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购置可行性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经历,熟悉相关精密仪器的使用与维护。 他们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也有操作大型仪器设备的经验。 因而本项目的实施无风 险与不确定因素。 其他需说明的事项: 预算是根据去年的市场编制的,仪器设备的价格可能会随市场稍有变动。 基础化学实验室设备购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基本情况 项目申请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中国药科大学 单位地址:南京市童家巷 24 号 邮 编: 210009 联系电话:( 025) 83271555 法人代表:吴晓明 资产规模: 亿元 上级单位:教育部 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陆涛,男, 1963 年 4 月出生,教授,有机化学专业,现任中国药科大学基础部主任。 1984 年 7 月毕业于原南京药学院药物化学专业(本科)。 1989 年 7 月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硕士),后留校在有机化学教研室工作至今,1997 年被聘为药物化学副教授职称, 20xx 年聘为药物化学教授。 1998 年 9 月作为中美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赴美国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圆满完成博士研究生的各项实验工作(部分实验成果已获得美国专利)。 20xx 年 10月回国担任基础部副主任, 20xx 年 2 月担任基础部主任, 20xx 年 5 月获得药物化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继续从事抗肿瘤药物 和心血管药物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为“基础化学实验室设备购置”,属于新立项目。 随着我校本科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将达到每届 2500 名),现有校区已难以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我校计划于 20xx 年搬迁至江宁新校区。 我校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每年所承担的实验教学工作量已由 20xx年的 23 万人学时数将增加至 45 万人学时数,现有的教学仪器设备将远远达不到要求,无法保证本科实验教学的正常运转。 就目前的招生规模( 1600 名)而言,现有的实验仪器设备每天运行近 13 小时,已接近使用极限。 本 项目主要内容为:按照教育部关于高校基础实验室的有关文件精神,在我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通过添置和更新部分仪器设备,确保全部基础教学实验一人一组;保证仪器设备 80%以上的完好率及 95%以上的更新率;保证我校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顺利进行;提升我校药学各专业的化学实验教学的硬件条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设计实验能力,创立开放实验室,构建药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平台,并促进国内药学院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 本项目拟向教育部申请财政拨款 252 万元,自筹 63 万元,用于基础化学实验室的设备添置和完善。 二、必要性和可行性 项目背景及实施项目的必要性 本校基础化学实验室成立于 1997 年,实验室总面积近 2200 平方米, 1998年 9 月通过江苏省教委评估,并于 1999 年底被评选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为全省高校中 6 个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之一。 基础化学实验室承担着国家生命科学基地、国家基础药学理科基地及药学类各专业近 1600 人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工作,还承担了化学药物、药物分析、复杂化合物分离分析等课程及研究生部分 课程的实验教学工作。 根据教育部有关加强基础课实验室建设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学校加大了对基础课实验室的投入力度,更新和补充了部分常规仪器设备,使全部基础教学实验做到了一人一组。 另外,我们于 20xx 年向中央财政申请了 160 万元修购专款项目,用于化学教学实验中心的设备购置及部分室内修缮,主要购置了 4 台高效液相色谱仪、 6 台气相色谱仪、 1 台红外分光光度计及 49 台半微量电子天平等仪器,现项目已完成,学校已及时组织了验收,并给予了积极评价。 所添置的实验仪器设备在我校的教学工作中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但是,在目前情况下,我 们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 1)实验仪器设备数量无法满足学生规模不断增加的需求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校化学实验课程每年承担的实验教学工作量已由 20xx 年的 23 万人学时数增加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