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大学本科教学工作自评报告-第一部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促进了本科教学工作 在高度重视教学工作的 同时,学校十分重视科研工作的发展,并且把科研工作的发展当成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来对待。 近些年,科研工作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我校科研促教学,集中体现在教师通过科研立项,研究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近些年我校先后 出现 3 项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 21 项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均是教学课题立项的结果。 科研促教学还体现在人才培养方面,教师通过科研带动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素质。 学校定位 学校发展目标定位 通过“十一 五”期间或更长一段时间的建设,将学校建设成民族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建设成东北亚研究和图们江流域开发、长白山天然资源保护与开发、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基地;建设成为国外有一定影响,国内有重要地位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高水平 教学研究型 大学。 . 2 学校办学类型定位 学校以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建成具有民族特色 的 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办学层次定位 学校将坚持以本科生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形成涵盖博士、硕士和学士学历教育 的 完整而结构合理的办学层次。 学 校办学方式定位 学校采取以政府为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开放式办学模式,广泛开展对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办学,大力发展 成人 教育、留学生教育事业。 、学校办学服务面向定位 学校将继续坚持“立足延边,服务本省,面向全国,辐射东北亚”的服务定位。 14 2 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关键。 20xx 年 3 月,学校出台的“十一五”及 2020 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强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形成人才培养梯队,强化政 策激励机制;以培养与引进高层次人才为战略要点,以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工作重心,以“学科带头人 +创新团队”的组织方式为运作模式,以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生活环境为工作重点,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水平和能力都较高的师资队伍。 2. 1 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生师比 “十五”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稳定师资队伍规模,努力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升师资队伍的素质,从各个方面满足了本科教学工作的需求。 目前,我校现有 各类 教师 1, 671 人, 有 折合在校学生 23, 548 人,生师比: 1(表 2 22)。 其中医学类生师比为 : 1,艺术类生师比为 : 1。 表 2- 1 各类学生统计表 类 别 学年 博 士 生 硕 士 生 本 科 生 专 科 生 预 科 生 留 学 生 进 修 生 成人脱产生 函 授 生 业余学生 全学 日生 制数 折合 在校生数 20xx20xx 79 1601 14350 222 200 536 0 215 1582 378 17203 19426 20xx20xx 91 1969 16055 58 200 556 0 241 1234 173 19170 21533 20xx20xx 134 2283 16589 216 201 566 0 222 1358 164 20211 22804 143 2593 16914 470 198 474 22 146 1386 205 20960 23548 表 2- 2 生师比统计表 数据 学 年 折合在 校生数 教师总数 生师比 专职教师 外聘、返 聘教师 附属医院具有医师职称人数 折合教 师总数 20xx20xx 19426 1431 193 192 1557 : 1 20xx20xx 21533 1484 227 174 1624 : 1 20xx20xx 22804 1482 316 208 1671 : 1 15 表 23 医学类生师比统计表 学年 折合在校学生数 教师总数 生师比 20xx20xx 3864 436 :1 20xx20xx 4090 457 :1 20xx20xx 4243 477 :1 表 24 艺术类生师比统计表 学年 折合在校学生数 教师数 生师比 20xx20xx 1030 179 :1 20xx20xx 1089 172 :1 20xx20xx 1131 174 :1 整体结构状态与发展趋势 目前,我校已经建设了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思想比较稳定的师资队伍。 ( 1)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合理 职称结构。 目前学校现有专 职 教师 1, 482 人,其中教授 276 人,副教授 476人, 高级职称占 专职 教师总数的 51%(见表 25)。 表 25 学校专职教师职称结构状况表 学 年 专职教师总数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及以下 人数 比例( %) 人数 比例( %) 人数 比例( %) 人数 比例( %) 20xx20xx 1431 218 15% 444 31% 456 32% 313 22% 20xx20xx 1484 251 17% 467 32% 477 32% 289 19% 20xx20xx 1482 276 19% 476 32% 436 29% 294 20% 年龄结构。 专职教师 队伍中, 45 岁以下中青年教师构成了教师队伍的主体,占专职教师师资队伍的 76%。 (见表 2- 6) 表 26 专职教师队伍年龄结构 数据 学年 专职教师 35 岁以下 3645 岁 4655 岁 5660 岁 61 岁以上 人数 比例 % 人 数 比例 % 人数 比例 % 人 数 人数 比例 % 人 数 比例 % 20xx20xx 1431 591 42 548 38 214 15 46 3 32 2 20xx20xx 1484 556 39 586 40 256 17 51 3 35 2 20xx20xx 1482 517 35 608 41 271 18 47 3 39 2 16 学历结构。 目前专职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 301 名,占 专职 教师的 20%,具有硕士学位的 701 名,占的 47%。 (见表 2- 7) 表 27 专职教师队伍学历结构 数据 年度 专职教师总数 博 士 硕 士 本 科 人数 比例( %) 人数 比例( %) 人数 比列 ( %) 20xx20xx 1431 227 16% 570 40% 634 44% 20xx20xx 1484 269 18% 660 45% 555 37% 20xx20xx 1482 301 20% 701 47% 480 33% 学缘结构。 “十五”以来, 学校积极引 进高层 次人才和接受外校毕业生,鼓励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攻读学位,专职教师 队伍学缘结构不断改善。 高职教师中 60%曾到国外攻读学位或进修。 (见表 2- 8) 表 28 专职教师队伍学缘结构 年度 专职教师 总 数 本校毕业 外校毕业 人 数 比例( %) 人数 比例( %) 20xx20xx 1431 807 57% 624 43% 20xx20xx 1484 826 56% 658 44% 20xx20xx 1482 823 55% 659 45% ( 2)公共基础课、新办专业、实验教学、重点学科 专职教师 队伍结构 公共基础课 专职教师 队伍结构。 学校重视公共基础课 专职 教师队伍的建设。 现有公共 基础课 专职 教师 270 人,占全校 专职教师 总数的 %;其中高级职称比例为 %,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为 %。 (见表 2- 9) 表 29 公共基础课专职教师 队伍 结构状况表 学 年 专职教师总数 职 称 结 构 学 位 结 构 教授 副教 授 合计 比例% 博士 硕士 合计 比例% 20xx20xx 270 17 75 92 5 70 75 20xx20xx 279 19 85 104 6 105 111 20xx20xx 278 21 93 114 10 134 144 20xx. 10 270 17 92 109 12 134 146 新办专业专职 教师 队伍结构。 近年来,学校重视新办专业的专职教师 队伍建 17 设、把引进和培养高质量教师队伍作为重点,保证了新办专业的质量和数量。 目前,学校 13 个新办专业共有 专职教师 137 人,高级职称比例为 %,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 96 人, 比例为 73%.(见表 210) 表 210 新办专业专职教师 队伍结构状况 表 专业名称 总数 职称结构 学位结构 教授 比例 % 副教 授 比例 % 博士 比列 % 硕士 比例 % 对外汉语 13 1 3 1 10 生 物技术 10 1 10 1 10 0 9 90 教育技术 10 1 10 2 20 0 5 50 工业设计 8 0 1 0 3 统计学 9 1 4 3 4 制药工程 22 5 9 7 13 俄语 10 0 1 10 0 6 60 国际政治 9 2 3 3 4 心理学 8 0 6 75 2 25 4 50 市场营销 11 0 1 1 10 地理信息 系统 7 2 2 2 3 园林 11 3 1 2 5 数字媒体技术 9 1 2 1 2 合计 137 17 36 22 78 实践教学队伍结构。 学校重视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采取措施鼓励主讲教师 表 211 实践教学专职教师 队伍现状表 类别 结构 实践教师 总数 职称结构 学位结构 正高 副高 合计 比例 % 博士 硕士 合计 比例 % 实验教学教师 346 76 123 199 94 144 238 其它实践指导教师 324 56 150 191 56 149 194 承担本科实践教学工作。 学校实验教学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为 %,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为 %(表 211)。 18 重点 学科专职教师 队伍结构。 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成长迅速。 学校依托国家重点学科 、省重点学科、校重点学科,培育和锻炼了学科梯队,使我校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重点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积极为本科生授课,形成了一批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学校现有学科主任 50人,其 中博士生导师 13 人,具有博士学位 29 人,教授 50 人。 专职教师 队伍建设与发展趋势 “十五”以来,学校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根据淡化身份、强化岗位、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自主评聘、合同管理、有序流动的原则,建立开放式的用人制度,实施全员聘任制,完善教授岗位责任制;在定编、定岗、 定责的基础 上,强化岗位聘任和聘后考核体系,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使我校的专职 队伍建设机制日趋完善。 学校为了稳定教师队伍,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给予教师较好的待遇,进行爱校教育,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做到政策留人、感情留人、和环境留人。 “十五”期间学校以加强学科梯队建设为核心的“ 251 工程”,效果显著,形成了 20名学科带头人、 50 名学术带头人和 100 左右的中青年学术骨干。 “ 251 工程”建设的这支队伍成为学校教学骨干中坚力量。 延边大学现有的吉林省特聘教授、首席教授、主讲教授、中青年骨干教师均出自学校“ 251 工程” 培养的教师。 20xx年,我校还设置了“长白山学者”岗位,遴选了 14 名“长白山学者”得到了岗位津贴的支持,促进了学科建设,稳定了师资队伍。 学校出台了《延边大学引进人才暂行办法》等,千方百计加强优秀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累计引进博士 158人。 为提高队伍层次和水平创造了条件,使专职教师 队伍的学历、职称和学缘结构更趋合理,逐步构建起各学科协调发展的创新平台和创新团体。 20xx 年根据教师知识结构更新的需要,学校启动了“百人深造计划”,即每年选派近百名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进修学习。 目前,在全校涌现出全国教学名师 1 人 ,教育部教指 委成员 2 人,吉林省教学名师 1 人,吉林省特聘教授、首席教授、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