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废水工艺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S—— 栅条宽度, m,取 ; b—— 格栅净间隙, m,取中栅, ; n—— 格栅间隙数, n=8。   B m。 02 hkh   sin2 20  gvh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6页 34 bs h2—— 过栅水头损失, m; h0—— 计算水头损失, m;  —— 阻力系数,格栅断面取迎水面为锐边的矩形,故形状系数  =; g—— 重力加速度,取 ; k—— 系数,格栅受污染物堵塞后,水头损失会增大,一般 k=3; 34 20  h m h m,( h2 要求在 ~)。 21 hhhH  H—— 栅后槽的总高度, m; h—— 栅前水深, ; h1—— 格栅前渠道超高,一般取 ; h2—— 格栅水头损失,。 H m t a 121 HmmLLL  L—— 格栅总长度, m。 L1—— 进水渠道渐宽部位的长度, m; 111 tan2 BBL  ,其中 B1为进水渠道宽度( m),取 m, 1 为进水渠道渐宽部位展开角度,( 20 ) ; L2—— 格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宽部位的长度,一般取 ; H1—— 格栅前槽高, m。 11 hhH 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7页 H mL a n2   mL  mL a n   1 0 008 6 40 01m a x   zK WQW W—— 每日栅渣量, m3/d; maxQ —— 最大设计流量, m3/d; W1—— 单位体积污水栅渣量, m3/(1000m3污水 ); 一般取 ~(1000m3 污水 ),细栅取大值,粗栅取小值,本设计取(1000m3污水 ); Kz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 ,其中 Q 为设计流量, L/s。 zK dmW / 0 0 8 6 4 0 00 7 5 3  ≤ dm / 3 , 采用人工清渣。 调节池 的设计 设水力停留时间 ht  ; 设计流量 hmdmQ / 0 8/5 0 0 0 33  ; 调节池有效容积 mQtV  ; 取池子高度 H ,其中超高 ,则有效水深 mh  ; 池子面积 32 2 2 5 0 mhVA  ; 取池长 L为池宽 B的 2 倍, BL 2 ; 则 mAB 2 82  ; mL  ; 调节池 进水前端设置挡板,用来对污水进行导流,使废水中的污泥顺利停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8页 留在污泥斗内; 池底坡度设为 i=,使 池子后段的 污泥能够顺坡度流入污泥斗 , 调节池 图见 附录 2。 竖流式沉淀池 的设计 竖流式沉淀 池具有排泥方便,管理简单,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并且适合小型污水处理厂,本设计中采用了 2个竖流式沉淀池 , 沉淀池 计算 图见附录 3。 的计算 011 vQf  10 4fd  f1—— 中心管截面积, m2; Q1—— 每组沉淀池最大设计流量, m3/d; V0—— 中心管流速, m/s,取 ; d0—— 中心管直径, m。 21 2/ mf  md  反射板之间的间隙高度 的计算 1113 dv Qh   h3—— 中心管喇叭口到反射板之间的间隙高度, m; v 1—— 间隙流出速度, m/s,取 ; d1—— 喇叭口直径, m。 mdd 01  mh 2/0 5  计算 q Qf 12 3600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9页 21 ffA  AD 4 2f —— 沉淀池面积, 2m ; q —— 表面水力负荷,  hmm 23 / ,取  hmm 23 / ; A —— 沉淀池面积(含中心管面积), 2m ; D—— 沉淀池直径, m。 32 0 2 6 0 0 mf  mA  mD 。 tqh 2 2h ——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m ; q —— 表面水力负荷,  hmm 23 / ,取  hmm 23 / ; t —— 沉淀时间, h ,一般在 ~ 内,取 h。 mh  校核: 3 hD,符合设计要求。    msLmsLDQ  / ,符合要求。    TpccQV w  0101 1001000 10024  wV —— 沉淀部分所需容积(单池), 3m ; 0c 、 1c —— 分别为沉淀池进水和出水的悬浮固体物浓度, Lmg/ ,在此设计中 SS 的去除率为 50%;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20页  —— 污泥容重, 3/mkg ,当含水率 95%以上时,取 1000 3/mkg ; 0p —— 污泥含水率, %,取 95%; T —— 两次排泥的时间间隔, d ,取 d。       0 01 0 0 01 0 0 0 1 0 0%504 0 024242/5 0 0 0 mV w   计算  2251 3 rRrRhV     55tan5 rRh  1V —— 圆截锥部分的容 积, 3m ; 5h —— 污泥室圆截锥部分的高度, m ; R —— 圆截锥上部半径, m ; r —— 圆截锥下部半径, m ,取。 mh a      33221 mmV  的计算 54321 hhhhhH  H —— 沉淀池总高度, m ; 1h —— 沉淀池超高, m ,取 m ; 2h —— 中心管淹没深度(沉淀池有效深度), m , ; 3h —— 中心管喇叭口到反射板之间间隙高度, m , m ; 4h —— 沉淀池缓冲高度, m ,取 ; 5h —— 污泥室圆截锥部分的高 度, m , m。 mH 。 的 计算   pQCV  1001 0 0 0100 m a x0 V —— 初次沉淀污泥量 , dm/3 ;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21页 maxQ —— 最大 污水流量, dm/3 , 5000 dm/3 ; —— 悬浮物的 去除率, %,取 50%; 0C —— 进水悬浮物浓度, mg/L,取 400 mg/L; p —— 污泥含水率, %, 95%;  —— 沉淀污泥密度,以 1000 3/mkg 计。   hmdmV /  竖流式沉淀池图见附录 4。 为保证后续处理设施 的水压,在沉淀池前设污水提升泵; 流量为 hm/3 ; 依据调节池和 竖流式 沉淀池的计算,估算需要水泵的扬程约为 mH )( 扬程 ,取 12m。 参照《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 11册 常用设备》 ,选择 PWL6 型污水泵,其主要性能参数如 表 31: 表 31 6PWL 型 污水泵选型结果参数 流量 200~400 m3 /h 扬程 16~12 m 泵轴功率 ~20 kW 备注 采用两台,一 用 一 备 污泥提升泵房平面尺寸为 mmm 。 UASB 反应器设计 本设计采用了 4 个 UASB 反应器,假设水质是均匀的 , 单个反应器的设计流量为 1250 dm/3 , 设计参数见表 32: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22页 表 32 UASB 反应器设计参数 项目 SS(mg/L) CODCr(mg/L) BOD5 (mg/L) TN(mg/L) 进水 指标 200 1700 1200 50 去除率 60% 90% 90% 出水 指标 80 170 120 vUASB FSQV 02  UASBV —— 反应区容积, 3m ; 2Q —— 单池设计流量, dm/3 ,取 1250 dm/3 ; 0S —— 进水有机物浓度, 3/mkg , 设计 用 CODCr的浓度 330 / mkgS  ; vF —— 进水有机物容积负荷,  dmkg 3/ ,经过类似工程对比取  dmkg 3/。 mV U A S B  采用矩形 反应池, UASB 池的高度通常在 ~ m ,本设计采用池高39。 H = m。 池体截面积 239。 1 1 0 2 5 mHVA U A S B  取池子宽 B 为 ; 则长 mL  ,取 mL  ; 实际表面积 239。 mA  ; 实际表面水力负荷    hmmhmmAQq  232339。 1239。 /,符合设计要求。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23页 的 设计 设计计算图见附录 3。 (1)沉淀区 三相分离器的沉淀区即为反应器的水平面积。 作以下几点说明: 1)沉淀区的表面水力负荷 hm/ ; 2)沉淀器斜壁的角度设为 50176。 ,使污泥不致 积聚,以尽快落入反应区内; 3)进入沉淀区前,沉淀槽底缝隙流速≤ 2 hm/ ; 4)总沉淀水深应该大于 m ; 5)水力停留时间介于 ~ h。 (2)回流缝设计 设上、下三角形集气罩斜面水平夹角  =55176。 ; 取保护高度 mh  上三角形顶水深 mh  下三角形集气罩的垂直高度 mh  下三角形集气罩底的 21 宽度 mhb 2 a n 31   下三角形集气罩之间缝隙 mbbb 12  ,其中 b 为单元三相分离器宽度 ,取 mb 。 下三角形集气罩之间缝隙中上升流速的计算: 缝隙总面积 nBbs  21 下三角形集气罩之间缝隙中上升流速121 sQv  n —— 反应器三相分离器的单元数,取 6 个。 21 ms  hmhmv /2/  ,符合要求。 上三角形集气罩回流缝中流速    avv 2 的计算: 设上三角形集气罩回流缝宽度 mb  缝隙总面积 232 mnBbs 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24页 hmvhmsQvv a / ,符合设计要求。 由图得出, 3bCE , 则 mCEBC 5 7 3 in   取 mAB  上三角形集气罩的高  55t a n255c o s 24   bABh 4 2 8 7 3    根据上述计算,已知上三角形集气罩顶水深为 ,则上下三角形集气罩在反应器中的位置已经确定。 校核气液分离 的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气泡上升的速度 bv 与其直径、水温、液体和气体的密度、废水的粘滞系数等因素有关。 当气泡直径  mmd  很小时,在气泡周围的水流呈层流状态 eR雷诺数 ,这时候的气泡上升速度可用 Stokes 公式计算。   2118 dgv gb   bv —— 气泡上升的速度, scm/ ; d —— 气泡直径, cm ,设 cmd  ; 1 —— 废水的密度, 3/cmg ,常温下取 3/ cmg ; g —— 沼气密度, 3/cmg ,常温下取 33 / cmg ; g —— 重力加速度,取 2/981 scm ;  —— 碰撞系数,取 ;  —— 废水的动力粘滞系数,  scmg  ,  scmg  / ,其中 为废水运动粘滞系数 scm/2 ,按净水取值为 scm / 2 ,由于废水的动力粘滞 系数较净水的要大,所以取  scmg /。   23 9 8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