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毕业班统一测试题(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B.将苯加人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乙烯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 29.下列离子能在酸性、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 Fe2+、 Al3+、 MnO SO42 B. K+、 NH4+、 HCO Cl C. Cu2+、 Ag+、 Cl、 NO3 D. K+、 Mg2+、 SO4 NO3 30.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碳酸钙跟盐酸反应: CO32+2H+ CO2↑+H2O B. 氨水跟盐酸反应: OH+H+ H2O C.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 Ca2++2OH+CO2 CaCO3↓+H2O D. 将氯气通入含有二价铁的三氯化铁溶液中以除杂质 : Fe2++Cl2= Fe3++2Cl 31.下列操作方法或实验装置正确的是 D 32.下列物质的分离 (提纯 )方法正确的是 A. 分离汽油和水 分液 B. 蒸馏分离乙酸与乙酸乙酯 萃取 C.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泥沙 蒸馏 D. 用四氯化碳提取溴水中的溴单质 过滤 33. 在实验室中,常用 KMnO4 代替 MnO2 与浓盐酸 反应 制取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KMnO4+16HCl( 浓) =2MnCl2+5Cl2↑+2KCl+8H2O。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中 KMnO4 被氧化 B.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8 C. 每生成 1molCl2 时, 反应中转移 的 电子 为 2mol D. 每消耗 16molHCl 时, 还原产物为 5mol 34. 归纳与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因为稀硫酸能与铁反应放出 H2,所以稀硝酸与铁反应也 一定 能放出 H2 B. 因为 Mg 可以与水反应放 出 H2,所以 Ca 也可以与水反应放出 H2 C. 因为 CO2 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所以 CO2 是电解质 D. 因为 SO2 可以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所以 SO2 具有漂白性 35. 大胆、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 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 肯定是没有意义的是 A. 探究 Na 与水的反应可能有 O2 生成 B.探究 SO2 和 Na2O2 反应可能有 Na2SO4 生成 C.探究浓硫酸与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中可能有 CuS D.探究向滴有酚酞试液的 NaOH 溶液中通以 Cl2,酚酞红色褪去的现象是溶液的酸 碱性改变所 致、还是 HClO 的漂白性所致 36.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 不能 . . 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加热 B.增大压强 C.滴加少量 CuSO4 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这是一些不法商贩为了提高奶粉及液态奶中的含氮量而添加的。 一般说来,每 100克蛋白质平均含氮 为 16克,这些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质的 A. — CO— NH— B.游离的氨基 C.游离的羧基 D. R基 ,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有 3种状态的细胞,如下图。 你认为这 3个细胞在未发生上述情况之前,其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 BC BC AC AC 39. 下列有关生物代谢与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内一定有线粒体存在 37℃ A.温特证明造成胚芽鞘弯 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 B.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C.萨顿基于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D.艾弗里实验证明 S 型 细 菌里的 DNA 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物细胞与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同点是 A.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 B.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 C.间期结束时染色体数目加倍 ,不正确的是 A.癌变主要是因为人体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B.癌细胞比所有正常细胞分裂周期长、生长 快 C.有些病毒能将其基因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 D.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表面的物质都发生明显的变化 DNA 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DNA 在复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差错,但这种差错不一定改变生物的性状 B. DNA 在复制过程中是先 整个分子 解旋 ,然 后 再进行 复制 C. DNA 的复制通常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D. DNA 复制过程需要 DNA 聚合酶 、蛋白质和性状三者间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体的性状受基因和环境共同影响 B.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 一对应的关系 C. 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在基因的指导下合成 D.蛋白质的结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