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布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享存储综合网络管理 复制转制室 间 1 60 60 世界电视制式转换 素材浏览室 间 2 60 120 素材浏览回看 媒体工作室 间 4 60 240 各个媒体办公室,撰稿、会议协商及设备存放、休息等 视频后期制作区总面积 1380 2 音频后期制作区 磁带录音室 间 2 60 120 配音室及控制室 网络录音室 间 2 60 120 音效制作室 间 1 120 120 音效合成制作 音频后期制作区总面积 360 后期制作区总面积 1740 信号调度系统用房面积分配 信号调度系统通过数字高清视音频切换矩阵及附属周边设备,将各个比赛现场的国际电视信号调度到 IBC 的各个技术功能系统提供服务:调度到各个演播室进 第 24 届大冬会亚布力国际广播电视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行播出的包装;调度到收录系统进行收录;调度到国际传输系统进行传输服务;调度到广播电台直播间进行解说评论和监视等。 该 系统可以提供所有比赛项目现场及演播室电视信号的输入、输出调度分配,同时提供同步、时钟、测试、垫片等信号,满足国内外电视媒体对大冬会的报道需求。 信号调度系统占用面积分配见下表: 序号 房间名称 单位 数量 建筑面积 (m2) 总建筑面积 (m2) 备注 1 主控制调度机房 间 1 240 240 视、音频信号调度 2 中心设备机房 间 1 120 120 3 值班室 间 1 60 60 信号调度区总面积 420 电视信号传输系统用房面积分配 传输系统负责将各个雪上项目比赛现场的直播信号传回 IBC,将 IBC 的电视信号通过卫星传输至世界各个电视媒体总部。 根据传输方式的不同,传输系统需要独立的卫星、光缆、微波传输机房。 具体的电视信号传输系统占用面积分配见下表: 序号 房间名称 单位 数量 建筑面积 (m2) 总建筑面积 (m2) 备注 1 微波传输控制机房 间 1 60 60 2 光缆传输控制机房 间 1 60 60 3 卫星传输控制机房 间 1 60 60 4 中心设备机房 间 1 120 120 微波、光缆、卫星综合设备中心 5 值班室 间 1 60 60 信号传输区总面积 360 信息发布区及 ENG 管理用房面积分配 序号 房间名称 单位 数量 建筑面积 (m2) 总建筑面积 (m2) 备注 第 24 届大冬会亚布力国际广播电视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1 信息发布区 信息发布大厅 间 1 720 720 赛会及电视转播综合计算机信息查询、检索、发布服务 中心设备机房 间 2 60 120 赛会综合计算机信息服务网及楼宇局域网络控制管理 远程通讯机房 间 1 60 60 网络管理室 间 1 60 60 信息发布区总面积 960 2 ENG 管理区 ENG 设备库房 间 1 240 240 充电室 间 1 60 60 发放验收室 间 1 60 60 ENG 管理区总面积 360 广播直播间用房面积分配 本方案规划在亚布力 IBC 建设 4 个广播直播间,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各用一个,其余两个提供其他广播媒体使用。 序号 房间名称 单位 数量 建筑面积(m2) 总建筑面积 (m2) 备注 1 广播直播间 间 4 30 120 控制、播音、导播 以上广播电视技术工艺区建筑面积总计: 6580 平米 办公生活区用房面积分配 办公生活区用房总面积为 2210 平 方米,本方案对于居住房间只是考虑了日常工作人员的住宿需要,届时大量的国内外电视媒体记者的居住仍需要另行考虑,具体办公生活区房间分配明细如下: 第 24 届大冬会亚布力国际广播电视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序号 房间名称 单位 数量 建筑面积 (m2) 总建筑面积 (m2) 备注 1 餐厅 间 1 420 420 按同时容纳150 人就餐设计 2 厨房 间 1 470 470 3 食堂库房 间 1 60 60 4 客房 间 28 30 840 5 公共卫生间 间 10 300 各个功能区的男女卫生间 6 建筑管理人员办公室 接待室 间 1 30 30 办公室 间 1 30 30 保安休息室 间 1 30 30 保安、工人休息室 维修备件存放室 间 1 30 30 客房设施维修备件 办公生活区总面积 2210 建筑技术功能区用房面积分配 风、水、电等建筑技术功能区房间面积为 1210 平方米,具体分配明细如下: 序号 房间名称 单位 数量 建筑面积 (m2) 总建筑面积 (m2) 备注 1 配电区 变压器及高压配电室 间 1 90 90 综合布线室及低压配电室 间 2 120 配电区总面积 160 2 水暖空调用 房 给排水、消防泵房及消防水箱、生活水箱等 间 310 第 24 届大冬会亚布力国际广播电视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3 公共通信用房 电话交换机房 间 1 60 60 程控、交换、配线、话务等 4 楼宇监控用房 综合监控室 间 1 60 60 保安、消防、电梯等综合监控,前端设备、值班休息等 5 楼宇公共区域 竖井、电梯间等 380 6 其他服务用房 240 建筑技术功能区用房总面积 1210 卫星天线场区 在卫星天线场区内架设多个天线,负责将亚布力 IBC 的电视信号通过多颗卫星传输到世界各个电视媒体总部。 此次 转播主要架设 Ku段卫星上行天线,根据我国卫星通信管理条例, 天线主波束方向上应有足够的视界,天线正前方应有尽可能宽的视角 ,要有较宽阔的空间环境。 因此初步规划将上行天线区规划到整体 50000平米的面积内。 在此区域内,要进行大规模的绿化工作,使整个天线场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同时,整个院落场区将按照林区综合管理要求,建设防火隔离带。 第 24 届大冬会亚布力国际广播电视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5 土建工程 建设场地与建设条件 场地位置与用地范围 亚布力 滑雪场 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以东 195 公里,牡丹江市以西 120 公里 ,大冬会亚布力分 IBC 将坐落于黑龙江省尚志市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 区,距离主交通道路 180 米,规划总用地面积 50000m2。 场地环境与有利条件 亚布力 IBC 场地属于林区山坡地带,周围现无建筑物,距离主要林木带有一定距离。 场地现状与拆迁工作 目前该场地属于无人居住的林木草坡地带,没有相关的地上建筑和市政设施,也无地下管线等市政设施,因而没有拆迁工作。 工程地质与市政设施 工程地质 ~ 米:填筑土、块石 ~ 米:残破积层、风化砂、块石 ~ 米:风化花岗岩,灰黄色,中粗粒,石英,长石 ~ 米:微风化花岗岩,灰黄色 ~ 米:花岗岩;灰白色 20 米和 40 米深处有两处破碎花岗岩层。 市政设施 ( 1)电力 亚布力滑雪场目前有一条从尚志到苇河的 66KV 线路,并计划增加一路 66KV线路作为备用电源,构成尚志 — 苇河 — 亚布力 — 尚志环网供电。 ( 2)供水排水 亚布力旅游度假区目前没有公共供水排水网络,但已规划建设亚布力水库及度假区公共自来水管网,同时规划建设排水、排污公共设施。 第 24 届大冬会亚布力国际广播电视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 3)交通 目前有 301 国道和滨绥铁路穿越度假区而过,亚布力服务区与 301 国道衔接只有一条亚雪公路,路宽 7 米,路长 20km,现计划新建一条三 级旅游公路,起点于301 国道亚布力出口处,终点为亚布力山门,总长 27km。 从公路至建设场地之间需建 180 米 ~200 米的专用柏油双车道 (包括一座跨越比赛雪道的小型桥梁 )。 建设条件 综上所述,亚布力 IBC 建筑具备必需的水、电、交通、地质等建设条件。 建筑 亚布力 IBC 建筑基本组成 亚布力 IBC 是一个集广播电视工艺技术用房、编辑办公用房、风水电技术辅助用房、生活服务用房及客房等组成的综合性建筑,建筑规模为 10000m2,含卫星天线场区总占地面积约 50000m2,主体建筑高度控制在 24 米以下。 各类用房建筑面积分配 比例确定为: 广播电视工艺技术区,建筑面积约 6580 m2,占总建筑面积的 66%; 办公生活区及客房,建筑面积 2210 m2,占总建筑面积的 22%; 建筑技术功能区(水、暖、电、通讯等),建筑面积约 1210 m2,占总建筑面积的 12%。 建筑设计原则 合理组织功能空间,确保工艺流程顺畅 亚布力 IBC 的建设,主要是为完成冬季体育赛事的录制和转播提供硬件设施和场所,因此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满足广电工艺流程的需要,是建筑设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亚布力 IBC 的工艺流程主要分三个部分,首先是节目的前期采集录制并对现 场信号进行接收与调度分配,然后是节目的演播室包装与后期加工制作,最后是节目传输和发射播出。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总体考虑工艺流程的先后次序,确定合理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功能空间流线,确保工艺流程顺畅,以达成建筑的高效利用和建筑空间作用的充分发挥。 满足各类用房使用技术要求 根据电视转播中心各类技术房间不同的使用要求进行设计,有些技术房间的使 第 24 届大冬会亚布力国际广播电视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用要求比较复杂,建筑设计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满足这些使用要求: 178。 声学要求: 演播室、音效制作室、配音室、广播直播室等都对隔声与音质有特定的专业技术要求。 对演播室等专业 音频制作房间进行符合国家广播电视标准的“声学装修”。 演播室四壁均需要做相应的吸声处理,使演播室的混响时间控制在 ,并且将演播室外部的噪声衰减到 40db 以下。 这些要求需要通过特殊的声学装修来实现。 演播室内的空调系统采用专业的低噪声送风系统。 178。 大演播室的建筑荷载: 大演播室的顶棚结构荷载按 450~ 500kg/m2 进行设计。 178。 采取特殊措施满足电视技术功能房间各类管线铺设的要求: 亚布力 IBC 除了建筑用综合布线的各类管线外,还有包括视频、音频、控制等信号在内的各类工艺专用线缆,因此整个建筑在综合布线 方面与一般民用建筑不同。 建筑设计中将充分考虑建筑的这一特点,集中设计水平与垂直线缆井道,便于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与检修。 178。 充分考虑卫星传输对建筑环境的要求: 作为 IBC 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卫星电视传送系统,需要较宽广的空间环境。 亚布力 IBC 场区占地为 5 万平米,根据国家有关卫星信号传输的规定,要求天线主波束方向上应有足够的视角,天线正前方应有足够宽的范围,卫星地面站天线周围 50 米内无大型建筑物阻挡。 卫星天线电磁波辐射较强,对人体健康有较大影响,因此信号传输水平方向内不能有人活动。 本工程选址于海拔高地的顶部平坦 地带,用地呈东西走向的条形地带,用地内的地势坡度比较平缓,周围空间开阔,近距离内无遮挡,有利于天线的布置和使用。 结合地理环境与使用功能,合理确定建筑层数和层高 本项目建设场地位于亚布力旅游区内某 145 米山坡坡顶地段,根据周围地势环境特点,确定建筑层数最大为四层,以期建筑能够最大限度地与环境协调和融合设计中按不同房间的不同空间高度要求,对建筑各部分用房分别确定层高。 入口门厅兼信息发布大厅约占主体建筑三层高度,层高为。 演播室的层高在考虑空调管道、自动灭火系统、演播室照明及灯栅层高度、背景幕布悬 挂等需要后确定为:350m2 演播室层高为 米; 100m2 演播室的层高为 米。 办公区采用大空间开 第 24 届大冬会亚布力国际广播电视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敞式办公,层高为 , 吊顶底面净高不低于。 客房区层高。 其它区域房间的层高根据不同需要和房间要求予以确定。 另外,高清晰度电视要求屏幕的宽高比为 16: 9,设计中将对高清演播室的建筑空间尺度和比例进行认真研究,使其满足高清晰电视广播的使用要求。 创新建筑风格,塑造标志性建筑 亚布力地处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国际广播电视中心的建筑形象将直接影响着周围地区的整体环境品质。 建筑立面造型、外装饰 设计以及装饰材料的运用,都要求有所创新,有所发展,高标准、高质量,提升亚布力旅游区建筑的总体水平。 第一、体现鲜明的现代广播电视文化建筑特点及新颖美观的外形设计。 设计方案应反映出国内先进的建筑水平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建筑风格要体现出现代电视技术作为大众传媒的特征,同时应具有文化建筑的特性,外观设计应严谨有序而不失浪漫,应具有优雅、亲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