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工程详细模板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初步拟定基础梁模板尺寸 项目 小楞断面 小楞间距 竖档断面 竖档间距 对拉螺杆间距 基础梁吊模 5070 木方 200mm Φ48钢管 500 450500 荷载 设计值 计算 ○ 5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对垂直面模板产生的荷载 =○ 6 新浇筑砼对模板侧面的压力: 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时,新浇筑的砼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二式计算,取二式中的较小值: 2/ VtF c  HF C (公式来源:《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第二册 8621) 式中 F —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 KN/m2) c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为 24KN/m3 0t — 混凝土初凝时间,按 200/( T+15)计算, T 为混凝土温度取为 15℃ V— 混凝土浇筑速度,取为 2m/h 11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至新浇筑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 计算基础梁, 取为。 1 — 外加剂影响系数,掺加缓凝外加剂,取为 2 —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系数,泵送砼坍落度大于 110,取为 由公式一计算的侧压力标准值 : F’= 24 21/2=; 由公式二计算的侧压力标准值 :计算基础梁, F’’=24 =24KN/m2。 取其较小值, F 值为 24KN/m2 及 12KN/m2。 设计值为:计算基础梁, 24 =。 荷载组合 及 计算 计算承载能力 计算 基础梁模时: ○ 5 +○ 6 =+=; 验算刚度 计算 基础梁模时: ○ 6 =; 胶合板模板验算 基础梁胶合板模板验算: 基础梁模板计算模型为四等跨连续梁,取 1m宽板带计算模板的强度及刚度。 1m宽板带均布荷载为 ,验算刚度时取。 计算简图如下,按五等跨连续梁计算: 材料力学性能如下: 222/6750。 /。 / mmNE mmNfmmNf vc  弹性模量 顺纹抗剪顺纹抗压; q=()KN/m 200 200 200 200 200 12 模板截面惯性矩: 322 3 7 5 0 06 151 0 0 06 mmbhW  模板抵抗矩: 433 2 8 1 2 5 012 151 0 0 012 mmbhI  强度验算: 弯矩系数: (系数取值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一册,下同) 最大弯矩: MKN..qlKM M  1 3 0 0 3 0 50 22 最大正应力: M p aM p aWMσ 7 5 0 01 3 0 0 3 2  , 满足要求 剪力系数: 最大剪力: v 3 7 5 21 0 0 0 60  最大剪应力: M p aM p abhVτ 7 5 0 0 02 3 7 5 2323   , 满足要求 刚度验算: 挠度系数: 最大挠度: q lω 5 0][ 8 1 2 5 06 7 5 01 0 0 2 0 4 401 0 0 44    挠度符合要求。 小楞木方验算 基础梁 模板 小楞木方验算: 板下木楞 5070,间距 200mm, 受均布荷载  , 验算刚度取  计算时假定为 三等 跨连续梁 受力简图如下: q=( ) KN/m 500 500 500 13 材料力学性能如下: 22 /。 /12 mmNfmmNf vc  顺纹抗剪顺纹抗压 ;弹性模量 E=10000N/mm2; 木方截面惯性矩: 433 1 4 2 9 1 6 612 705012 mmbhI  木方 抵抗矩: 322 4 0 8 3 36 70506 mmbhW  强度验算: 弯矩系数: (系数取值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一册,下同) 最大弯矩: M  1 5 4 7 9 0 00 22 最大正应力: M p aM p aWMσ 0 8 3 31 5 4 7 9 9  , 满足要求 剪力系数: 最大剪力: v 1 8 5 81 0 0 9 0 00  最大剪应力: M p aM p abhVτ 1858323  , 满足要求 刚度验算: 挠度系数: 最大挠度: q lω 22 5 0][ 4 2 9 1 6 61 0 0 0 01 0 0 5 0 01 8 7 701 0 0 44    挠度符合要求。 钢管竖档验算 基础梁模板竖档验算 受中间木方传递集中力 KNN 0 9  ; 验算刚度取 KNN 5 9 。 按二等跨连续梁计算,受力简图如下: P=( ) KN 500 500 14 22 /120。 /205 mmNfmmNf vc  抗剪强度抗压强度 ;弹性模量 E=210000N/mm2; 钢管 截面 惯性矩: 444414 2 1 5 6 6 2)4248(642)(642 mmddI   钢管 抵抗矩: 344414 8 9 8 648 )4248(322)(322 mmd ddW   强度验算: 弯矩系数: (系数取值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一册,下同) 最大弯矩: MKNPlKM M  5 1 5 4 8 9 3 最大正应力: M p aM p aWMσ 2 0 9 8 65 1 5 4 8 4  , 满足要求 剪力系数: 最大剪力: NPKV v 4 1 2 71 0 0 00 9 3  最大剪应力: M p aM p aAVτ 4127323  , 满足要求 刚度验算: 挠度系数: 最大挠 度: mmlmmEIK P lω 22 5 0][1 0 1 5 6 6 22 1 0 0 0 01 0 0 5 0 02 5 9 24 6 0 0 33    挠度符合要求。 对拉螺杆承载力验算 基础梁吊模采用Φ 12 钢筋对拉螺栓,横向间距 500mm,竖向间距 450mm。 拉杆所承担的荷载面积为 =。 集中力 KNN 9 6 2  拉杆选用两头套丝圆钢筋( Q235),强度设计值为 fc=210N/mm2。 拉杆的最小截面积 2106966 mmfNA c  故选用 直径 Ф 12 钢筋即可 ,其截面积为。 所以符合要求。 剪力墙模板计算 剪力墙模板配模 15 墙侧模:采用整块胶合板 (1830mmx 915mmx 15mm)。 其中垂直方向上模数尺寸为915mm,横向模数尺寸为 1830mm。 配模时横向先以 1830mm 为模数,余下的板归整到墙的一端;竖向配模先以 915mm为模数,所剩顶部非模数的余额另按实际尺寸高度配制。 竖档:竖档采用 50mmx 70mm 方木排置,间距 240mm。 即一块整板上钉有 8 根竖档将其分为七等分间距,模数不合的非整板先在板端钉上竖档( 50mmx70mm 方木),再按间距 240mm设置竖档,确保所有竖档之间的距离不大于 240mm。 横档:横档采用 Φ 48 钢管 ,最底部的横档中心离地面高度约为 200mm,即墙底的第一块模板在 200mm高度上钻孔设横档,以上以 500mm 为模数进行安装,墙顶模板利用梁板搁栅做相当于横档的约束。 对拉螺栓:采用Φ 12 钢筋对拉螺栓,横向间距 500mm,竖向间距 500mm。 地下室外墙螺杆应焊有限位及止水铁片,内墙及主体剪力墙采用塑料套管,提高螺杆重复使用率,剪力墙侧面采用Ф 48 钢管斜撑 @20xx。 墙模安装示意详图 如下图: 墙模板剖面图不大于500500200500500钢管斜撑@ 2 0 0 0横档2 根 φ 4 8 钢管 竖档5 0 * 7 0 方木对拉螺栓 φ 12 16 墙模板立面图竖档5 0 x 7 0 方木竖档5 0 x 7 0 方木横档2 根 φ 4 8 钢管 对拉螺栓 φ 12 荷载设计值计算 =; 2 =。 荷载组合 及 计算 ,为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与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组合,即 F=+=; ,为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即 F=。 胶合板模板验算 模板背面的木方间距为 240mm,取计算模型为三等跨连续梁,取 1m宽板带计算模板的强度及刚度。 1m宽板带均布荷载为 ,验算刚度时取。 计算简图如下: 240 240 240 q=( ) KN/m 17 按前表可知 : 222/6750。 /。 / mmNE mmNfmmNf vc  弹性模量 顺纹抗剪顺纹抗压; 模板截面惯性矩: 322 3 7 5 0 06 151 0 0 06 mmbhW  模板抵抗矩: 433 2 8 1 2 5 012 151 0 0 012 mmbhI  强度验算: 弯矩系数: (系数取值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一册,下同) 最大弯矩: MKN..qlKM M  4 4 2 0 2 2 0 00 22 最大正应力: M p aM p aWMσ 7 5 0 04 4 2 0 2 2  , 满足要求 剪力系数: 最大剪力: v 1 0 5 01 0 0 0 00  最大剪应力: M p aM p abhVτ 0 0 02 1 0 5 0323  , 满足要求 刚度验算: 挠度系数: 最大挠度: q lω 5 0][ 8 1 2 5 06 7 5 01 0 0 2 4 7 701 0 0 44    挠度符合要求。 竖档验算 板下木楞 5070,间距 240mm 受均布荷载  , 验算刚度取  计算时假定为 三 跨连续梁 受力简图如下: q=( ) KN/m 18 22 /。 /12 mmNfmmNf vc  顺纹抗剪顺纹抗压 ;弹性模量 E=10000N/mm2; 木方截面惯性矩: 433 1 4 2 9 1 6 612 705012 mmbhI  木方 抵抗矩: 322 4 0 8 3 36 70506 mmbhW  强度验算: 弯矩系数: (系数取值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一册,下同) 最大弯矩: MKN..qlKM M  4 6 0 0 00 22 最大正应力: M p aM p aWMσ 0 8 3 34 6 0 5 0 0  , 满足要求 剪力系数: 最大剪力: v 5 5 2 61 0 0 0 00  最大剪应力: M p aM p abhVτ 5526323  , 满足要求 刚度验算: 挠度系数: 最大挠度: q lω 22 5 0][ 4 2 9 1 6 61 0 0 0 01 0 0 5 0 7 701 0 0 44    挠度符合要求。 横档验算 横档竖向间距 500mm,对拉螺栓间距为 500mm,竖档间距为 240mm,钢管每跨受二根木方传递来的集中力作用。 中间木方传递集中力 KNN  ; 验算刚度取 KNN 。 按三等跨连续梁计算,受力简图如下: 500 500 500 19 横档为两道钢管,截面性质为一根钢管的两倍 ;弹性模量 E=210000N/mm2 22 /120。 /205 mmNfmmNf vc  抗剪强度抗压强度 钢管 截面惯性矩: 444414 2 1 5 6 6 2)4248(642)(642 mmddI   钢管 抵抗矩: 344414 8 9 8 648 )4248(322)(322 mmd ddW   强度验算: 弯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