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宝坻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一(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往,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 遂使丘壑化为酒场,秽杂可恨。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 榭 间,以红粉笙歌 ② 一两队点缀,亦复不 恶 .。 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尝秋夜坐钓月矶③ ,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 ④ ,及佛灯隐 现林梢而已。 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 ⑤ 于此。 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 , 亦不复谈 , 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 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友人徐声远诗云:“独有岁寒好,偏宜夜半游。 ”真知言哉。 ( [明 ]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得 分 评卷人 得 分 评卷人 语文模拟试题(一) 第 6 页 (共 12 页) 【注】 ① 虎丘:苏州名胜。 ② 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 ③ 钩月矶:在虎丘山顶。 ④ 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 ⑤ 无际、仲和 : 作者的友人。 1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 2 分) ( 1) 亦复不 恶 . ( ) ( 2) 生平过虎丘才两 度 . ( ) 15. 把文中 划线句子 翻译成现代汉语。 ( 2 分) 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16.通过游虎丘 表达出 作者 怎样的心境。 ( 2 分) 四、课外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5分) 寒冷的味道 黄明山 ( 1)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 2)台历上的冬天正一步步深入,而我的身体却迟钝了对季节的反应。 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眼下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 3)回忆中的寒冷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味道。 ( 4)江汉平原的冬天,水面结了厚厚的冰,我在冰上行走。 冷。 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肉包子 ,脚后跟早冻烂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血,用棉絮裹着。 我总是想奔跑,疼痛便在后面拼命地拽我。 糟了,好像是哪根筋断了……我几乎要跌倒下去。 ( 5)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 ( 6)那时候难得看上一场电影,而且通常要到五里以外的地方去看露天电影。 那天晚上雪刚刚停下,听说要放电影,我来不及吃饭就跑了去。 上身穿的是棉袄,下身穿的是绒裤,脚上穿的是胶鞋。 跑了一路,身上发热。 开始,人不觉得冷,渐渐,寒气逼人。 风一丝不苟 . . . . 地钻进我的脖子,直到我的胸膛。 看到中间,便招架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冻得打哆嗦。 那真正 是饥寒交迫啊。 我咬着牙,坚持把电影看完,脚已没有了知觉,就稀里胡涂地往前走。 一路上,我是弹跳着回去的。 我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又一步步变得坚强起来──这点寒冷算什么。 ( 7) 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振奋的状态,使我们更能承受人生的风霜雨雪。 得 分 评卷人 语文模拟试题(一) 第 7 页 (共 12 页) ( 8)现在却不同了,风也刮得没有了规律,雪也下得没有了条理。 瞧,都立春了,雪还不知在哪里 开小差 . . .。 冬天,失却了原来的寒冷。 ( 9)可孩子们却一个劲地喊冷。 冷从何来。 上上下下穿得规规矩矩,裹得严严实实,帽子、围巾、耳套、手套,应有尽有。 晚上睡觉,要么铺好电热毯,要么灌上热水袋,条件好的,空调一开,暖气就来。 本来寒冷就那么一丁点,还把它拒之门外,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生活。 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 不知冷,何识暖。 如此下去,孩子们生命的潜质何以得到发挥,又何以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景色。 ( 10)不仅仅是孩子们。 ( 11)我们已经有了太多的安逸,衣、食、住、行,还有我们的思想。 不让汗水流 出来,不让寒冷苦心志,把自己装在五彩缤纷的温室里,然后长成一朵朵精美的花,我不知道这样会有什么好结果。 ( 12)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 ( 13)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 (选自《散文选刊》,文章有改动) 17. 第( 3)段中 “异乎寻常的味道 ”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 4 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