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物理学科评价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防水、防尘、防潮 76 同时考查学生对信息的 阅读、 理解、分析、处理能力和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简单 物理模型的 能力。 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学生通过 解答这道 试题,能够对电热水器防电墙 技术 这种貌似复杂 的 问题的原理有一个 初步 的 了解 , 同时可以体验 将复杂问题抽象 为 简单问题加以解决的 科学 方法。 例 4.(厦门卷第 33 题) 厦门快速公交系统( BRT)建成后,运行速度约为 42 km/h,从第一码头到大学城只需 40 min。 如图,假如质量为 50 kg 的小鹭要乘坐 BRT 公交车时,先用 30 s 走上高 5 m 的人行天桥,再用15 s 从天桥乘坐自动扶梯到达 BRT 站台,站台比天桥高 4 m。 试求: ( 1)第一码头到大学城的大约路程; ( 2)小鹭走上天桥的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 3)小鹭从地面到 BRT 站台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评析 厦门快速公交系统( BRT)是 20xx 年度厦门市民高度关注的重点民生工程,本题以BRT 这一本土素材为载体,考查路程、重力、功、功率等知识。 试题取材独到,将物理知识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背景相结合,让学生在解题的同时,感受城市发展的成就 , 是一道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力学综合题。 例 5.( 福州卷第 28 题 ) 晓松在参观一个容积为 5103m3粮仓时,想知道这粮仓能装多少质量的稻谷。 于是他取一小包稻谷作样品,进 行了以下实验: ( 1) 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右侧。 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 (选填 “左 ”或 “右 ”),直至天平平衡。 ( 2) 取适量稻谷倒入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称量标尺上的 ,使天平重新平衡。 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稻谷质量为 g。 将这些稻谷倒人量筒中压实,测出它的体积为 40cm3。 ( 3) 稻谷的密度为 g/cm3,这个粮仓大约能装 kg 的稻谷。 评析 试题打破常规,巧妙选取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 粮仓能装 多少质量的稻谷 ” ?考查测 量 质量的实验 能力 ,让学生在真实的新情境中,运用已学 过 的质量 的 测量 、 密度的 公式、天平的使用和“ 叠加法 ”这些知识、 技能 和方法, 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 体验学以致用。 2. 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考查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是学生的一种重要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今年各卷设计的大部分探究试题中,能从实际问题出发,考查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论证、评估等科学探究能力, 力求使考生在解答试题的过程中真正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物理思想和科学方法的运用。 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出现了不 少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创新试题,体现了命题者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素材和平时教学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力求 通过改造与创新,深入考查学生探究能力。 下面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四道题。 例 6.( 漳州卷第 32 题 ) 77 在探究大气压是否存在的实验时,教师常用一次性纸杯装满水,用硬纸板盖住杯口,倒置过来,如图所示。 发现硬纸板不掉,水也不从杯中流出。 教师解释硬纸板不掉是因为大气压强的作用。 可是有部分学生认为,纸板不掉是因为水粘住了纸板的缘故。 你能否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实验 (可补充辅助工具 )来消除这种疑问,请简述实验过程。 答。 评析 试题来源于课堂上“ 纸杯装水 验证 大气压存在 ”的演示实验,通过进一步挖掘该实验中值得探究的问题, 巧妙地让学生开放性地去设计实验, 在考查学生设计实验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要敢于大胆地 审视 实验, 养成 严密推理 过程 、完善实验结论 的习惯。 试题贴近学生,设问巧妙,在考查探究能力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 例 7.( 三明卷第 32 题 ) 某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合作估测常温下声音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1)他们选择了鼓(含鼓槌)做实验,除了这种器材外,至少还需的实验器材是 和 ; ( 2)如图所示,甲负责敲鼓、乙负责计时、丙负责听声。 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操作步骤 D 补充完整。 A.量出 200 米的直线距离 s 并做记录; B.甲同学用力敲一下鼓,乙同学看到敲鼓的同时开始记时; C.当负责听声的丙同学听到鼓声时立即喊 “停 ”; D.乙同学 ; E.将测得的时间 t 记录下来; F.重复上述实验两次,计算出三次测量声音速度 v 的大小并求出平均值 v180。 ( 3)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个测量声音速度的实验记录表格,设计的表格应体现上述实验要求。 ( 4)请写出造成本实验误差的原因之一:。 评析 试题源于 学生 自己设计的一个课外探究性实验: 估测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要求学生在明确实验原理的基础上,选择实验器材、补充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并进行 误差分析 ,考查速度知识、设计实验能力和评估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设计表格是学生的弱项 ,试题旨在引导教学注意培养学生设计表格的能力, 可谓匠心独具。 今年莆田卷第 25 题也考查了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的能力。 例 8.( 南平卷第 30 题 )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串联电路特点:他闭合开关 S 后,发现灯 L1较亮,灯 L2 较暗。 对这一现象他认为,这是因为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先经过灯 L1,电流逐渐变小,所以灯 L1较亮,灯 L2较暗。 小红认为小明的解释是错误的,她 只利用 . . . 图中的器材设计了一个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说明小明的解释是错误的,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78 ( 1) 请在虚线框中画出小红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 2) …… 评析 试题 来 源于 教材中“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的实验 , 深入挖掘学生对该实验原理的疑问和困惑,进行大胆的改造与创新 ,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电学知识,分析灯泡亮暗的原因,在没有电流表的情况下,只利用题目提供的器材,设计实验,推翻错误的观点。 试题考查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电功率以及设计实验、分析推理的能力,同时渗透“反证法”的应用。 学生通过解题, 对 “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