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铅锌矿开发利用方案设计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综合贫化率为 15%。 Zn 出矿平均品位: % ; Pb 出矿平均品位: %。 (3)设计精矿产品:矿山铅锌矿石采 用优先浮选流程,二次精选,优先浮铅、后浮锌,中矿顺序返回粗选,铅、锌均能得到较好的回收,并根据 本 区冶炼对原料要求特点 确定。 设计选矿回收率: Pb70%、 Zn90%; 设计精矿品位: Pb50%、 Zn50%。 确定 可采资源储量 1) 工业指标 按 《湖南省平江县五角铅锌矿资源储量检测报告》( 20xx年 5月~ 20xx年 4月) 湘国土资储年报备字 [20xx]160号 采用的工业指标不变,即: ( 1) 边界品位: Pb: % Zn: % ( 2) 最低工业品位: Pb: % Zn: % ( 3) 可采厚度:≥ ( 4) 夹石剔除厚度:≥ 当矿体厚度小于 ,采用米百分值计算。 2) 可采资源 储量 矿区内无建、构筑物及其它压覆矿脉,故设计利用矿产资源储平江县五角铅锌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21 量基本均可开发, 可采资源储量 按下式计算: ZK =( ZGP)η 其中 : ZK 矿井 可采资源储量 , t; ZG 设计利用储量, t; P 永久矿柱损失,本设计 矿柱 全部可回收 , 不留永久矿柱, 故 P为 0; η 开采回采率,根据本矿采用的采矿方法, 参照《矿井设计手册》, 取 85%。 故 可采资源储量 : ZK =( ) 85%= t 3)开采贫化损失率 根据地管发〔 1994〕 35 号文件《关于下发各种采矿方法回采率与贫化率宏观控制参考指标的通知》和 岳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结合 同类矿山实践经验,本矿设计 矿石回收率 取 85%, 采矿 贫化率 取15%。 4)矿山服务年限 矿山服务年限 =可采资源储量 /[生产能力 (1设计贫化率 )] =[ (115%)] = 矿床的开采方式 地形为低山丘陵区,相对高差约 200m,切割较强烈,沟谷较发平江县五角铅锌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22 育。 本次设计开采的 Ⅰ 号矿体 赋存于 F1断裂构造带中,矿区内总体走向 NW,倾向 NE,倾角 65176。 充填物主要为硅质胶结角砾岩,其间多穿插有后期的石英脉。 目前, Ⅰ 号矿体由 +150m 中段、 +185m中段、+215m中段、 +244m、 +278m中段等 五 条沿脉坑道控制, 矿体最厚,最小 ,平均厚度 ,呈脉状或透镜体状产出,总体较稳定。 本方案确定沿用现有的地下开采方式。 开拓运输方案及厂址选择 1)开拓运输方案 五角铅锌矿 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开采矿权范围内 +380m~ +150m标高的 Ⅰ 号矿体的 铅锌 矿 资源。 Ⅰ 号矿体倾角 65176。 ,平均厚度 ;由 +150m中段、 +185m 中段、 +215m中段、 +244m、 +278m中段等五条沿脉坑道控制 ;矿山范围内 +278m 以上已大部采空, 保有 的 3331块段(矿石资源量为 3618t)设计在矿山投产前开采完毕;矿权范围内 矿体埋藏较深, 确定沿用现有的 平硐 +盲斜井 开拓 方式进行 地下开采。 ( 1)开拓方案的选择 根据矿体分布 和矿山的开采实际情况 , 2号主井口位于矿界以外必须予以封闭 ; 矿界范围内的 1 号主井口和风井不符合《 矿山安全规程 》( GB1642320xx)第 中关于 矿井 安全出口 距离的规定,只能利用其中一个。 故 本矿的 开拓运输方案有 以下 两种 方案可供选择 : 方案一( 以 原 1 号主井 口 作为 主井 的 平硐 +盲斜井 开拓 方案):在对 Ⅰ 号矿体现有工程控制的基础上,设计 利用 原 1 号主井口 作为平江县五角铅锌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23 主井 开拓 +278m中段 后 , 以 盲斜井 向下延深, 对 现有 +244m、 +215m、+185m、 +150m中段的开拓系统进行完善; 各 中段 两翼分别以通风天井与 +278m总回风平 巷 贯通,设计新 平硐 作为风井, 新 风井 开拓至矿山西北部后 贯通 +278m总回风平 巷形成 完善的 中央并列式 通风系统;全矿井由 +150m 井底水仓 一级 排水。 设计坑道进尺共计 2340m,其中盲斜井 210m,新风井 井筒 920m,运输平巷 550m,通风天井 410m, 水仓 50m, 其他采切工程等 200m; 开拓工程设计总投资约 187万元。 方案二 ( 以原风井口作为 主井 的平硐 +盲斜井 开拓 方案):在对Ⅰ 号矿体现有工程控制的基础上,设计 利用原风井口作为 主井 ,以现有 盲斜井 和 穿脉运输平巷 开拓 +244m中段后,以 盲斜井 向下延深,对 现有 +215m、 +185m、 +150m中段的开拓系统进行完善; 各 中段 两翼分别以通风天井与 +278m总回风平 巷 贯通,设计新平硐作为风井,新风井直接贯通 +278m 总回风平 巷形成 完善的中央并列式 通风系统;全矿井由 +150m 井底水仓 一级 排水。 设计坑道进尺共计 1450m,其中 盲斜井 160m,新风井井筒 80m,运输平巷 550m,通风天井 410m, 水仓50m, 其他采切工程等 200m; 开拓工程设计总投资约 116 万元。 开拓方案比较的一般原则是从生产安全、工程量、工程投资、运行成本、生产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 两方案对比情况见表 41。 表 41 开拓方案对比情况表 比较项目 方案一: 以原 1 号主井口作为主井的平硐 +盲斜井 开拓 方案 方案 二: 以原风井口作为主井的平硐 +盲斜井 开拓方案 生产安全 通风线路较长,通风阻力较大, 通风系统管理 相对不 便利,风量及风向 不 易控制 通风线路较短,通风阻力较小, 通风系统管理便利,风量及风向容易控制 工程量 开拓工程量 较大 开拓工程量 较小 工程投资 工程投资 较大 工程投资 较小 运输费用 运输线路较长 ,运输费用相对较 高 运输线路较短 ,运输费用相对较 低 排水 费用 排水费用相差不大 排水费用相差不大 由上述方案对比可以看出: 平江县五角铅锌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24 两方案 的排水费用相差不大 ,而方案 二 ( 以原风井口作为主井的平硐 +盲斜井 开 拓方案 )在 生产安全、 运输费用 、 工程量和工程投资 等方面均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综上所述,本次设计推荐矿山采用 方案 二 、 即 以原风井口作为主井的平硐 +盲斜井 开拓方案。 矿山范围内 +278m 以上 保有的 3331块段(矿石资源量为 3618t)设计在矿山投产前开采完毕, 矿山 原 1号主井口 和 2号主井口 均 予以封闭。 ( 2) 矿井开拓方式确定 该矿井为生产矿井,现有 平硐 +盲斜井 开拓 系统 已经形成 ,本次设计 在充分 利用现有开拓系统 的基础上,设计利用了现有 风井 口 作为 主井 , 平硐 +盲斜井 开拓 方式不变,主井担负 提升运输、行人、进风、管线敷设等任务 , 设计新 平硐 作 为 风井 担负 全矿井 的 回风任务兼作安全出口。 该方案与其他方案相比较具有工程量省,工期短,投产快,效益好等特点。 故本次设计开拓方式仍为现有开拓方式即平硐 +盲斜井 开拓 方式。 ( 3)中段划分 本矿 采用 平硐 +盲斜井 开拓 方式,主、风井均接 近保有储量分布区。 主 、风 井 均 位于矿区 东南 部, 主 井 为平硐,井 口标高 +,方位角 120176。 , 长度 27m; 风井 为本次设计新平硐, 井口标高 +,方位角 140176。 , 长度 80m。 各井筒特征参见表 43, 矿山 原 1号主井口和 2 号主井口 均 予以封闭。 平江县五角铅锌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25 表 43 井筒特征表 名称 X( m) Y( m) 方位角 标高 ( m) 倾角 井筒长度 ( m) 主井 (原 风井) 120176。 + 0176。 27 新 风井 140176。 + 0176。 80 矿山现有主要开拓巷道已基本满足生产的要求,只须补充 新 风井及 部分开拓工程 和 采、准工程即可正常生产,因而利用现有开拓系统是开发本矿山保有资源储量最经济合理的方案,若 另择工业场地,新建开拓系统,则会增加投资,影响矿井正常生产,也难于与现有的选矿厂等地面设施相配套,因而既不合理,也无必要。 故本方案确定仍采用 平硐 +盲斜井 开拓 方式。 Ⅰ 号矿体目前有 +150m 中段、 +185m中段、 +215m中段、 +244m、+278m中段等 五 条沿脉坑道 控制 , 储量估算的深部标高 为 +150m; 为充分利用已有井巷工程,本方案拟将 Ⅰ 号矿 体 保有资源储量划分为+150m中段、 +185m中段、 +215m中段、 +244m四 个中段开采 , 中段垂高 29~ 34m。 ( 4) 通风系统和通风方式 本矿井通风方式为抽出式,通 风系统为 中央并列式。 具体 通风路线 为 :主井口(新鲜风流) → 盲斜井 → 中段运输平巷 → 人行联络 巷→ 采场工作面(乏风) → 采准 天井 → 中段回风平巷 → 通风天井 → 总回风巷 → 风井排出地表。 ( 5)排水方式 矿山 地表水以自流方式外排,井下 排水设计为自流 +机械排水,井下各中段的涌水通过自流方式集中至 +150m 井底水仓 经 主井口外排。 平江县五角铅锌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26 ( 6) 运输 方案 矿车轻轨运输, 各中段运输巷 采用人力推矿车, 盲斜井 采用绞车提升。 坑道内铺轨轨距 600mm,轨型为 15kg/m,选用 车。 生产的矿石运至地面经选矿厂洗选后以 精矿形式外销,地面选出的少量废石直接倒入选厂 附近 的废石场。 采场 生产的 矿石 井下运输线路如下: 采场 → 溜道(自溜) → 斗穿 → 中段运输平巷 (人力推矿车) →井底车场 (人力推矿车 ) → 盲斜井 (绞车提升) → 主平硐 (人力推矿车 )→ 地面。 溜道内矿石运搬方式以自溜为主辅以人工运搬。 遇矿体倾角较缓、自溜困难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电耙。 2) 厂址选择 ( 1) 工业广场 该矿井为生产矿井,现有一套 平硐 +盲斜井 开拓 系统,工业广场已形成,设施比较完善, 其供电系统、通讯系统、照明及信号系统均已形成并运转正常, 可以满足生产、生活需要,本次设计予以利用,地面构筑 物及其他设施、设备,均能满足生产能力 万 t/a的要求。 ( 2)选矿厂 矿山年生产规模为 万 t/a,日采矿量为 100t/d,目前矿山已经建有选矿厂,采出的矿石经浮选后出售。 选矿厂位于 矿山西北方向 直距 约 4km处,经扩建后可与选矿规模相匹配。 详见矿山总平面布置及井上、下对照图。 ( 3) 尾矿库 本次设计利用 矿山 现有尾砂坝 , 坝址位于 矿山西北方向 直距 约平江县五角铅锌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27 4km处 的山谷地带, 库容约 万 m3, 基本 可满足 初期 库容 的 要求。 以上选址方案地形有利,运输方便,用水方便,管理集中,环境治理条件好。 本矿 区 地形为低山丘陵区,区内无大的地表水系,地下水类型为花岗岩类孔隙裂隙水和松散坡积冲积物孔隙水,均埋藏浅、流量小、季节性变化大。 矿山充水主要为断裂构造带渗水导水,但涌水量都不大。 矿山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但为确保生产安全,本方案提出以下防治水方案: 地表防 治 水 对于地表防水,一是采用明沟疏导的方式,在井口和老采空地表区开挖导引明沟,将汇集的地表水集中排放,确保涨洪水时地表径流不能进入井下;二是对溪流水路及时疏导,加强监控和防 汛,确保涨洪水时不能进入井下;三是在各主要井 口修筑好防水沟、防洪坎,防止雨季山洪对矿山造 成危害及矿渣流失影响环境。 井下 防治水 该矿井水文地质属简单型,矿井涌水量小,但老窑储水情况不明,必须高度重视,应采取“查、探、防、堵、截、排”的综合防治措施。 ( 1) 编制各种水害防治措施及年度防治水计划。 ( 2) 加强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收集矿井水文地质资料,特别是断层裂隙和老窑资料,查明矿井水的来源,弄清矿井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及大气降雨与矿井涌水的关系,矿井开采深度与矿井涌水量的关系,以便采取对策。 平江县五角铅锌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28 ( 3) 井口附近上方应建防水沟,防止地表水倒灌井下。 ( 4) 矿井水仓容量、排水能力应满足矿井涌水量要求, 及时检修排水设备,保证设备台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