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第一批农业专项资金项目立项指南(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全省区域性特色瓜菜良繁基地,金衢丽地区食用菌、中药材良繁基地,浙中浙西南地区无性系茶树良繁基地,无病毒柑橘、杨梅等区域性特色水果良繁基地,嘉湖、浙西地区桑蚕良繁基地 为重点。 申报范围必须是已经省认定的优势畜禽品种良种场。 地方良种及品种资源场,视各地良种及资源优势和开发保护条件申报。 项目承担单位条件 (市、区)有关种子种苗项目区域内的种业生 产企(事)业或农业经济实体,并具备项目建设相应的经济能力。 ,能提供相应的技术规程。 、较强的技术力量,及相应的项目建成后新增流动资金的配套能力。 ;畜禽良种工程承担单位须自有相应的生产用地和设施。 能按时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并形成相应的良种生产能力。 其他要求 项目实施需依靠其他单位提供技术支持的,必须提供项目单位与技术支持单位的合作协议书。 (二) 茶桑果优化改造品种改良项目 建设内 容和区域 ①蚕桑: 根据《浙江省蚕桑优化改造规划》,在安吉、桐乡市、秀洲区、秀城区、海宁市、海盐县、南浔区、吴兴区和德清县等 9 市县择优选建,重点新建亩桑产茧 150 公斤蚕茧的稳产高产性能的蚕桑规模小区,规模养蚕示范点,完善优新桑蚕良种繁育基地,发展蚕茧产业化经营。 ② 柑桔:根据《浙江省柑桔改造整体规划方案》,在淳安、常山、柯城、衢江、黄岩、临海、玉环、三门、莲都、金东、江山和乐清等 12 县(市、区)择优选择实施柑橘优化改造工程。 ③ 茶叶:根据《关于加快茶树改良的通知》和《浙江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评选办法(试行)》要求组 织申报实施,择优评选出 10 个浙江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 省补资金用途 省补资金主要用于,①蚕桑:规模小区和规模养蚕示范点建设,优质强健蚕新品种引进、复壮与繁育推广等;②柑桔:品种改良,示范点(基地)建设,技术示范推广,品牌建设;③茶叶:实行“以奖代补”政策。 本项目申报采用《标准文本》 三 、山区和海岛发展特色畜牧业 根据《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浙委〔 20xx〕 22 号)和 《关于进一步加快山区和海岛发展特色畜牧业的意见》 要求,利用山区和海岛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 现代特色畜牧业,促进东部地区优势畜牧产业区块形成和推进畜牧业跨越式发展,加快山区海岛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具有山区海岛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立项条件 ,草食畜禽和特种畜禽饲养基础条件较好,当地政府重视和支持,组织领导和服务体系健全,农户养殖积极性高。 、专业大户带动为龙头,山区专业乡镇 (村 )或海岛为饲养基地,实行产业化经营,具备相应的技术、营销或加工力量。 60 个左右,其中有 6—8 个科技示范户。 建设内容和重点 根据实施乡镇资源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实施科技兴牧,强化良种引进和新技术推广应用,优化农牧业内部结构,拓宽养殖领域,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扶持增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大户的带动能力和组织化程度,转变畜禽养殖方式,提高畜禽规模养殖和产业化经营水平。 重点扶持以发展羊、兔、鹅、优质土鸡和地方良种猪养殖为主的特色畜牧业示范乡镇建设和畜产品产销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养殖基地,一是引进良种、扩建良种繁育基地,二是建设相应的畜禽栏舍、种植牧草、畜牧技术推广培训和产品加工,三是购建饲料加工设备设施等。 实 施范围和承担单位 项目实施区域:淳安县、武义县、磐安县、永嘉县、苍南县、泰顺县、文成县、平阳县、仙居县、三门县、天台县、莲都区、云和县、景宁县、龙泉市、青田县、遂昌县、松阳县、缙云县、庆元县、柯城区、衢江区、江山市、龙游县、常山县、开化县和定海区、普陀区、岱山县、嵊泗县、洞头县的有关乡镇 , 适当向欠发达乡镇倾斜。 每个县原则上申报 12 个项目。 项目承担单位:县 (市、区 )畜牧兽医局 (站 )、乡镇政府或畜产品产销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补助标准和资金用途 每个示范 项目 省补资金原则上控制在 20 万元以内,其中:用 于农户引种、购买牧草种子、畜禽栏舍和良种体系建设、饲料加工设备购置支出的比例在 80%以上,畜牧科技培训和推广等支出的比例不高于 20%。 四、 农业机械化促进工程 针对产业发展中关键环节农机装备落后和技术不配套等问题,着力引进试验开发改进和示范推广关键环节的农业机械,改进农业生产作业方式,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和农产品贮藏加工机械化, 初步形成适合我省不同区域条件的农业机械化作业示范模式, 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现代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 建设原则。 立足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机械 化技术难题,通过引进、消化吸收、试验示范,推动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省工节本增效。 根据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结合当地耕作制度和种养模式,向粮食主产县倾斜,分别确定重点突破环节和机具类型 , 探索农业机械化、促进优势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结合省级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抓好示范点的机具选型和配套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制订完善技术操作规程和规划。 以点带面,逐步辐射推广。 通过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引导开展标 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产业比较效益和竞争优势。 建设重点和内容 以推进我省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和农业优势产业关键环节的农机化装备水平为目的,引进、试验、开发、示范推广适应我省高效生态农业发展需要的先进适用新机械新技术。 20xx 年重点根据水稻机械插秧、油菜机械直播和收获、果蔬冷藏保鲜等关键环节,选择适合于我省区域特色的农业优势产业机械化配套技术,形成符合现代农业建设的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和最佳作业机械组合。 根据我省水稻种植的农艺要求,引进、消化吸收高性能水稻插秧机 和育秧设备,开展连作晚稻、杂交稻以及超级稻的机械插秧技术以及相配套的育秧技术,以及工厂化育秧、地膜育秧、软盘育秧等不同育秧方法与机械插秧配套的技术试验。 在油菜主产区分别建立机械化作业试验点,开发引进和改进完善油菜直播机、移栽机和油菜收割机,开展油菜人工移栽和油菜机械直播等种植模式下机械收获的适应性试验,筛选出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制订相应的技术和作业规程。 在不同生产基地进行冷藏保鲜试验,开发适宜的食用菌类、鲜切花、水果等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规程、路线和经 营模式。 申报条件 根据建设重点,选准切实体现当地优势及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突出一个主题进行申报,同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 ① 水稻和油菜种植连片,机插面积达到一定规模,核心基地规模水稻 500 亩以上、油菜 100 亩以上,沟渠路配套;两年累计示范应用面积水稻达到 1500 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