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题库(附详解,班内部资料)内容摘要:

行测题库(附详解,班内部资料) *绝密*行测包过班内部资料(含详解)第一部分:数量关系部分题目溯源:1、33, 32, 34, 31, 35, 30, 36, 29,。 A. 33 B. 37 C. 39 D. 41选 叉数列(即隔项或称奇偶数列)。 分项后为等差数列。 源自:国考 2002 年 A 类第 5 题34、36、35、35、 ( ) 、34、37、 ( )都是交叉等差数列,并且公差为 1 和、3, 9, 6, 9, 27,。 , 27A. 15 B. 18 C. 20 D. 30选 级作商周期数列。 两两作商得到:3、2/3、3/2、3、2/3、3/2。 源自:国考 2003 年 A 类第 1 题1、4、8、13、16、20、 ( )原题是二级作差周期数列,新题是二级作商周期数列。 3、2, 12, 6, 30, 25, 100,。 A. 96 B. 86 C. 75 D. 50选 形奇偶数列。 偶数项分别为前项乘以 6、5、4 得到,奇数项分别为前项减去 6、5、4 得到。 源自:北京应届 2007 年第 4 题2,7,14,21,294,( ) 原题为:奇数项为前两项之乘积,偶数项为前两项之和。 4、4, 23, 68, 101,。 A. 128 B. 119 C. . 解答:变倍数递推数列。 后一项分别为前一项剩以6、3、减去 1 得到。 4×6323×3868×01101×京应届 2007 年第 1 题2,13,40,61,( )只是把原题规律当中的加 1 变成了减 1,连扩大的比例都没有改变。 5、323, 107, 35, 11, 3,。 A. . 1/3 C. 1 D. 2选 数递推数列。 前一项减去 2 后乘以 1/3 得到后一项。 (3231/3=107(1071/3=35(351/3=11(111/3=3(31/3=1/3此题亦可倒过来看,即是后一项乘以 3 再加 2 得到前一项。 源自:浙江 2004 年第 3 题0,1,4,13,40,( )把大小变化方向反过来,就只是把原题规律当中的加 1 变成了新题当中的加 2。 11、甲、乙、丙、丁四人今年分别是 16、12、11、9 岁。 问多少年前,甲、乙的年龄和是丙、丁年龄和的 2 倍。 A、4 B、6 C、8 D、12源自:国家 2004 年 B 类第 50 题祖父年龄 70 岁,长孙 20 岁,次孙 13 岁,幼孙 7 岁,问多少年后,三个孙子的年龄之和与祖父的年龄相等。 15、某车间进行季度考核,整个车间平均分是 85 分,其中 2/3 的人得 80 分以上(含 80 分) ,他们的平均分是 90 分,则低于 80 分的人的平均分是多少。 A、68 B、70 C、75 D、78源自:国家 2007 年第 52 题某班男生比女生人数多 80%,一次考试后,全班平均成级为 75 分,而女生的平均分比男生的平均分高 20% ,则此班女生的平均分是16、五个瓶子都贴了标签,其中恰好贴错了三个,则错的可能情况共有多少种。 A、6 B、10 C、12 D、20源自:北京 2006 年第 14 题五个瓶子都贴有标签,其中恰好贴错了三个,贴错的可能情况有多少种。 17、装某种产品的盒子有大、小两种,大盒每盒能装 11 个,小盒每盒能装 8 个,要把 89 个产品装入盒内,要求每个盒子都恰好装满,需要大、小盒子各多少个。 A、3,7 B、4,6 C、5,4 D、6,3源自:国家 2007 年第 58 题共有 20 个玩具交给小王手工制作完成规定,制作的玩具每合格一个得 5 元,不合格一个扣 2 元,未完成的不得不扣最后小王共收到 56 元,那么他制作的玩具中,不合格的共有( )个。 同样的不定方程问题18、电视台向 100 人调查昨天收看电视情况,有 62 人看过 2 频道,34 人看过 8 频道,11 人两个频道都看过。 问,两个频道都没有看过的有多少人。 A、4 B、15 C、17 D、28源自:国家 2006 年一类第 42 题现有 50 名学生都做物理、化学实验,如果物理实验做正确的有 40人,化学实验做正确的有 31 人,两种实验都做错的有 4 人,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多少人。 事实上这种题型在国家与各地方考试当中出现过不止一次两次。 19、有一堆螺丝和螺母,若一个螺丝配 2 个螺母,则多 10 个螺母;若 1 个螺丝配 3 个螺母,则少 6 个螺母。 共有多少个螺丝。 A、16 B、22 C、42 D、48源自:北京 2005 应届第 23 题若干个同学去划船,他们租了一些船,若每船 4 人则多 5 人,若每船 5 人则船上有 4 个空位。 共有多少个同学。 25、 (300+301+302+397)(100+101+197)=。 A、19000 B、19200 C、19400 D、19600 源自:北京 2005 社招第 12 题(101+103+199)-(90+92+188)=?这套试卷 20 道数列数字推理与数学运算题当中,有相当的比例完全沿袭了曾经有过的京考、国考或者外地省考的考题,这当中并没有列出仅仅只是题型相似的其它题目如行程问题、利润问题等,并且从上面的例子来看,好几道题目几乎就是完全照搬过来的。 因此,对一个认真备考公务员行测考试的考生来说,以往题型的复习显得格外的重要。 在我们备战下半年的 08 国考或者其它省市如上海、浙江、北京应届、深圳等地的公务员行测考试的时候,研究全国各地的往届真题是相当相当重要的事情。 真题的质量是最高最精确的,也是最能把握出题方向的,各地考试之间的借鉴,以及年间借鉴的现象,虽然应该不会有这张试卷这么严重,但仍然是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有机会我可以大张旗鼓的罗列一番)。 另外基本题型如行程问题、计算问题、几何问题、等差数列、排列组合、年龄问题、集合图问题、平均数问题、浓度问题、初等数字问题、利润问题、工程问题仍然是各大考试的重点复习对象。 当然,在借鉴的同时一定要重视两个区别:即题型区别和难度区别。 比如图形数字推理和多项选择常识、机械推理、知觉速度与判断、中学几何问题就基本分别只是北京、湖南、天津、浙江才会考到的题型,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区分。 难度上来讲国考肯定是最难的,所以不应该在备考地方考试时做不出国考而忧心忡忡,亦不应该在备考国考时轻易搞定地方考试而沾沾自喜。 总而言之一句话,必须要有一颗激情积极并且理性冷静的公考备考之心。 2007 北京社招行测数量关系真题及详解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共 25 题,参考时限 20 分钟)一、数字推理:本部分包括两种类型的题目,共 10 题。 (一) 、每题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综合判断,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 例题:1 3 5 7 9 ( )A. 7 . 11 D. 未给出解答:正确答案是 11,原数列是一个奇数数列,帮应选 C。 请开始答题:1、33, 32, 34, 31, 35, 30, 36, 29,。 A. 33 B. 37 C. 39 D. 41选 叉数列(即隔项或称奇偶数列)。 分项后为等差数列。 2、3, 9, 6, 9, 27,。 , 27A. 15 B. 18 C. 20 D. 30选 级作商周期数列。 两两作商得到:3、2/3、3/2、3、2/3、3/2。 3、2, 12, 6, 30, 25, 100,。 A. 96 B. 86 C. 75 D. 50选 形奇偶数列。 偶数项分别为前项乘以 6、5、4 得到,奇数项分别为前项减去 6、5、4 得到。 4、4, 23, 68, 101,。 A. 128 B. 119 C. . 解答:变倍数递推数列。 后一项分别为前一项剩以6、3、减去 1 得到。 4×6323×3868×01101×23, 107, 35, 11, 3,。 A. . 1/3 C. 1 D. 2选 数递推数列。 前一项减去 2 后乘以 1/3 得到后一项。 (3231/3=107(1071/3=35(351/3=11(111/3=3(31/3=1/3此题亦可倒过来看,即是后一项乘以 3 再加 2 得到前一项。 (二) 、每题图形中的数字都包含一定的规律,请你总结图形中数字的规律,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例题:1 2 32 3 43。 5A. 1 B. 2 C. 3 D. 4解答:正确的答案是 4,根据所提供的各项条件综合判断,可以得出最恰当的规律为:每一列和每一行都依次增加 1;因此结合所给选项,答案是 D。 开始答题:6、16 4 132 ? 264 16 4 解答:每一列为一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7、12 9 101 3。 A. 26 B. 17 C. 13 D. 11选 一行相加和都为 15。 8、84 9。 72 37 21823 2A. 106 B. 166 C. 176 D. 186选 一行前两个数相加再乘以 2 等于第三个数。 912 9。 11 33 668 3 27A. 35 B. 40 C. 45 D. 55选 一行中,第一个数乘以 3 加上第二个数等于第三个数。 10、。 10 286 15 363 3 9A. 12 B. 18 C. 9 D. 8选 一行中,第二个数的两倍加上第一个数等于第三个数。 二、数学运算 你可以在题本上运算,遇到难题,你可以跳过不做,待你有时间再返回来做,共 15 题。 例题:、以及 的总和是:A. . . . 确答案为 D。 实际上你只要把最后一位小数加一下,就会发现和的最后一位数是 2,只有 D 符合要求。 就是说你应当动脑筋想出解题的捷径。 11、甲、乙、丙、丁四人今年分别是 16、12、11、9 岁。 问多少年前,甲、乙的年龄和是丙、丁年龄和的 2 倍。 A、4 B、6 C、8 D、12选 x 年前满足条件,则(16(12(11(9×2特殊解法:两组年龄差为 8 岁(分别作差 5+3=8) ,当第一组为第二组两倍时肯定是 16 与 8 岁。 现在第一组和为 28 岁,需要倒退 12 岁到 16 岁,需要 6 年,因为两个人一年一共倒退 2 岁。 注:特殊解法只代表一种较特殊的思维,在有些情况下可以简化计算,但并不代表所有情况下都可以简化计算,这里列出来供大家选择适合自己并且考场之上容易想到的方法,如果无法理解或者考场之上无法想到,建议使用普通解法。 下同。 12、李明从图书馆借来一批图书,他先给了甲 5 本和剩下的 1/5,然后给了乙 4 本和剩下的 1/4,又给了丙 3 本和剩下的 1/3,又给了丁 2 本和剩下的 1/2,最后自己还剩 2 本。 李明共借了多少本书。 A、30 B、40 C、50 D、60选 李明共借书 x 本,则(4/53/42/31/2=2特殊解法:思维较快的直接倒推用反计算,即用 2 乘 2 加 2 乘 3/2加 313、商店为某鞋厂代销 200 双鞋,代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