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兴城社区居委会会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物流企业。 这样,镇园区就分为三个小区,但产业发展特别是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不明显。 随着长沙大 河西 建设的全面推进和 城市化进程 步伐的加快,地处 “桥头堡 ”位置的丁字镇再次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势在必行,产业布局调整、 土地规划 修编刻不容缓。 运行模式不畅,协调难度较大。 运行模式 丁字镇发展建设一直是 “自主建设,自我发展 ”的运行模式,在过去的建设中,通过丁字镇 干部 群众的不懈努力,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镇工业园区和乡镇人员、资金实 17 行捆绑运作,缺乏专门的园区工作机构和系统的 园区管理体制,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这一矛盾越来越突出。 特别是芙蓉北路拓改、湘江大道北延、湘江航电枢纽工程、火车新站建设等四大基础设施建设即将启动建设, “自主建设,自我发展 ”模式已明显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丁字镇基础设施薄弱,后续发展艰难。 丁字镇发展起步晚、底子薄,在建和待建的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多、要求高。 但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面积不足、资金短缺等方面原因,配套基础设施跟不上,大大制约了已落户项目的建设投产,尤其是新一轮发展序幕已拉开,规划和基础设施必须先行,前期必须注入巨额启动资金,否则,后续发展将举步维艰。 随着先导区建设序幕的拉开,县委八届六次全会上提出了打造河东 经济区 的战略思路。 作为河东发展 “领头雁 ”的丁字镇必须在新一轮发展中再次审时度势,抢占先机,换挡提速,强力推进发展,率先打造望城河东新的经济增长极。 丁字镇充分发挥 交通 区位、 自然资源 、 生态环境 、政策扶持等综合优势,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速度建设,高效益发展,打造中国一流的物流配送基地,建设望城 “河东明珠 ”。 丁字镇大力发展仓储物流产业。 紧紧依托新港深水码头、长沙市 金霞 物流园和已经落户建成的仓储物流企业等基础优势,充分利用芙蓉北路、湘江大道、长湘线及湘江水运的交通优势,大力发展仓储 18 物流产业。 明确发展重点,打造物流品牌,实现优势互补。 丁字镇着力探索以 人文旅游 生态休闲为基础的现代房地产业。 紧紧依托青竹湖高尔夫球场、 湘江风光带 、 书堂山 、 铜官窑 等自然人文环境资源,充分利用 中南林学院 、 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 入驻后的教育资源优势,在充分研究政策、市场,结合本地实际的基础上,从发展 旅游房产 、教育房产、工业房产、商业房产、农业房产等多个角度,高标准谋划,大力发展以人文旅游生态休闲为基础的 房地产业。 启动资金 丁字镇争取省、市、县级财政,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有效筹措启动资金,确保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先行。 包装项目,积极争取进省、市、县 “笼子 ”,争取上级投入。 继续发挥国家小城镇建设重点镇等政策资源优势,采取向国家银行争取贴息贷款、土地储备、担保公司担保贷款等形式 融资。 要有效引进社会力量 兴业。 吸引高品味、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群和大型财团投资兴业。 要按照产业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尽快制定和完善产业布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无用设施。 丁字镇自主创新发展模式,谋求新突破。 坚持产业集聚和结构调整相结合,在提升产业竞争力上求突破;坚持资源整合与集约利用相结合,在提升要素 竞争力 上求突破;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相结合,在提升 城市 竞争力上求突破;坚持自然 19 生态与人文生态相结合,在提升环境竞争力上求突破。 从 政策 、资金、用地指标、 项目 、 人才 等方面给予具体支持。 丁字镇园区可以考虑设为正科级单位,享受与县经开区、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同等优惠政策。 要在高起点规划的基础上,实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指标捆绑上报、计划单列,对入驻项目用地指标重点倾斜,相关审批程序设立 “绿色通道 ”,重点基础设施建设,要列入县项 目建设 “笼子 ”,使之健康快速发展。 丁字工业园区发展情况: 为了全面推进 “三化 ”进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 “工业兴县、园区兴工 ”发展战略及实现我镇经济跨越式发展。 镇党委、政府紧扣 “融城强镇,工业兴镇 ”的发展思路,坚持规划先行,突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产业培育三个重点,坚持走集镇、工业小区和专业市场三位一体的发展路子,实现了镇域经济社会 又好又快发展。 全镇 生产总值由 20xx年的 亿元跃升至 20xx年的 ,年均增幅达 %,其中第三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高达 31%;财政收入大幅增长, 20xx年实现财政收入 7630万元,比 20xx年增长 %,是 20xx 年的 倍。 农民人均纯收入 由 20xx 年的 7190 元增长至 20xx年的 9840 元,年均增长 1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 20xx 年的 9600 元增长至 20xx 年 的 13250 元,年均增长 %。 20 (一)坚持高起点规划,谋划城镇发展新格局。 规划决定成败。 我们紧紧依托自身发展优势,准确把握发展态势,科学定位发展趋势,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以现代的理念、超前的思维,大手笔描绘丁字发展蓝图,先后投入近 20xx 万元,完成了覆盖全镇的总体规划 :完成丁字工业小区、 双桥小区 、 何桥 小区 ;完成了书堂山欧阳询 文化公园 和铜官窑遗址保护开发区的 修建性详细规划 及十个村(社区)的 村庄整治 规划。 为了满足日益变化的发展需要,确保镇域整体发展规划与 “两型社会 ”建设的紧密配套,我们对全镇的整体发展规划进行了重新修编,并邀请省、市规划专家对 10 平方公里的物流区规划开展了前期调查研究,镇域整体发展规划体系更加完善,发展定位与发展思路更加明确,发展格局日趋优化。 (二)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高位发展平台。 千方百计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县各级重视,特别是发挥省国土厅对口联系的优势,努力获得政策 倾斜和资金支持;通过以地融资,对适宜开发的土地进行招、拍、挂;努力争取 国家开发银行 贷款等方式,三年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亿元,有效破解了资金难题,解决了资金瓶颈。 投资 ,全面完成了书堂大道(长 ,宽 36米)、丁字联络线(长 公里、宽 48 米)、长沙窑大道(长 21 ,宽 12米)、园区路(长 、宽 36米)、桃园路(长 公里、宽 48 米)等 五条镇域主干道的建设;投资7600万元的桃园路东接线已完成路基工程,全线竣工通车,可实现与开福区太阳山路的全面对接;芙蓉北路拓改、湘江大道北延均已纳入省、市重点工程投资计划,万吨园区专用码头已经完成了用地报批,落实了投资主体,有望在明年启动建设,正在抓紧电厂铁路何桥工业站和专用线路的设计和用地申报工作。 投资 20xx 万元,建设了日供水 5 万吨的自来水供水工程,实现新镇核心区全面供水;投入 3000多万元从威灵 220KV变电站引六条(长 55 公里)万伏线路分别架设至丁字工业园区、双桥小区、何桥小区、丁字湾 老集镇 、铜官窑、外贸学院,建成后可实现万伏线路镇域全覆盖,从根本上解决全镇的用电问题。 (三)全力主攻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我们牢固树立 “招商引资是第一菜单,项目建设是第一要务 ”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强化项目配套服务,举全镇之力推进项目建设。 近年来,成功引进 46 个项目,总投资达 113 亿元。 同时,提升服务层次,建立健全项目全程跟踪服务体系,组建专门工作班子,发挥国土厅对 口联系扶持的优势,为落户项目代办用地手续报批工作,三年共计成功办理 33 宗项目用地,有力推动了丁字的快速发展。 22 我们把抓项目投产达效作为工作目标,加强领导力量,创新工作机制,严格规章制度,狠抓项目启动建设和投产达效,十二位党政班子成员全部深入项目建设一线,每位党政领导负责主抓一个或几个项目,每个项目指挥部都与党委、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从拆迁腾地、重建安置、投产达效等几个方面,明确任务、时间和进度。 目前,全镇落户的项目达 46 个,其中有 7 个基础设施项目。 在这 46 个项目中,丁字新镇卫生院等 8 个项目实现了投产,西 沃建设、华阳化工、园区 两路 等 18个项目实现交地并启动了建设,点石家装等 3 个项目正在抓紧征拆,其余 17 个项目正在办理用地手续报批。 特别是京阳物流、华阳化工、涉外学院、湘禹房产等项目主体工程都已经开工建设。 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构筑了丁字五大产业体系:以京阳物流、三环物流、鸿胜仓储等 13 家物流企业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业;以西沃建设、联丰房产、湘禹等 5 个房地产为主体的高档房地产业;以千 年古窑遗址、书堂公园、麻潭十景和两所高校为主体的文化教育旅游服务业;以大光明、兴龙玻璃等15 家企业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以传统麻石为主体的建筑建材业。 这些,极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