与上下双层筋绑扎牢固。 底板钢筋采用闪光对焊连接形式,接头应设在受力较小部位,并且相互错开,同一区段内接头数量≧ 25%,同一根钢筋在 35d范围内不准有两个接头。 底板钢筋保护 层厚度:下层筋 35mm,上层筋 25mm,采用混凝土垫块控制,间距 800mm。 ( 2)剪力墙钢筋:横筋在外,竖筋在内,双层网片间用Ф 8@ 500拉接筋(梅花布置)连接,确保墙体钢筋位置正确。 地下室剪力墙较长,为减少温度应力,每隔 20M 长设 2M 宽加强带,加强带内水平筋加密一倍 L=3000mm。 剪力墙钢筋竖向接头采用搭接接头方式,第一层钢筋接头距底板为 40d+200mm,一、二层钢筋接头应错开 40d+500mm,剪力墙钢筋搭接长度≦ 40d,水平筋锚入相邻墙肢,暗柱或端柱内≦ 40d。 ( 3)柱筋 按设计要求分二层或三层错开接头,接头留设位置及错开距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中柱子大样施工,接头连接形式采用锥螺纹连接。 柱子箍筋弯钩 135176。 ,平直长度按 10d,加密区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保护层厚度:柱子为 25mm,剪力墙为 20mm。 ( 4)板筋及梁筋绑扎: 板筋采用搭接接头,梁筋采用锥螺纹连接接头,所有接头应按规范及设计要求相互错开,搭接满足 40d。 梁保护层 25mm,板保护层 15mm,用预制好的混凝土垫块,两层板筋之间设通长马橙 Φ 10,间距视情况按 2M 布设,梁上弯矩筋下部在梁两侧各设一道。 模板工程: ( 1)基础底板外侧采用 370mm 砖模,内侧抹 1: 3 水泥砂浆,兼做防水层找平层。 ( 2)地下室剪力墙采用组合钢模,预先排好模板组合图,现场拼装,小钢板按校正好的混凝土剪力墙外边线,用 Φ 48钢管做横竖加强肋,双侧模板用Φ 12@500对拉螺栓连接,控制剪力墙厚度准确。 同时,用斜杆顶紧,斜撑杆与底板相交处予埋Φ 25L=1000mm@ 1500钢筋连接。 ( 3)顶板模板:为加快模板周转,采用可调节碗扣支撑,定型钢框胶合板快拆体系。 支撑立杆间距控制 — ,主龙 骨采用 100x100mm 木方或 2Φ 钢管,次龙骨采用Φ 48钢管或 50x100mm 木方,次龙骨间距 — ,模板均采用 12mm厚定型竹胶板,跨度大于 4M的梁或板模板起拱( 1— 3/1000) L。 混凝土工程: 主楼部分混凝土全部为 C40 混凝土,其中基础部分考虑抗渗 S10 要求,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实验室混凝土级配施工。 基础底板混凝土: ( 1)本工程主楼部分采用平板式片筏基础,尺寸50Mx30M,厚度 ,属大体积混凝土。 基础底板整体性要求较高,为了 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一气呵成,采用“自然流坡、斜面分层、薄层浇筑、循序推进”的浇筑方法,使混凝土自然流淌,形成斜坡。 在每条浇筑带的前、中、后布置三道振动棒,振捣过程中,要做到快插慢拔, 振点间距控制 40cm 左右,振捣时间控制 20S 左右,以表面出现灰浆为准。 振捣上层时,棒应插入下层 50mm。 混凝土浇筑完后,面层应高出基础标高 2— 3cm。 浇筑完成 4h后,再刮去表层浮浆,并用木抹子抹压密实,待接近终凝前,木抹子再次抹实找平。 浇筑完毕后,用三层麻袋片、二层塑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