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申论秘籍【申论】最后一个月复习计划内容摘要:
国考申论秘籍【申论】最后一个月复习计划 1申论精髓:一个字:抄。 不抄者低分,抄得差者中等分,抄得好者高分。 前三到四题一般都是概括题(解释词语、概括原因、影响什么的通吃)。 讲答题策略之前,先爆料阅卷人的评分标准。 (为什么我这么了解阅卷人的情况。 实不相瞒,我一很好的师兄就是申论阅读老师。 不过我这个师兄现在也考到浙江做公务员去了,按他的话说,做老师没前途)一般来讲,每题都有个参考答案(尽管 2010 年才有官方的答案,以前都没有公布的),但答案归答案,评卷人是不会完全根据答案内容来对比你回答的内容的,懂吗。 参考答案是完整的句子、段落,比如第一题一般是有 100,那就是一段 话,几个长句,所表达的东西全在里面。 阅卷人是不会细读你的文字然后跟答案进行对比,根据内容差多少给你扣多少的。 事实是,阅卷人有几个固定的词眼(就是词语,可以是动词,名词等),假如某小 题 100 个字以内概括,共 10 分。 阅卷人会有四到五个词眼,平均一个。 在他们快速扫视你问题答案的时候,他们是在搜寻你的文字出现了几个词眼(非常相近的也可以),如果几秒中内搜到了 3 个,那 就。 具体给多少。 评分人有选择的权利,看你字体工整,整洁,就多点;字体潦草,涂改较多,甚至模糊得都看不清写了什么,那他们会洒脱地打个低分。 2所以,如何使你的答题中出现他们需要的词眼。 这是关键。 答案是:“抄”。 怎么抄。 抄材料中的词语、短句。 切忌看完材料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因为材料很简单,问题也很简单,你概括出来的意思其实跟标准答案意思差不多,但,致命的是,你概括的语言中没有阅卷人需要的作为评分依据的词眼。 所以,正确的抄法是:回到材料,看到可疑的词语就做上记号,然后进行串联。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型内海,总面积 平方公里,海岸线 3784 公里,素有我国“鱼仓”、“盐仓”和:“海洋公园”的美誉。 渤海是中国北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开发力度加大,渤海的污染日益加剧。 ”这段就要标注出“污染加剧”,只要能符合问题要求的(不论是解释词语,还 是问原因,影响什么的,要出 现这 个词眼),就要放到答案中去。 这样 你针对每一个小题,你发现合适的词眼可能有重复或者是近义词,那么,重复的 选一个,近 义词的选材料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不用刻意去数,感觉哪个出现次数多就行,字数允许的话都写上放在一起之间不要用标点);你发现合适的词眼可能有 8 个,没关系,这是正常的,因为我们不知道阅卷人那 4们只能尽可能地把这些嫌疑词眼都找出来,然后把这些 8 个词眼用连接成句(尽量少用自己的大白话,切记)。 给大家分享下我的个人考试经验:虽然自己在这篇帖子里面说的主要是申论的考试技巧和做题经验,但我更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自己在3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 公务员考试那是一个题海战术,只有在考试前大量做题、训练才会有成功的把握。 我比别人成功其实也就是比别人多了一点,我做了很多题。 我相信报考公务员的人都抱着一颗一定要成功的心。 其实很多人不是没有努力,90%的人都是没有找到好的备战方法。 我考试的时候是从报名考试就规定自己每天要做多少题,把所做题目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都必须要搞懂,不懂的就百度,但是这样做耗费太多时间了,先不说别的,当我遇到一个知识点不知道的时候,我就去百度,但是搜到的那些资料我不知道哪一个是对的,只好把所有的都看完了自己再总结,得出结论。 这样真的是特别特别的浪费时间,做 题的时间也 拿捏不准。 有一天我在搜行测的一道模拟题知识点的时候搜到了一个“公务员考试宝典题库训练软件”,由于国考大战在即,就花了几十块钱买来练习,刚开始的时候觉得题量太多,但是一个月的训练之后,效果非常理想。 因为题库里不仅有练习题,还有相关解析,就不用到处去找资料浪费时间了,而且可以卡着时间练习, 这样 我就能在真正的考试中不会出现时间不够用的情况。 真的这个软件在我的公务员考试中那是起了决定性作用的,这也是我今天要推荐给诸位的最有分享价值的好东西。 想学的朋友可以到这里下载,我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即可连接。 基本上在这个软件上练习一个月就足够了,行测和申论花用2/3的时间来练习,其他的时间可以相对少一点。 非常极力的推荐给正在高压学习的朋友们,希望你们也能找到最好的方法,成就自己的4人生。 另外,像这种概括题,一定要单刀直入, 铿锵有力(就是下笔要直接)。 这样一方面是按要求做到简洁,另一方面避免废话,为你答上尽可能多的嫌疑词眼节省空间,像 100 字以内的回答开头都不要空两格;一个简单例子,比如:给定资料 1 提到,权威部门指出,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渤海将在十几年后变成“死海”。 这里的“死海”是什么意思。 直接回答:这里的“死海”是;切记莫要自作聪明这样来:综合来看,这 里的“死海”是;此处“死海”的意思如下。 再如:依据给定资料,谈谈你从下面一段文字中得到哪些启示。 (20 分)荷兰的“围海造田”与我国的“围湖造田”有着相似的初衷,而“退耕还海”与“退耕还湖”都反映了人类可贵的自省;还应该注意到,荷兰人的“退耕还海”虽然只涉及 3 平方公里的海域,但留给人们的思考却是很宝贵的。 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 300 字。 像这样的题目问 你什么启示,或者 啥影响之类的,直接回答: 有X 点启示(影响):第一, ;第二,;第三,。 ”。 不需要另起一行写,直接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段5落。 明白吗。 (同样是为了嫌疑词眼)你也许觉得这也太简单了,好,别急,我 们继续:最后一道题,40,这是最容易失分的题 ,一不小心,你就杯具了。 你也许才华横溢,下笔如有神;也许这次申论的话题刚好是你的研究方向,你受宠若惊,一气呵成,洋洋洒洒写下 1000 字文章;然而,你申论却以失败告终。 因为,申论,尤其是最后这题, 没有你丝毫发挥的余地;如果这话说的太绝对,那可以换成不需要你有太多的发挥。 什么意思。 可能吗。 回答之前,问个问题:看过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吗。 看后你有什么感觉。 兴趣全无。 不错,申论最后一题需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但是,我们自己能写得出那么敬畏那么正式那么官方的语言吗。 不能。 自己写不出,不代表申论最后一题写不出。 破解之道:抄。 抄得有技术含量。 我分几步详细讲:第一,文体毫无疑问是议论文。 除非特别规定写散文杂文(不过好像没有过,6因为这是公务员考试,不是新概念大赛),那另当别论;如果这个方向错了,对不起,兄弟(小妹),明年再 战,洗洗睡吧;第二,标题 这非常之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 直接决定你文章的等级。 一二三四级之间差别太大了。 有些人标题是随便起了个,认为标题不过如此,只要内容写好了就行了。 这大错特错。 内容谁看。 阅卷人会看你 1000 字文章内容。 太天真了。 阅卷人给一篇文章的总时间只有二十多秒,其中将近一半的时间是考虑你文章属于几等,给你打多少分,然后打出分数。 因此,停留在你文章内容上的时间是非常之短。 所以,你内容写了什么他不一定清楚,你标题写了什么他最清楚了;有人是先不写标题,直接从正文开始,最后写完了,再根据文章的内容起个标题。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做的。 无可厚非,文章本来就是应该这样,写了什么,才有标题;或者有了标题,根据标题写。 但是,这里有个风险,就是标题立意的高度,标题的视角。 万一你内容写着写着自己都没有信心了,你标题能怎嘛办。 更有杯具者,写着写着,或因为时间来不及了仓促中结束,或是因为写完了没有翻过来重新看一看而忘记了加标题。 (我几次公考交卷出来等考点开门时都会听到不少人哭说忘记写标题了)没有标题的文章,绝对低分。 正确的方法是:答题卡上找到最后一题,直接写标题,居中。 标题下面空一行,开始写正文。 7好,标题怎么写。 这是关键。 回到人民日报那个话题,人家标题是神马东西。 要有政治高度,向涛哥看齐,向党看齐。 绝招就是:只要不是强烈规定“以 题目”,不管是自拟题目的,或是围绕 ,强烈建议用这样的标题: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要练习这几个字的原因)如 2010 国考要求“参考给定资料,围绕“海洋的保护与开发”,自选角度,自 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40 分)”,可拟定题目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2010 福建春考要求“参考给定资料,围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自选角度,自 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 50 分) ”,可拟定题目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全面发展”。 很明显,这样的标题,虽不说让阅卷人内牛满面,至少让其昏花的眼睛闪出了亮光。 这会给你增加多少分你知道吗。 哈哈,我三次公考,如出一辙。 切记,不要弄个标题,如什么“浅谈海洋的保护与开发”、“小议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之我见”、 “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思路”等等;这些标题,高中生写作文可以,一般人写写博客可以,但是,申论 就不行,作为即将成为公务人员的你就不行,没有政治高度。 尤其是“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思路”此类的标题,这是文章的内容,你的文章就是从这三个方面来写的,但它不适合做标题。 懂吗。 对标题这块,8传说中论坛上很多所谓的精华帖都有误导性。 看到这里,你或许心里大骂:我勒个去,这官方十足的标题,我上哪整内容出来,这不为难人吗,哪能凑足 1000 个字。 所以这是第三个问题。 第三:正文讲正文前,再透漏阅卷的一个信息,这很重要。 比如一份国考申论试卷,共四个题。 四个题答题卡扫描到电脑中进入系统之后,阅卷人在电脑上阅卷,电脑上打分。 一个题目有两个阅卷人,四个题目八个阅卷人,所以你的这份申论共有八个人看过。 阅卷人都是在独立的电脑上阅卷,所以阅你最后一题的两个人是看不到对方打的分数的。 只要两个人打的分数差距不超过一定的比例,那你的成绩就是两者的平均分;如果有超过比例,则需要组长协调。 这么个程序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启示太重要了。 因为之前的三个题答案都是利用材料中的词语、语句,甚至段落连接而成,而所有题都是独立分开,所以,最后一题,一般都是从三个方面来写,问题、原因(影响)、 对策,是不是涵盖了前面的三小题。 这意味着神马。 意味着你前面的答题内容基本都可以直接再抄过来。 当然你可以不用全抄,选择性地抄过来。 另外,你抄过来的都是简要精炼的语句,骨架俱在,独缺血肉,需要内容给它充实啊。 9需要充实的都是对策内容,怎嘛办。 回到材料,在材料中画出相关的语句,直接抄在后面便可。 问题是,什么是相关的语句。 就是那些很官方你自己写不出来的语句。 全抄过来。 举个例子,比如下面的 2010 国考材料 33日本濑户内海是半封闭的内海,曾是天然的鱼仓,日本列岛最富足的海湾。 上世纪40 年代末,日本为权全力发展经济,将濑户内海沿岸选为最重要的工业基地,此后,这里便逐渐成为工业部门的下水道,工厂把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随意排入内海。 1955 年以后,濑户内海的污染日甚一日,原来十几年一次的赤潮,后来发展到一年几百次,鱼虾绝迹。 在 这个过程中,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水俉病,熊本县水俉湾的老百姓吃了从濑户内海中捕捞的被高毒性的汞污染的海产品,导致痴呆麻痹、精神失常,只有 4 万居民的水俉县,竟有一万人的了这种病,更可怕的是水俉病还具有遗传性。 水俉病震惊了世界。 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日本下决心着手治理濑户内海,首先,颁布实施水质污染防止法、 海洋污染及海上灾害防止法、还针对濑户内海特别制定了濑户内海环境保护临时措施法,还决定对排入濑户内海及其邻近海域的工业废水负荷量减少一半,并规定 3 年之内,逐步将与工业废水有关的污染负荷量减少到规定程度。 该措施法实施了三年,又延长了两年,事实证明它对恢复海域的良好环境起到很大的作用,为不使前功尽弃,日本国会通过决议,将濑户内。国考申论秘籍【申论】最后一个月复习计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