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说明书--水吸收二氧化硫常压填料塔(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高,宜采用陶瓷填料 5 考虑到本设计是利用清水吸收 SO2 吸收液显弱酸性,有一定的腐蚀性,同时考虑到经济的合理性及吸收的效率,故选用聚乙烯阶梯环。 第四章 工艺计算 气液平衡关系 23 [ 1 ] 2 0 S OE 3 . 5 5 1 0 K P a由 《 化 工 原 理 》 表 21 若 干 气 体 水 溶 液 的 亨 利 系 数 查 得 ℃ 下 在 水 中 亨 利 系 数 相平衡常数 33 .5 5 1 0 3 5 .0 31 0 1 .3 3Em p    溶解度系数为 H= [ 2 ] 339 9 8 . 2 0 . 0 1 5 6 m o l / ( )3 . 5 5 1 0 1 8 . 0 2s K K P a mEM     为溶剂水在 20℃ 下的密度 吸收剂用量及操作线的确定 ( 1)最小 吸收剂用量 最小液气比 : 21212*121m in XmYYYXXYYVL 11 2 110 . 0 5 0 . 0 5 2 6 3 , ( 1 ) 0 . 0 5 2 6 3 ( 1 0 . 9 5 ) 0 . 0 0 2 6 31 1 0 . 0 5yY Y Yy          进塔惰性气体流量为 V: 6     11 2 4 0 0 1 0 1 . 3 31 1 0 . 0 5 9 3 . 2 58 . 3 1 4 ( 2 7 3 2 5 )SV PV y k m o l hRT           对于纯溶剂吸收,进塔液相组成为 2 0X 1 2 1 2 1 2*11m in 12 2 63 63 9 63 / Y Y Y Y Y YL YYV X X Xmm          1m i nm i n 9 3 . 2 5 3 3 . 2 7 9 3 1 0 3 . 3 1LL V k m o lLV       ( 2) 吸收剂用量: m in(1 .1 2 .0 )LLVV          1m in1 .5 1 .5 3 1 0 3 .3 1 = 4 6 5 4 .9 7L L k m o l L     对逆流操作吸收塔在任一截面 mn与塔顶 间列物料衡算: 22VY LX VY LX   既:   22 XVLYXVLY m in2 2 2 ,= , LLVVLY X YVYX      7 塔径计算 uf 的计算 查《化工原理(上)》附录水的物理性质中 20 C0 下水的黏度5 [ 1 ]10 0. 50 10 P a s 水 = , 塔底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 1 0 . 0 5 6 4 . 0 6 0 . 9 5 2 9 3 0 . 7 5 3 k g /k m o liiM y M      塔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近似等于塔底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M = 1 3 0 . 7 5 3 k g /k m o liiM y M 故塔内气体平均密度为 : 298PV nRTmPV RTMPM k g mRT   由得 出 : = 气相质量流量为: 124 00 1. 25 8 30 19 .2VSW V k g h      液 相质量流量可近似按纯水的流量计算 即 146 54 .97 18 .02 83 88 6LSW L M k g h       关联图的横坐标值为: 1 12 30 19 .2 99 8. 2VLVLWW       在此设计中我选择的 填料 是 d=50mm的塑料阶梯环, 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指导书表 33 阶梯环特性,可知:1 2 [ 3 ]80 , 12 1. 8tm a m  查 Eckert通用关联图得 纵坐标为: 8 2 0 . 2 0 . 0 2 4 6f VLLu ug     因为液相为清水,由 = = 1 = 1L水 , 故 液 体 校 正 系 数 2280 1 : 050 246 1 998 .2f VLLfu ugu      即 0 . 2 10 . 0 2 4 6 9 9 8 . 2 9 . 8 1 1 . 5 51 . 2 5 8 8 01 . 0 0 5 0fu m s      ( ) 填料塔塔径的大小是根据生产能力与空塔气速来计算。 空塔气速有下面经验公 式: ~fuu 取 10 . 6 0 . 6 1 . 5 5 = 0 . 9 3fu u m s     由公式: 4 24 00 0. 74 03. 14 1. 55 36 004D = 80 0m m = 0. 8mSVDmuD  由 于 1 m , 所 以 根 据 国 内 压 力 容 器 的 公 称 直 径 标 准 圆 整经 圆 整 后 9 ( U)的校核 单位时间内每立方米塔截面上的吸收剂用量:  3 222246 54 .9 7 18 .0 2 0. 78 5 0. 78 5 0. 84n LLML mUmhDD      最小喷淋密度:   twLU minmin  由于 50 75d mm    hmmL w  23m in min UU 保证喷淋密度高于最小喷淋密度 D 合 适 ( PZ )的校核 由以上可知横坐标为 : 1 12 30 19 .2 99 8. 2VLVLWW       由《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指导书查表 3— 9 压降填料因子查的1[3]89p m  但由于表中 p 适用于 3 2 3 210 / ( ) 80 / ( )m m h U m m h   ,由上知U= 故取 180p m  2 20 . 2 0 . 20 . 9 3 8 0 1 1 . 2 5 8 1 . 0 0 5 0 0 . 0 0 8 99 . 8 1 9 9 8 . 2VP LLu g        纵 坐 标 k e r 3 0 9 . 8 1 2 9 4 . 3P paE c t mZ   由 关 联 图 查 得 mpaZPmpa 491145  1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