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第 11 章 19771985 年文学思潮概述 了解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到改革文学在表现内容上的变化;从乡土小说、市井风俗小说到文化寻根小说在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方面的变化;当代作家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借鉴。 掌握“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的区别。 第 12 章 心灵的伤痕 了解“伤痕文学”的历史背景及其政治社会批判 特征;北岛的《履历》的时代内涵和艺术特点;陈村的《死》的艺术特征;卢新华的《伤痕》的悲剧意味及其对文学传统模式的冲击。 第 13 章 归来的歌 了解作家重返文坛和“五四”新文学传统复归的简况;冰心、孙犁晚年的散文创作。 掌握巴金《随想录》在当代文学史上的成就;杨绛的《干校六记》的艺术特点;牛汉的《我是一颗早熟的枣子》反思历史的艺术特点;《鱼化石》、《光的赞歌》与艾青诗歌的发展变化。 第 14 章 历史的沉思 了解“反思文学”及其创作的基本特征;方之的《内奸》等小说对历史的整体反思;公刘诗歌对历史的反思。 掌握张贤亮 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对社会历史的人性反思;古花的《芙蓉镇》对社会和政治的历史反思;王蒙的《杂色》等小说对革命历程的理性主义反思。 第 15 章 人的觉醒 了解当代文学创作中人道主义思潮的兴起;戴厚英的《人啊,人》 6 的人道主义思想与理性色彩;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对婚姻道德的质疑和《方舟》表现出的女性意识。 掌握铁凝的《哦,香雪》的创作特点;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的人性意识与社会意识。 第 16 章 沉重的翅膀 了解“改革文学”的文化背景、发展过程和基本特征;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的特点。 掌握《陈奂生上城》与高晓声对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及农民命运的追踪式描写;谌容的《人到中年》对改革现实的忧虑和困惑;路遥的《人生》对于改革时代社会内涵的把握。 第 17 章 喧嚣与骚动 了解 80 年代现代主义思潮在绘画、电影等艺术中的表现;现代主义戏剧的形式探索;“荒诞小说”发展的基本情况;张辛欣的《在同一地平线上》的存在主义意味;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的艺术特点;《绝对信号》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