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沥青拌合站验收监测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成品放在成品仓内储存 备用,使用前成品由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 14 搅拌混合工序废气污染源主要为搅拌过程产生的沥青烟气;噪声污染源主要为拌缸。 15 表三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处理和排放: 废气 本项目运营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为矿料烘干滚筒加热烘干和振动筛筛分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主燃烧器燃烧柴油产生的燃油烟气;导热炉燃烧产生的燃油烟气;沥青储存、拌缸搅拌、成品出料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气;矿料堆放无组织排放的粉尘;运输车辆产生的沥青烟气等。 ( 1)烘干滚筒废气 本项目矿料 在上沥青前需经过加热处理,通过密闭的烘干滚筒不停转动以使矿料受热均匀。 该流程中矿料分别经过自动给料机、振动筛、烘干滚筒、热料提升机等过程,会产生一定量 的粉尘;项目采用燃烧器向烘干滚筒中喷入火焰的方式对矿料进行加热,燃烧器以轻质柴油为燃料,柴油燃烧会产生燃油烟气 (主要污染物 为颗粒物、 SO NOx)。 矿料加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烘干滚筒燃烧器产生的燃油烟气通过引风 机引入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由一根高 15m、内径 排气筒( 1排气筒)排放。 ( 2)导热油炉废气 本项目加热石油沥青的导热炉以轻质柴油为燃料,柴 油燃烧会产生燃油烟气。 导热炉产生的燃油烟气通过一根 高 10m、内径 ( 2排气筒)排放。 ( 3)沥青烟气 沥青在导热炉加热、贮存和拌缸搅拌等过程中产生少量的沥青烟气。 项目成品出料口处进行局部封闭,出料口、沥青储罐呼吸口设置集气罩收集沥青烟气后经风管引入总集气管道,拌缸内沥青烟气由风管引入总集气管道,总集气管道内废气通入活性炭吸附装置,经吸附处理后的废气通过引风机引至一根高 15m、内径 ( 3排气筒)排放。 ( 4)堆棚废气 本项目矿料堆棚在矿料矿粉卸料、堆放过程产生无组织排放粉尘。 本 项目 矿料堆棚为 三围一顶 结构, 并 对堆场进行定期洒水抑尘,减少了粉尘排放量。 ( 5)成品沥青混凝土运输过程产生的沥青烟气 16 项目成品沥青混凝土在装车运输至道路施工的路途中若不采取密闭措施,将会在沿途挥发出沥青烟气。 本项目采取在装好的沥青混凝土上铺设棉被,并在棉被上盖帆布,可起到保温作用,同时防止了沥青烟气随意挥发污染沿途环境。 废水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是职工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 员工日常洗漱等产生的盥洗废水用于场区泼洒抑尘,项目区设有防渗旱厕,员工生活污水排入防渗旱厕后定期清掏。 噪声 项目运营期噪声 源主要为烘干滚筒、振动筛、提升机、搅拌器、引风机、空压机、各类泵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噪声源强在 75~ 95dB( A)之间。 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① 选用符合国家颁布的各类机械噪声标准的低噪声生产设备。 ② 定期检修各类机械设备,发生故障的设备及时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因故障或部件松动造成额外噪声。 ③ 车辆行驶期间经过村庄等居民居住点时减速慢行,禁止鸣笛。 ④ 沥青混凝土搅拌主楼生产主机采取全部封闭,主机的封装材料采用隔音板;对产生机械噪声的设备采取隔声、减振措施,对空气动力噪声的设备采取减振、隔声、消声措施。 在采取了以上措施后,厂界噪声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xx)中的 2 类标准 要求。 固体废物 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废石料、除尘器收集的粉(烟)尘、 滴漏沥青及拌和残渣、废活性炭及职工产生的生活垃圾。 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石料由矿料供应商回收破碎后重新利用,除尘器收集的粉(烟)尘、滴漏沥青及拌和残渣,作为原料回用于生产。 废活性炭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编号为 HW11 类特殊危险废物,经与建设单位核实,项目运营期净化沥青烟气的活性炭由厂家派专人定期更换,每次 更换的废活性炭由厂家直接带走,不留在项目区内。 17 生活垃圾由厂区内垃圾桶收集后定期运往大柴旦镇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处置。 18 表四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结论及审批部门审批决定: 一、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结论 根据《大柴旦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原环评对项目的主要结论如下: 项目简况 大柴旦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位于青海省大柴旦镇柳格公路 k473+300左侧 200m 处。 项目总投资 530 万元,主要建设 JD3000 型沥青混凝土拌合站设备一套,集料堆放场及配套辅助设施,项目建设用地总面积为 万 m2,同时项目需购置机械设备若干。 项目建成后,可年生产沥青混凝土 4 万 t。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1)施工期环境影响结论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施工期污染主要扬尘、噪声、固体废物、污废水等,对其所在区域的大气、声、水、生态环境等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均较轻,并且随着施工期的结束除生态影响外这些影响将逐渐消失。 环评提出了各项针对性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施工期污染影响,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可以为环境所接纳。 ( 2)运 营期环境影响结论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废水、废气、噪声以及固体废弃物。 ① 废水 本项目排水主要为生活污水,项目区建设环保旱厕,生活污水仅为盥洗污水,且产生量较小,用于生活区泼洒抑尘,不外排。 故本项目运营期废水对项目区的地表水水环境影响较小。 针对项目设置的重油储罐,环评提出对油灌区地面进行防渗处理;建隔油应急池,用于防止油罐泄露的应急收集;场区地面做硬化处理;对罐体进行围堰处理等防治措施,能有效防止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② 废气 本项目的废气主要是生产过程中矿料在烘干滚筒加热烘干和振动筛筛分过 19 程中产 生的粉尘;导热油炉和燃烧器重油燃烧产生的燃油烟气;沥青储存、拌缸搅拌、成品出料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气;堆棚矿料对方产生的无组织粉尘等。 本项目区域地势开阔,有利于气体扩散,在认真落实环评提出的各项废气防治处理措施后,项目产生的废气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可以被环境所接纳。 ③ 噪声 本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烘干滚筒、振动筛、提升机、搅拌器、引风机、空压机、各类泵及运输车辆等产生的噪声和人员噪声,采取减噪措施后,噪声源噪声级均在 75dB( A)以下。 项目周边无声环境敏感点,经过预测采用降噪措施后项目产生的噪声不会对周边声 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④ 固废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废石料、除尘器收集的粉(烟)尘、滴漏沥青及拌和残渣、废活性炭和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等。 生活垃圾经垃圾箱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运往大柴旦镇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卫生填埋,废石料由供应商回收后重新利用,除尘灰和滴漏沥青及拌和残渣回用于项目生产,废活性炭交由有资质的处理单位进行处置。 综上所述,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得到了妥善处置,对周边环境不产生影响。 综合结论 综上所述,大柴旦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划、选址合理可行、平面布置合理,符合项目 所在区域总体规划。 本项目在施工及运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气、废水、噪声及固体废物等污染物,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后,可有效防治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的污染,使各项措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污染物对环境保护目标、对周围环境质量影响较小。 因此,本评价从环保的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二、审批部门审批决定 大柴旦行委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和林业局于 2018 年 12 月 7 日以柴行国土资环林 [2018]101 号文对《大柴旦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了批复,审 批意见如下 : 青海省海西公路桥梁工 程有限责任公司: 20 你公司关于报审《大柴旦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 “报告表 ”)已收悉,经分析、研究,现批复如下: 基本情况 该项目位于海西州大柴旦行委柳格公路 k473+300 左侧 200m 处,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 95176。 21′″,北纬 37176。 47′″。 项目所在区域北侧、东侧、南侧均为空地,西侧为柳格公路,项目周边无饮用水源地、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温泉等保护对象。 该项目属新建项目,主要建设 JD3000 型沥青混凝土拌合站设备一套,集料堆放场及配套辅助设施;项目建成后,可 年产沥青混凝土 4 万 t。 占地面积 平方米,项目总投资 530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 在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基础上,我局同意按照报告表中所列建设项目的地点、性质、规模及下述要求进行项目建设。 项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 1)施工期环保措施 ① 施工废水采用临时沉淀池沉降的处理方法,处理后的废水作为施工场地降尘用水,不外排。 施工期间设置临时旱厕。 生活污水用于场地泼洒抑尘,不外排。 ② 水泥、砂石等易产生扬尘的材料必须入库、入棚密闭存放,现场装卸及使用时,应采 取遮挡、洒水等有效降尘措施。 遇到四级以上大风天气或有关机构发布空气质量预警时,停止易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并在作业处覆盖防尘网或进行持续性洒水降尘。 对不能及时清运的建筑垃圾、渣土必须采取覆盖措施,场内施工区域及暂不开发的地表裸露区域必须采取覆盖、绿化或其他防尘措施。 合理安排运输路径,降低运输车辆运行速度,车辆应遮盖篷布防止产生扬尘,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标准表 2 中新污染源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标准限值。 ③ 废弃在施工现场的金属要及时回收,建筑垃圾运至指定地点进行处置,弃土填于项目 区域空地的低洼处。 生活垃圾收集后定期运往柴旦镇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卫生填埋。 ④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设专人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设备用完后或不用时应立即关闭。 加强管理,文明施工,减少人为噪声。 运输车辆经过敏感点时 21 减速慢行并禁止鸣笛。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xx)标准限值。 ⑤ 在临时堆土场、堆沙石堆棚及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施工地段设土工布围栏;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对地表进行硬化或绿化以减少水土流失。 ( 2)运营期环保措施 ① 对油罐区地面进行防渗处理,建隔油应急池,用于防止 油罐泄漏的应急收集。 场区地面做硬化处理,对罐体进行围堰处理。 建设环保旱厕,旱厕进行防渗处理,防渗基础采用混凝土结构,生活污水用于泼洒抑尘。 ② 矿料堆棚设置为半封闭结构,上方均为彩钢板顶棚,四周均设置围墙,并定期洒水抑尘。 成品沥青混凝土在装车运输途中在运输车辆上铺设棉被进行保温,在棉被上盖帆布防止沥青烟气挥发污染环境。 导热油锅炉以重油为燃料,导热炉产生的燃油烟气通过引风机引入旋风除尘器(除尘效率达 90%以上)处理并经单碱脱硫(脱硫效率达 75%以上)后通过一根高 15m、内径 排气筒( 1排气筒)排放。 满足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20xx)中表 2 燃油锅炉排放标准规定。 干燥筒采用重油作为燃料,烘干滚筒为密闭形式,产生的混合气体通过引风机引入旋风 +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达 99%以上)中处理后通过一根高 15m、内径 排气筒( 1排气筒)排放。 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90781996)中表 2 二级标准,其中氮氧化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中表 2 中新污染源氮氧化物二级排放标准限值。 成品出料口处进行局部封闭,出料口、沥青储罐呼吸口设置集气罩收集沥青 烟气后经风管引入总集气管道,拌缸内沥青烟气由风管引入总集气管道,总集气管道内废气通入活性炭吸附装置,经吸附处理后的废气通过引风机引至一根高 15m、内径 排气筒( 2排气筒)排放;沥青烟气及粉尘等废气污染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中表 2 中新污染源二级排放标准限值。 ③ 各类固废分类收集,在站区内设置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 固废实行封闭运输,避免运输途中发生撒、漏现象。 废石料由矿料供应商回收破碎后重新利用。 除尘灰、滴漏沥青及拌和残渣分别回用于相应生产工序。 生活垃圾 设垃圾箱统一收集,定期由环卫部门清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置。 22 ④ 废活性炭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编号为 HW11 类特殊危险废物,应该按国家《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xx)的要求设置危险废物暂存间,收集后定期交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部门处理。 废活性炭严格采用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制度,采用电子转移联单,通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建立的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电子转移联单并建立危废管理台账。 ⑤ 选用低噪声生产设备,定期检修各类机械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因故障或部件松动造成额外噪声。 运输车辆经过 敏感点时减速慢行并禁止鸣笛。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xx)中 2 类区标准。 ⑥ 加强厂区绿化,选择吸滞粉尘性能好的、易活、易长的树木和花草,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种植。 相关要求 ( 1)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