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工程课程设计-锅炉房及供热工程室外管网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给水、锅水中碱度与溶解固形物的冲淡或浓缩可认为是同比例的。 在采用亚硫酸钠除氧时,溶解固形物中还应计入相应值。 XXXX 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课程设计 第 7 页 共 37 页 根据《低压锅炉水质标准》规定,锅水的相对碱度应小于 ,若不符合规定,应考虑除碱处理。 设计规范规定,锅炉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 时,排污率不应 大 于 10%,压力大于 时,则排污率不应大于 5%。 水的软化方法一般采用离子交 换软化法,其效果稳定,易于控制。 当需要除碱时,一般考虑氢 —— 钠离子交换法。 石灰预处理的系统较复杂,操作要求比较高,处理水量较小场合不宜采用。 本设计采用了 两台 JK2004002 全自动组合式离子交换器。 4 汽水系统的设计 给水管管径的确定 ( 1)锅炉房最大用水量及自来水总管管径的计算 锅炉房最大用水量包括以下几项 : ① 引风机及给水泵的冷却水流量,约为 ; ② 煤厂、渣厂用水量,约为 ; ③ 化验及其它用水量,约为 ; ④ 生活用水量,约为 1t/h; ⑤ 锅炉房给水量, ; 则锅炉房最大用水量为( ++++1) =给水管内径的计算公式: Gdn  (式 41) 式中 : G—管内介质的质量流量, t/h ω—推荐流速, m/s(在设计中选用推荐流速为 ) 可得给水管道内径 mmdn . 5 . 1 , 由此, 自来水总管 选择 镀锌 焊接 钢 管 的管 材。 ( 2) 给水管内径的计算公式: 内径 Gdn  mm 式中: G— 管内介质的质量流量, t/h ω — 推荐流速, m/s(在设计中选用推荐流速为 2m/s) 可得给水管道内径 mmdn , XXXX 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课程设计 第 8 页 共 37 页 由此,给水 箱出水管 选择 Ф57 mm 的 无缝 钢管。 给水母管管径确定与给水箱出水总管相同,即 Ф57。 进入锅炉的给水支管与锅炉 本体 的给水管管径相同, 即 Ф383mm无缝钢管 ,且在每一支管上 装设调节阀。 蒸汽系统主要管道直径的确定 蒸汽管道 内径 的计算公式: mmwGvd n  (式 42) 式中 : G——管内介质的质量流量, t/h ω——推荐流速, m/s(在设计中选用推荐流速为 30m/s) ν——管内介质的比容, m3/Kg(由手册查得 ν= m3/Kg) ( 1)蒸汽母管管径 为便于操作以及确保检修的安全,每台锅炉的蒸汽母管直接接入分汽缸,其直径为1334mm;在每台锅炉出口和 分汽缸入口分别装有闸阀和截止阀。 ( 2)生产用蒸汽管管径 生产用汽管的蒸汽流量  11 DKG oz = t/h,生产用汽压力为 ,比容 kgmv / 3。 蒸汽流流速取 30 m/s,则: mmwGvd n  决定选取管径 Ф 159 无缝钢管 ( 3)采暖用蒸汽管管径 采暖用汽管流量  22 DKG oz = t/h,蒸汽压力为 流速 按 35 m/s计算, mmwGvdn 0735 6 06 94  决定选取管径 Ф 219 6mm 无缝钢管。 ( 4)生活用蒸汽管管径 蒸汽流量  33 DKG oz =,蒸汽压力为 , 流速 按 30m/s 计算,mmwGvd n 6 0 6 9 9 4  决定选用管径为 Ф 76。 XXXX 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课程设计 第 9 页 共 37 页 分汽缸的 选用 ( 1) 分气缸直径的确定 已知采暖 期最大 计算热 负荷 htD / ax1  ,蒸汽压 力 P= ,比容kgm / 3 ,若蒸汽在分汽缸中流速  取用 15 m/s,则分汽缸所需直径为 mmwGvd n  本设计拟采用 Ф 377 9mm 的无缝钢管作为分汽缸的筒体 ( 2) 分汽缸筒体长度的确定 分汽缸筒体长度取决于接管管径、数目和结构强度,同时还应顾及接管上阀门的启闭操作的便利。 本设计的分汽缸筒体上,除接有三根来自锅炉的进汽管 ( Ф 133 4)和供生产( Ф 133 4)、采暖( Ф 219 6)以及生活( Ф 76 )用汽的输出管外,还 接有锅炉房字用蒸汽管( Ф 57 )、备用管接头( Ф 108 4)、压力表接管( Ф 25 3)以及疏水管等。 分汽缸筒体结构和管孔布置如下图。 筒体由 Ф 377 9 无缝钢管制作,长度为 2820mm。 5 送引风系统的设计 根据工业锅炉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送风机、引风机和除尘器都在 ―工业锅炉成套供应范围 ‖之内,应由锅炉厂配套供应,如实际条件没有特别要求,不必变更。 在课程设计中送引风机系统的要求主要是确定送引风机连接系统,决定风烟管道和烟囱尺寸,进行设备和管道布置。 如有实际需要,还应核对配套风机性能。 关于锅炉热效率、排 烟温度、锅炉本体烟风阻力和锅炉本体各烟道的过量空气系数,均引用锅炉厂产品计算书中的数据。 根据使用燃料的成分计算得出燃料耗量、送风量、排烟量。 锅炉燃料消耗量的计算 锅炉燃料消耗量的计算公式为: 1 00)()(, n e targspwpwgsq Q iiDiiDB kg/h (式 51) 查表可得 : iq=; igs=84kJ/kg; ipw=。 可得: 1 0 0802 1 3 5 0 )845 6 0 6(%) 7 8 4(  B =( t/h) ∴每台锅炉的 燃煤消耗量为。 而计算燃料消耗量为: XXXX 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课程设计 第 10 页 共 37 页 htqBBj /7 6 0 )100101()1001( 4  ∴每台锅炉的计算燃煤消耗量为 kg/h。 理论空气量和理论烟气量 (1)根据 理论空气量的 公式 : arararark OHSCV )(  (式 52) 可得出 1kg 收到基燃料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为 )( kV = m3/kg 由此可得一台锅炉的所需的理论空气量为 = /h (2)当一只燃料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时,单位质量的燃料理论烟气量可由经验公式计算 对于烟煤 经验公式如下: 0 0 02 4 ,0  ne tary QV (式 53) 可得单位质量烟煤的理论空气量 0yV 1 3 5  = m3/kg 由此可得一台锅炉产生的理论烟气量为 = 送风机、引风机的选择计算 选用的送风机和引风机应能保证供热锅炉在既定的工作条件下,满足锅炉全负荷运行时对烟、风流量和丫头的需要。 为安全起见,在选择送、引风机时应考虑有一定的富裕度,送、引风机性能裕度系数列于下表 51 中。 表 51 送引风机性能裕度系数 设备或工况 裕量系数 风量裕量系数 β1 压头裕量系数 β2 送风机 引风机 带尖峰负荷时 (1)送风机的选择计 算 已知炉膛入口的空气过量系 数 l ,在计算修正和裕度后,每台锅炉的送风机的风量为: XXXX 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课程设计 第 11 页 共 37 页 hmbtVBV lkokjlsf/ 3 0 41 0 1 3 2 51 0 1 3 2 52 7 32 7 8 1 0 1 3 2 52 7 32 7 331  (式 54) 其中, 1 为 送风机流量储备系数,取。 因缺空气阻力计算资料,如按煤层以及炉排阻力为 784Pa、风道阻力为 98Pa 估算,则送风机所需压力为: PabtthHsflksf 0 5 81 0 1 3 2 51 0 1 3 2 52 7 320 2 7 320)987 8 4(1 0 1 3 2 52 7 32 7 32  (式 55) 其中, 2 为 送风机压头储备 系数 2 取 , sft 为送 风机设计条件下的空气温度,由风机样本查知为 20℃。 所以,选用 T4721 型送风机,规格: 风量: 6860 m3/h; 风压: 1150 Pa; 电机: Y112M4; 功率: 4 KW; 转速: 1450r/min。 ( 2) 引风机的选择计算 计及除尘器的漏风系数△ a= 后,引风机入口处的 过量空气系数 py 和排烟温 度 200py ℃ ,取流量储备系 数 1 =,则引风机所需流量为: hmbVVBVpyokpyoyjyf/ 7 8 51 0 1 3 2 51 0 1 3 2 52 7 32 7 32 0 0])(0 1 6 [ 8 1 0 1 3 2 52 7 32 7 3])1(0 1 6 [31 (式 56) 本设计选用 Y547 型 No6C 引风机,规格如下: 流量: 12390 m3/h 风压: 2400Pa 电机型号: Y160M22 功率: 15kW 转速: 2620r/min XXXX 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课程设计 第 12 页 共 37 页 烟囱的高度与直径的设计计算 烟囱的高度计算 在自然 通风和机械通风时,烟囱的高度都应根据排出烟气中所含的有害物质 —SONO飞灰等的扩散条件来确定,使附近的环境处于允许的污染程度之下。 因此,烟囱的高度的确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 ―三废 ‖排放试行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规定。 机械通风式,烟风道阻力由送引风机克服。 因此,烟囱的作用主要不是迎来产生引力,而是将烟气排放到足够高的高空,使之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每个新建 的 锅炉 厂 只能设一个烟囱。 燃煤、燃油(燃轻质柴油、煤油除外)锅炉 房烟囱高度应根据锅炉房总容量,按表 52 规定执行。 表 52 锅炉房烟囱最低允许高度 锅炉房总容量 t/h 1 12 24 410 1020 2040 MW 714 1428 烟囱最低允许高度 m 20 25 30 35 40 45 在本设计中 锅炉 的总容量为 4t/h,且新建的锅炉烟囱周围半径 200m 距离内没有建筑物,所以选择烟囱的高度为 40m。 烟囱的直径计算 烟囱的直径计算公式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22 wVd yz (式 57) 式中 : yzV —通过烟囱的总烟气量, m3/h 2w —烟囱出口烟气流速 ,m/s 烟囱的出口流速按下表 53 选用 表 53 烟囱出口处烟气流速 通风方式 运行负荷 全负荷时 最小负荷时 机械通风 1020 45 自然通风 610 设计时应根据冬、夏季负荷分别计算,如符合相差悬殊,则应首先满足冬季负荷要求。 kgmVVVkyyz /)(0 1 6 )1(0 1 6 300   XXXX 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课程设计 第 13 页 共 37 页 所以: md 15 1 9 1  烟囱底部直径: yziHdd 221  ( 式 58) 式中: i— 烟囱锥度,通常取 ,本设计取 , 可得: d1=+2 40=。 6 运煤、除渣和除尘设备的选择 锅炉房耗煤量的计算与运煤方式的选择 供热锅炉燃用的煤,一般是由火车、汽车或船舶把煤运来。 而后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将煤卸到锅炉房附件的储煤场,再通过各种机械设备把煤运到锅炉房。 运煤系统是从卸煤开始,经煤场处理、输送破碎、筛选、磁选、计量直至将煤运输到炉前煤仓供锅炉燃用。 本锅炉房运煤系统按三班制设计。 因耗煤量不大,拟采用半机械化方式,即用电动葫芦吊煤罐上煤,吊煤罐的有效容积为 hm/3。 灰渣连续排出,用人工手推车定期送至渣场。 运煤系统的 最大运输能力的确定 按三班制作业设计,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