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活动课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6.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而不是硬牵着学生走,代替学生得出现成的结论。 在思想政治活动课的实践研究中坚持启发性原则,其特点在于: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内在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 联系,实现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五、主要研究方法和 研究的主要过程 : (一)主要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主要用于课题准备阶段和结题阶段。 通过关注国内外信息技术发展动态、收集积累相关的文献资料来全面、正确地了解、掌握所研究的问题,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 在课题目标的构建与课题内容的确立,界定相关概念,制定课题计划、实施方案及书写结题报告时适宜采用这种方法。 2. 行动研究法。 主要用于实验操作阶段。 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 深入了解、积极探讨 政治活动课中 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情况,不断反思修正课题实施方 案。 6 3. 个案研究法。 主要用于实验阶段。 根据学生多元智力情况确立个案研究对象,在实践中设计和确定教师和学生主体性互动的最优化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形成个案研究体系,为课题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4.比较法。 对两种活动教学模式即:主体性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和主题活动课模式进行比较。 前者指通过创设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情境如小品、歌曲、诗歌、故事、漫画、文字案例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并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讨论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以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 主题活动课即是特定意义上的“ 活动教学”,其活动形式有小品、角色扮演、游戏、演讲赛、辩论赛、参观、访问、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 从而形成一套可操作活动课方案。 (二)研究的主要过程: 1.调查研究,分析现状。 在课题研究准备阶段, 首先 通 过 调查问卷 ( 包括学生卷和教师卷 ), 研究分析当前初中政治活动课的开展现状以及学生和教师在活动课开展过程中的参与状态。 通过 分析 调查数据,我们 了解到教师在农村初中开展政治活动课过程中 普遍面临着 时间限制 、现场 限 制、学校轻视、学生、家长认识不足以及教师理论、能力欠缺等方面的困难和困惑。 同时也了解到 学生在 对教师教学方式 的创新、作业布置形式的改变、评价学生角度的扭转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期望,了解到他们更渴望在“轻松的活动中”习得知识、获得体验、增长能力。 其次 通过收集新课程 改革以来的相关资料 , 整理其它学科 、 其它学校、其它地区进行活动课研究的实践与经验。 收集有关政治活动课的各类文献资料,并 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不断 提高教师对于政治活动课的理论认识 和实践能力。 2. 明确内容 ,实施研究。 依据初中思想政治科教材中每一单元所开列的《活动在线》,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将活动课的内容分为三大类:( 1)学生心理健康类:主要围绕初中 生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开展“消除心理烦恼”、“调控情绪”、“培养情趣”、“磨炼意志”、“铸造良好性格”、“自尊自信”等为主题的活动。 ( 2)懂法守法培养亲社会行为类:结合道德与法律方面的基本知识,开展“道德与法律并行”、“分辨是非,增强宪法意识”、“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权利与义务”、“正 7 确认识网络”、“社会、集体、个人”、“珍爱友谊、奉献爱心”、“环保与我”等活动。 ( 3)关注时事政治学以致用类:以培养“四有”人才为目标,开展“看家乡变化,担振兴重任”、“模拟选举人大代表”、“乡镇企业调查”、“艰苦奋斗, 争做接班人”、“发扬神六精神”等活动。 在确定内容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明确分工,按年级实施活动课的实践研究。 3. 立足课堂,注重延伸。 近几年来,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频频出现在中招试卷上,如网络问题、人权保障、科学发展、三农问题、西部开发、和谐社会等。 这些试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创 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学科知识教学难以完成的任务。 设置活动课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适应中招考试改革的需要。 所以,在实施活动课的实践研究中,围绕考点、热点,立足课堂,在课堂上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辩论、开设模拟 法庭、模拟选举,并尝试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 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与 学生 充分 交流互动 中 ,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同时,注重课外延伸,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主题活动、参观考察和采访收集,引导学生养成探究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学初二《公民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一课时, 设计 以下课外导行反馈表: 实践内容 实施情况 家人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