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新咨询-调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5 在价格计算,行业已经亏损,烟台氨纶也进入了微利时期。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依然不旺,这种状况仍将持续,预 计氨纶价格仍将在低位徘徊。 我们预计, 氨纶 行业过剩产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消化,全球经济短期内也难以好转,出口需求不旺的局面仍将延续,氨纶行业将在底部徘徊一段时间。 公司 芳纶 产业分析 寡头垄断特征明显 芳纶主要有两大类:间位芳纶( 1313)和对位芳纶( 1414)。 无论从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芳纶 1313和芳纶 1414的规模化生产企业仅几家,芳纶行业呈现明显的寡头垄断格局。 公司芳纶产能达到 4000吨,国内第一,全球第二 目前,全球共有 4家企业实现了间位芳纶的产业化,总产能 30000吨左右。 其中美国杜邦公司产能 最大,达到 25000吨 /年,约占全球产能的 80%,俄罗斯公司已经停产。 我国芳纶的国产化刚刚起步,烟台氨纶是我国特种纤维工业的开创者,中国氨纶和芳纶行业的龙头企业,其芳纶 1313产品已开发出纺前着色短纤,芳纶 1313设计产能达到 2,500吨 /年,超过日本帝人公司的产能,成为世界第二大芳纶 1313产品生产企业。 广东彩艳股份有限公司是广东省民营企业,其芳纶产能目前达到 1,000吨 /年,产品以常规本白短纤为主。 全球共有 4家企业实现了对位芳纶 1414的产业化,总产能 57000吨左右。 其中,美国杜邦公司在美国 、英国、日本设有工厂,年产能合计约 33,000吨;日本帝人公司在日本、荷兰设有工厂,年产能合计约 24,500吨;韩国科隆公司仅在该国设有工厂,年产能约 1,000吨。 俄罗斯的产品和工艺完全不同于杜和帝邦人,其产能为 1,000吨 /年;德国赫斯特公司曾经实现了 对位芳纶的生产,目前均已停产。 目前国内尚未有芳纶 1414规模化生产企业,烟台氨纶的芳纶 1414已进入中试阶段, 将 为国内芳纶 1414的先行者。 表 3 全球主要间位芳纶产能情况 吨 /年 6 表 4 全球主要对位芳纶产能情况 吨 /年 我国芳纶产业起步 较晚 发展速度快 我国芳纶开发研究已有几十年历史,但一直未实现产业化,直到近几年,才有企业实现了芳纶的产业化。 目前,国内芳纶 1313 生产企业仅烟台氨纶和广东彩艳,其中烟台氨纶的产能经已经达到 4000 吨 /年,广东彩艳产能为 1,000 吨 /年,两家企业产能占国内总产能的100%,行业的集中度较高。 我国芳纶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产技术进步快。 烟台氨纶不仅成功地 实现了间位芳纶短纤的产业化,而且在长丝以及对位芳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即将产业化。 另一方面是国内市场发展快。 我国芳纶属于新兴市场,发展迅速,年增长速度超过了30%。 继烟台氨纶和广东彩艳后,国内很多企业也开始关注芳纶技术开发。 其中,上海艾美达的对位芳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另外,江苏仪征化纤、河南神马、河北硅谷化工、东华大学、四川晨光等也正在进行技术开发。 随着这些企业技术上突破,我国芳纶产业将迎来繁荣时期。 公司 产品优势 和品牌优势 芳纶 1313 具有突出的耐高温、阻燃和绝缘性,成为高性能纤维,主要应用于高温 防护服、电绝缘和高温过滤等领域。 芳纶 1414 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的特点,素有高分子材料中的“百变金刚”,主要应用于个体防护、防弹装甲、力学橡胶制品( MRG)、高强缆绳、石棉替代品。 由于芳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所以我国一直是受美国、日本技术封锁和有限禁运。 随着芳纶生产技术的突破,和未来几年我国服装装备的更新换代,我国芳纶产业将迎来大发展。 右。 作为中国特种纤维工业的开拓先锋,公司在国内氨纶行业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公司生产的“纽士达”牌产品在整个行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公司 T— 115 型有光氨纶丝为国家重点 新产品;“纽士达”牌氨纶丝被评为山东省名牌产品;氨纶产品 20xx 年通过欧洲OekoTex Standard 100 生态纺织品国际认证,获一级证书(最高级别证书,证明可直接用于婴儿贴身衣物),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