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国玉米市场分析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增幅 世界 % 美国 % 中国 160 % 世界玉米主产国消费情况(百万吨) 地区 20xx/20xx 年度 20xx/20xx 年度 增加数量 增幅 世界 % 美国 % 中国 152 158 6 % 世界玉米主产国期末库存情况(百万吨) 地区 20xx/20xx 年度 20xx/20xx 年度 增加数量 增幅 世界 % 美国 % 中国 % 以上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从本年度的玉米供需关系及库存情况来看,可以发现一个特点,就是全球的玉米供需形势正向偏紧的势头发展。 今年与去年的数据对比中,世界玉米产量及消费情况同时增长,但产量的增长幅度远远不及消费量增长明显。 而产量无法满足需求的部分则要靠库存来弥补,导致了本年度的期末库存减少。 美国方面,本年度产量大幅增加,这是致使美国玉米期价下跌的最重要原因。 在玉米播种及生长期间,美国天气始终风调雨顺,为玉米产量的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只是到了后期才出现霜冻威胁,收割的进度稍显落后对最终产量形成一定的影响,但仅是一个完美年度中的小瑕疵,对大局影响不大。 美国的消费与产量相比,增幅明显偏小,这对价格压力较大。 虽然最终美国玉米的出口导致期末库存为负值,但与上一年度比较来看,库存的减少幅度已经放缓。 综合来说,美国玉米的丰收是期价保持底部震荡的最重要因素。 (二 )供应与需求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本年度国内玉米的产量为 亿吨。 较20xx 年相比减少了 5500 万吨。 这是由于国内玉米生长关键期间,东北地区出现严重干旱所造成的。 而中国的玉米消费量比去年增加了 600 万吨左右,从供需关系的角度来说有利于后期玉米期价走高,而国内也确实出现了持续上涨的行情。 前期国内玉米曾实现连续五年增产,结余的库存保证了市场供应,因此一个年度出现产量减少还威胁不到供需平衡,若相同的问题再度发生的话,国内的乐观局面恐怕会被打破。 虽短期内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但这却是一个潜在的因素,本年度的供需关系是玉米市场连续上涨的主要支撑因素。 (三 )国内玉米种植面积增加 由于去年的收储政策保护了农户的利益,玉米的种植收益比较理想,受此影响,本年度国内玉米的种植面积有所增加。 与美国玉米的情况恰好相反,虽然面积增加曾让玉米处于一段时期的调整期,但今年受到干旱的影响,玉米的产量却没有增加,这等于把种植面积的利空因素完全释放,可以说种植面积的变化未给玉米造成实质性影响。 (四 )国内出现的严重旱情严重影响了玉米产量 本年度, 8 月份东北地区的干旱成为玉米价格爆发性上涨的导火索。 玉米产区天气出现严 重问题,降水的导致干旱开始出现并快速蔓延。 而这其中,身为玉米与产区的吉林省是干旱的重灾区,也让新年度玉米减产的忧虑升级,甚至威胁到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 吉林部分地区降水量没有预期充足,前期干旱对玉米根系已经造成较大伤害,且玉米灌浆期明天缩短并受到阻碍,玉米质量下降将是必然,减产也各有不同。 此次的伏旱造成的损失很难通过后期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