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目管理规定(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力计划、材料使用计划、质量检查计划、安全控制计划。 计划编制的原则 坚持基本建筑程序和施工顺序,确保重点及重要和有影响工序。 信合同,保工期,讲质量,统筹安排,综合平衡,统一协调,使计划切合实际。 项目部根据合同工期负责编制阶段施工进度总控制计划并且随总工期变化调整(包括总进度计划、月、周进度计划)。 栋号工程师要根据项目部下发的总控目标计划及参考现场实际工作条件,负责编制月度施工计划、周、日施工进度计划,并报项目部,经 项目经理签署报送相关部门。 计划编制的程序 统计项目施工的具体时间: 日计划:施工队将第二日工作计划于前一日 10: 00 am 上报项目部。 日统计:前日工作量及完成情况于当日下午 16: 30 前报项目经理,经项目经理确认报送相关部门。 周计划 :将第二周(本周五到下周一)工作计划及本周周报于本周周五上午 12: 00前上报项目经理,经项目经理签署报送相关部门。 编制内容要求 上周周报: 描述上周、日计划完成情况、没完成的原因,下周、日进度计划中需要项目部管理人员解决的内容及需要公司领导协调解决的问题。 (注:项目必写内容 )。 下周计划 :依据月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以保证月度计划实施,周计划是以班组划分,落实到楼层、部位、分项作业计划。 周计划内容 :明确楼层、部位、各工序名称及持续时间,工序报检时间,材料进场预定,各工序所需劳动力数量等。 施工计划的控制 项目部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对计划未完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明确原因。 因客观原因造成计划未完时 ,要及时调整计划。 因主观原因(人、财、物等)造成的计划未完时造成计划延迟要及时予以协调处理。 工程部应对施工过程实施整体协调 ,会同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解决影响施工进度的主要问题;重大问题报公 司领导集体决策。 项目管理 规定 第 6 页 共 41 页 计划统计管理实施的保证措施 应树立强烈的计划管理意识,努力创造良好的计划实施工作环境,要求全员参与,使计划做到早、全、实、细,真正体现计划指导施工,工程形象进度每天有变化,使工程按计划得到有效控制。 正式计划下达后,项目部应将计划实施目标层层分解到各专业工程师、质检员、安全员、库管员、施工队,各职能部门应将指标落实,并按不同的分项,实行职能部门归口管理。 计划考核要严肃认真,上下结合,实事求是,对进度、质量、安全全面检查,施工队自检、项目部检查和公司检查三种,并以项目部检查和公司考核结 果为准。 6 项目技术管理 项目技术管理: 由栋号专业工程师负责,落实施工质量过程管理及监控,执行《项目质量及技术管理制度》主要内容为: 图纸会审及设计沟通;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管理; 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与管理; 技术交底; 单位工程施工记录; 隐蔽工程验收; 施工技术总结; 技术标准管理; 工程技术档案管理: 6 .1 现场管理是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施工项目质量应从现场管理抓起。 工程管理人员一定要监督作业队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有关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6 .2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措施等,应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工艺、操作、经济等方面分析、考虑,能解决施工难题,力求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6 .3 在接到工程图纸后,按过程控制程序文件要求进行内部审查,组织内部会审,针对各专业自审发现的问题及建议进行讨论,弄清设计意图和工程的特点及设计意图、重要及关键部位,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的作法、要求、达到的质量标准,而后再由各单位提出问题,并汇总意见。 6 .4 经过审批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在开工前应进行 交底。 由项目经理主持,项目技术负责人向 (项目全体管理人员、分包管理) 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介绍工程特点、施工部署、任务划分、施工工艺、施工进度、质量标准、各项管理措施、平面布置等。 技术交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 (分包管理至操作层) 进行交底。 项目管理 规定 第 7 页 共 41 页 6 .5 结合现场及项目部实际情况,开展方案对比,选择拟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顺序、施工流向、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技术组织措施等。 6 .6 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问题,或因施工条件变化必须补充设计,或需要材料代用,及时向设计、监理工程师、业主提出申请(设计变更洽商)书面资料。 工程变更洽商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及设计、监理工程师、业主签字,经有关单位批准后方可实施。 6 .7 制定材料进场的质量验收要求,配合库管员对当天进场的材料质量进行验收,其结果必须认真填写验收意见 (材料质量验收记录表 ),如不符合要求,因立即发放整改通知单。 当天发生的问题必须当天解决,并要有详细回复记录,合格后才可进库挂牌。 6 .8 施工作业指导书的发放范围:技术、质检、生产、安全、项目技术负责人、业内技术人员、有关施工队及工长、资料员自留存档等。 6 .9 技术交底必须严格贯彻 《北京市地方性标准》 DBJ/T012620xx 高级装修 施工 验收规范及企业质量标准、技术规程、工艺标准、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要求。 书面资料应由签发人和审核人签字,使用后归入技术资料档案。 6 .10 对后续工序质量有决定作用的测量与放线等施工预验并做好记录。 6 .11 各类隐蔽工程应配合质检员进行分项隐检、做好隐验记录、办理隐验手续,参与各方责任人应确认、签字、存档。 6 .12 协调各分包图纸,业主、监理指示、变更、洽商单等管理及监督执行落实; 6 .13 技术文件、图纸的收、发、归档管理; 6 .14 工程的交接、竣工文件的收集、整理管理; 6 .15 组织各项技术资料的签证、收集、整理和归档; 6 .16 负责协助技术资料管理员,做好技术资 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并建立技术资料台账; 6 .17 配合设计师制作完整的工程竣工图及核约部核定现场变更后的项、量的工作。 6 .18 单位工程竣工后,必须进行最终检验和试验。 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按编制竣工资料的要求收集、整理质量记录。 6 .19 应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按合同要求编制工程竣工文件,并应做好工程移交准备。 项目管理 规定 第 8 页 共 41 页 7 过程质量控制 7 .1 质量检查的手段 . 可归纳为看、摸、敲、照、靠、吊、量、套等八种检查方法。 . 看,就是外观目测,要对照有关质量标准进行观察。 . 摸,就是手感检查,主要适用于装饰工程的某些检查项目。 . 敲,运用工具进行音 感检查。 . 照,对于人眼高度以上部位的产品上面、缝隙较小伸不进头的产品背面,均可采用镜子反射的方法检查;对封闭后光线较暗的部位,可用灯光照射检查。 . 靠,是测量平整度的手段。 . 量,用工具检查。 . 套,以方尺套方,辅之以塞尺检查。 . 以上四项,主要属于实测检查。 7 .2 为了对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预防不合格的成品、半成品流入下道 工序,或交付用户使用,保证工程质量满足规范要求,并使管理体系运行中出现的不符合项目和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过程及不合格品得到有效地预防和纠正。 7 .3 针对工程的特点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具 体的质量检查监督方法和要求 ,明确质量检查计划。 由项目部质检员落实质量检查计划的实施。 7 .4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交底,要执行施工标准及规范,并由栋号工程师组织实施、检查、记录。 7 .5 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定期组织质量检查人员和施工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 当项目质量控制中存在问题或隐患时,应提出解决措施。 7 .6 对重复出现的不合格和质量问题,责任人应按规定承担责任,并应依据验证评价的结果进行处罚。 7 .7 现场质量监督、检查及其核定、不合格项整改处理、跟踪整改、达到工程质量验收。 7 .8 项目部要确定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找出影响工程质 量的关键工序,制定专项方案;依据工程的结构形式、装修做法,确定需要消除的质量通病。 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有针对性的解决质量管理点、关键工序、质量通病,或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由栋号负责人组织落实并做好活动记录,具体控制要求:项目管理 规定 第 9 页 共 41 页 7 .9 质量检查流程 检查表格 《工程质量检查表》 LZ01 《过程检查记录》 LZ02 《不合格品处置单》 LZ03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 LZ04 《质量检查计划报表》 LZ05 《项目管理处罚单》 LZ06 过程检 技术负责人、质检员、质检部进行现场复检 填《过程检查记录》报施工单位负责人 自检 连续二次复检不合格按不合格处理填《不合格处置单》 连续二次复检不合格按不合格处理填《不合格处置单》 分包负责人检查,不合格整改,经检查合格填《工程质量检查表》报项目部 初检 外协施工队整改,整改合格报负责人复检,填《过程检查记录》 过程检整改 技术负责人、质检员、质检部组织复检 填《过程检查记录》报质检部 ,复 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项目部组织(技术负责人、质检员)进行复检 填《工程质量检查表》报质检部 ,复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过程复检 项目复检 填《不合格品处置单》报总工 不合格处理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报总工、总经理 质量事故处理 技术负责人、质检员、质检部进行现场复检 填《过程检查记录》报施工单位负责人 项目管理 规定 第 10 页 共 41 页 7 .10 事前控制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 ,应确定工程的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 ,项目部技术人员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规定控制方法和控制要求,规定设备和操作人员资质要求,保留相关记录。 项目部技术人员在施工前向劳务队对技 术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履行签字手续;施工员或班组长向操作工人进行工前技术交底 ,对交底时间、主要交底内容、接交底人员进行书面记录。 正式开工前,项目部应主动征求建设单位及监理的施工要求、意见及建议,并有针对性的制定措施予以落实。 随工程进展对施工组织及施工方案进行检查调整。 7 .11 事中控制 三检制的实施 a) 自检 :施工队班组完成施工工序后 ,组织自检 ,填写《工程质量自检表》 ,交质检员。 b) 初检 :施工队质检员对班组完成的工序进行检查 ,检查合格后在《工程质量自检表》 上签字。 c) 交接检 :栋号长在专检完成后 ,对已完工序进行检查 ,检查合格后在《工程质量自检表》上签认。 栋号长签署交接检的结论性意见 ,作为下道工序施工的依据。 d) 经自检、专检、交接检发现的不合格过程不得进入下道工序 ,不合格过程的处置按 条规定要求执行。 样板制的实施 具体执行公司《项目质量及技术管理制度》的规定要求。 质量通病的防治 公司在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 ,应针对工程需要预防的质量通病制定预防措施。 技术人员在技术交底中 ,明确防治 质量通病的项目、部位和主要方法。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组织相关责任人对质量通病的项目、部位进行重点检查和控制。 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 a)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本工程的关键工序。 b)项目部栋号长、栋号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把关键工序作为过程控制的重点 ,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执行。 8 工程质量验收 基本要求 . 分项工以样板块领先及样板间施工标准为依据(《北京市地方性标准》 DBJ/T012620xx高级装修及企业标准),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对样板工程进行验收。 . 检验批或分项工程 ,施工班组要按照“三检制”的要求,进行自检,上下道工序,初检、项目部检。 项目管理 规定 第 11 页 共 41 页 . 三检制流程 样板间引路 对样板分。三、项目管理规定(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市场占有率还不高,一些企业生产管理不善,不按工艺要求生产,产品质量降低,导致墙体面层开裂、空鼓等现象的发生。 同时,应用技术滞后于产品生产技术的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着加气混凝土制品的推广应用。 我国加气混凝土生产线并不均衡,过去以北方寒冷地区为主,而现在则以东南沿海及内地发达的特大城市为主。 以山东省的生产企业最多,约有 65家,江苏省 32家,广东省 32家,浙江省 25 家,上海市 18家
利 益。 并积极推进三九生化股份过户的尽早完成。 公司财务报告没有违反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信息披露规范的规定。 上述事项对公司的影响 大股东及关联公司占用公司资金,对公司的财务结构带来一定影响,短期内限制了公司的发展空间,并影响了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工作的进度。 由于三九生化与公司的主营方向不相符,且公司近年资金较为紧张,暂无力支持其继续发展;因而出售三九生化股份可以降低公司风险。
主持内核会议、签署有关文件等。 副 主任 协助 主任 工作。 主任 因故不能履行职权时,由副 主任 代行其职权。 第二十条 内核成员应积极参加协会和公司组织的股份报价转让工作会议及业务培训,并对相关业务人员适时开展法规及业务培训。 第 四 章 审核程序 5 第一节 项目审核 第二十一条 创新资本市场部项目小组须在 提交投资银行部和 内核小组 审核推荐挂牌项目前准备以下备案材料: (一) 推荐挂牌
的水量可供还原镍矿生产,生活用水采用深水井或当地生活用水系统。 本工程补水量 10t/h,化验及其他用水 5t/h,消防用水接入厂消防水系统。 生活用水及其他排水排入厂下水道。 环境保护 1)工程利用工业园区土地约 100 亩。 本项目不仅是生产还原镍矿,而且能还原锰、铬等矿藏,还能处理大量铁合金厂的除尘粉尘,变废为宝,本项目本身就是一项环保工程。 2)项目工程
采用的先进技术应是成熟的经过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技术; 价值创新挑战=乐趣 设计中心 价值创新挑战=乐趣 3 9 您 可信赖的合作伙伴―― 35 互联 设计的方案要科学、正确 、严谨、且现实可行; 5.开放可扩充性原则 系统设计要采用结构化和模块化的设计方法,使系统逻辑结构清晰、易读,在功能的划分和设计时,使各模块尽可能相对独立、减少相关性以易于扩充、维护和修改; 系统选型应遵循国际标准
方程式如下: 2NO+2CH3OH+1/2O2=2CH3ONO+H2O 生成的亚硝酸甲酯返回偶联过程循环使用。 总反应式为 : 2CO+1/2O2+2CH3OH=(COOCH3)2+ H2O ( 2)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 草酸二甲酯加氢是一个串联反应,首先 DMO 加氢生成中间产物乙醇酸甲酯(MG), MG 再加氢生成乙二醇,总反应、主反应方程式如下: (COOCH3)2+