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科应对2008年江苏高考新方案的教学建议(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第一节 甲烷 烷烃(石油等) 第二节 烯烃 炔烃 第三节 苯 芳香烃(煤等) 第十三章 烃的衍生物 第一节 卤代烃 第二节 醇 苯酚 第三节 乙醛 醛类 第 四节 乙酸 羧酸(酯) 第五节 有机合成 第十四章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 油脂 第二节 糖类(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 第三节 氨基酸 蛋白质和核酸(多肽、酶催化等) 第四节 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结构、体型和线型结构、单体、聚合度、链节、反应类型、三大合成材料等) 第十五章 实验化学 第一节 常用化学仪器和基本实验操作 第二节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第三节 常见物质的制备(气体) 第四节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离子) 第五节 综合实验设计 当然, 第 1 轮复习的内 容安排顺序 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方案,恳切希望各学校、各县区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实验,在实践中探索出更好的、适合自己实际的 内容 顺序。 第 1 轮要以教学要求为纲、以课本为中心,辅以详细的复习资料,进行课本的系统复习、加强 知识点 训练、夯实基础。 时间安排: 20xx 年 9 月初 ——20xx 年 1 月底。 第 2 轮复习分两步走,加强知识的归纳、综合、训练。 第 1 步: 20xx 年 2 月 ——3 月中旬,以知识块为单位做好专题复习,巩固第一轮成果,提升化学综合能力。 第 2 步: 20xx年 3 月中旬 ——4 月中旬,以主干、热点知识为单位做好专项复习,提升化学成 绩。 第 3 轮综合模拟,耐心细致加强题型训练。 具体安排是: 20xx 年 4 月中旬 ——20xx 年4 月底,综合模拟的同时辅以选择题专题训练、框图专题训练。 20xx年 4 月底 ——20xx 年 5月中下旬,综合模拟的同时辅以实验专题训练、探究专题训练、计算专题训练。 20xx 年 5 6 月下旬 ——20xx 年 6 月 6 日,看考试大纲、课本、热点错题,并配合少量错题试卷训练。 四、应对 08年江苏高考 新 方案 的高三化学教学意见 1. 进一步加强对 20xx年江苏新高考方案的学习理解 学习理解高考新方案一定要站在 “实施新课程,推进新课改,稳定、规范高中 教学秩序,是国家意志和政府行为 ”的高度,要站在 “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增加高校自主权,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实施,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教育良好环境的形成 ”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理解、支持这一方案,转变思想观念,化被动为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新高考方案的教学中。 对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关系的充分认识与深入理解,是准确把握复习教学要求的依据。 新课程、新教材强调三维目标的达成,新高考必然要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 教学中如何落实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哪。 新教材作了很好的尝试与体现,所以,复习过程中用好教材、落实教材是至关重要的。 2. 进一步 科学安排教学工作, 制定教学计划 科学安排 、制定周密的教学计划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针对新课程、新高考, 各县区、各学校要全面研究、细致分析、广泛交流,形成适合自己实际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切实保证教学符合新课程、新高考的要求。 高三年级的三轮复习,基础、专题、综合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在教学时更要根据考纲和本校学生化学学习的实际,制定出详细的学年及每一阶段的复习计划。 计划要全面、具 体,包括教学进度计划、集体备课计划、中转优与边缘生辅导计划、学生的化学自主复习计划等。 将整个化学内容全盘考虑,整体规划,统筹安排。 3. 进一步学习 研究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准确把握 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才能提高教学、复习的针对性和效率。 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做到课程标准、 教学要求、 考试说明和原来的教学大纲结合起来学 (包括教材 )、对比学,与第 1 批实验区的考试大纲、高考试题结合起来学,真正领会精神,把握教学要求和高考方向。 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学习研究使用课程标准、 教学要求、 考试说明,从而对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考、考什 么、怎么考等有较好的了解,这样才能在教学和复习中减少盲目性,避免做无用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无论什么样的高考改革,基础与能力都是考查重点。 化学新课程的教学必须要打好基础,狠抓基础知识、主干知识与重要规律的通过率, 尤其做好补差工作,保证绝大多数学生的成 7 功率。 目前,随着我市学校规模的扩大与学生人数的增加,随着高考中化学地位的改变,要改变先前的教学观念,要切实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要求与起点要降下来,难题要少下来,效率要提上去, 在训练上,要由 “知识系统 ”转向 “能力系统 ”,要由 “智力系统 ”转向 “综合系统 ”,要切实加 强变式教学,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注重能力的提升, 切忌不合时宜地抢进度。 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